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世界遠比我們五官所知所覺的更為廣闊。
每個人對生命所抱持的態度,決定其心靈生活的品質。樂觀,喜悅,愛與智慧,源自個人的生命態度。我們需要從生來看待生命,也要從對死亡的了解中,領悟生命的意義。
能看清自己為何而活,就能活得有意義,有覺知,活得充實,喜悅和自在。
瀕死體驗的科學研究起始
近代瀕死體驗的研究始於19世紀末的瑞士地質學家阿爾伯特·海蒙(Albert Heim)。在經曆了一次"死"而複生後,海蒙開始對眾多有過類似經曆的人產生了興趣。他研究了30名幸存者,包括戰爭中受傷的戰士、從建築物上掉下來的建築工人、差點被淹死的漁夫等等。他發現,30名墜落幸存者中,95%的人說在瀕死過程中感受到平靜和快樂。
海蒙的研究吸引了很多後來者。1903年,英國作家F.W.H.麥爾斯完成兩卷本的《人性及其在肉體死亡時的存留》;1907年,詹姆斯.H.海斯洛波在美國發表論文《垂死者的幻覺》,影響很大。1926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威廉·巴雷特出版了《臨終幻覺》。這個時期,瀕死研究得到了廣泛支持。
1959年,美國精神研究會的卡裏斯·奧西斯(Karlis Osis)通過分析詳細記錄病人死亡過程體驗的幾百份調查表,繼續海蒙的研究。1972年,他還在冰島心理學家厄蘭德·哈拉德桑(E. Haraldsson)的幫助下,跨越種族和文化界限,把研究擴展到印度。
20世紀70年代,依阿華大學精神病學教授拉賽爾·諾依斯和羅伊·克萊蒂一起,對個別人的自傳性陳述也進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著名瑞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泰鬥卡爾·古斯塔夫·榮格(Karl G. Jung)。
雷蒙德··穆迪-----徹底改變一般人的死亡觀念的醫學博士
雷蒙德·A·穆迪是瀕死體驗研究中最著名的學者和科學家,先後取得了哲學和醫學兩個博士學位。他對倫理學,邏輯學和語言哲學方麵頗有研究,後來興趣轉向醫學,並決心做一名精神病學家,在此期間他注意到了瀕死體驗現象,然後就開始收集資料進行研究。
25年前,雷蒙德·穆迪先生的著作《死亡回憶》(Life After Life),讓世人對死亡的看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穆迪博士的研究中,我們得以提前了解人在死時會經曆些怎樣的情景---通道、白光、早年亡故的親友在"另一邊"等待。要知道在25年前,大多數人對瀕死體驗的了解還基本是零。而且,得益於穆迪博士的啟發,才誕生了第一批研究人類瀕死狀態的專家學者。維吉尼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布魯斯·格雷森對穆迪先生的研究大加讚賞,認為他的研究成果"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紀元"。
的確,現在的我們很難想象這本書出版之前,人們在這方麵的知識是多麽貧乏。
在《死亡回憶》出版之前,"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這個詞根本不存在。醫生將它稱為"拉薩路綜合症",歸類為一種病理學現象。而病人更容易忽視這種體驗,認為是自己的精神暫時出現了問題,或者僅僅是由於大腦缺氧或藥物引起的幻覺。當穆迪博士認真聽取了那些跨越了生死鴻溝的瀕死體驗並公諸於眾後,整個世界報以一串"啊?"的驚疑,人們開始認識到當自己死去的時候會感覺到什麽。盡管民意調查顯示高達5%的人曾經有過瀕死體驗,但人們還是羞於提及,惟恐被不了解內情的人嘲笑奚落。他們自身對這些經曆的合理性充滿懷疑。
《死亡回憶》一經出版,便以其翔實的資料和科學的態度贏得了醫學界同行的認可。穆迪博士列出的要素在後來的瀕死體驗報告中都有類似描述,從而證實了海蒙、奧西斯、諾伊斯和克萊蒂的研究。而且,穆迪博士的研究也改變了這一領域相對零散的狀況,使瀕死現象的研究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之後,瀕死現象開始進入西方主流醫學的視野,瀕死體驗(near death experience)開始作為一個概念流行開來。
《死亡回憶》的成功還在於它為20世紀的西方文化解決了兩個重要問題:(1)破除了社會上關於死亡與瀕死的種種荒誕言論;(2)將人類的精神屬性進一步係統化。穆迪博士的工作提醒了我們,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麽可怕。
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這種評價完全不依賴於你是否腰纏萬貫,身份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於在你一生裏與他人分享的愛。在一個教堂出席率和宗教活動日漸稀落的年代,《死亡回憶》重新引發了人們對精神層麵的追求。
穆迪博士本人對第一、二代瀕死研究學學者的影響,絲毫不亞於這本書。1000年以前,《死亡回憶》這樣的書並不重要,因為大家都認同死亡是精神層麵的。不過,到了1975年,推廣這種觀念就沒那麽簡單了,你必須提供大量的證據,才能讓人相信那些是真實看到、聽到、感受到的,而不是大腦垂死前的幻覺。25年之後,幾乎所有這個領域的心理學家和醫學家都認同了瀕死體驗的真實性,認為它是死亡過程的一個自然階段。
穆迪的研究還啟發了新一代瀕死體驗研究者,其中最傑出的有: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麥克爾·B·薩鮑(Michael Sabom)博士,麥爾文·莫爾斯(Melvin Morse)博士等。
關於《死亡回憶》/LIFE AFTER LIFE
一部與《西藏生死之書》齊名的生死學巨著 ;
一部讓逝者平靜、親者寬慰的臨終關懷手冊。
臨死前的一秒鍾,我們會看到什麽?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雷蒙德·穆迪博士在研究過150個瀕死體驗者(經曆過"臨床死亡"後複生的人)的案例之後,為人們揭開了死亡的迷人真相:
"所有的煩惱都消失了,隻有和平、舒適、安詳……"
"我進入水晶一般明澈的光,很美,很亮,非世間言語能形容,散發著無限的愛……"
"在一剎那間,我快速回憶起這一生從小到大每一件事情,清晰異常……"
這些"複活"的人從此不再恐懼死亡,他們親身體驗到,死亡是一扇門, 通向……
《死亡回憶》一書徹底改變了一般人的生死觀念,掀起了探索"生命科學"的熱潮。這是一部極為暢銷的醫學科普著作, 本書自1975年上市以來,創下了全球銷量1300萬冊(2001年)的記錄。
《死亡回憶》涉及的是人類生命中最神秘的話題--死亡,但本書暢銷的原因並不僅僅在於此。更重要的是,本書的作者穆迪博士是第一個係統研究瀕死現象的人, 他使“瀕死體驗”的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正式納入西方主流醫學的視野。之後,穆迪博士又出版了10多本暢銷書。
《死亡回憶》在線閱讀:
http://book.qq.com/s/book/0/9/9999/3.shtml出版的中英文書: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88682http://www.amazon.com/Life-After-Investigation-Phenomenon-Survival-Bodily/dp/0062517392/ref=pd_sim_b_1#noop上世紀下半葉瀕死經曆研究的部分著作和研究成果
雷蒙德·慕迪,美國學者,醫生,著有《死亡回憶》(1975年),通過眾多案例研究,歸納出瀕死經曆的14個階段性特征。
托馬斯·威爾奇,美國人,木材公司工人,著有《俄勒岡的驚人奇跡》(1975年),個人的瀕死經曆講述。
莫裏斯·羅林斯博士,美國田納西州查塔努加醫療中心醫生,美國心髒科權威,著有《超越死亡之門》(1978年),書名又譯為《生死之間》。 (
本博客中有全書閱讀鏈接)
肯尼斯·淩,美國康涅狄格州斯湯爾大學心理學教授,著有《死後的生活:對瀕死經曆的科學調查》(1980年),對100名瀕死經曆者的研究報告。
米歇爾·薩伯,美國學者,醫生,著有《死亡集:醫學調查》(1982年),對瀕死經曆者的案例調查。
瑪爾格特·格雷(女),英國心理學家,著有《死後回歸》(1985年),格雷女士自己就有過瀕死經曆。
卡羅爾·紮萊斯基博士(女),美國哈佛大學學者,著有《超凡之旅》(1987年),研究基督教中所涉及的瀕死經曆。
斯科特·羅格博士,美國心理學家,著有《從寂靜世界中返回:瀕死經曆研究》(1989年),從心理學角度討論瀕死經曆。
喬治·李齊博士,前美國陸軍士兵、現佛吉尼亞心理醫生,著有《死亡九分鍾》,講述自己的瀕死經曆。
庫布勒·羅斯醫生(女),美國芝加哥比林斯醫院心理學教授,著有《關於死後的生活》(1991年)。
麥爾文·莫斯,美國西雅圖醫生,著有《光明改變我》(1992年),該研究側重於瀕死經曆者人生的戲劇性轉折變化。
戴維·勞裏邁,英國學者,建立“國際瀕死經曆研究協會”。
薩瑪·穆巴韋博士(女),非洲讚比亞大學教授,研究15位非洲人的瀕死經曆,揭示了本土文化對瀕死經曆的深度影響。
貝蒂·J·愛迪(女),著有《被光明擁抱》(1992年),個人的瀕死經曆講述。
丹尼·布林克,美國加州人,著有《被光明拯救》(1994年),個人的瀕死經曆講述。
切裏·蘇瑟蘭(女),著有《光明之子》(1995年),關於瀕死經曆者的調查報告。
瑪麗薩·聖·克萊爾,美國學者,著有《瀕死經曆》,對上世紀的瀕死經曆研究的係統總結回顧。
在睡夢中離去該是最奢嗜的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