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 (轉)

(2010-02-13 23:40:13) 下一個


童話 , 並不隻是給兒童讀的。
 
我在成年之後,還常常讀童話。每當煩心的時候,從書架上隨手扯出的書,必是童話。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兒》,我就讀過多遍,它也被翻譯成“人魚公主”。比較起來,我更喜歡“人魚公主”這個名字。海的女兒,好像太闊大太神聖了些。人魚呢,就顯得神秘而靈動,還有一點點怪異。

大約 8 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人魚公主的故事。讀完後淚流滿麵,抽噎的不能自已。覺得那麽可愛和美麗的公主,居然變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黴極了。從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看到了湖麵上河麵上甚至臉盆裏的水泡就有些發呆(那時沒有機會見到大海,隻有在這些小地方寄托自己的哀思),心中疑惑的想,這是一個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魚公主變成的呢?看到風把小水泡吹破,更是萬分傷感。讀的過程中最焦急的並不是人魚公主的愛情,而是最痛她的啞。認定她無法說出話來,是一生未能有好結局的最主要的根源。突發奇想,如果有一個高明醫生,拿出一劑神藥,給人魚公主吃下,以對抗女巫的魔法,事情就完全是另外的結局了。而且還想出不救的方法,覺得人魚公主應該要求上學去,學會寫字。就算她原來住在海底和陸地上的國家用的文字不同,以她那樣的聰慧,學會普通的表達,也該用不了多長時間吧?比如我自己,不過是個人類的普通孩子,學了一二年級,就可以看童話了,以人魚公主的天分,應該很快就能用文字把自己的身世寫給王子看,王子看到了,不就真相大白了嗎?

大約 18 歲的時候,又一次比較認真地讀了人魚公主。也許是情竇初開,這一次很容易地就讀出了愛情。喔喔,原來,人魚公主是一篇講愛情的童話啊。你看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麽慘烈的痛苦,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劍樣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寧肯自己死,也不要讓自己所愛的人死。這是一種多麽無私和高尚的不求回報的愛啊!心裏也在琢磨,那個王子真的可愛嗎?除了長得英俊,有一雙大眼睛之外,好像看不出有什麽太大的本領啊。遊泳的技術也不怎麽樣,在風浪中要不是人魚公主舍身相救,他定是溺水必死無疑的了。他也沒啥特異功能,對自己的救命恩人一點精神方麵的感應也沒有,反倒讓一個神殿裏的女子坐享其成。當然啦,那個女孩子不知道內情,也就不怪她。但王子怎麽可以這樣的糊塗呢?況且,人魚公主看他的眼神,一定是含情脈脈,他怎麽就一點“放電”的感覺也沒有?好呆!心裏一邊替人魚公主強烈地抱著不平,一邊想,哼!倘若我是人魚公主,一定要在脫掉魚尾變出雙腳之前,設幾個小計謀,好好地考驗一下王子,看他明不明白我的心?因為從魚變成人這件事,是單向隧道,過去了就回不來的。要把自己的一生托付出去,實在舉足輕重。不過,真到了故事中所說的那種情況——由於王子的不知情,沒有娶人魚公主,公主的姊妹們從女巫那兒拿了尖刀,要人魚公主把尖刀刺進王子的胸膛,讓王子的鮮血濺到自己的雙腳上,才能重新恢複魚尾……局麵可就難辦了。思來想去,隻有讚同人魚公主對待愛情方法,寧可自己痛楚,也要把幸福留給自己所愛的人……

到了 28 歲的時候,我已經做了媽媽。這時候地人魚公主,竟深深地關切起人魚公主的家人來了。她的母親在生了 6 個女兒之後去世了,我猜這個女人臨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兒,不論是最大的還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給公主的祖母——老皇後,要照料好自己的孩子,特別是最小的女兒。老皇後心疼隔輩人,不單在飲食起居無微不至地看顧孩子們,而且還給她們講海麵上人類的故事。可以說,老皇後一點也不保守,甚至是學識淵博呢。當人魚公主滿 15 歲的時候,老皇後在她的尾巴上鑲了 8 顆牡蠣,這是高貴身份的標誌和鄭重的成人典禮啊。當人魚公主遇到了危難的時候,老皇後的一頭白發都掉光了,她不顧年邁體弱,升到海麵上,看望自己的孫女……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這位老奶奶的慈悲心腸和對人魚公主的精神哺育。人魚公主的勇氣和聰慧,包括無比善良的玲瓏之心,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諸多得益於她的祖母啊。

到了 38 歲的時候,因為我也開始寫小說,讀人魚公主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探討起安徒生的寫作技巧來了。我有點納悶兒,安徒生在寫作之前,有沒有一個詳盡的提綱呢?我的結論是——大概沒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種隨心所欲,信馬由韁。當然了,大的輪廓走向他是有的,這個纏綿悱惻一波三折既有血淚又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腦裏醞釀許久了。但是,連續讀上幾遍之後,感到結尾處好像有點畫蛇添足。試想當年:安徒生很投入地寫啊寫,把這麽好的一個故事快些完了,突然想起,咦,我這是給孩子們寫的一個童話啊,怎麽好像和孩子們沒有多少關係了?不行,我得把放開的思緒拉回來。他這樣想著,就把一個擔子,壓到了孩子們的頭上。他在故事裏說:你喜歡人魚公主嗎?猜到小孩子們一定說——喜歡。然後他接著說,人魚公主變成了水泡,你難過嗎?斷定大家一定說——難過。那麽好吧,安徒生順理成章地說,人魚公主變成的水泡,升到天空中去了,她在空中聽到一個低低的聲音告訴她, 300 年之後,她就可以為自己造一個不朽的靈魂了。 300 年,當然是一個很久很久的時間了。不過,幸好還有補救的方法,那就是——如果人魚公主在空中飛翔的時候,看到一個能讓父母高興的小孩子,那麽她活得不朽靈魂的時間就會縮短。如果她看到一個頑皮又品行不好的孩子,就會傷心地落下淚來,這樣,她受苦受難的時間就會延長……我不知道安徒生是否得意這個結尾,反正,我有點遲疑。幹嗎把救贖工作,交到每一個讀過人魚公主的故事的小孩子身上啊?是不是太沉重了?

現在,我 48 歲了。為了寫這篇文章,又讀了幾遍人魚公主。這一次,我心平氣和,仿佛天眼洞開,有了一番新的感悟。這是一片寫靈魂的故事。無論海底的世界怎樣瑰麗豐饒,因為沒有靈魂,所以人魚公主毅然離開了自己的親人。她本來把希望寄托在一個愛她能勝過愛任何人的王子身上,那麽王子就可以把自己的靈魂分給她,她就從王子的手裏得到了靈魂。為了這份與靈魂相關聯的愛情,人魚公主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她的勇敢、善良、舍身為人……都在命運燧石的敲打下,大放異彩。但是,陰差陽錯啊,她還是無法得到一個靈魂。人魚公主是頑強和堅定的,她選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絕不回頭,終於,她得到了自己鑄造一個靈魂的機會。在一個接一個嚴峻的考驗 之後,在肉體和精神的磨礪煎熬之後,人魚公主誰都不再依靠,緊緊依賴著自己的精神,踏上了尋找不朽靈魂的漫漫旅途。

這個悲壯而淒美地尋找靈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動人心弦,常讀常新。有時想,當我 58 歲…… 68 歲…… 108 歲(但願能夠)的時候,不知又讀出了怎樣的深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