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深圳布吉的大芬村,是一個並不起眼的客家人聚居村落。然而一走進這座占地僅4平方公裏的小村落,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在這裏,你不但可以見到國際上著名油畫家的作品,而且可以了解國際油畫市場的走勢。因為這裏現在不但雲集了全國各地2000多名畫家和畫師,而且200多家畫廊複製的油畫作品都是當今市場最流行的名畫。
據統計,在短短的十年時間裏,它創造了占領全世界60%的油畫市場的奇跡。在這裏,無論其流派、其作品,都會正麵地麵對市場的檢驗和競爭。大芬村每年生產和銷售的油畫達到了100多萬張,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元,被國內外的藝術同行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
大芬, 用這土得掉茬的中國村妞的名字來命名的南國小漁村, 如今竟和世界名畫, 藝術沙龍, 美術家群體聯係起來, 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畫品集散地, 而且不是中國山水畫而是西洋油畫的複製品集散地, 就像以電子產品生產線起家而聞名, 如今深圳又創造了油畫生產流水線奇跡.
扶犁結網的手, 現今拿起了油畫筆
賣魚, 賣菜的小巷, 改為賣油畫了, 但農民的揩鼻子本色絕能不改.
愛為名人塑像, 同時也表達了漁民對藝術大師的崇拜.置身於琳琅滿目的油畫坊, 仿佛是在異國他鄉.
在不需要規則的村鎮街巷上, 外來藝術和非本土飲料很自然地在這裏落腳.
沒有任何中國畫藝術的氛圍, 叫這館作演繹還是不錯的.
深圳大芬村街頭的深深小巷, 何時成為歐洲風格藝術作品的集散地.紅就紅它個紅豔豔地夠, 複製放大藝術品的顏料成本不低於原作品.
藝術家創作的靈感汲取於地攤檔.當年歐洲繪畫大師們也是如此嗎?
美女製美圖, 大芬長得也跟她畫的花兒一樣美吧.完成如此政治任務的他, 此刻應該在聽什麽歌?
二芬忙裏偷閑, 談戀愛不誤幹活.
這畫匠哥哥挺帥, 看他什指戒好象還是未婚哦.這張比較震撼, 看到那孩子的眼神, 讓人連他爹一起心疼.
畫師? 畫工? 畫匠? 無論什麽職稱, 是他們在創造著大芬村和中國經濟GDP的奇跡.
注: 老朋友醉翁攝於深圳, 友情奉獻給魚餌發表在北美文學城.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