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南方都市報社論:調查震區校舍質量也是積極心理幹預
(2008-05-27 05:40:07)
下一個
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震區的部分中小學出現整體倒塌,單座學校即造成數以百計的學生死亡。綿竹市五福鎮富新二小的教學樓隻是其中一所,多達127名小學生被瞬間倒塌的教學樓奪去生命。麵對現場建築的損毀對照,遇難學生家長認為,孩子死亡應歸因於質量低劣的校舍。前日,綿竹所屬的德陽市政府啟動了對校舍建築質量的調查程序,承諾將在一個月內查明教學樓是否存在質量問題,一旦查出有人涉嫌違法將送上法庭。目前由地方政府、建築專家和家長代表組成的調查組已經進駐,將對地震中倒塌的教學樓質量開展鑒定評估。
與此同時,同屬震區的綿陽市常務副市長左代富也對媒體稱,北川中學“教學樓都倒了,旁邊幾棟20多年的樓房卻沒有倒,這個問題我也覺得奇怪,我也在研究,但這需要專家最後鑒定”。這位副市長所指的北川中學主教學樓在此次地震中塌陷,死亡和失蹤人數超過1000人。正如富新二小死難學生的家長一樣,許多民眾認為,汶川大地震固然是一場天災,但一些孩子死於瞬間坍塌的危樓則是人禍。地方政府啟動校舍建築質量調查程序,就是直麵這些哀痛的家長,同情社會的關切,要給他們也給各界一個清楚的說法。
這是地方政府麵對疑問、搶救公信的積極行動,我們極為讚賞和認同。天災難免,人禍當除。這不僅是尊重中國人的樸素信仰,給死難者一個足以瞑目的公正交待,也是安撫生者,化解悲痛,減少災後負麵情緒累積,避免社會矛盾激化的最好方式。此次地震死傷甚巨,舉國哀痛,社會各界捐贈援助,其中就有一項前所未有的嚐試,即展開大規模的災後心理危機幹預,以專業努力讓受災民眾盡快從心理危機中走出來。而政府的積極開放態度和處理方式,其對社會的穩定安撫,完全可與心理幹預等效觀之。
因為如果把災後的心理幹預,僅僅視為心理醫生的一項專業工作,把災難的後遺症僅僅視為個體化的心理修複和矯正,則將嚴重低估災難對社會的衝擊。對於校舍質量的社會疑問,自地震慘象廣為公布之後就存在,幾乎成為災後社會的一種普遍憂思和心理焦慮,同樣是必須正視的集體心理危機。地方政府適時啟動震區校舍質量調查程序,不亞於以政府身份開展積極的社會心理幹預。在這重意義上,沒有什麽比政府更有效的全民心理醫生。
政府要當好這個心理醫生,又遠非易事。既有政府部門千絲萬縷的利益關聯,又有政府官員逃避問責的本能衝動,還有各種行政陋習的慣性遮掩,公立學校的建築質量問題完全可以追索到精確的責任個體,但即使不談法律問責一說,僅以社會心理幹預而論,也有方式、方法需要學習和改善。就在地震災後的5月19日,綿陽市教育局負責人麵對媒體關於校舍質量的疑問,當即表示說這些學校教學樓存在豆腐渣工程的說法,完全是沒有依據的。而在5月25日,綿陽市常務副市長則表示要請專家對教學樓質量進行鑒定,這說明政府確在學習和改善。姑且不論以教育局官員身份論斷建築質量問題的專業混亂,隻說災後現場仍是廢墟,相關調查根本沒有展開,教育主管官員的這番憑空臆斷,如何可能緩和社會焦慮,而不是造成新的社會困擾?
就此而言,啟動震區校舍質量調查程序,並非隻是一個災後問責的法律問題,還是一個災後社會心理幹預的方法問題。社會穩定當然必不可少,但穩定不是要壓抑民眾的焦慮和疑問,逃避他們正常的情緒表達。相反,集體情緒也會累積而成心理危機,需要合情合理的表達宣泄和適時介入幹預,以免使本已脆弱的災後心理再遭扭曲,釀成不必要的心理危機。
事實上,未經公開徹底的調查,存疑是目前合乎理性的態度。不僅政府對民間質問要存疑,民眾對於問責結果也要存疑。凡是認為校舍倒塌即有官商貪腐,必是豆腐渣工程,這種說法自然偏頗。這種思維的走極端和不理性,就如同某些官員一聽到民眾要求調查建築質量問題,就認定民眾一定會趁機掀翻自己的座椅一樣。災後的心理幹預,由此見出不僅僅是個體救治的過程,還是一個集體救治的社會過程。除了媒體宣傳愛心和感動,民眾也確實需要各級政府改善行政,以合宜的方式當好全體國民的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