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雲煙

不小心把時空寫成雲煙。
版權為博主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請勿用博客原創訓練AI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詩,歌的頭緒

(2009-10-15 11:49:01) 下一個
 
-- 有感LinMu 《黑眼睛和詩》
-- 純屬個人淺見(偏見,俗見,成見),歡迎討論,拍磚~
 
 
霧山,橋和煙城
 
在哪兒都能寫詩,在哪兒也都能讀詩。大多數詩人也許更喜歡把自己的心境放在霧山裏,朦朧,淡泊,清靜。詩友一起唱和對詩,也一定更喜一片田園的寧靜。當然也有智者在燈紅酒綠的煙城,也能寫出清雅,或是憤世的詩篇; 咖啡屋,茶室也是小聚的佳處。網上的壇子也有山,城之分。
 
煙城的看官哪一天進了霧山,一定能感觸於那種朦朧的恬靜,偶爾的相遇一定能為之心動。可老在一種景置裏,再好,也有乏味,單調之時。反之,亦然。
 
溝通就像山,城之間的橋。寫詩的是可以控製朦朧度的,或者說是不是願意搭這麽座橋。寫得好的完全可以打動很多讀者的心,又不失必要的詩霧。當然也有願怎麽寫就怎麽寫的,隻為一,兩個知己,或者不管別人的,隻為寫出某種心境的。
 
 
歌詞
 
當年聽台,港校園歌曲,就注意到很多歌手都出自中文係。歌詞的韻功和詩意拿捏有致,既可通俗流行,又不過白。現在聽的一些好歌,也都繼承這樣的傳統。估計和學校係統的中文教育有些關係。歌詞作者不敢說都會寫詩,但功力應與詩人不相上下。
 
好歌自然還得有佳曲添翼,歌手唱紅。所以歌從表現形式上,比詩的合作性,複雜性高得多。歌詞當然還受曲,時,市場的約束,不能像詩這麽自由。
 
 
朗誦
 
打小聽朗誦就起雞皮疙瘩,現在反應遲鈍,沒那麽強烈了。總覺得某種聲音,隻適合一類詩,文。而且朗誦很像演話劇,本來該是輕聲細語的,為了方便觀眾,隻好讀的響亮一些。反之,有些詩歌,可能因為用字,詞的關係,不適於朗誦這種表達方式。當然也不乏佳作,就是帶口音的這麽一讀,也能感受到詩的意境。也聽過一些很動人的詩朗誦製作,大家的確玩兒得很專業。
 
 
附:
 
《黑眼睛和詩》
 
LinMu09-10-14 23:31:43
 

黑眼睛穿過黑暗

在浩淼的太空  尋找光明

朦朧詩讓一代人朦朧迷茫

也讓一代人覺醒向往

黑眼睛把黑暗引向光明

也引來詩歌閃光的泡沫破滅

朗誦詩的嘴用來唱流行曲

寫沒人看的詩  沉迷於文字遊戲

為了詩意地棲居

在富有詩意的寓所裏

悶得發慌  無事可幹

對詩進行集體謀殺  剖析
詩被解構之後

鮮血已流幹

屍體喂養禿鷲  野狗

隻剩一堆難懂的文字和骨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