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淚灑日月潭 - 反省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原因
(2009-06-10 12:21:02)
下一個
摘自 晚年蔣介石
在台灣中部南投縣的叢山之中,有一個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湖麵海拔740米,麵積4?5平方公裏,最深6米。湖中有一座小島,島北為日潭,南為月潭,以輪廓近似日月而得名。這裏群峰環繞,林木扶疏,湖光山色,相映成鏡。夏季,這裏是台灣中部的避暑勝地。到了秋天,明月朗朗,靜影沉璧,“雙潭秋月”,更成為吸引天下遊客的絕勝風景。此時正值20世紀40年代最後一個年頭的冬季,盡管台島是海洋氣候,也有點寒意料峭。冬日的海外洞天將會迎來什麽客人呢?
聖誕節的前夜,兵敗大陸來台的蔣介石率全家自台北抵日月潭,共度聖誕之夕。然而國民黨軍隊在大陸崩潰的消息傳至後,又給冬日的日月潭增添了幾分寒意。連日來,蔣氏父子整日悶坐日月潭的涵碧樓中,除了興歎“英雄的末路悲懷”之餘,偶爾也反省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原因。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黨務諸方麵。為了給讀者一個整體輪廓,筆者將蔣介石的反省作一係統整理。
第一,蔣介石認為: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原因很多,“而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我們軍事的崩潰”。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卷第1924頁。軍事崩潰的原因有以下七點:
(1)軍隊紀綱敗壞是軍事崩潰的首要因素。蔣介石在1950年3月19日講述《國民革命第三期任務之說明》中稱:
“就過去一年失敗的情形看來,以軍隊紀綱的敗壞最為嚴重”。“最顯著的一點,就是一般軍長、師長,不經過請假的手續,可以隨便離開自己的職守,自由行動……即此一點,就足以知道我們軍隊的紀律掃地。”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卷第1960頁。
蔣介石還沉痛地說:
“過去北洋軍閥被打敗是他們本身腐朽”。但在北伐後,“所有北洋軍閥的毛病,我們的軍隊都已習染,不論在精神上、在行動上,都漸次趨於腐化墮落”,“幾乎與北洋的軍隊如出一轍”。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卷第1962頁。
蔣介石告誡各級將領說:
“如再不徹底覺悟,那這種軍隊非自取滅亡不可。”
(2)對三民主義的動搖是軍隊崩潰的重要原因。1949年10月20日,蔣介石在軍官會議上講授《軍事改革之基本精神與要點》時稱:
“今天我們軍隊的失敗,就是沒有奉行三民主義之故。換言之,就是我們軍隊已經失去戰勝的基本條件,……我們的軍隊已經成了沒有靈魂的軍隊”,失敗則是必然。②③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29頁。
蔣介石當麵指責受訓的高級軍官說:
“你們平時口頭講信仰三民主義,但是你們在行動上,究竟是不是實行三民主義呢?對於三民主義是不是隻有形式的信仰,把三民主義當作了一個口頭禪而已?”②
蔣介石特別強調:必須“加強我們主義的信仰,喚醒我們軍隊的靈魂”。③
(3)軍事崩潰,是由於軍事製度——諸如教育、人事、經理製度皆未能健全建立。蔣介石非常沉痛地說:
“自從抗戰末期到現在,我們國民革命軍內部所表現的貪汙、腐敗的內容和實情,真是光怪陸離,簡直令人不能想象。”《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23卷第26頁,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印。
蔣介石在《敵我雙方優劣之檢討及“戰爭藝術化”的意義》演說中,列舉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八大缺點:
(一)“本位主義”(“隻知有己,不知有人,平時相處則互相摩擦,互相攻訐,在戰場上則不能協同一致,互相合作”)。
(二)“包辦主義”(“一切事情,不論自己是否可以勝任,先就包攬下來,不許大家過問,其結果使得彼此爭權奪利,而業務則廢弛拖遝”)。
(三)“消極被動,推諉責任。”
(四)“在辦事的時候,不能分別輕重緩急,不經過研究考慮,大而無當,粗製濫造。”
(五)“含糊籠統,不求正確。”
(六)“因循守舊,得過且過。”
(七)“遲疑猶豫,徘徊卻顧。”
(八)“主觀自大,故步自封。”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42—1943。
蔣介石還指出:
“我們軍隊裏麵,功過不分,是非不明,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軍隊裏麵沒有監察製度”。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30頁。北伐時期,國民革命實行黨代表製與政治工作製度。後來“因為所有部隊長官都受過黨的訓練,又因為軍隊職權宜求統一,故采取一元製度,即以各部隊長為建軍的骨幹”。“自從黨代表製取消,政治部改成部隊長的幕僚機關以後,軍隊的監察即無從實施,同時因為政工人事的不健全,故政訓工作亦完全失敗。”“整個部隊即失其重心”,如此,“我們軍隊怎麽能不失敗,不崩潰呢”?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47頁。
對於造成上述狀況的原因,蔣介石分析說:
我們一般軍官和美國人相處,受了美國人的教育,對於美國軍人的長處一點沒學到,則專門模仿美國人的生活及缺點,諸如“濫肆吸煙、酗酒、打牌、嫖妓”,殊不知這隻是美國軍人生活的一麵,“而對於工作業務之活潑認真,乃是對國效忠精義之所在”。真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這是我們軍事最近4年來失敗的最大原因,也是我們中國最近4年來,黨務、政治、軍事徹底崩潰的最大原因”《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3第104頁。。
造成上述狀況的另一原因是:
“根本沒有現代的軍事學識”。原因是:“學得太少,又不注意補充”;“大多數出身於農村社會及資產階級子弟,偏於保守型的多”,一向安於“養尊處優的環境”。蔣總結說:“大家雖然生在現在科學時代,而大家的精神、學術、生活、行動,都不配做一個現代的軍人。”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31 頁。
如何克服上述缺點呢?蔣介石說:
“今天我們要徹底改革過來,振作軍隊的精神,轉移部隊的風氣,根本著手之點,還是要著重於建立製度”,特別要“確立一種健全的監察製度”。“要確立軍隊的監察製度,必須徹底改革現在的政工製度”。因政工人員多為主管推薦,“今後軍隊的政工人員應由黨部遴選,透過政府予以委任,絕不能聽由部隊主管擅自任用,並且對部隊負起監督的責任,來挽救今天一般軍官腐敗貪婪,無法無天,自由行動的流弊。”③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31頁。
(4)官兵對立、軍民脫節是軍事崩潰的另一原因。蔣介石指出:
“許多高級指揮官每到作戰的時候,不是在陸上準備了車輛,就是在水上準備了船舶,一到緊要關頭,就不管他的部下生死,而先自上車或者登船逃命。這樣沒有人格的官長,可以說是寡廉鮮恥,怎能再取得部下的信仰呢?而且一般高級將領,在生活上驕奢淫逸,盡情享受,何嚐還有一點同甘苦、共患難的意思?”在軍民關係方麵,“可以說惡劣到了極點”。“我們軍隊每進到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中較好的房屋,就一定被我們軍隊占領;……借了人民的東西不歸還,損壞了人民的器具不賠償。這樣,當然使人民對我們發生反感,而不願幫助我們”《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3第42頁。。
針對軍隊存在的上述弊端,蔣介石提出必須予以“糾正”。如何“糾正”呢?須要“官兵一體”、“生活一致”。蔣要求各級首腦與士兵同甘共苦。在軍民關係方麵,蔣提出了“軍民合一”的口號。③
(5)軍事失敗的近因,乃是由於戰略的錯誤。蔣介石將戰略上失敗的錯誤歸咎於馬歇爾的調處。他說:
戰爭爆發之初,“我們政府誤信馬歇爾的調處,將最精良的國軍開到東北,以致內地空虛,各戰場都感到兵力單薄,戰略上一經犯了錯誤,那在戰術上是無法補救的,如此,當然失敗得更快。”《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3第27頁。
(6)曆史定律失敗論:在蔣介石頭腦中有一失敗的定律,即:
“我們中國曆史上同一係統的軍隊,隻能有一個特定的任務,當這個任務達成以後,就一定要腐化墮落,終至於失敗消滅,這已成為一個曆史的定律。”張其昀:《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2冊第1961頁。
蔣介石還列舉了太平天國時期,曾國藩的湘軍剿滅太平軍,但不能征討撚軍的例子來說明。
蔣介石認為:
“抗戰勝利後,我們軍隊的腐敗現象更加顯著,在整個軍隊,都表現一股虛驕之氣;這種軍隊我早就知道非失敗不可。”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62頁。
如何克服這一缺點呢?蔣介石認為必須在軍隊中建立各項製度。
(7)軍事崩潰是“失敗在外交上”。蔣介石在1956年所著《蘇俄在中國》一書中稱:
“從軍事方麵檢討,首先要知道打仗是求勝利的;而俄帝的詐術,乃使他的敵人不能打仗,卻又使他不能求得勝利。”
抗戰勝利後,“我們克敵軍事是無往不利的,國軍處於這樣優勢、本可一鼓作氣,勇往直前,而軍事調處的3人小組,每在我國軍進展之處,總是提出嚴重的抗議,妨礙阻撓,真使我國軍束手挨打,不能不使之功虧一簣。而敵人受了致命打擊之後,不僅還有喘息的機會,反而使之能從容整補,養成其坐大反噬,卒使我們遭到這樣最後的崩潰”。“所以我們軍事失敗,可以說仍然是失敗在外交上的”。
第二,蔣介石認為“戡亂失敗最後一步就是黨的失敗”。蔣介石在《複職的使命與目的》的講話中說:
“黨內有若幹不肖之徒,自認為本黨已經失敗,不惜充當的走狗,來賣黨變節,甚至趁火打劫,渾水摸魚,弄得廉恥盡喪,醜態百出,以致民心渙散,士氣墮喪,形成分崩離析的局勢。”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57頁。
“我們今天失敗到如此地步,最主要的致命傷”,就是因為黨的“一般幹部普遍犯了虛偽的毛病,相習於虛浮誇大,而不能實事求是。這種風氣流行的結果,使得部隊、機關和學校一切辦事、命令和報告,都是互相欺騙、互相蒙蔽,而沒有幾件事是完全實在的,可以相信的。”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26 頁。
何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呢?蔣介石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黨的失敗的主因,是在三民主義信仰的動搖”。蔣介石認為:黨的幹部之所以發生動搖、不是誤信“新民主主義”就是民主主義,或者是“革命的三民主義”。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2247頁。
(2)“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以後,中央組織之龐大複雜,內容之分歧矛盾,是亦為黨務失敗原因之一。”“當37年底38年初,我們軍事失敗之時,頓呈分崩離析,一般黨員,甚至中樞高級幹部,都認為我不下野,共產黨不會與政府和談,我不下野,美國援助亦不會再來。”其結果,蔣說他的下野,導致中樞無人主持,一敗而不可收拾《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5第131、133頁。。
(3)“本黨若幹幹部,本身已不甚健全,尤其是心理上犯了極大的錯誤”,即“失敗主義的心理”。④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25頁。
何以會產生這種心理呢?蔣介石分析說:
“自從去年徐蚌會戰以來,許多的同誌看到我們國家處處失敗,於是就以為黨在軍事、政治上,已經陷於無可挽救的絕境。幾乎成了束手無策、坐以待斃的囚犯。這種人就是徹底的失敗主義者。”④
另一種錯誤心理是“投降主義的心理”。
再一種錯誤心理是“依賴主義的心理”。蔣介石在分析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時說:
“自從抗戰後期以來,一般同誌過分重視國際關係,甚至以為我們國內問題的解決,也非有外國的援助和諒解不可:尤其是對於美國,格外存一種依賴的心理,以為沒有美國的支持和援助,我們就不能反共,更不能反抗蘇俄帝國主義者。大家都感到反共的勝利幾乎已經絕望。”⑥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 1926頁。
如何改正上述錯誤呢?蔣介石提出兩個方案:其一是“改造”、“重建”國民黨;其二是開展“實踐”運動。他宣稱:
“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來打破失敗主義的心理,必須以卓然自立的人格,來鏟除依賴主義的心理。”⑥
第三,蔣介石認為:“政治上的失敗”,也是導致國民黨在大陸總崩潰的原因。蔣對這方麵反省不多。他在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開學演說時稱:
“按照總理建國大綱規定,‘由訓政到憲政,必須經過一定的程序’;我們也明知訓政的程序沒有完成,明知人民的智識還沒有到實行民主政治的程度,但因為內外環境關係,使得訓政時期一切舊的製度完全破壞,而憲政時期新的製度還沒有建立。簡單地說,就是新的製度未曾建立,而舊的製度早已崩潰,所以在政治上形成這樣混亂脫節的現象,這是我們政策的失敗,以致整個政治瀕於崩潰。”
1949年,蔣介石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這年他62歲。
蔣介石在七大政治報告中認為:“政治上的失敗”,“不能歸咎民主憲政”,但民主政治存有“弱點”。除了“民主政治的弱點”之外,主要是“政黨政治的失敗 ”。他舉例說:“在國民大會選舉副總統的問題上”,有些人“竟走到不顧黨的紀律,而要強求自由競選;本黨就在這樣自由競選鬥爭攘奪之中,而招致整個的崩潰 ”。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25頁。
如何避免政治上重蹈在大陸失敗的覆轍?蔣介石提出:
“要尊重民主憲政的體製,更要研求增強組織力量,發揮民主政治的效能的途徑。”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2245頁。
第四,蔣介石在多種場合講話時稱:“組織不嚴”是在大陸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在1950年1月5日陽明山演講《國軍失敗的原因及雪恥複國的急務》時說:
“軍隊腐敗、政治貪汙隻是失敗時候的各種現象,而不是促成失敗的根本原因。”“軍隊為什麽會腐敗,政治上為什麽有人會貪汙,據我研究的結果,我們所以失敗,第一在於製度沒有建立,第二在於組織之不健全。”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5卷第126頁。
第五,“經濟上的失敗”導致了政治、軍事與社會的瓦解。蔣介石認為:
經曆了八年抗戰,中國“農村凋敝”,“而工業尚未恢複戰前的繁榮”,“國民就業的機會不能增殖”;“特別是民國36年間,行政院宋院長擅自動用了中央銀行改革幣製的基金,打破了政府改革幣製的基本政策,於是經濟就在通貨惡性膨脹的情勢之下,遊資走向投機壟斷,正當的企業不能生存,中產階級流於沒落;社會心理日趨浮動之中,經濟崩潰的狂瀾,就無法挽救。這是大陸經濟崩潰最重要的環節,亦是今後經濟事業最重要的教訓,不可不特別警惕,這是經濟失敗內在的原因,至於外在的造成經濟加速崩潰的原因就更多了。至於外在的造成經濟加速崩潰的原因就更多了。”《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5第126頁。
國民黨敗退台灣之後,經濟方麵又重蹈大陸時期通貨膨脹的覆轍。為克服這一危機,解決生存問題,並奠定“反攻複國”基礎,蔣介石令台灣省主席陳誠加緊改革幣製,抑製通貨膨脹,改革土地製度等。蔣介石還提出將台灣建成“三民主義模範省”。
第六,蔣介石認為:“國際外交上的失敗”是與蘇俄對華的侵略政策和美國的妥協主義分不開的。蔣介石在國民黨七大上用大篇幅總結外交失敗的教訓時說:
斯大林利用雅爾塔會議,以恢複“日本於1904年對俄背信攻擊所取得的俄國前有權利”作為他對日作戰的條件。蘇俄無權提出這一要求。蔣還認為美國人在雅爾塔會議上對蘇的立場是錯誤的。美國的妥協立場助長了蘇俄的侵略行動,同時導致國民政府在外蒙古問題上向蘇俄妥協。
國民政府之所以在外蒙古問題上對蘇妥協,蔣介石認為是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交相煎迫。“而國內社會、經濟,在長期抗戰之後,更是百孔千瘡,隨時可以發生危險的局勢;在這種局勢之下,自然希望要求一時的安定,以從事複員建設”。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2242頁。
蔣介石還說:
“當時我個人的決策,就是要求戰後確保勝利成果。奠定國家獨立、民族複興的基礎,必須求得20年休養生息,和平建設;隻要能夠爭取這一個建設機會,那就是任何犧牲,亦是值得的。”承認外蒙獨立還由於外蒙已為蘇俄所控製,中國“對於外蒙領土,實已名存實亡”。且“割棄外蒙寒凍不毛之地,不是我們建國的致命傷”。蔣說當時的想法,現在看來“實在是一幼稚的幻想,絕非謀國之道”。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2242—2243頁。
蔣介石還認為:
在外交方針上過分信賴美國導致了“缺乏自力更生的決心,那就是我們鑄成今日悲劇的一個大錯”。然而當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改變對台的“袖手”政策,蔣介石則又能立即捐棄“前嫌”,仍倒向美國的懷抱。
第七,蔣介石認為: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大失敗,就是在“教育和文化”。並且認為:“政治、軍事、經濟等項的失敗,其影響無非一麵和一時的,隻有教育的失敗,則其影響將及於整個民族,而且絕非短時期所能補救的。”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2163頁。
蔣介石認為:教育之所以失敗,原因在於學校教育當局對學生的政治思想失控。他指責說:
“對於人生處世的意義和革命立國的道理,讓教師們隨意閑談胡說”,“大專院校裏充斥了共產主義的國際思想”或“自由主義的個人思想”,“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幾乎消失淨盡”,三民主義和民生哲學遭致“諷刺譏笑”和“破壞反對”,學校做了“中共‘城工’的大本營”,民主與科學的口號“成了仇視民族文化的口實 ”和“消滅我民眾精神的手法”《革命文獻》第77輯第86—87頁。。
蔣還說:
抗戰勝利後,黨團離開學校,中共乘機而入,“當時在學校的青年和教授們,幾乎大半都做了共匪的外圍,成為共匪的工具了”。
蔣介石還認為:
教育的失敗還在於國民黨“缺乏健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政策”,“忽視了國家觀念、民族思想和道德教育”《中華民國第四次教育年鑒》第98頁,台北正中書局1976年版。。
為防止重蹈大陸失敗覆轍,蔣介石特別強調整頓教育,強化對教育的控製。當時,蔣介石提出:
“教育是救亡圖存的教育”,“最急需的就是如何反共、如何複國的精神教育和生產教育,也就是道德教育和職業教育”蔣介石:《改造教育與變化氣質》,1951年,《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2176頁。。同時,蔣還提出“要建立以倫理、民主、科學的三民主義教育”蔣介石:《改造教育與變化氣質》,1951年,《先總統公全集》第2冊2232頁。。宣稱:“要以三民主義的思想精神,完全浹治於每一個學生的精神、思想、生活和各種學術、課程之中 ”,使其“結合在本黨三民主義旗幟之下,共同一致的消滅共產主義”,重建“三民主義新中國”。
第八,蔣介石認為他的下野亦是國民黨在大陸迅速崩潰的原因之一。蔣在許多場合反省在大陸失敗的原因時,雖然強調他個人“德薄能鮮,領導無方”,要對國民黨在大陸失敗負責任。但同時又認為是自己下野後中樞無人主持導致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如果他不下野,就可以守住南京雲雲。鑒於他下野的教訓,蔣於1950年3月1日以“一唯國民公意是從” 為由,在台複“總統”職,以“恢複中華民國,解救大陸同胞”。
以上八個方麵是蔣介石退台前後對於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原因所作的“反省”。他的結論是:並不是中共有什麽強大的力量,而是“自己打敗了自己”。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1976頁。正是基於這一認識,蔣介石到台後提出五項努力目標,即:“穩定經濟”、“整頓軍紀”、“安定社會”、“團結內部”、“ 建立民主製度”。張其昀:《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第2249頁。
站在曆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來透視蔣介石的“反省”,一方麵可以看到蔣介石道出了一些真情,其目的意在接受在大陸失敗的教訓,“臥薪嚐膽”,以利“反攻大陸”。另一方麵又可以看到,蔣的說法多屬於偏見與謬誤,也有相當成分為其曆史罪責開脫。
以筆者之見,蔣介石將國民黨在大陸的政治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新舊製度脫序與“政黨政治的失敗”,是根本錯誤的。
其錯之一,蔣介石的說法主要掩蓋了國民黨挑動內戰的事實,抹殺了國民黨的內戰方針,招致全國各黨派各界民眾的反對而引發政治失敗的正確結論。
其錯之二,蔣介石的說法意在為其政治失敗尋找理論根據,事實則是:國民黨的失敗絕非新舊製度脫序。更不是“政黨政治的失敗”,而是其堅持一黨獨裁,反對民主政治所造成的惡果。
其錯之三,蔣介石的說法意在為國民黨的政治腐敗開脫。然而,正是國民黨政治的腐敗造成政治失敗。
從蔣介石對國民經濟崩潰原因的“反省”看,他的分析既過於膚淺,又在推卸曆史責任,為其錯誤的財經政策辯護,而且還采用了栽贓於人的手法。
據筆者觀之,國民黨在大陸經濟崩潰的原因,一方麵是蔣介石內戰政策導致軍費驟增,生產力遭到破壞而引發通貨膨脹,最終導致國民經濟的總崩潰。另—方麵是由於國民黨的政治腐敗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官僚資本的巧取豪奪與壟斷,其結果必然造成工農業再度遭到破壞與商業混亂,整個國民經濟走向衰敗。再一方麵是國民黨政權始終拒絕在農村開展土地改革,因而遭到中國80%人口的反對。因此,國民黨的失敗就成了一種必然。
就蔣介石對軍事失敗的“反省”而言,他所說的僅是表麵現象,並未對軍事失敗作更深—層的分析。筆者以為:蔣介石始終尚未明了戰爭性質與人心向背對國民黨軍事失敗的影響。而這正是國民黨在大陸軍事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蔣介石“反省”的悲劇所在。再者,蔣介石將軍事崩潰歸咎於馬歇爾的瞎指揮,這種說法既欠公道又與事實不符,顯係在為自己應負的責任開脫。至於蔣介石所說的中國軍隊在完成一特定任務之後就一定腐化墮落乃至失敗的觀點,純係主觀唯心主義的突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