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如不是現在(15)

(2010-02-25 14:03:42) 下一個
有些人還是孩子的時候,會經曆一些事,然後就在極短的時間裏,迅速成長為一個大人。因為大人忽然放棄了他們的責任。

中考過後的夏天,林曉毫無懸念地考進她們那個縣級市的一中。接下來就是父母離婚的消息。做報社編輯的爸爸告訴她自己要離開他們那個小城搬去上海了。不久就接到爸爸的來信,他又結婚了,是他過去的大學同學。

母親平靜得出奇。她仍然繼續每天的生活。去圖書館上班,回家做家務,督促弟弟林旭學習。沒有眼淚和怨懟,甚至沒有任何脾氣,她省略了一切沒有實際用途的話和表情,也忽略掉她機械化生活的帶來的更沉鬱的後果。她與任何人都沒了情感交流,包括外婆,林旭和林曉。

孤立無援中,林曉隻能讓自己在一夜之間長大。她不得不變得懂事,變得忍耐,不可以愛嬌,也沒人可訴說。林曉要負擔爸爸的歉疚,應付媽媽的遊離,安慰外婆的憂慮,甚至忍受弟弟故意的沒心沒肺。一個嬌嬌女突然可以撐可以扛了,卻沒有人覺得這奇速的成長是否荒誕。旁人還讚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家裏人甚至沒留意到她的變化。生活在繼續,連林曉也漸漸不覺得這有什麽不對。林曉發現快樂要自己去找,可是為什麽從那時起,任何的快樂都打了折扣。

每逢寒暑假,他們姐弟都會去上海和爸爸團聚。見到繼母時,她和林旭始終無話。繼母是通情達理的,她甚至早提議林曉爸爸名義撫養姐弟倆,如此就能落戶上海,以後高考畢業分配都能有利許多。這樣的生活也不能說是繼母一手造成,可是有時那即使無意傷害結果仍然你死我活的爭奪,還是會給別人的生活帶來無法想象的衝擊。

她很樂意有東宇這樣的朋友,和他相處輕鬆,聊天開心。但想到姚箏箏那樣在意,就足以意興闌珊。她並不相信關於生活差異的說法。她會愛上的人,是要能夠分享生命和生活的。
偉強是這樣的嗎?也許吧,他們是校友,他們都愛鷺城,不少人說他們各方麵都很登對,但這就是兩個人相愛的基礎嗎?就能保證不離不棄嗎?林曉有時候對和偉強的情侶關係並沒有自信。有時候偉強會給她回家的感覺,但她不知道那是否是她想要的家。這個戀愛茫然得象被一隻無形的手在推著攆著。不過她唯一自信的是,如果有一天偉強象爸爸一樣離開她,她絕不會象媽媽那樣失魂落魄,她還會是她自己。所以這是她擔當得起的感情。

姚箏箏躺在床上搜索電視頻道,百無聊賴時,陳東宇發的短信到了,隻有短短一句“我們的工作夥伴關係可以因為互利持續,也可以因為牽製終止,但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這樣重的話,他一定氣急敗壞,為了那個精怪女仔,值得麽?東宇還是年輕氣盛啊,他什麽時候才能明白自己用心良苦。不過,這次鷺城之行,就是姚箏箏堅持等待的底線。這個世界上,象香港的王家衛說的,從鳳梨罐頭到愛情,什麽都是有保質期的。即使是陳東宇,姚箏箏也過期不侯。
“是牽製還是提醒,你很快就會明白。晚安!”姚箏箏輸入這幾個字,猶豫片刻,發了出去。

陳東宇對姚箏箏的了解,她一定說了什麽。否則林曉好好的來到酒店,回去就變了一個人?他遲疑很久,發了那條短信。不知道自己這樣算不算是在追林曉,但他知道林曉於己是不同的,他無法忽視她的感受。曾經被姚箏箏的美貌才幹吸引,繞了一圈,還是退回到朋友的位置。箏箏是過不去心高氣傲這一關,不肯放手。

他隻有硬起心腸,這樣看上去曖昧的狀態,對誰都不公平,即使影響合作也不能拖一天錯一天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