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魚餌海外教中文FAQ
愛河魚餌教中問背景資格------大學新聞專業畢業,說標準國語,網絡寫手。基督教青少年主日學老師,創辦並兩度為不同城市華人教會聘任為中文學校校長,六年海外中文學校教學經驗,愛孩子的智慧型母親。教學成功範例見網文:“兒子學中文成長的故事”(見頁尾鏈接)。
Q:海外孩子先學拚音還是先學漢字?很多家長不希望孩子先學拚音,理由是孩子會把拚音和英文字母弄混,結果兩個都學不好,是真的嗎?
A:在剛開始學的時候,孩子也許會混淆,但堅持下去(一個月)孩子就會順利區分開來,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剛開始孩子會因為混淆而抱怨,聽到抱怨,家長應該沉住氣,耐心地告訴他們如何區分,記住中英文在同一字母上不同的發音。我兒子除了中文還學西班牙文,其實小孩子學三種語言也不會混淆。除了堅定,還要幫助,更要讓孩子知道借口不能讓他們耍賴成功。如果家長聽到抱怨就覺得,也許真會混淆,孩子就趁機鑽空,偷懶不肯學拚音,因為他得到了暗示。一個從開始就不肯靠硬記憶區別拚音和英文的孩子,將來學習聽寫漢字會更加逃脫。沒有學好拚音的孩子,將來在糾正四聲上也會有更多的困難。
Q:學拚音會不會和學英文字母混淆?
A:絕大多數孩子不會!就象問你孩子會不會將自己的中文名和英文名混淆一樣,你的答案是:不會。比如:b在英文裏叫“逼”,在中文裏叫“波”,沒有道理可講,就是讓孩子反複練習,牢牢記住。每天問一遍:“b在英文裏叫什麽?在中文裏怎麽說?”保證一個星期,孩子就牢牢地記住了。如果拚音會和英文混淆,那歐洲孩子同時學習四五國語言就沒有可能,事實並非如此。
Q:為什麽要先學拚音?
A:因為你想讓孩子說中文時,有正確中文的發音。對美國出生長大的孩子,糾正四聲是一個很難的教學工程。越早糾正越容易,有一個在美國被爺爺奶奶帶大的聰明女孩,漢字學習到都閱讀整篇文章了,但一講話就四音不分,亂了腔調。我在美國出生的小兒子四歲開始學拚音,整整兩年的紮根訓練,到六歲,才開始學他第一個漢字,他現在讀書講話的發音和中國小學生幾乎沒有區別,標準流利,還經常糾正有南方口音的大人們說話,讓一些發音不標準的中國叔叔阿姨臉紅。
Q:孩子隻認拚音不認漢字怎麽辦?
A:當他讀書時,將拚音遮住,再讓他讀,讀不出就重新回到生字欄背單字。有時好象順著讀都會,其實孩子聰明,讀了兩遍就把課文背下來了,你還以為他這次總算認識漢字了,非也。按順序他會認,打亂順序他就又不會了。開始讓孩子讀書時要用手指著字兒念,要檢查他跳行念,有時還要考他倒著念的本領,那才是真正記住漢字了。大多數時候是老師或家長自己偷懶,聽到孩子能讀完一篇課文,就以為孩子會了,根本不檢查他是讀的漢字還是拚音,結果孩子就胡弄你,直到學到第二,三冊,你才發現他的投機伎倆,到那時再返工,難度就大啦。
Q:南方口音老師咬音不準怎麽辦?
A:就隻有誤人子弟,教出一群說話咬舌的學生。
我也是南方人,但因為小時候上的是省重點小學,拚音學得非常紮實,所以講話讀書時發音和北方人一樣標準。我兒子算是西方人,因為拚音基礎紮實,說話時和東方人一樣順流。南北方不是問題,東西方也不是問題,問題是你的拚音和四聲好好學沒有。
Q:四聲要很嚴格練習嗎?
A:我的標準是:一絲不苟。如果你姑息一個錯誤,將來孩子一篇課文讀下來,你將會收獲一堆錯誤。練習四聲時,要讓孩子每一個字都用手勢比劃。以後如果他在讀書時發音錯了,你一比劃手勢,他就會趕緊改正過來。我用了兩年鬆散時間教授美國出生的小兒子學習四聲,他是在輕鬆愉快的幼年期完成的b p m f。等真正開始讀書認字時就能非常準確地念出四聲的抑仰頓挫。
Q:何時能甩掉拚音拐杖?
A:如果把拚音當拐杖來用,那我們孩子的中文學習從一開始就是殘疾的。拚音是腿,而不是拐杖!小時候,用它來學發音;大時候用它來查字典;老時候,用它來寫電腦中文,我這篇文章就是用拚音寫出來的,拚音永遠不會甩掉。其實問題本意是如何讓孩子記住漢字,而不是隻讀拚音不認漢字。認最初三千個漢字隻能死記硬背,好象沒有其他捷徑。
Q:家長講方言土語的孩子怎麽辦?
A:那是誤己子弟!在海外出生的第二代,很少有再回到父母出生長大的家鄉生活的可能,哪怕是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而他們將來如果需要用漢語與人溝通,也絕對是講普通話用標準中文。為了孩子的將來的方便,家長應該犧牲自己現在的方便,盡量為他們提供一個普通話環境。
Q:家長覺得和孩子用英文交流更容易怎麽辦?
A:很多早期來美國的家長,在國內英文聽說水平都不太好,為了自己練習英文,他們就犧牲跟孩子講中文的機會,結果是你的英文再練也是Chenglish, 而你的孩子卻失去了中國母語。等他們醒悟,到上大學時再轉回來修中文課時,其難度和美國人學中文的難度一樣。因為他們錯過了一生中學中文的最佳年齡。我在家從不說英文,我的英文口語水平並沒有因此差得很遠。以讓孩子和你說英文來保持或提高家長的英文口語能力,機會成本太高。
Q:孩子們之間互相不說中文怎麽辦?
A:非常可惜。我們家兩個孩子互相說英文,也說中文。我隻要聽見他們之間說英文,就會提醒和製止。語言需要很多機會練習。一般父母和子女之間說的中文非常有限,無非是吃飯,睡覺,洗澡,做作業的話題而已。而子女之間的話題就廣泛得多,但也還是遠遠不夠。如果家長肯花時間和孩子用中文聊天,講解天文地理,經濟文化,時事政治,道德信仰,幽默笑話等,那才是真正花工夫培養孩子說中文。要鼓勵孩子們互相之間說中文,在學習中文這件事上,家長立場必須堅定。
(下篇 教材大戰)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9&postID=40207
請參考閱讀:兒子學中文成長的故事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2&postID=36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