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六耳

想到什麽寫什麽。有時是經曆,有時是感想, 有時是議論,有時是杜撰的故事,有時是自己編的笑話。
個人資料
lanliuer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創作理念

(2010-12-10 02:15:00) 下一個
藝術家不應該是板著臉,向大眾訓話,也不應該是孤芳自賞,自說自話,在不被大眾理解時擺出曲高和寡,隔岸觀火的居高臨下。藝術要為人民服務,就是要用藝術去衝擊公眾的慣性思維,引領公眾的審美取向,和公眾一起,構建社會共識的美德。愚以為,要遵循上述宗旨,藝術家就必須親臨大眾,最好能和大眾一起進行創作,這是讓大眾理解藝術家創作企圖的最佳方式。

後現代藝術,常常把著眼點放在打破事物界線上,成功的先例從杜尚開始,把現成物做為作品,直接地搬進美術館的展廳,然後是博伊斯,成功地打破了藝術和生活界限,他調動全城人民在德國的卡賽爾市種植了七千棵橡樹,成為藝術家引導公眾加強環保意識的首例。還有激浪派的藝術家們,把藝術,音樂,表演等形式結合在一起,以嬉笑怒罵的外在形式,揭示了許多嚴肅得要死的生命價值觀念。

延順上述藝術家和藝術派別的思路,我策劃了一場藝術和文學,尤其是新時代的網絡文學相結合的藝術家與公眾的對話,對話的著重點是以討論中國女權和女權意識為主,兼談其他一些和此主題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問題。

我以調侃的方式,在北美網站《文學城》裏,用搶人眼球的標題,例如《資深外嫁女的國男情節》,《性生活問題》,《我是流氓我怕誰》等等闡述了我對海外華人普遍關心的問題的看法和對長時間遠離故土生活的情節和心態。熱點的話題一下子糾結了許多網上讀者的眼球和心靈。

實際上,我的真正策劃是在那篇《資深外嫁女的國男情節》引起轟動之後才開始的,我把握住轟動效應的優勢,用挑戰的方式嘲諷了某些“外嫁女”隻關心自己眼皮底下的生活,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勝過其它一切,導致頭腦麻木,精神空虛,有人甚至人格分裂。

我的挑戰引起了一場熱戰,在熱戰的過程中,有一貫支持我的,有一貫反對我的,有先反對後支持的,有先支持後反對的,也有不反對也不支持的。我時而調侃,時而嚴肅,一會兒講女權,一會兒講藝術,使我那些本來掛在網上無人問津的評論文章一下子成了熱點話題。我許多年前的油畫作品也被人挖掘出來,進行展示或評價。

我是這場觀念藝術的策劃者,但是和我一起參加討論的公眾也是這個作品的共創者——正如博伊斯在stadt Verwaltung,Verwaldung (德語,不要官僚,要種樹)號召下,鼓勵全城人民種植了七千棵橡樹的行為藝術,博伊斯是策劃者,植樹的市民是參與者。和《七千顆橡樹》不同的是,我在討論的整個過程中沒有暴露我的意圖,這是不得以的選擇,因為我要探討藝術要以怎麽樣的方式才能最有效地觸動受眾的心靈——藝術家自己的人格,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公眾已經熟悉並接受了的中介,作品的形式和內容,以及作品的展出場地等等,是怎樣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受眾對藝術作品的接受程度,而且我希望在討論的過程中,研究出不同職業,受教育程度,不同性格的人,對什麽樣的心理暗示最為敏感。

我把我生命曆程中某些階段的私生活和我個人的生活現狀毫無保留地展示給公眾,是為了能和公眾一起,探討出美與醜,榮與辱的衡量標準。 我覺得當今中國道德淪喪的最大根源已經不是在於貧窮,而是在於對美與醜,榮與辱的標準還停留在原始和低級的階段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Wienfan 回複 悄悄話 把網絡當廁所,隨地撒野的畜生,網下是添著傷口大哭的一堆腐肉。

建議內心脆弱的偏執狂參加網上初等文化掃盲班,並請知心大姐專線心理輔導。
米德1 回複 悄悄話 藝術家,思想家不把頭放到冷處,擇曲高無人之路,會有好的作品產生麽?
我隻是好奇,想請教六耳。
非常欣賞你摘下麵具大家聊的建議,
隻怕說實話的人不多,拍馬精比比皆是。
讓人帶著麵具可以聽到更多的實話。
中國人喜歡講麵子,戴上麵具會自由的多。

謝謝
billzhhchen 回複 悄悄話 有錢但沒腦子的人最可恥?為什麽?有錢和可恥有什麽關係?有錢不可恥啊,不道德才可恥啊。有腦子和沒腦子和光榮可恥也沒關係啊?不太懂你的邏輯在哪裏,還是搞藝術的都沒什麽邏輯?
*香雪海* 回複 悄悄話 蠻有個性的,我覺得大家來這裏(WXC)都是來消遣的,你說的那些事沒那麽神秘lol,德國男的很FILTHY 別忘了SHOWER B4/AFTER HAVE A GOOD ONE ;-)
lanliu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UMARTINI的評論:
謝了!你看得真仔細,感動啊。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供稿於德國《歐華導報》和北京的《藝術時代》。--這句要改,為。。。供稿是可以的。

是他們給你稿才叫“供稿於”。。。
有話就直說 回複 悄悄話 從小就與眾不同,難怪能有這麽大的成就。你們那嘎達盡出人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