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人為何長壽 (ZT)
(2013-01-04 20:09:17)
下一個
人生在世,終有一結。但渴望生命之樹的長青,盡可能地延長生命,則是人類共同的夙願。而承載著一億多人口的島國日本,其國民的平均壽命已經雄占人類的鼇頭。日本男人的平均壽命已至78.53歲,女性已達85.49歲,國民總體平均壽命問及82.01歲,已經遙遙超過世界65歲的人均壽命。因此,在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正在致力於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延長人口壽命而努力發奮的時候,日本卻為其嚴峻的老齡化社會問題而絞盡腦汁,苦討良策。為什麽日本人活得時間最長?為什麽在二戰結束初始時,其人口平均壽命剛及50歲,而經過短短的半個多世紀,就成為人類壽命的南山之國?這是一個值得研究和關注的課題。
當然,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決定著人口壽命。縱觀世界人均壽命列於前20位的國家,幾乎為發達國度所包攬。日本戰後的勵精圖治,厚積薄發,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之一,這對提高其國民整體素質,增加人口壽命有著無可置疑的作用之外,日本人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科學的食膳結構,超強的環境保護意識等也是決定其人均壽命的重要因素。筆者旅居日本的幾年中,從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中,窺知並品味了日本人的生活良習,對保持生命康健,提高生命質量,延長生命時限而發生的潤物細無聲般的影響力。
首先是環境保護,日本人將自己的國家和貧瘠的資源保護到了極致。在日本,晴天的時候,舉目仰望,真是碧空如洗,乾坤朗朗,湛藍的天空令人心情舒暢,神清目明。低頭看水,清澈見底,河中魚兒安閑神遊。即使天氣不好,風雨如磐的時候,也隻是聽到雨落玉盤,風聲鶴唳,但絕沒有黃塵飛揚,汙水橫流的煩惱。日本人有席地而坐或者將提包隨地而放的習慣,因為樓堂館所的地麵都光潔如鏡,腳踏無痕,不誇張地說,即使在地上打個滾也會一塵不染。雖然日本人每天必須更衣,但即使襯衣穿上一周,也不見領子上沾有汙濁。這些都得益於日本對環境質量的高度保護。日本政府不允許企業對環境造成任何公害性汙染,森林植被等生態更不準造次砍伐和破壞,為此許多日本的跨國企業都設立地球資源環境部之類的生態保護管理部門,以自律企業生產的環保意識。
日本是個資源非常貧瘠的國家。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依賴於進口,但對食物的精挑細選和嚴格的衛生標準卻絕不放縱。絕對把住病從口入關。日本人喜食牛肉,因此需要進口大量的上等牛肉,但是當國外發生瘋牛病的時候,他們立即停止進口。而且在超市內的牛肉櫃櫥上都醒目地標注提示:“國產牛肉”,對其本國養育和屠宰牛肉的安全和自信溢於言表。超市裏所售賣的蔬菜瓜果幾乎大小一樣,清潔衛生,無殘存公害。大米可以不用洗淘便可直接煮飯。我曾在日本的一家著名麵包廠打過夜工,生產車間簡直就像一個真空室,若要進車間,作業工服將人的上上下下包裹的嚴嚴實實,像個太空人。而觸摸食品的超薄手套,要每換一道工序,就要換一次。在日本,自動飲料售賣機隨處可見。
日本人的食膳結構很科學,葷素搭配,喜食魚類,菜肴清淡,少食油炸等高熱量食品。日本人食量不大,但講究營養均衡。例如,午飯僅一小時時間,因此大多吃套餐。但套餐品類豐富,雖量很少,但是,肉蛋、蔬菜、水果、湯等一應齊全。日本料理品類非常細碎,量少,卻非常精致,清淡為主。而且不暴飲暴食,則是他們的飲食習慣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而食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合理科學,清淡營養的飲食結構,應該是成就日本人長壽的一個要因吧。
日本雖然國土狹窄,人口擁擠。但奇怪的是,在日本很集中的居民區鮮見路人。日本人鄰裏之間很少來往,從來沒有見過退休的老人或鄰居們飯後外出納涼或聚在一起閑聊的場景。憂患意識很強的日本人如何來解消精神壓力呢?重視體育鍛煉,跑步、高爾夫、棒球、海外旅遊成了他們健體和緩解壓力的主要方式。節假日,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年齡的男男女女圍著東京皇宮一圈一圈地跑步,而在街上,經常可見等車或購物排隊的人,下意識地揣摩和演習棒球或高爾夫球擊球動作。而勤於勞動,大概也是保持生命活力的緣由之一吧。
此外,日本健全的醫療保障體係,發達的醫療技術,也為提高國民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日本有國民醫療保險體製,全民都享受,無論大病小病都可由不同種類的保險項目進行醫療報銷。因此沒有無錢就醫的後顧之憂。就連外國留學生也享受這種待遇。日本的醫生被日本人稱為最聰明的人。因為醫學院的考試最嚴格,最難。學製至少6年,即使考入醫學院,殘酷的淘汰製也使得學生不能懈怠,必須認真勤奮努力。因此對醫生人才的嚴格篩選和培養也體現出其對人命關天職業的極端重視。醫療機構和設施的完善便利,也給其國民提供了健康保證。
總之,日本人的長壽具有多方麵的原因。但優良的生存環境,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飲食習慣,完善的醫療保證製度都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而長壽的秘訣應該是良好生活習慣和生存意識的日積月累,如果平素對壞的生活習性信馬由韁,隻是到了垂暮之年才開始注意修生養息,恐怕隻是杯水車薪式的桑榆做秀了,生命自然不會予以長壽的回饋。
日本新華僑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