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恩仇施劍翹
施劍翹,原名施穀蘭,她的知名度應該不會亞於孫傳芳。施穀蘭幼年讀到“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時,感覺非常適合心境,於是將“劍”、“翹”二字合成其名,並以《聊齋誌異》的俠女商三官自勵。施穀蘭改名字,應該是在複仇生涯當中,由此也可以看出施劍翹的性格。
誓報父仇不顧身
孫傳芳為直係軍閥,一生草菅人命,殺人無數,就像是張獻忠培養出來的殺手,隻有在別人的鮮血裏才會獲得快感。施劍翹的父親施從濱曾是山東軍務幫辦兼奉係第二軍軍長,在1925年11月的直奉大戰中兵敗被俘。大軍閥孫傳芳違背戰時不殺俘、不戮降的通例,下令斬決施從濱,並梟首於安徽蚌埠車站,而且又將施從濱暴屍多日,不準收屍。後由當地紅十字會出麵將施屍草草收殮,施從濱的女兒施劍翹懇求其三叔冒著危險,以同鄉名義將施從濱屍首運回安徽桐城埋葬。父親的死讓時年18歲的施劍翹痛徹心扉,她寫下了七律一詩,其中有“痛親誰識兒心苦,誓報父仇不顧身”的詩句。
對一個剛剛跨出天津女子師範學校大門的韶華女孩來說,為父報仇,基本上就是奢望。何況孫傳芳統兵百萬、防衛森嚴。施劍翹把臉頰從淚水裏撈起來,將複仇的希望寄托在堂兄施中誠(叔叔的兒子)身上。施中誠童年喪父,施從濱夫婦對他視同己出,盡力加意栽培。施中誠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由於得到施從濱的扶助,官運亨通。他不願因為多事而斷送錦繡前程。施劍翹一催再盼,見對方總是打著官腔推托,一怒之下,寫了一封長信與之斷絕兄妹關係。
3年後,施劍翹將希望寄托在施靖公身上。他是施中誠在保定軍官學校的同學,時任山西軍閥閻錫山部的諜報股長。他偶然得知施劍翹因父仇未報而悲憤不已,表達了深切同情,他慷慨陳詞,表示自己願替施劍翹完成任務!很快,他們結婚了。
婚後數年當中,施靖公1935年升為旅長。施劍翹每每提醒施靖公對自己的允諾時,施靖公總是搪塞過去。最後,施劍翹對丈夫失去了信心,決定鋌而走險。她在太原打聽到,孫傳芳已到天津寓居,於是動身前往天津。1935年6月她帶著孩子離開了施靖公。行前她再次賦詩明誌,表示了求人的無奈和複仇的決心:
一再犧牲為父仇,年年不報使人愁。
癡心願望求人助,結果仍須自出頭。
父仇未敢片時忘
施劍翹決定自己行動。她到南京與弟弟施中傑研究了行刺方式,施中傑給了她1支勃朗寧手槍和子彈20發。
施劍翹甚至想到了一個類似春秋俠士豫讓複仇的辦法,她準備化名到孫傳芳的家裏當傭人。此時,身為五省聯帥的孫傳芳準備下野了,他和北洋政府前總理靳雲鵬脫下軍裝,分別成了天津居士林的林長和副林長。從此孫傳芳叫“智圓法師”。1935年農曆三月初三是孫傳芳51歲生日,他心血來潮,寫了一首自壽詩:“本定壽半百,誰知又添一。今日餘之樂,世人有誰知。”這樣的詩,古話叫“詩讖”。
1935年10月,施劍翹取名“董慧”潛入居士林充居士。她與仇人相遇的時刻越來越近。11月13日,一早下起了小雨,由於是講經日,靳雲鵬與孫傳芳都理應到居士林來誦經。寒風裹著冷雨,街上行人稀落。孫傳芳妻子不願他冒雨外出,一再勸阻,但孫傳芳執意冒雨趕來。
這天下午,施劍翹來到了居士林。施劍翹身穿青色大衣,青色長裙,閉目誦經,一臉安詳。因為下雨天冷,趕來的人少。她看到孫傳芳了,那個身穿僧袍的老人,表麵的平靜中,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傲慢。下午3時15分,施劍翹從第三排站起,從皮包裏取出勃朗寧手槍,抬手,舉槍,扣動扳機。第一槍擊中孫傳芳後腦,孫傳芳當即倒地;第二槍擊中右太陽穴,子彈從左額穿出;第三槍射中腰部,子彈從前胸穿出,槍槍斃命,孫傳芳立時身亡。
隨著三聲槍響,居士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槍聲嚇得魂飛魄散。施劍翹大聲疾呼:“各位朋友不要怕,我為父親報仇,決不會傷及無辜!孫傳芳是我打死的,一人做事一人當,不會連累大家。”說完,她從小包裏掏出一大把準備好的傳單,散發給大家,卡片的一麵印有一段話:“各位先生注意:一、今天施劍翹(原名穀蘭)打死孫傳芳,是為先父施從濱報仇。二、詳細情形請看我的告國人書。三、大仇已報,我即向法院自首。四、血濺佛堂,驚駭各位,謹以至誠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
卡片下署名——報仇女施劍翹。名字下,都蓋有施劍翹的大拇指紅印。卡片的背麵並非空白,還有兩首絕句,在詩中施劍翹表明了她為父報仇的心跡:
父仇未敢片時忘,更痛萱堂兩鬢霜。
縱怕重傷慈母意,時機不許再延長。
不堪回首十年前,物自依然景自遷。
常到林中非拜佛,劍翹求死不求仙。
和卡片一起分發的還有《告國人書》和一張身穿將校服的軍人照片,照片上的人就是施劍翹的父親施從濱。
逝水難留造化窮
孫傳芳被刺,由此爆出一條特大新聞。國內外報紙爭先恐後對孫、施兩家為仇的曆史根源以及施劍翹作案刺殺孫傳芳的全過程作了詳細介紹。其實,北洋軍閥死於非命者不乏其人,然而被女刺客在大庭廣眾之下擊斃尚屬首例。
施劍翹被囚禁在天津第三監獄中。在審理過程中,國內婦女、教育各界及一些民眾團體分別發出電報、快郵等,向國民政府呼籲釋放或特赦施劍翹。此案不但驚動了朝野,還驚動了馮玉祥將軍。辛亥革命時期,馮玉祥曾與施劍翹的四叔施從雲一起並肩戰鬥。他聞訊後,聯合民國元勳李烈鈞、張繼等人,呈請南京政府特赦為父報仇的孝女、為民除害的俠女施劍翹,以敦化人倫,弘揚正氣。結果,在施劍翹入獄不到一年,也就是在1936年10月14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向全國發表公告,決定赦免施劍翹。施劍翹重獲自由。
不久,抗日戰爭爆發,她先後輾轉到南京、長沙、重慶等地,曾在湖南、四川從事抗日救援工作,募捐勞軍獻機,頗著勞績。1946年,施劍翹得到馮玉祥的支持,在蘇州創辦了從雲小學,做了不少有益於國家、人民的工作。1952年她因病移居北京。1957年為北京市政協委員會特邀委員,後施劍翹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在湖南又辦了從雲小學。1979年施劍翹被確診為晚期直腸癌,是年8月27日去世,葬於蘇州城西天靈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