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故事(6)- 當‘推媽’的體會
(2009-07-11 06:55:08)
下一個
本來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家傳的教子良方,智育篇’,可是覺得這個標題有一些誤導,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並不存在什麽universal的‘良方’。還有,智育這個題目太大,還是寫具體的事情比較容易。
我應該算是個‘推媽’。兒子到美國來的時候上二年級,上的小學幾乎沒有什麽homework。於是我額外給孩子留了作業,一是做算術題,二是寫作文。
兒子對數學有一種天生的熱情,每天不僅完成我讓他做的題,而且總是超額完成。後來他做題的興趣不減,一直到上中學,把從中國帶來的初三以下的課本上的題一道不落地全做了。他不用我教,看課本上的例題就會了。我所做的事情是檢查他做得對不對。記得第一次讓他做算術題,他一口氣做了50道,很得意地拿給我看,一檢查,一大半都做錯了,於是我給他打了個不及格的分。兒子非常失望,我說,現在做算術做錯了不要緊,將來你造汽車(他當時的理想)計算出了錯,車就開不動了。我教他驗算的方法,告訴他每做完一道題必須驗算。後來他出的錯越來越少了。兒子不是數學天才一類的孩子,可是他的基本功很紮實,可謂熟能生巧。小學時看不出太大的差別,可是到高中差別就明顯了。高中時兒子告訴我,他的同學心算的能力普遍比較差,包括很聰明的同學。兒子的心算速算能力使他在數學上占了很大的優勢。
兒子剛開始的時候寫作文也很積極。 他在中國時已經學會了近三千個漢字,能讀字書,寫的作文已經相當不錯了。我讓他每周寫一篇作文。對每篇作文我都進行講評。我總是強調他哪裏寫得還不夠好,需要改進: 應該這樣開頭更好,結尾還應該加幾句。。。用的方法就和對待他的數學作業一樣。可是我發現孩子寫的作文越來越短,到後來,完全是敷衍了事為了交差。有一天看他寫的作文很不像話,我很生氣,批評他不認真寫,結果孩子哭得好傷心。這個孩子很少哭,所以他一哭我好難過,後悔得不得了。 這件事發生以後不久,我看到兒子在學校的作業,也是一篇作文,有老師的批語。這篇作文幾乎沒有一句語法通順的句子,拚寫更是一踏糊塗(因為剛開始在美國上學)。老師竟然一個錯都不糾正,批語是,you are so creative! 後來,幾乎兒子的每一篇作文都一樣,老師一個錯都不糾正,總是誇孩子寫得interesting, wonderful, etc.。老師總是在作文後麵寫上一段感想,然後寫道,“you see, verbs for things happened in the past have a different form, the past tense..." 諸如此類的話。 對這種做法我很疑慮,可是後來發現兒子寫英文作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而語法拚寫的錯誤越來越少(另有一門課教拚寫和語法)。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後來我讀到一篇文章,談到美國“一年級的教學重點在於啟發學生思路,使他們初步掌握用詞作文能力,擴大詞匯量,因此要鼓勵他們盡量使用更多的詞匯,至於拚寫準確性則是逐步糾正的過程。”,更加明白了那位老師的啟發式的教學理念。我意識到自己推孩子寫作文的問題出在缺乏對孩子寫作興趣的培養,一味地求全責備,結果適得其反。
所以對兒子的英文作文我就走了另一個極端,不再指手畫腳了,我真害怕把孩子寫英文作文的興趣也給弄沒有了。不過我也沒有撒手不管。兒子雖然來美數月後便基本上過了聽說的關,但到五年級時考reading comprehension仍經常得C。 他在中國的時候很喜歡閱讀中文的兒童書籍(兒童版的西遊記等),可是到美國以後對閱讀英文的書一直提不起興趣。 我當時心裏挺著急的,可是覺得讀書這件事情強迫是不行的,隻能一步步來。我每天晚上和兒子一起讀一段書。我們還玩比賽查字典的遊戲,比賽誰查得快。 我跟兒子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兒子很喜歡這個成語,每當他經過努力取得了進步,我們就一起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分享付出努力之後成為‘會者’的樂趣。
兒子很用功。隨著孩子思想上的成熟,對人文曆史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他讀的書也越來越多,閱讀和寫作就再也不是問題了。 到高中時他的英文成績就名列前茅了,十一年級末時還得了一個Award for highest three-year English grade average。
對如何推孩子,我非常認同我父親的理念。父親在他那篇育兒心得(注1)裏寫道:‘我們從來不正麵的壓孩子做功課,而是采取閑談的方式從各方麵引起他們對世界上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允許他們提問題。等到發現他們對某一問題確實感興趣時,必須因勢利導地著實狠推一把,對他們進行啟蒙教育甚至使之入門。。。 但如提不起興趣,就最好不要羅嗦,應當研究其他循循善誘之道。過重的功課和過甚的約束有時會嚴重地影響孩子智力的健康發展。我們這樣做,孩子們都自發地學,而且學得很出色。’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小學畢業後的暑假,父親教我初中的數學,我沒有興趣,他教了兩次,看我沒有興趣,就不再教我了。後來他發現我對動物、植物有興趣,就帶我抓蝴蝶,做昆蟲標本。我的童年很快樂, 父母從來沒有給過我任何壓力,但他們引發了我對生命科學的興趣(後來我學了生物專業)。 所以對父親的理念我非常讚同。可是,實踐起來並非易事。因為自己的學識水平很有限,效法父親的做法總是感到力不從心。對兒子唯一我能推的是對科學的興趣。 兒子上高中的時候,學校每年有一個science fair, 學生把自己做的project拿去展覽。兒子興致很高,我就幫他出了個題目,測試塑料、玻璃等材料能不能保護細菌不被紫外光殺死(用的是我做博士後的實驗室的設備和材料,經老板同意)。從此兒子對science大感興趣。我很遺憾自己的知識麵太窄,又沒有條件送兒子去學著學那。兒子學鋼琴,是在他一再要求下,我才給他找了鋼琴老師。這孩子表現出的音樂天分是我沒有想到的。三年後在全校的音樂會上他彈的土耳其進行曲成了整個音樂會的高潮,那掌聲到現在回想起來仍令我激動。但他彈到了一定水平就提不高了。這使我很內疚,沒有讓孩子早一點學鋼琴。可是兒子說,如果早讓我學,說不定早就沒興趣了。 雖然兒子這樣安慰我,我還是挺後悔的。
到底應該如何推孩子?我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