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1)
2011 (49)
2012 (82)
2013 (68)
論慈善事業的心態與原則
玄野
人在物質世界的最高價值追求是秩序。而慈善事業是將自己控製的資源分配到最需要這些資源且令這些資源發揮到最大效果的地方去。慈善在物質上救濟了接受者,同時在精神上拯救了施予者。老子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慈善者的心態,絕對不能以成功者自居,或者作為別人的挽救者來行駛慈善事業。用物質換來的自尊心和榮譽感會隨著物質的腐朽而腐朽,精神的提升在人的內心裏。幫助別人不能要回報,也不能考慮回報,這樣的行為是自我修養過程,是人自己向人類價值的皈依,是人對自我靈魂的關照。索取回報或者目的在於回報的幫助不是慈善而是交易,為了達成個人虛榮心的資助也不是慈善而是對人性的玷汙,為了名譽的資助不是慈善而是對民眾的欺騙。用錢財來證明自己的優越是虛榮,虛榮作祟,是對個人人格的踐踏。中國諺語道:有心行善雖善不賞。耶穌的話則更加直白簡潔:你施舍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同時,借慈善行為來宣揚自己的宗教也是不應該的。當然你可以向對方說明自己的宗教信仰狀況,讓對方自己去判斷選擇。因為在他人危難時刻對其靈魂施加影響會導致感情淩駕於理智與靈魂之上,那樣情形下得到的信仰也難以牢固。
人,注定是社會性的生命,必然要互相幫助。人是哺乳類,任何哺乳類個體生命在沒有成年者或者其他生命的撫育下,都不可能存活長大。這種自然屬性注定了人的行為方式。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資助社會中的其他兒童是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現代社會,救援危難中的他人是道德的底線和普遍的共識。這種慈善超越了民族,超越了戰爭,超越了政治,這是信仰與普世價值層麵的理念。所以就有了各種人道主義機構,諸如紅十字會,各種關於癌症與其他病症的研究機構和社會資助機構。當然,這些機構發展大了自然就生出許多人敷於事的弊端。
近來,有朋友計劃資助國內貧困兒童上學,懷疑希望工程類的機構的最終資助效果,而通過民間機構又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對象。討論中我們涉及到遴選原則中是否要考慮被資助者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有人認為一定要選擇學習好的,有人認為不應該區別對待。對於資助的對象選擇,因為大家多集中在中小學這種基礎教育,其資助原則往往和國家的基礎教育原則相混淆。其實,資助的原則是十分清晰的,因為你的目的就是資助教育,而不是資助各種疾病患者,你要達到的效果就是教育的最佳結果,就是將這有限的資源送給最需要它最能有效利用它達到最大效果的人,你的善款必須選擇品學兼優的學生來資助。首先是智力或者學習成績標準。這一原則是古來已有並且到現在依然適用的,最典型的是中國開始於洋務運動盛行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公派留學故事,其次就是中國的高考和幾乎世界各國都有的高等教育選拔錄取製度。這就是教育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選擇智力高前途好的學生來教育的普遍原則。作為貧困學生這一群體,善款這一資源是十分有限的,其分配原則也必然是要向智力高前途好的學生傾斜。而這一原則與政府所承擔的普及基礎教育的策略完全不同,也和各種疾病的公益基金的策略不同。
這裏還涉及到品德問題,也就是司馬光的德才之辯。你應該保證受資助者的品德是好的,而不是那種極其貪婪的人,否則就是以羊食虎了。本來,德應該放在才之前,所謂德為才之帥,但因為複雜的運作過程,做起來會十分難以操作,我們隻能將智力放在前麵,品德作為第二決定因素。貪婪是先天遺傳和後天教育共同造就的人格,一個極度追求安全感的人在過分重視物質的家庭環境與社會環境(或者說拜金主義)下,很容易變成一個極度追求安全假象的人,其外在表現就是貪婪而吝嗇。而另外一種人則是自製能力弱而感官刺激敏感度高效果大的人,在拜金主義的環境下,這些人很容易成為貪婪而縱欲的人。既然貪婪不是單由遺傳決定的,那麽這樣一種慈善資助對這些可能變成貪婪者的人就很可能產生一些深遠的影響,而使其明白物質資源在人類社會中到底是一個什麽作用。所謂惡是理性的不足,那麽充分的教育和資助者的榜樣將會啟發人在道德方麵的理性。所以,整體而言,對於年齡小的資助對象來說,品德往往有待塑造,品德不能構成遴選原則中的最硬性指標。但是,話說回來,雖然相對於智力水平這是次要的,但在選擇過程中這也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十分重要的方麵。因為你所能施加的影響十分有限,你無法保證被資助者未來會長成什麽樣。所以,品德是繼智力之後的選擇資助對象的第二大決定因素。
被資助的人也要有感恩之心。
沒錯。不過其前提是國家政府有義務責任調控這些慈善行為,也必須控製其發展方向。
我挺佩服西方文化, 要飯可以變得光明正大,光榮呢。 不象中國要飯的,把無辜兒童整成殘廢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