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閑聊豬流感(二)

(2009-07-11 00:50:12) 下一個


小葉完全讚同美國塞頓霍爾大學全球衛生研究中心黃延中主任的觀點,中國采取的行動表明,它沒能區分致命性病毒與可傳染性病毒的區別。
甲型H1N1流感剛在美國出現時,社會曾有過短暫的震動。《新聞周刊》還以豬鼻子的照片做封麵。麵對這個新病毒,全美各醫療機構全力應對。四月下旬,小葉那些研究豬流感的朋友全在加班加點工作,讓小葉十分感動。結論以最快的速度遞到奧巴馬總統的手裏,甲型H1N1病毒傳染性強而致命性不強,雷聲大而雨點小。奧巴馬因此信心十足地對人民喊話,“警覺而不必驚慌”。社會穩定如常,沒有政治人物為保自己的烏紗帽,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瞎折騰老百姓!
美國百姓平靜,而醫學工作者始終睜大眼睛,工作重點由追蹤病患轉為追蹤病毒,警惕發生致命性的變異可能。昨天,在經濟低迷的環境下,一筆用於疫苗研製的巨款也批下來啦!疫苗有助於秋後對易感人群增強保護。
五月過去了,六月也過去了,七月也過了十天,豬流感還在擴散,可小葉發現它也就那麽一回事!病毒至少暫時是溫和的,沒聽說周圍誰誰不治身亡。事實證明,美國醫學界對甲型H1N1流感的應對是成熟穩健的!
關鍵是要緊抓一個核心,這個核心就是病毒的致命性。“毒”性如何?假如您不幸中彈,是否意味著被推入鬼門關,九死一生?
病毒致命性不強,傳染性再強,也不必驚慌。豬流感比不上鼠疫凶險,殺雞哪用得上宰牛刀!
從中國抗擊豬流感的大動作看,主次倒置,在傳染性上大作文章,擾亂民眾正常生活,浪費人力物力.另外,從豬流感目前在中國的流行情況分析,高峰還在後麵,大麵積的漫延已是不可避免的。花費巨大力量,隻延緩了數日,該咋樣還咋樣,這樣重形勢輕實效的防控舉措,隻有一點兒政治意義,沒有什麽醫學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