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的食文(隨筆)

(2009-06-29 03:17:27) 下一個
日本的食文化(隨筆)

 眾所周知 China 的英文意思是“瓷器”,Japan 的英文意思恐怕知道的人要少一點,其意為“漆器”,可見日本的漆器是很先進的。日本的餐具以陶瓷為主,湯碗則多是塗漆木碗,也許是因為木碗既保溫又不易傳熱的緣故吧。在以下的攝影中大家可以發現塗漆木碗在餐具中充當著閃光的配角。

二戰後,日本的飲食逐漸西方化,使刀叉用西餐成了日本飲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主食大米使用筷子仍是主流。塗漆竹木筷也品種眾多精美多彩,同紋異色的筷子在家庭中區分哪雙筷子是自己的。最近流行隨身攜帶自己的筷子下館子。

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排名世界第一跟日本人講吃不無關係,每天的電視,料理廣告料理欄目占了大量的篇幅。料理研究家變著花樣製造新的味覺,處心積慮培養新的食趣。飲食業更是千方百計地,幾乎能從任何一個國家弄來日本原本沒有的飲食及調料,以滿足國際化多元化的胃口。一般的超市都能買到外國食品及調料。不論在大都會還是在小城市,幾乎都有外國料理餐廳。當然了,外國料理中,中國料理是最受歡迎的,而中國料理中又以四川料理最富人氣,也是高檔料理之一。日本的“四大料理鐵人”之一的中國料理“鐵人”陳建一先生就是以做川菜著名的,代表菜是“麻婆豆腐”。有次朋友聚會,大家吃了我做的“麻婆豆腐”“回鍋肉”,竟然說比他們在餐廳吃的地道(還不是吃人口軟,這點道理我懂,沒有沾沾自喜!),一致要求我有時間辦個班教她們,我經不住懇求,臨時辦了個班兒,第一次隻來了那幾個懇求者,第二次來了一二十人,我還學著電視裏的樣子,穿上在國內定做的,一次也沒穿過的玫紅中式上衣(下有當地小雜誌上登的照片,別見笑哦)。

有人把中國,日本,韓國料理作比較∶日本菜,雞蛋蔬菜魚肉都有可以生吃的,所以一定要新鮮,做菜一般不大油大料,注重原汁原味,因此叫做“料”;韓國菜,雞魚菜肉都要調理成泡菜味兒,隻能叫做“理”;中國菜,山珍海鮮,生炸活爆,火烤煙熏,七品八味,隻有中國菜才真正稱得上“料理”。

日本人用餐,不管高中低檔餐廳還是家庭,都以分餐為主,這固然有很多好處,隻是聚餐的時候,個人自掃門前雪的光景,比起中國式的聚餐來,多少顯得有些名不符實了。真懷念那種可以幾雙筷子同時直伸一個大盤的大家庭的感覺。

值得借鑒的是,日本的菜譜不但附有照片(有的菜譜裏還注明材料的重量,料理的鹽分,糖分,熱量),而且在店外的櫥窗裏還放置有蠟製的,幾乎能以假亂真的實物菜譜。

與其它國家相比,日本料理的最大特點是∶

一,料理分量少品種多,因此餐具繁多,且千型萬狀,精巧別致。不少餐廳的餐具是根據餐廳的特色及店主的嗜好定製的,因此往往獨一無二。據說有的餐廳的餐具是天價呢!

二,講究餐具與料理的搭配及料理的擺飾。每一道菜都猶如袖珍盆景,春天有櫻花粉飾,夏天有荷葉墊盤,秋天有紅葉或黃菊,冬天有飄香的臘梅。即使得了健忘症,進了餐廳也肯定會知道季節!每道菜都是一道季節的風景,既是秀色可餐又是可餐秀色!正如我那老中醫外公所說∶眼睛認——可——了,筷子也就——動得——快——了!

                  
2007-09-26 19:18: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地球村村民 回複 悄悄話 是啊,不知道為什麽,日本的料理人基本上是男的。
jiyise 回複 悄悄話 去了日本N次,沒有看到女的sushi廚師的,為什麽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