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作教授,對得起學生嗎?
(2009-11-11 06:05:15)
下一個
女兒給我介紹了一篇登在大學校報的文章。文章的開篇講的就是她大一時的一位教授。不是什麽正麵介紹,相反,文章中的教授是一反麵典型。
“ 一百多人的大教室裏非常安靜,學生們不時揉揉酸澀的眼睛,目光迷茫地投向前方的幻燈片,生怕看掉一個關鍵詞。他們唰唰地做著記錄,沒有人交頭接耳,諾大的教室裏回響著教授G.一個人單調乏味的聲音。”
教授G.的教學方法就是抄寫加聽寫,不過寫不寫由你,教授從不強迫。但是教授所有的教學材料都來源於幻燈片和他的口授,他既不發給學生任何講義,也不給學生指定參考書,也就是說,學生們學期末的考試就全仗著他們的聽寫手冊了。通常,上大課逃學的人多,聊天的人多,而教授G.不費一槍一炮,他的課卻總是人滿為患,小兔崽子們不僅乖乖就範,而且老實得很,認真得很,生怕不能筆走如飛。
文章中介紹的第二位教授是蘇黎世高工的一位數學教授。此教授在開學第一堂課就對一年級的新生們說“教你們,我將隻使用我大腦的10%,剩下的90%我將用於其它方麵。”另外,這位教授認為新生們學習的內容過於簡單,不值得教,所以自作主張,幹脆直接教新生們應該第四學期才學的東東。
10%和90%的宣言,初聽起來令人失望:就拿10%的大腦來對付我們,太不把我們當回事了吧。但仔細分析起來,用10%的大腦對付小子們,似乎也不為過。你想啊,如果教授每周的課時是兩個小時,再加上備課兩個小時,一共四個小時,可不就是10%嗎?但是教授大人有什麽必要作此宣言呢?讓小子們清楚您的分量而更加仰視您?
蘇黎世大學向來重研究輕教學,聘請教授時,一個研究成果豐厚,一個教學效果超群,那麽,入選的肯定是前者。
古人雲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話,即使放在今天,再放之於四海,它仍然成立。 學校,不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說到底是育人的地方。作為老師,即使他著作等身,但是在課堂,他的任務還是授業解惑。
蘇黎世大學前校長說:“研究搞得出色的老師,教學也同樣會出色。”這應該說是最理想的情況。如果老師能正確對待教學和研究的關係,使之相輔相成,而不是把它們對立起來,研究自然會促進教學。
但是,以上二位教授毫無疑問是把研究和教學對立起來了,對他們來說,重中之重是搞研究、發表paper、出版專著,而教學隻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副業,對付過去拉倒。
有關paper那東西,我略知一二。我們家老公是專門從事研究的。搞研究的人,一輩子追求的就是發表paper,發更多的paper,在更著名的雜誌上發paper。不過我們家的paper專業戶自己也說,其實大多數的paper不過是堆垃圾,根本沒人看。發表在一二級刊物上的paper同行還看一看,發表在三四流刊物上的paper就沒什麽人感興趣了,更不用說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paper了。
當然我不是說搞研究沒用,我們總不能因噎廢食。但是教授們以犧牲學生為代價去搞研究,我認為是本末倒置。那麽酷愛研究,他們可以去研究所嘛,何必要在大學當老師誤人子弟呢?
教授,尤其是名教授是招牌,大多數學生們可能都希望能投奔在教授、名教授的名下。這絕對是個誤區。從上了一年多大學的女兒的經驗看來,受歡迎的老師以講師壓倒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