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女兒21歲生日,給女兒寫了一張賀卡。把賀卡遞給女兒時,她一時沒反應過來:“是什麽呀?”“生日卡嘛!”我說,“我寫的。”“哇,這可是個Prämie!”,女兒驚呼。說來慚愧,女兒21了,這是我們第一次給她寫生日卡。相反,女兒自從能寫出歪歪扭扭、錯誤滿篇的德語來,就年年給我們寫,從未間斷。
“謝謝,謝謝,你還專門出去給我買生日卡,還寫了那麽多!”
看著女兒一臉的高興,我沒忍心告訴她真相。其實,我買那張卡純屬偶然,甚至,我還為買還是不買經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
今天去蘇黎世取簽證,拿了簽證回到火車站時,離開車還有十幾分鍾。車站內有很多商店,我隨便撿了一家文具紙張店走了進去。紙張店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幾大欄精美的賀卡。我隨意走到其中一個賀卡欄前,正好是生日卡,還是按年齡排列的那種,從一歲到一百歲,一歲不啦。我撿起21歲那張,打開,讀了幾行字。沒什麽稀奇的句子,想必所有同類賀卡的賀詞都大同小異。不過,卡倒是十分精美的。我就想買。畢竟,今年的生日女兒不能跟我們一起過。但再一想,買了我寫什麽呀?這是個問題。說來讓人笑話,我真的不知道該寫些啥!光寫一句“祝你生日快樂”吧,那麽還不如不送,女兒可能反到會更失望。猶豫良久,終於又把賀卡放回了原處。但是我的思想鬥爭並沒結束。來到站台,兩種選擇接著交鋒:買,還是不買。買,女兒一定會喜出望外,但是,說真的,我寫什麽呢?當媽的居然為這樣的選擇大傷腦筋,這不能不說是女兒的不幸。但是不管怎樣,最終,想給女兒在21歲生日之際多帶去一份快樂的念頭到底還是占了上風。
女兒哪能看出賀卡背後我曾經曆的激烈的思想鬥爭呢?我的誠意是那樣的不容置疑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就證明。主要內容有:一,祝賀(雖然俗套,但是我不準備做破俗立新的第一人);二,對自己多年來從未給女兒寫賀卡一事做自我批評(當然,我並不能確保自己從此後定能再接再厲);三:安慰女兒不要怕又長一歲(女兒從小就不願長大,現在更是常常感歎日月如梭)。我寫道:你21歲的今天的快樂並不少於你7歲時的快樂,40歲時,你仍然能找到幸福和快樂,屬於40人的幸福和快樂(她是否相信很難講,因為我自己並不是一個好榜樣)。
“送給我賀卡,比問我想要什麽禮物好多了。”讀完卡,女兒滿意地說。
禮物我們還是幾乎年年給女兒買的,但是因為懶得為挑選禮物費心思,所以常常讓女兒自己提要求。女兒對我們這種做法一直意見很大:如果我告訴你們,就不是Ueberraschung 了!在瑞士長大的女兒,在某些事情上觀念實在是太西化,落實到禮物這個問題上,萬萬不可少的是一個“驚喜”,重點在“驚”,“驚”才能帶來“喜”。反之,再好的禮物,沒了“驚”,那麽“喜”也得大打折扣。
“以前沒給你寫生日卡還是有好處吧,要不,你哪裏會有現在的驚喜呢?”看來,什麽事情都是可以講一講一分為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