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無狂想地

曼舞飛絮的羈旅,小小的足跡漂泊在文字裏,隨心而來,隨緣而去,隨意而遊,隨喜而嬉,天地一痞。
個人資料
ling198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七律】雨鈴 【鷓鴣天】曾經 也助興依韻眾詩友

(2015-05-31 17:44:47) 下一個

【七律】雨鈴   by  Ling1984

一片憂傷恍夜星, 幾回魂夢到曾經。
疏桐掠影翻雲袖, 弦月搖風掛雨鈴。
青鳥心焚猶眷顧, 靈山曲弭可安寧?
椎琴碎玉拋江處, 隻燕離亭又繞亭。


【鷓鴣天】曾經    by   Ling1984

一片憂傷恍夜星, 不堪追憶是曾經。
春花缺月翻雲夢, 秋水搖風掛雨鈴。
詩有句,痛無形,弦歌弭曲可聆聽?
拋江碎玉長沉處,幾度青山坐敬亭。



***** 原玉  【七律】曾經   by  Eragon

良夜將窗推到星,天涯望斷是曾經。
開筵歌舞腰初軟,及頂煙花淚忽零。
柳下離愁猶可折,簷間滴雨不堪聽。
時來一剪風中燕,斜入長亭複短亭。


*****【鷓鴣天】曾經   by  Eragon

良夜將窗推到星,天涯望斷是曾經。
青時梅子羞猶斂,及頂煙花淚忽零。
人迢遞,夢伶仃,簷間滴雨豈堪聽。
遠來一剪風中燕,不自長亭自短亭?


【七律】曾經 來源: 美國嚴教授

遙望神州北鬥星,關山跨越到曾經。
書生有義豪情舉,惡彈無情熱血零。
手捧鮮花眠裏看,指彈利劍墓旁聽。
花飛葉落總相憶,輝月鍾聲籠晚亭。


【七律】 曾經 (步韻和一眾詩友) 來源: 兩由之

寡水清湯無油星,蒙蒙天亮走山經。
有心向學家寒甚,無錢買書涕泗零。
庭外好花不忍折,嶺頭曲澗未曾聽。
老牛伴我十年久,躲雨樓台是短亭。


【七律】 曾經  來源: 雁翔

雲漢相期昨夜星,當時明月照曾經。
風生渭水馳秋雨,葉落長安冷畫屏。
滄海十年人已老,灞橋兩岸柳還青。
瑤琴不解心頭事,猶奏離歌向晚亭。


【七律】  曾經    (和龍兄等一眾詩友) 石蝶

又任癡情曳曉星,舊箋付火幻曾經。
梨花晚醉呢喃軟,白馬輕嘶落雨零。
腕上清暉風欲係,眉間故曲月傷聽。
更梆再打分飛燕,不許焦弦戀柳亭。


【七律】  曾經   By Yimusanfendi

難越關山夜望星,滿懷豪氣是曾經。
江邊夜月衝霄誌,普院春花向日零。
詩就每呼心雨看,文成且念故人聽。
匆匆聚散堪回味,錯過長亭望短亭。


【七律】曾經 擠末班車和眾詩友  來源: 一劍天涯

秋暗橫塘半夜星, 鄉關昨日是曾經。
門前老巷人依舊, 眉底深紋涕泫零。
家信自當碑帖讀, 嘮叨且作梵音聽。
天涯一別西橋影, 瘦燕斜風入短亭。


【七律】今生  (跟風,依韻) 來源: 蘇茉兒

那時點亮滿天星,那夜涼螢步子輕。同賞新苞含露淺,同栽嫩柳待蟬鳴。
而今雨燕難尋影,而去雙蝶難覓蹤。有種春天容易老,有些故事伴風行。


【鷓鴣天】:來生 來源: 蘇茉兒

良夜流螢步子輕,悄然點亮滿天星。鮮枝有露鮮枝嫩,新蕾搖芳新蕾俜。
我有夢,你同行。伴如花葉是情濃。不言春色凋飛去,風到來生再點名。


【七律】曾經 - 也和龍兄與眾詩友  來源:膠老爺

常抬老眼覓三星,每惑四書疑五經。
國故幾何憑命數,霜絲胡不任凋零。
欲騎意馬乘風去,更向心猿側耳聽。
怎料烏啼歌一曲,短亭無奈當長亭。

 

【七律】曾經 (步韻龍兄及眾詩兄姐) 來源:逢緣隨意

六月天香六月星,清風撲麵也曾經。
潭深倒映桃花臉,澗淺平添柳葉零。
欲喚南山沉寂醒,如聞北海怒濤聽。
寒霜盡去皆憐愛,暖靄還來駐晚亭。

 

【七律】不曾經(和龍兄阿童5兄及眾詩友)來源:遍野

夏夜寧空念若星,何來此刻不曾經?
含波起字疏還密,潛憶融思整又零。
葦草承風無意問,清弦入耳有心聽。
笙簫挽得離情住,一曲知音半隱亭。


【七律 曾經】(再步龍兄曾經韻--兼和諸詩友) 來源:相看不厭

醉了樽前北鬥星,眼花鴛夢拾曾經。
老侵潘鬢人癡語,愁入庾腸雙涕零。
江北江南無限念,吳歌越調豈堪聽。
才將寂寞留煙樹,又見孤輪掛客亭。

 
【七律】曾經  來源:

昨夜寒眸昨夜星,軒窗小徑到曾經。
堆雲長發香風軟,含怨修眉粉淚零。
寂寞三更流水岸,徘徊一季落花亭。
相思化玉腰間墜,歲月如歌雨後聽。


學步龍兄——曾經   來源:泥鰍兒

一種明眸兩顆星,  知憐時節已曾經。
蜻蜓良立荷酣睡,  曲水幽飄萍轉零。
寒窟鏡容悲詫看,  湖心琵語寂寥聽。
深情雨打蒼成樹,  碧傘擎時風滿亭。


學步龍兄韻——曾經   來源:王武

(改寫《夢駝鈴》歌詞 )
 
昨夜長安昨夜星, 秦關入夢見曾經。
披霞孤雁何歸處? 帶血海棠漸落零。
歲月已然千古遠, 駝鈴且作九歌聽。
黃沙吹老天涯客, 望斷長亭是短亭。

曾經 跟曾經韻  來源:秦照

今夜長風今夜星  清清今夜已曾經
曾經對酒猜真醉  何必相逢訴泣零
簷下新泥回老燕  橋頭石影落花聽
天涯不比離別遠  人在長亭望短亭

 

 【七律】曾經   來源:阿童木牧

那日窗前隕淚星,誰言滄海有曾經?
愛極何以笙簫默,痛斷方憐苦樂零。
風裏漂萍隨水逝,夢中軟語落花聽。
青山依舊離情老,訴盡長亭又短亭。



【七律  赤壁懷古】(和龍兄及豆莢MM)BY 相看不厭

白浪滔天暗曉星,沉舟赤壁可曾聽。
周郎拔劍氣環宇,孟德收殘歎卒零。
縱有英雄才子氣,亦懷柔骨女兒經。
山川曆曆風飄雨,銅雀台悠萬古亭。


學習----讀龍《曾經》by 細豆莢

搖蕩天涯獨伴星,手牽花雨寄曾經。
一船迷霧尋霞影,千丈風雲掩淚零。
遠岸蒸琴歌意滿,近窗煮月月弦聽。
當初忽夢風中燕,望斷青時瘦柳亭。



 




月舞雲袖

作曲:千草仙
作詞:荀夜羽
演唱:檀燒
海報:荀夜羽

鬆墨初上
筆落紙簽若雪我寫滿了一襲香
小篆字兩行
"成雙花前影 月下恰正逢西廂"
你笑說我落筆匆忙 雙字如人對望
分立兩廂 卻話夜涼

書翻到下一章
題"花搖印月影 春風剪菱窗"
今夜天心月圓
更須一壺煮酒青梅琥珀光
熏風滿簾渡玉蘭香
耳畔你輕聲唱
把酒臨風 醉又何妨

雲袖舞月光 何作沉璧湖心晃
暗來水殿涼 一一併舉風荷香
南燕總北往 無論去何方
我一直陪在你身旁
唱不盡春光 為何偏去唱
離傷

醉臥雕龍舫
明朝千裏別今夜你還在身旁
想說不能忘
卻道"何以解憂還需玉瓊漿"
清風徐來秋千蕩 酣夢恰此時光
掬水碎月 隻貪微涼

切莫悲離傷
折柳送別換做今宵痛飲一場
夜還那麼長
露華正濃隻為你籠一袖月光
何日再見也不思量 隻想對你清唱
紅線繞指 莫失莫忘

雲袖舞月光 何作沉璧湖心晃
暗來水殿涼 一一併舉風荷香
南燕總北往 無論去何方
我一直陪在你身旁
唱不盡春光 為何偏去唱
離傷

早知心會傷 一別何必怨
洛陽

雲袖舞月光 何作沉璧湖心晃
暗來水殿涼 一一併舉風荷香
南燕總北往 無論去何方
我會等在這個地方
有你的方向 風吹的方向
遙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5)
評論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近日沁文屢有謅論謬詞,似有對人苛刻之嫌 。。。故有少許解釋如下:

其實,沁文自加入詩壇以來所有關於拘匠文風(尤其是關於對仗、正格平仄、“外在格式第一、意境第二”等等)之論皆乃針對沁文之自定約束,對別人作品則甚寬容。。。

沁文辭別詩壇之前對他人之貼幾乎每貼必定仔細觀讀、亦必讚之,除卻10%的奉承(一直感覺此類奉承有益無害),有90%是真心欣賞和讚佩 --- 因為沁文欣賞任何其他詩友作品時僅僅關注其意境(盡管沁文於自己習作之時不甚關注意境:寧毀意境、不棄格式) 。。。以及關注重音現象^_^(類似於日前沁文所述之人們日常生活中口頭禪現象:“然後 。。。然後”、“like 。。。like”、“you know 。。。you know”、或英文寫作中滿眼之 “use 。。。use 。。。use” --- 就是懶得、不願、不屑於將use、employ、adopt、utilize、和apply 等近義詞以循環方式交替使用)。

如果沁文對詩友苛刻(例如考察對仗和正格平仄),則斷不會有出自於沁文高達90%的真心欣賞和讚佩之情、之評。事實上,沁文從來不關注任何詩友作品之平仄(一個原因在於沁文的確不懂變格平仄所衍生之諸多雷區:孤平、孤仄、拗救等等),即便詩友之作品出現所謂 “違律”現象,則沁文至多將其當作古體詩來欣賞(因為沁文此前即是因為 癡迷於 【文】 而習作古體詩,2013年才開始學習近體詩之平仄事),則其意境依然甚妙。亦因如此,沁文一直不與詩友們討論、辯論平仄之事,但的確真心佩服若留侯般詩友之嚴謹求實於平仄。

同樣,沁文亦從來不關注任何詩友於其律詩中之對仗與否、對仗是否工整,沁文至多亦將其作品當作古體詩來欣賞 --- 欣賞其意境方麵。

一言以蔽之,沁文屬於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_^ 。。。詩友可翻閱沁文辭別詩壇之前於壇內對他人作品之點評,則可明鑒之^_^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ng1984' 的評論 : 靈姐妙和!已珍藏,謝。新周愉快!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沁文----古來客' 的評論 : 沁文這兩句很不錯,姐續兩句成五絕,為此次討論留下一詩作結。

夏日清風語
春花綠醑斟
秋酣山枕月
冬夢不知深


再謝討論!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王武' 的評論 : 稀客,問好! 王武詩友歸納兩點:靈性,創意。靈性即 活, 創意 即 新。至於規矩,將就就行。十分精辟,甚合我意,握手!
王武 回複 悄悄話 聽說這裏熱鬧非凡,趕緊跑來探個究竟。 各位的高論,讓王某覺得得益匪淺哈:)

偶個人滴意見,簡言之,豆是兩點:靈性,創意。靈性即 活, 創意 即 新。 至於規矩,將就就行。

好比開車,安全是最重要的,至於限速,誰能保證自己不超速啊:)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此次灌水確實太多,當真 “大水衝了龍王廟”、索性 “一家人還認識一家人”、兀自姐弟相稱^_^ 若幾位何時能夠 夏日清風語(仄仄平平仄)、春花綠醑斟(平平仄仄平),則可稍解 “曲水流觴” 之夢願 。。。

遙祝各位周末愉快!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靈姐關於金字塔之論的確很有道理,自古曲高則和寡,信矣斯言。畢竟沁文乃外行之謅論,一時、一麵之詞,斷然不可認真的。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沁文執著,循規蹈矩,所以看鳥兒要飛出鳥籠,不好好待著,很是摸不著頭緒哈~~ :) "

靈姐果然深知沁文愚弟之迂、頑固不化^_^,得知己且能容己者,委實不易,感謝。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再度鞠躬謝謝阿留,沁文,寒硯來姐這地兒絮叨,姐由討論中受益良多,咱們且寫且討論著,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又快周末了,先預祝周末愉快!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沁文----古來客' 的評論 : 沁文,姐謝謝你喜歡姐的現代詩,然而,姐深知自己不足之處。不朦朧的詩讀者群可能較多,然而,進不了文學獎的門檻。 很多文學獎得獎的詩作都是有深度有廣度又有力度的朦朧詩,正如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很難成為暢銷書一樣的道理。

詩作要爬到金字塔頂端很難,沁文要向金字塔頂端看去,不要看到姐待在哪兒就以為那兒就是飛鳥可能經過的地方, 姐明白自己還在金字塔的底層遊蕩,飛鳥都不屑停留呢!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留' 的評論 : 剛忘了提,姐很喜歡泰戈爾的詩,你少年時期就讀他的詩,很不簡單,看來也是位小文青。

“Darkness travels towards light, but blindness towards death” 很有哲思的一首詩。
姐年紀越大,越是喜歡帶有禪意與哲思的小詩,太長就令人思維發散,所以短小精悍的哲詩不容易寫,寫得好就很令讀者震撼,泰鬥這首就是!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留' 的評論 : 非馬前輩的詩非常凝練,這也是他獨樹一幟的風格。姐喜歡你的解讀,被囚者與囚籠確實都不自由。

其實每個時期讀這首詩都可能有不同領悟, 比如姐在寫格律詩詞時就真希望能打開鳥籠,讓靈感之鳥無拘無束的飛翔,同時也把自由還給格律。 姐覺得宋詞可能就是詩人們打開鳥籠的集體思維產生的革新,而且許多詞牌都不拘一格,有兼容並包的變格存在。 討論格律詩詞的時候,姐就突然想起非馬前輩的這首現代詩。

你和姐一樣容易接受改革創新,所以喜歡這首鳥籠, 沁文執著,循規蹈矩,所以看鳥兒要飛出鳥籠,不好好待著,很是摸不著頭緒哈~~ :)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稍微解釋一下:沁文是絕對的現代詩之門外漢,僅僅是從自身的感受談談喜歡什麽樣的現代詩,有些敘述或許有歧義。總之,沁文可不是、也沒資格定義什麽是現代詩,隻是談談沁文喜歡那一類的現代詩^_^ 。。。 每人皆有自己的喜好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沁文關於現代自由體詩歌有一個長久的疑問:為何非得將原本簡單、區區幾個字的一句話分割成若幹行呢?莫非習作者因為感覺原本沒有近體詩韻律之類外在格式而力圖在視覺上創造出一種自己定義的 “格式”?^_^ 。。。感覺多少有些故弄玄虛之嫌^_^

再有,沁文傾向於將 非馬 大師的作品稱作【格言、警句】一類,感覺終究不像詩;否則趙本山口中可有許多類似的令人回味的、寓意深刻的短小句子,盡管是以東北土話的方式說出^_^。退一步講,沁文在樓下所述之蔡康永所有的緘言如果像非馬大師一樣人為地將每個短句分割成幾行,則蔡之每個緘言則是一首詩;但實事上,此類哲理性的短句似乎不稱為詩 。。。格言警句一樣為人所稱道,卻為何非得 “升華” 為詩呢?

就此而論,感覺還是徐誌摩 《再別康橋》一類(有較多行、連貫流暢者)是詩 --- 能被廣大人民群眾(^_^)讀懂、承認的現代詩,否則或許隻能孤芳自賞、或者習作者之間互相爭吵^_^ 。。。

沁文尤其需要特別指出如下壇中三首優美的現代詩:千山《一生一次回眸》、北美小朱(好做又懶吃)《一人有一個故事》、靈姐《一路有一行腳印》(三首之組合可見於http://members.wenxuecity.com/myblog/45328/201312/13492.html),沁文自己感覺這些才是優美的現代詩詞。沁文2013年末加入詩壇後第一次瀏覽網頁時讀過此三首優美的現代詩,故特意收藏之 。。。至於E-龍大師和蝶兄的現代詩,每首沁文皆喜歡,在此就不特別列出了。
==========================================

《一生有一次回眸》
by 千山我獨行

一生有一次回眸
回眸處春風楊柳
誰在紅塵中輕笑
青絲長發飄飄
年少不知愁

一生有一次邂逅
人群中驚鴻一暼
從此夜夜清歌
歌聲渺渺欲絕
唱著誰的憂

一生有一次守候
付我千年等待
十裏紅妝徘徊
可否 可否
換你今宵秋水般的溫柔

一生有一次溫柔
英雄美人 月滿西樓
深情如花燦爛
花落情海蒼蒼
此心更無求



《一人有一個故事》
by 好做又懶吃(美小朱)

一人有一個故事
我的故事裏有個你
而在將來的歲月裏
關於你的名字我們的事
我將絕口不提

一人有一段過往
藏在心中某個地方
從來不願去回想
卻也從不曾遺忘
就象你的名字一樣

一人有一段荒唐
留在某個無知的時光
如果還能回到過去
我希望有些事
會和當時不一樣

一人有一段悲傷
傷到幾乎要絕望
誰說痛苦會令人成長
誰有真的願意
在考驗中變的堅強

一人有一段滄桑
記載那些匆匆的過往
和那些荒唐與悲傷
星空又飄過你寫的歌
仿佛是往事在輕唱


《一路有一行腳印》
by Ling1984

一路有一行腳印
我的腳印旁有個影
而在此後的行程裏
關於影的踉蹌我的心事
都隨雲淡風輕

一路有一程汗滴
滴在春天的禾土裏
也許走到秋天就能將金穗拾起
誰都不會真的相信
被天上掉餡餅砸中的運氣

一路有一場風雨
不經意就淋濕風景
也許在目光所及
會有短暫的煙水迷朦
終將等到雨過天青

一路有一段記憶
看似花落無聲風過無痕
可它如影隨行直到你承認
不是刻意想起
而是忘了忘記

一路有一輪晴日
蒸發那些涔涔的汗滴
與那些風雨和記憶
讓我在未來的歲月裏
不識陰影隻見光明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ng1984' 的評論 :

BTW,靈姐,俺覺得您和龍兄這樣的詩唱兩棲高才應該嚐試一下配曲,唱自己的佳作。我相信歌曲永遠不會過時的,而好詩配好曲,必定大有生命力!

高適有《別董大》,這位董大董庭蘭就是著名樂師,50歲才開始學作詩的。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沁文----古來客' 的評論 :

那輛紅推車,感覺是象征家中的bread earner. 根據曆史記載,好像原作者也沒想到發表後受到讀者如此的高度評價,也算是意外之佳作吧。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順便提一下去年詩壇許多人曾經吟詠的那個西方(據說乃)某位大詩人寥寥數語的 “紅色小推車”,唉,沁文笨拙,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其中何意,竟引得壇中如許大家使用近體詩、現代詩競相為其翻譯^_^ 。。。非得把那位大詩人感動得蹦起來不可^_^ 。。。沁文盡管素喜思緒跳躍,但對於此類抽象思維確實笨拙,以後需注意一下。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留' 的評論 : 沁文倒是如留侯這般猜想過(因為字數極少,故絞盡腦汁胡亂猜想) 。。。 然覺似稍牽強一些,莫非靈姐所悟確實如此?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多謝靈姐介紹!”鳥籠“這首俺很欣賞!囚禁者和被囚禁者,其實都沒有自由,像極了我國幾千年專製社會的寫照:小民固然沒有自由,而那皇上可有”自由“?

讓我想起了泰戈爾的一首詩,也是隻有一句,但少年時代初讀時感到非常震撼:

”Darkness travels towards light, but blindness towards death“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沁文對現代詩確實屬於胡謅 --- 僅憑自己是否能夠明白來評判,則此類胡謅受限於沁文自身基於現代詩的學習(說實話,沁文亦基本沒有學習和研究過現代詩,故原本不應胡亂置喙^_^)。

慚愧,靈姐上述所列幾位台灣大家之中,沁文隻知餘光中,其餘皆慚未聞大名;卻知道席慕容、林清玄;當然更知國學大師南懷瑾(其自述為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裏。經論三大教,出入百家言”)^_^ 。。。和詼諧笑罵之李敖大師(對其脫口秀《李敖有話說》幾乎全部看過);更早之胡適之、林語堂等超級大師於此省略 。。。

謝靈姐分享兩首大作!恕沁文眼拙,第一首 “非馬” 前輩之大作確實欣賞不了(根本無法明白其意 。。。估計您有些經曆 "幫助" 您明白其意),第二首鄭愁予之大作好於前者 。。。 但,皆不如靈姐、E-龍大師、蝶兄、千山等人之現代詩好,此乃心裏話(限於沁文欣賞水平)。。。

昨夜順便在您博客觀讀了蔡康永的緘言,甚喜之,感覺它們所蘊含之哲理好於上述兩位大作 。。。可能沁文欣賞水平僅限於蔡康永此類淺顯易懂語言。。。

再謝。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沁文----古來客' 的評論 : 姐明白沁文是虛心不是心虛哈~~ 姐這地兒不是一言堂,盡可放心各抒己見。

現代詩入門容易,但要寫得出色又具有個人風格很難, 如果沒有特殊的個人風格確實很難讓讀者記住。台灣有幾位寫現代詩的前輩,餘光中,鄭愁予,洛夫,非馬,紀弦,瘂弦都是姐喜歡的詩人。 他們都不是朦朧派詩人,因而姐的詩不朦朧。姐對朦朧詩並不排斥,因為姐把朦朧詩當作易經來讀,偶有一兩段茅塞頓開的領悟,姐就如獲至寶。:)

實話說,姐讀一首詩隻要讀得出閃光的一兩句,姐就覺得這詩有價值,現代詩流派甚多,唯一讓姐無法讀下去的詩就是標榜用下半身寫作的梨花體,梨花體被稱為詩著實是對詩的最大侮辱。

每個人喜歡的現代詩不同,但是,好的現代詩給讀者的震撼與感動不亞於格律詩詞,姐舉個例子,非馬前輩曾經寫過一首“鳥籠”的詩,他是這麽寫的:

打開
鳥籠的

讓鳥飛



把自由
還給



你說這是不是詩? 姐覺得是,而且是一首好詩。朦朧嗎?不朦朧。 喜歡嗎? 見仁見智。姐當年讀到這首詩的時候被震了一下。

還有鄭愁予的一首偈:



不再流浪了,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
寧願是時間的石人
然而,我又是宇宙的遊子
地球你不需留我
這土地我一方來
將八方離去

這兩首都比絕律詩長不了多少,卻也耐人尋味,所以意境對於現代詩不是問題,沒能寫好或寫出意境的現代詩才是問題。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沁文語有偏激,讓E-龍大師、靈姐、留侯、寒硯和他人見笑了,慚、歉 。。。

需稍解釋一下:沁文關於現代自由體詩歌的謅論,純粹針對某些令人無法讀懂者(壇內或即有之)。如沁文和蝶兄私下所言,E-龍大師、靈姐、蝶兄、千山等人之現代詩令沁文心內極喜、讚佩,這樣的現代詩既朦朧、又讓人明白,才是上乘之作,當然此僅沁文拙陋之論。

有一點卻也公認,諸如徐誌摩之《再別康橋》,婉約、清新、易懂、流暢 。。。任誰亦會極喜之。

相反有些現代詩極力追求自我(意識流之)抒發,基本不考慮受眾、極盡晦澀;沁文承認其習作者水平一節可能很高,但或許已然劍走偏鋒、誤入歧途 。。。

再次感謝E-龍大師和靈姐海涵沁文之胡謅如許,所謂大師,胸懷已廣,不與文青辯論於緇銖,可知心有雅量與恢弘,遂示風範於昭昭 。。。

遙拜、請安。
-沁文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沁文樓下針對現代自由體詩歌的謅論全是由留侯如右之句引起 --- “而現代詩雖然也可以寫得很精彩,但讓人記住就困難多了”^_^ 。。。

此前從未敢評論現代詩^_^,唯恐稍微語失而被鐵磚拍扁 。。。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沁文繼續鬥膽評論一下現代自由體詩歌 。。。。。。

眾所周知,現代自由體詩歌習作者(沁文從未稱過自己為詩人,永遠是【習作者】一枚,故於此順便沿用一下【習作者】一詞^_^)之間的紛爭遠甚於(古體詩、)近體詩習作者之間的紛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前者沒有任何既定的約束,而隻需追求所謂的意境。問題是關於 “意境”許多時候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尤其是針對那些極其朦朧的、隻有自己明白、別人不甚明白甚至根本無法明白的現代詩。

有些人也許會說:“你不懂現代詩” 。。。“你不懂現代詩其中表達的情感”。。。 “現代詩隻需抒發情感即可”(忽然想起錢鍾書《圍城》中現代派詩人“四喜丸子” 曹元朗曾說“詩有含義是詩的不幸”^_^),沁文文尤其無法明白最後一點:如果抒發情感是惟一目的,則大可不必寫詩;相應地,隻需一個人跑到荒無人煙的大草原、大峽穀自我大喊大叫亦可抒發(隻有他/她自己才能明白的)情感,則何必動用筆墨卻令他人困惑呢?

一時思緒跳躍過猛、偏離了主題^_^。。。

言歸正傳 。。。 之所以自由體現代詩目前發展遇到了瓶頸,很大程度或許源於分裂太多、爭議太多 --- 許多時間用於辯論、證明自己的意境高 。。。互相不買賬 。。。可也是,既然無任何約束,則易產生許多的關於意境的解讀,尤其在今天浮躁的世界 --- 隨便的哪個人皆可聲稱自己能夠寫一首現代詩、當然可能極其低劣,原因即是【因為沒有任何門檻(諸如近體詩之平仄、押韻、對仗)可以事先將其嚴峻地擋於山門之外】 。。。。。。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賞讀沁文兄高論,您的視角很獨特!確實,近體詩永遠不會恢複其當年的輝煌,就像後人的交響樂永遠超不過貝多芬。甚至可以說,整個詩歌藝術都在走下坡路。但其魅力總是可以吸引一些愛好者流連忘返。所以徹底消亡,我覺得到也不會啦。

個人覺得古詩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言簡意豐,好句好詩可以讓人愛不釋手,過目不忘。如同國畫,可以寥寥幾筆意境全出;而現代詩雖然也可以寫得很精彩,但讓人記住就困難多了。

如果想創新,也許融合兩者是可取的路線。這點,也許用“現代詞”更容易做到,更自由,不受固有詞牌限製,又有古風。
寒硯 回複 悄悄話 好熱鬧啊!繼續學習。

我讚同靈姐的觀點,龍兄的原玉中,"聽"字是不可取代的,換成其它字都不好,所以還是要以詩意為主。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我比較讚同龍對於放鬆一些限製讓格律詩更彈性更靈活的意見,這樣才不會讓有心進入格律殿堂的學人望而卻步或止步,並吸引更多觀望者下筆嚐試寫格律詩。”

關於如上所引之靈姐觀點,沁文亦有不同見解如下:

常言道 “物以稀為貴”,近體詩之所以令現今一些人(尤其沁文之類者)癡迷,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在於並非現今每個人皆可習作(沁文不以國內熱播之《中華好詩詞》節目為然,因為他們僅僅是表演藝術家: performing artists;表演藝術者不能相比於創作藝術家: creative artists);同理,之所以壇內詩友讚佩E-龍大師和靈姐之大作,很大原因是很多詩友們很難寫出此等美妙之詩、詞。

則歸根結底其實就是:【難】===》【少】。如果大家皆可以寫出E-龍大師和靈姐水平之詩詞,則兩位亦將 “泯然眾人矣”、無複為詩友們所稱道、讚佩 。。。

因此,沁文曾於某舊日古體詩習作序言中寫到 “。。。惟其不易,彌足珍貴;倘使簡極,無複稱奇!”。。。

就此而言,當一種東西被擴展到、“修正”到、容易到許多人俯拾皆是、皆可為之的時候、地地步,則其早已壽終正寢於漸漸、默默、和無形。

當一個東西被廣泛流行、人人使用之時,它早已廉價、索然無味 。。。 就如同今日之智能手機 --- 此即沁文始終不買智能手機之惟一原因(因為它畢竟不如飲食呼吸之必須,故沁文終究可以將其排斥):當沁文無法特立獨行之時,寧願選擇自覺地落後於世人;如此,若取反向排序,則沁文仍然名列前茅 --- 阿Q情懷和虛榮心大暴露^_^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ng1984' 的評論 : “平著,仄著,【折騰著】” 。。。 靈姐此句純心令人笑噴 。。。I 服了 you。

讚同靈姐的分析,很在理 。。。沁文內心確實非常讚佩E-龍大師(和靈姐)之現代詩以及格律詩,其飄逸輕靈壇內詩友皆有共識 。。。風景獨好!

但關於近體詩(格律詩)的未來發展沁文有不同意見如下:

雖然文學城《詩詞欣賞》論壇的詩友們水平皆很高、尤其水平超級高深者亦有,但 。。。此壇之內、而且估計現今國內外全體華人或許皆無足夠大才可以發揚、發展、拓展近體詩(沁文此言估計或許得罪一些人,但今日就直言一番,明日開始將回歸從前風格:不複提出自己之觀點^_^,即便 “虛偽” 亦不為所動)。。。

(1)事物皆有其發生、成長、興盛、衰落、滅亡之規,此乃天理、天道,不可強求,否則似欲逆天而行^_^。故似應順其自然 --- 喜歡(古體詩和)近體詩者,就算再過一萬年仍然喜歡(例如沁文即是如此);不喜歡他們者,即便現今已然不喜、甚至嗤之以鼻。

挽救瀕危動植物(例如大熊貓)之情可以理解,但僅僅是有限的延緩,它們終究會消亡 。。。 但即便滅亡,此類珍稀物種已然來過浩瀚宇宙;同理,即便古體詩和近體詩將來徹底消亡,但其璀璨將永存於星空 。。。當後人仰望星空之時,依然會望見其璀璨 。。。 雖然這些後輩已然徹底不知她們的名字稱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極端一點兒地說,曇花和櫻花縱然消逝,仍令人心醉,如此則足矣,勿需理會芸芸眾生對古體詩和近體詩之不解和厭惡 。。。

(2)力圖發揚、發展、拓展近體詩似有 “修正”之嫌、之虞,自古 “修正” 之舉效果和後果堪歎,沁文思緒忽然跳躍到了太祖武皇帝對馬列主義之 “修正” 。。。。。。亦忽然想起 “狗尾續貂”之喻(並非諷刺,隻是思緒跳躍到此成語^_^) 。。。

沁文竊謂凡事欲正、欲久則似應 “另起爐灶”、“重新打鼓另開張”。。。否則未免曆史負擔過重而漸漸累倒 。。。。。。

(3)“另起爐灶”、“重新打鼓另開張”之開創新派文體者需【不世之英才】 --- 上天專門派到凡間者(沁文不信任何特定名稱的宗教,但篤信冥冥之中有 “上天”),例如太祖武皇帝級別之人(提及此人並不表示沁文是其粉絲,隻想強調其超凡之處) 。。。

【結論】既然前人已然製定一些規定於某些文體,似宜(嚴格)遵循;否則,徑可“另起爐灶”。

如上謬論,歡迎拍磚,否則明天就拍不到沁文了^_^,如上關點依然基於沁文極其保守的性格 --- 寧願是既定規則的嚴格遵循者,即便該規則可能不對 --- 沁文隻需要一個(統一的)遊戲規則 。。。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哎,多不容易啊我們, 在海外拚搏的同時,還叨念著文化傳承,有事沒事就寫這些小資到令人牙酸的方塊文字,若不是真心喜歡詩詞,也不會願意花時間這樣平著,仄著,折騰著~~ 哈~~

以後要侃,論,燒,耍,比試啥的,一律歡迎來這地兒啊~~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今天這地兒真是蓬蓽生輝,沁文,龍親,阿留,寒硯都到齊了,趕緊燒水敬茶,並鞠躬謝謝你們。

沁文是針對我的這首雨鈴提出他的建議,正如阿留指出我這首的尾聯末句是隻燕離亭又繞亭,有兩個亭字,因而頸聯押韻字取寧比聽字好,這也是我後來作改動的主要原因。

龍親的原玉不同,改動聽字則大傷意境,簷間滴雨用任何其他同韻部的字都不會有聽字好,所以他的用法恰到好處。

沁文和龍親的格律詩詞風格迥異, 沁文的詩有板有眼,循規寫實。龍的詩則不按常規,時而聲東擊西,情在景外,意在言外。時而跳脫框架,自衍佳句,卻整合得恰到好處,不覺突兀。

我和龍親最初始都是寫現代詩的, 龍的詩齡更長,因而我特別欣賞他在格律詩裏加入現代詩自由鮮活的新元素,用字簡明卻還有古詩詞的美感, 比如他的原玉裏:青時梅子羞猶斂,及頂煙花淚忽零。多美的情境與意境,及頂煙花這是多麽現代的語句, 而青梅卻又是古典意象, 他一不作二不休下筆就開展成為青時梅子, 我都不禁要讚歎他的語言天賦。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我比較讚同龍對於放鬆一些限製讓格律詩更彈性更靈活的意見,這樣才不會讓有心進入格律殿堂的學人望而卻步或止步,並吸引更多觀望者下筆嚐試寫格律詩。

其實,在天端姐的詩友群,大家也討論過格律詩的未來方向,很多格律詩寫得好的詩友都承認自己再怎麽會寫都寫不過唐宋詩人。 他們都動搖意念要改方向寫現代詩了, 這說明了格律詩再不與時代結合,過了我們這一代,最多再經我們的下一代,也許就壽終正寢了。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ragon' 的評論 : 謝龍親~~ 今兒抽空再去你博客串門子。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留' 的評論 :

留侯sharp eyes 。。。 沁文一直隻顧關注 “聽” 和最後一個 “亭”,未料此前已有一 “亭”。

E-龍大師此律確實美妙!沁文吹毛求疵了些 。。。。。。沁文經常有 “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的事情:例如一旦(迅速)察覺別人有類似於 “然後。。。然後” (和老美高中生、大學生之 "like 。。。like"、“you know 。。。 you know”)之口頭禪,沁文已自心內崩潰、無法聽進對方講話內容(沁文即是如此脆弱)。

我幾乎不說 “然後”,有一點兒怪癖^_^,而且昔年上高中之前將99.99%的東北農村土話盡皆消滅了^_^,一直在類似於用書麵語作日常交流和(英文)講課^_^ 。。。 夠迂癡吧?^_^
寒硯 回複 悄悄話 學習沁文兄和龍兄的討論,佩服二位的認真!

非常欣賞靈姐此律,句句都好。幾首一並欣賞!

問好各位!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哈哈,二位觀點各有道理!如是能全正格+意境好,那自然最好,沁文兄這是追求完美,很讚!另一方麵,龍兄說得對,唐人其實沒那麽多講究。有人說,老杜還專門擅長”活對“和”拗救“呢,這也是求變化。還有一種格式叫“獨木橋”體,是用同一個字作兩個以上的韻腳,甚至全部韻腳,也是可以的。

不過這裏的具體情況,用“寧”可能更好一點,因為尾句就有兩個”亭“,上一韻再用”聽“就稍微單調一點。個人感覺哈!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此前沁文於壇內基本直接說出自己的任何觀點” ===》 “此前沁文於壇內基本 【不】 直接說出自己的任何觀點”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多謝E-龍大師指點,沁文此次偏激了,歉,卻也說出了沁文一直以來的內心觀點:此前沁文於壇內基本直接說出自己的任何觀點,觀讀他人之大作必稱讚^_^、關於他人之間關於詩詞之切磋亦幾乎從不插嘴 --- 或許虛偽了些。今天也算破例一次,以後又將收口^_^ 。。。

再次感謝E-龍大師之指點。
拜謝。
Erag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沁文----古來客' 的評論 : 這個俺真不同意,那樣滴話近體詩就瀕臨死亡,試問,宋詩、詞裏,肯定有唐時沒有的新生事物和內容,怎麽能不反映呢?那豈不和時代脫節?

近體詩不但要繼承,還要發展,否則幾千年後,還停留在唐宋,隻知唐宋,那不是悲哀?~,我讀過很多有功力的,而且將現代氣息入近體詩歌的,完全不影響近體詩歌的意境。

嗬嗬,唉,拿表妹這當另一聊天室了,總比在壇子裏聊好~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因此,沁文更不讚同以現代新詞(例如網絡新語)入近體詩(此前曲師似乎於壇內提倡過新詞入近體詩),否則有些類似於身穿西服、腳穿拖鞋,卻腰係舊時之玉帶、並坐古代之轎。。。。古體詩和近體詩追求的即是【古韻】 --- 舊時之風韻

若欲使用網絡新詞、現代新詞,盡可使用現代自由體詩歌形式。
Erag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沁文----古來客' 的評論 : 嗬嗬,俺認為沁文兄說得有點遠~。
1. 格律詩的規則其實不複雜,格律+韻腳,如果是律,要求中間對仗,另外避免孤平和三平,如此而已。但這也是格律詩嚴格的限製所在,為什麽後人對近體詩歌總結,近體詩中,絕句首要,5,7律詩次之,排律最次。 不是因為功力的問題,而是限製越多,越容易限製詩意的完整性。另外,我隻近體詩發表意見,古體詩歌當然有它的好處,要不李白好像比杜甫還高那麽一點點~。
2. 就事論事。從沒有誰硬性規定,韻腳選擇相近的音不能選!即使有四聲八病之說,那隻是一家之說,唐宋詩人嚴格遵守了嘛?唐宋那麽多詩,犯病滴比比皆是~。
3. 所以俺寫近體詩覺得受限太多滴時候,也寫現代詩歌阿~

另,俺建議的都是俺的個人意見,沁文兄說的也是意見。 都沒有犯規之說,您願意堅持,我尊重,但我也說出俺的主張,也希望寫近體詩能更專注於內容,而且已希望這個意見能影響他人。


問好,您的堅持我絕對尊重,也深表佩服。另,最近和留兄討論忒多,俺認為很有意義,解釋我自己內心之中滴很多疑問,很多事你爭,是因為你不知道,爭過了知道了,就是學習與進步。但這禮拜,討論滴有點多,不想再多說了:)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因此,若欲 “靈活、開放”, 隻需徹底拋棄近體詩,轉而選擇古體詩和【無任何約束之】現代自由體詩歌;
若終極目標僅僅是意境,則趙本山之東北小品、卓別林之詼諧表演亦有意境(所謂的【令人回味】)之處^_^ 。。。

正是因為如此,沁文總是外在格式第一、意境第二:寧毀意境、不棄格式。否則寧願去向趙本山、卓別林學習^_^ 。。。所謂的 “矯枉過正”

恕沁文又偏激了。

遙問E-龍大師安好。
拜首。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多謝龍兄分享。拜見龍兄!

沁文稍有不解如下而供商榷:

(1) 若嫌 “近體詩已經有太多限製”,則何妨徑選古體詩習作而免去所有平仄之約束、避免古往今來無窮無盡之平仄爭吵?

若壇中所有詩友、乃至古今所有詩人詞人盡皆選擇【通篇正格/標準平仄圖譜】,則永遠不會有如許紛爭,而是永遠沉浸於欣賞和切磋意境 。。。實際情況是,幾乎所有人在使用自己認為正確的變格平仄圖譜,遂導致無窮、無謂、無益之爭辯 --- 因為誰也說服不了別人,故曰【無益】、浪費時間,而且易傷感情 。。。

(2)再極端一些,若嫌 “近體詩已經有太多限製”,何妨選取【沒有任何約束】之現代自由體詩歌而可【全心全意追求意境】呢?^_^ 。。。


沁文竊謂,眾多詩友既然喜歡、選擇(古體詩和)近體詩習作,(至少潛意識裏)喜歡、接受、和追求約束。

當然大可不必如沁文般擇重鐐而如蝸牛之行^_^ 。。。。。。

恕沁文偏激,沁文有上述拙見亦源於自己保守、偏激性格:或者拋棄所有約束(例如選擇古體詩、甚至現代自由體);或者選擇附加極其重鐐之近體詩 --- 通篇正格(標準)平仄圖譜:否則寧願不寫近體詩^_^

因此,以前(去歲之秋留侯和他人爭論 “思”之平仄時節)沁文在壇內曾經戲稱 “思之平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 遊戲規則”,其實當時沁文亦乃seriously陳述沁文內心之觀點:爭論平仄根本是浪費時間 。。。

所謂的拗救之類,隻會增添無窮紛爭 。。。當然文學總是如此liberal、總有人喜歡 “自由” ,但大家皆追求自己的自由(例如使用變格平仄)時,實則沒有自由,一不小心就被指出 “違律” 。。。
Eragon 回複 悄悄話 哎,看到沁問兄滴一問,俺忍不住要說一聲哈~。 近體詩已經有太多限製,就不要再綁上一道~。俺是極力反對啥韻字相近,當然了同音的可稍微避免一下,或者啥撞韻之類的。查查唐宋時的律,就以這個下平九青韻而言,聽,亭,庭 共用的有幾百首之多,包括老杜之類的,試問,古人都不避諱,咱們何必再添一道限製呢?~~

高楠(唐·杜甫)
 
楠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

近根開藥圃,接葉製茅亭。

落景陰猶合,微風韻可聽。

尋常絕醉困,臥此片時醒。


行次鹽亭縣卿題四韻奉簡嚴遂州蓬州兩使君谘議諸昆季(唐·杜甫)
馬首見鹽亭,高山擁縣青。

雲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全蜀多名士,嚴家聚德星。

長歌意無極,好為老夫聽。

書馬如文石門居(唐·無可) 這首,情,青,聽,亭都近
別業逸高情,暮泉喧客亭。

林回天闕近,雨過石門青。

野果誰來拾,山禽獨臥聽。

要迎文會友,時複掃柴扃。


還有太多,俺就不一一列舉了,現代人寫近體詩,俺滴主張應該更開放!~
Eragon 回複 悄悄話 你這全,收集完,俺從你這挪哈~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沁文----古來客' 的評論 : 哦,姐就改聆聽為安寧,這樣就不會有音韻上的瑕疵了。:)
沁文----古來客 回複 悄悄話 靈姐此律大妙,大讚!句句皆喜 --- 隻不喜 “聽” 字 (由於 “順從” 了原玉 而與末句之韻腳字 “亭” 同音)^_^ 。。。。。。若是沁文,則必替換 “聽” 以另外同韻之字^_^ 。。。

得重新TYPE如下再仔細欣賞一番:

“一片憂傷恍夜星, 幾回魂夢到曾經。 疏桐掠影翻雲袖, 弦月搖風掛雨鈴。 青鳥心焚多眷顧, 靈山曲弭少聆【X】。椎琴碎玉拋江處, 隻燕離亭又繞亭”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