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休假的民宿,選擇了密蘇裏州的森林。房子位於高地,走十幾分鍾,就到了河邊。享受美景的同時,又有些忐忑。等待老公烤肉的時候,我在離房子十幾米遠的地方停了下來,再也不敢往前走,害怕遇到什麽動物或者危險的人類。既然是短暫的租客, 這段時間應該不會有其他人來打擾,可附近那頂為打獵用的帳篷,讓我還是禁不住想象是否會有逃犯躲藏在附近。
房子沒有籬笆,鹿群常從後院跑過,導致我一個人不敢坐在院子裏, 害怕有其他更危險的動物。幸好,主人建了個很大的涼台,紗窗和能鎖的門給了我安全感。一邊傾聽蟋蟀和其他動物的音樂會, 一邊欣賞偶爾落下的樹葉,心情也從忐忑轉變為悠然。
剛到這裏,風很大,終於等到了夜黑無風的良辰,在院子裏享受篝火。距離上一次篝火,竟然有至少十年了!由此可見,能遇到享受篝火的時間,地點,和完美天氣, 是多麽難得!
什麽都不幹,老老實實坐一個多小時,我受不了那種無聊。好像隻有篝火能讓我在心安理得中無所事事。火每分鍾似乎都在變化,我目不轉睛,生怕錯過那轉瞬即逝的美。飛濺的火星和舞動的火苗,讓我的思緒飄向原始社會,和祖先一起在篝火邊休息,烤肉,講故事。
溫暖的篝火讓我安靜下來,享受這份穿越時空的美,但各種動物的叫聲,尤其是土狼,又提醒我黑暗森林的莫測與危險。這一帶有很多家庭農場和牧場,牛叫聲此起彼伏,不知道那些土狼今夜是否襲擊了一些小牛。老公說不用擔心土狼會突然出現在我們身後,因為這兒的農場主和牧場主肯定用槍招待土狼, 所以土狼知道要遠離人。動物應該都怕火, 所以篝火也讓我感覺安全了很多。燒過的木頭沒有了火苗,那紅彤彤的美,依舊讓我著迷,聯想起火山噴發流動的岩漿。
第二天早上,一堆灰燼讓我想象其前世今生。 從幼苗長成大樹,曆經風雨彩虹,變成柴火,燃燒自己,讓紅火的絢麗變成一堆隨風飄散的灰燼,將化學元素重新釋放回大自然,開始生命的下一個輪回。我當然為灰飛煙滅而惆悵, 但昨夜那盡情燃燒的美,讓人念念不忘---直到我失去記憶或者生命。
下雨了,終於有機會實現近一年的心願:一邊聽雨, 一邊發呆。一直想在周末下雨的時候,能坐在涼台,看雨中的花園。可快一年了, 我都沒有找到時間!周末當然能放鬆一些,但依舊緊張,周六處理攢了5天的家務, 周日又忙著為下一周做準備,把蔬菜瓜果清洗切好, 以便提高下班後做飯的效率。好不容易忙完家務清單,又忍不住去書房,搜索工作上那些還不明白的知識。聽雨發呆這樣的小事, 我卻要等到每年一次的休假才能心想事成!
淅淅瀝瀝的秋雨,讓涼台上的我很快就睡著了。醒來後, 我知道自己已經坐夠了, 需要運動,就和老公來到最近的州立公園。沒想到下雨天還有這麽多人,可能因為是周末吧。雨不大, 所以林中的小路並不難走。經過一個墓園,就走了進去。
以前害怕墓地,但現在隻要一看見墓地, 就想進去參觀。可能是因為墓地很安靜,也因為那些墓碑總讓我陷入對死亡和生命意義的沉思。一塊墓碑的主人在一戰前就去世了,於是我問自己:一百年之後,還有誰記得我?如果我的存在對一百年之後的世界無足輕重,那麽今天那些困擾我的煩惱, 究竟又有多重要呢?
我們都忌諱死亡這個話題,可如果用“開始的時候就思考結束”這樣的方法,不僅能有助於目光長遠,也能很快跳出當下的煩惱。比如很多人因為人情世故而煩惱,但我發現這個問題很快會讓自己從人際關係的困惑中解脫:“將來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 這個人是否會因此難過?如果答案是不,或者難過也隻是因為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影響,那我為什麽要花心思去討好對方?”
說真的,這個世界上, 很多對別人重要的,未必對我們重要;另一方麵, 對於這個世界,我們也沒有想象中那麽重要。有些人即便經常打交道,也不會因為我們的不幸而掉一滴淚。有次我眼睛痛的要命,猶豫著是否出去透透氣。我想象自己如果本來心髒有問題,因為工作壓力一頭栽倒在辦公室,老板第一時間會怎麽做?
他當然會撥911。然後呢?他立刻思考我把的活如何重新分配, 因為下午和供應商的會要照常開, 下周給客戶的資料要按時提交。緊急事情安排完畢, 他再去找他的老板, 人事等,看公司內部誰能快速頂替我的位子, 或者何時發布新的招聘廣告。我猜他不會為我掉一滴淚,也許因為我們關係沒那麽近, 也因為他沒有時間悲傷。我的不幸隻是在給他添亂,因為他需要立即接過我的活。這就是現代公司的基本設置:沒有誰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包括首席執行官。員工的生命可以結束,但公司的業務不能停!
參觀完墓地,我和老公走出森林, 沿著河邊散步。河水清澈見底,魚兒吸引了很多釣魚愛好者。雨滴讓河麵泛起漣漪, 沒有風,鳥兒依舊在雨中覓食,整個身心都安靜下來。
釣魚需要很大空間,但魚就那麽多,我好奇有些人是否會因地盤吵起來。沒有聽到任何大聲吵架喧嘩,連低聲說話聲都很少。很多人都靜靜等待,偶爾有目標達成的喜悅,但到手的魚有些又被放回水裏,讓我好奇釣魚的樂趣是什麽?那些把魚放回河裏的人, 肯定不是為了吃魚才會在水裏站好幾個小時吧?
總為各種目標忙碌奔波,釣魚這種一動不動的愛好對我很有挑戰,如果現在有人掏錢,讓我在河裏連續站一個小時,估計這筆錢我是掙不到。人比人, 氣死人,但在愛好上,相互比較又有多大意義?隻要法律允許,互不幹擾,各有所愛,自得其樂。
如果看不慣別人的愛好,就提醒自己不要去瞎操心。如果自己的愛好被別人攻擊,就提醒自己當聾子。就像那個恐龍迷Jack Horner,他從小就在自家和鄰居的後院狂挖,希望能挖到恐龍化石。愛挖土的愛好被父親嘲笑:“既然你愛挖土,最好能挖到金子或銀子。”患有誦讀困難,被很多人嘲笑欺負,被父親當作被寵壞的懶孩子。幸好有個大學教授,跟學校談判,保護他在不用參加考試的情況下, 繼續上他喜歡的課程,比如地理,考古,人類學等等。他當然拿不到畢業證,卻憑愛好學到的知識,獲得了在普林斯頓博物館工作的機會。 這個考試不及格,患有誦讀困難的人, 寫的論文比讀的書多,後來被大導演斯皮爾伯格邀請做《侏羅紀公園》顧問。
說起愛好,自然還要提起附近居住的阿米什人。老公指著路邊的馬車和自行車牌子說,很快就會碰到阿米什人。我非常激動,因為阿米什人實在太另類太神秘了!
碰到的第一個阿米什人,是位推著自行車的老太太。她年紀很大, 估計無法騎自行車,就推著自行車逆行,這符合行人走路應該逆行的法律規定。第二個是從信箱取信的男人,原以為保守的阿米什人對外界很排斥,沒想到他向我們的車揮手打招呼。一對母女駕著馬車,那傳統服飾讓我感覺她們仿佛是從電影裏走出來一樣!
我們已經焦慮自己的職業和行業什麽時候會被人工智能取代,阿米什人依舊堅持自己至少一百多年的愛好:繼續農耕文明,不用電!也就是說,很多阿米什人依舊用手寫書信交流!
我從小生活在沒有電的農村,所以肯定不願意生活在阿米什社區(估計去了也活不下去)。但每當電腦讓我眼睛痛的時候,會短暫向往沒有電的生活。環顧四周, 多少人對手機上癮,被算法控製?社交網絡讓多少青少年抑鬱甚至自殺?科技真的使我們的生活質量比阿米什人高很多?
阿米什人的愛好,經受住了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的衝擊,還能挺過人工智能的浪潮嗎?那成群的牛羊,讓我不禁想象將來機器人是否會代替牛仔去跋山涉水?腳下這片土地,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民宿的主人買下這70英畝的樹林,我不知道這70英畝經曆了幾代人的傳承,又會照原樣傳幾代。美劇《黃石》裏, 印第安人和白人兩個家族,已經因為土地而明爭暗鬥了七代人。大片的牧場一直是各方的爭奪目標,尤其是資本,發出惡毒的威脅:“我們要在這裏建機場,酒店,所以要砍掉每一棵樹!填平每一條河!”
麵對資本的來勢洶洶,兩大家族突然意識到,彼此之間不論有多少代家仇,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靠要這片土地活下去。於是雙方聯起手來對付資本, 以將這片土地上的植物和動物留給子孫後代。
小時候在村裏,我總是幻想外麵世界的精彩,早點擺脫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如果現在要回到老家,我依舊難以適應單調閉塞的農村生活,但這棟被森林包圍的民宿,卻讓我有些明白《黃石》裏兩個家族對土地的眷戀。不論是白天享受陽光照進樹林裏的青苔,還是晚上癡迷於篝火,這份身體上的放鬆和心靈的自由, 是無法花高價從心理治療師那裏買到的。現代都市裏那麽多人抑鬱,也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不再需要狩獵或種地,也就無法感受到森林的魅力。
當然,森林的魅力不僅在於能讓人放鬆,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工智能似乎正將人類帶向科幻世界,可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電,這已經使得能源供應更加緊張。如果全世界集體陷入能源危機,城市必將癱瘓,那些能投奔農村親戚的,也許還能多活一段時間,但逐漸縮小的農村, 又能支撐多少從城裏蜂擁而出的難民?那就繼續逃向森林, 象我們的祖先一樣,去狩獵, 采野果。可那些隻會用鼠標的鍵盤俠,真的能在短時間內自學如何用樹枝做武器?即便少數天才能僅憑自己的大腦搜索出方法,到時候,還剩下多少森林會給人類提供最後的庇護?還剩下多少河流沒有被工業汙染?還剩下多少植物,動物沒有因為人類而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