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足三裏配穴舉隅

(2014-10-01 12:12:25) 下一個
足三裏配穴舉隅
01/10/2012
 
                足三裏是臨床上非常常用的穴位,最易得氣,效果穩定,安全可靠,作用廣泛。
 
(一)從西醫的觀點來看,我感覺似乎足三裏穴主要有以下作用:
 
                (1)升高內啡肽的水平。
                似乎因此可以解釋足三裏配不同的穴位得氣以後,對各種痛症都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2)對肌肉的雙向調節作用。
                足三裏對肌肉的調節作用是雙向的,即能解除痙攣,降低肌肉過度的緊張,也可以增強肌肉收縮的力度,可以說它能調節肌肉收縮與舒張的彈性。
似乎因此可以解釋足三裏配不同的穴位得氣以後,既可以治療骨骼肌痙攣性病症,例如下肢肌肉痙攣;也治療許多肌肉收縮不夠或者反應遲鈍性的病症,例如,老年性或者不明原因的腿腳無力,以及足痿廢等等。還能解除內髒平滑肌痙攣,例如,子宮平滑肌,血管平滑肌,胃腸平滑肌,膽管平滑肌,甚至心肌的痙攣。
 
                (3)對中樞神經係統有放鬆,調節的作用。
                似乎因此可以解釋足三裏配不同的穴位得氣以後,可以治療失眠,眩暈,沮喪,焦慮,緊張等病症。
 
                (4)調節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免疫係統,增強人體自我修複能力。
                似乎因此可以解釋足三裏配不同的穴位得氣以後,可以預防和治療不少內外婦兒雜症,促進康複。例如上感,過敏,炎症,胃炎,腸炎,膽囊炎,胰腺炎,妊娠嘔吐,手術後的不適感與康複過程。特別是內髒功能的雙向調節作用,即治便秘,也治便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造成的各種內髒不適,輕者隻有悶脹,重者可有絞痛,均可以足三裏為主穴調理,似是由於其增強了人體的自愈力以及解除痙攣。
 
(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足三裏具有補益氣血,健脾調腸,和胃降逆,補肺化痰,升降氣機,舒筋通絡,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等等功效。
以足三裏為主穴,配不同的臣穴,佐穴,可以調節人體氣機紊亂,即能補氣,也能理氣;即能升氣,也能降氣,還能調氣;對許多病證都有非常奇妙的療效。
 
值得一提的是足三裏等穴位調理氣機的施針方法,快速進針以後,緩慢推進,根據病情與病人能接受的程度調節運針,取得針感,留針候氣。對某些急性氣機紊亂,有立竿見影,針起氣平的效果。
 
足三裏的配穴原則基本是循經取穴,辯證取穴,局部取穴,上病下治等。
 
(三)足三裏配穴舉隅
 
1,消化係統問題
 
(1)治便秘  
                君穴:足三裏;
                臣穴:天樞,支溝,合穀,手三裏;
                輔助手法腹部按摩,順時針,特別是左下腹,向下推,某些人針後即便;
特別適用於季節氣候性,老年性腸蠕動減慢引起的便秘。大便不幹,不硬,隻是排便困難。
(2)治便泄,主要是各種原因造成胃腸功能不好的泄瀉
                君穴:足三裏,天樞;             
                臣穴:地機,中脘,梁門,氣海,關元;
                佐穴:公孫,太白,脾俞,腎俞;
                針刺時熱療神闕對止瀉有效。
(3)治胃痛,對各種原因造成的胃痛都有一定的效果        
                君穴:足三裏,內關;
                臣穴:中脘,梁門,天樞,上脘,下脘;
                佐穴:百會,合穀。
(4)治膽結石,膽管痙攣,膽囊炎             
                君穴:足三裏;
                臣穴:內關,梁丘,陽陵泉,膽囊穴;
                佐穴:足臨泣,陷穀,太衝;
           小的膽結石,可以引起膽囊收縮,膽區悶痛,排出結石。膽管或者膽總管痙攣,可以達到解痙止痛的效果。膽囊炎堅持針兩周左右,可助消炎。
 
2,婦科問題
 
(5)治痛經  
                君穴:足三裏,三陰交;
                臣穴:合穀,內關;
                佐穴:隱白,陰陵泉;
                熱療神闕溫經通絡,可以緩解子宮平滑肌痙攣。
(6)治婦女陰道炎
                君穴:足三裏,蠡溝;
                臣穴:陰陵泉,太衝;
                佐穴:百會,三陰交。
(7)治妊娠惡心,嘔吐
                君穴:足三裏,內關;
                臣穴:百會;
                佐穴:豐隆。
 
3,骨骼肌問題
 
(8)治足痿廢             
                君穴:足三裏(有條件的可以做艾灸);
                臣穴:上巨虛,下巨虛,解溪,中封;
                佐穴:伏兔,梁丘,陽陵泉,懸鍾;
                上述配方的主要根據是“治痿獨取陽明”。
(9)治重症肌無力,肌萎縮,老年性肌無力,或者是不明原因的下肢痿軟無力
                君穴:足三裏;
                臣穴:髀關,伏兔,梁丘,手三裏;
                佐穴:三陰交,懸鍾;
                合並膝關節問題的可加內外膝眼,陰陽陵泉,鶴頂;
                合並踝關節問題的,可以加解溪,中封,太溪,昆侖,丘墟,商丘。
(10)治腿腳抽筋
                君穴:足三裏,(有條件的可以艾灸);                     
                臣穴:上下巨虛;       
                主要是胃經的,足二,三,四趾抽搐,以及脛骨前肌痙攣;
                腓腸肌痙攣,可以配承山,飛揚,昆侖等穴。
 
4,上病取下  
 
(11)治療牙痛
                君穴:足三裏,對側陷穀;
                臣穴:患側下關,頰車,視情況也可以健側用針,對側內庭;
                佐穴:百會,合穀,根據辨證,熱症泄火配支溝。
(12)治頭痛,偏頭痛,緊張性頭痛              
                君穴:足三裏,太陽,足臨泣;
                臣穴:百會,頭維,合穀;
                佐穴: 頭頂痛加太衝,四神聰;
                                前額痛加神庭,印堂,陷穀;
                                頭脹痛加五處,承光,通天,絡卻,太衝;
“首如裹”加陰陵泉,地機,三陰交;
                                頭側痛加率穀,曲鬢,足臨泣;
                                頭後痛用天柱,風池;
                                以痛為輸,局部取穴。
(13)治鼻炎,過敏,眉棱骨痛,失嗅
                君穴:足三裏,陷穀;
                臣穴:迎香,讚竹,承光;
                佐穴:四白,太陽,陽白,頭維,太衝。
(14)治TMJ下頜關節功能紊亂
君穴:下關,足三裏,陷穀;
臣穴:聽會,頰車,上關,太陽,足臨泣。
(15)治肩痛
                君穴:足三裏,條口;
                臣穴:按經絡辯證,適當選天宗,肩髃,肩髎,肩前,臑會,臂臑,臑腧;
                佐穴:外關,手三裏。
 
5,中樞調節
 
(16)治眩暈
                君穴:足三裏,百會,印堂,太陽;
                臣穴:豐隆,太溪;
                佐穴:足臨泣,太衝,風池,頭維;
適用於慢性暫時性體位性眩暈,老年性季節性眩暈等,對其他眩暈,例如梅尼爾,適當配伍也有效果。
                緊張性,焦慮性頭暈,往往可收立竿見影之效。      
(17)治失眠
                君穴:足三裏,百會,四神聰;
                臣穴:內關,神門,翳風,安眠;
                佐穴:三陰交,心俞,脾俞。
(18)一般放鬆調理
                君穴:百會,四神聰,足三裏;
                臣穴:神庭,印堂,太陽,
                佐穴:依病人體質辯證配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