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隻有敬亭山。
正文

一篇好文章:心理學實驗的啟示:孩子未來的成功並非因為智力文章來源: 網易探索 於 2009-05-21 20:42:16

(2009-05-22 08:21:19) 下一個

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一個著名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提示出自我控製能力對獲得成功的重要性。

要知道一個孩子的未來發展怎樣,借助一顆棉花糖或許可以做出預測。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設計了一個著名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這個實驗是在斯坦福大學校園裏的一間幼兒園開始的。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呆在一個隻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裏,桌子上的托盤裏有這些兒童愛吃的東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餅幹棒。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還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他們還可以按響桌子上的鈴,研究人員聽到鈴聲會馬上返回。

對這些孩子們來說,實驗的過程頗為難熬。有的孩子為了不去看那誘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轉身體,還有一些孩子開始做一些小動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辮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結果,大多數的孩子堅持不到三分鍾就放棄了。“一些孩子甚至沒有按鈴就直接把糖吃掉了”,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回憶說,“另一些盯著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鍾後按了鈴”。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了自己對棉花糖的欲望,他們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兌現了獎勵,差不多有15分鍾的時間。


這個實驗的最初目的是研究為什麽有人可以“延遲滿足”而有人卻隻能投降的心理過程。然而,米歇爾在偶然與同樣參加上述實驗的三個女兒談到她們幼兒園夥伴們的近況時,他發現這些少年的學習成績與他們小時候“延遲滿足”的能力存在某種聯係。從1981年開始,米歇爾逐一聯係現今已是高中生的653名參加者,給他們的父母、老師發去調查問卷,針對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同學的關係等方麵提問。

米歇爾在分析問卷的結果時發現,當年馬上按鈴的孩子無論在家裏還是在學校,都更容易出現行為上的問題,成績分數也較低。他們通常難以麵對壓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難維持與他人的友誼。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鍾再吃糖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比那些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實驗並未就此結束。米歇爾和其他研究人員繼續對當年的實驗參加者進行研究,直到他們35歲以後。研究表明,當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後有更高的體重指數並更容易有吸毒方麵的問題。“但是這都是參加者說的,和他們實際生活中的行為難免有些出入。”米歇爾解釋說。因此,去年,現就職於哥倫比亞大學的米歇爾教授繼續深化這項研究。他挑選出一些當年實驗的參加者,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儀為他們的腦部進行掃描,希望通過對比掃描圖,找出大腦對“延遲滿足”能力起作用的特定區域。此外,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不同的基因測試,以研究是否存在控製“延遲滿足”能力的遺傳因素。

如果米歇爾和他的研究團隊獲得成功,那麽就可以確定自我控製能力對獲得成功的重要性。幾十年來,心理學家一直認為智商高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決定因素。米歇爾則認為智商能否起作用關鍵在於自我控製能力,就算是最聰明的孩子也要完成家庭作業。“我們通過棉花糖實驗測試的實際是自我控製能力”,米歇爾說,“這項實驗迫使孩子們去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都想得到第二顆棉花糖,但怎麽做才能得到呢?”

對於當年的實驗,有的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是否願意等待取決於他們對棉花糖的渴望程度。但是,很快證明了所有孩子都急切想得到第二顆棉花糖。那麽,究竟是什麽決定了自我控製能力呢?通過對孩子們行為的反複觀察,米歇爾得出結論,秘訣就在於“轉移注意力”。肯等待的孩子不會一直盯著棉花糖,他們捂住眼睛、玩捉迷藏或是唱歌,他們對棉花糖的渴望不是消失了而是暫時被忘記。

在米歇爾看來,這個棉花糖實驗對參加者的未來有很強的預測性。“如果有的孩子可以控製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那麽他就可以去學習而不是看電視”,米歇爾說,“將來他也會積攢更多的錢來養老。他得到的不僅僅是棉花糖”。

此外,米歇爾和同事們還發現,甚至在19個月大的嬰兒身上也可以看出“延遲滿足”的能力差異。把嬰兒從母親身邊抱走,觀察不同嬰兒的反應。結果,有些嬰兒立刻哇哇大哭,另一些則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來克服母親離開的焦慮情緒,比如玩玩具。當等到這些嬰兒5歲大時,研究人員給他們做了同樣的棉花糖實驗,實驗顯示,當初哇哇大哭的孩子長大後依然無法抵擋棉花糖的誘惑。

不難得出,“延遲滿足”能力有基因因素的影響。但是米歇爾不願輕易下這樣的結論。他認為先天因素和後天的培養同樣重要。比如,通過給不同階層的孩子做同樣的實驗,他發現窮人家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低於平均水平。“生長在貧苦家庭的孩子相對處理‘延遲滿足’的機會就少,而如果不實踐就無法找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米歇爾說,“所以後天的培養很重要,就像我們學習如何使用電腦一樣,要從錯誤中吸取經驗。”

然而,米歇爾找到了一個培養“延遲滿足”能力的捷徑。或許可以通過教孩子用不同方式看待棉花糖來培養著這種自製力,比如把棉花糖看成一幅畫。他說:“如果孩子們意識到學會轉移注意力和思想就能實現自我控製,那麽他們就成功了一大步。

現在,米歇爾正在準備一項大規模實驗,對象是費城、西雅圖和紐約的4-8歲在校學生,旨在證明這種“延遲滿足”的自我控製能力是否可以通過教育成功培養。盡管在之前的實驗中,米歇爾通過讓孩子把棉花糖想象成雲朵而延長了他們等待的時間,但是這種方法的持久性還有待證明。換句話說,米歇爾想知道是不是這些小把戲隻在實驗時起作用,孩子們能否學會這些方法並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如選擇看電視還是做家庭作業。

研究人員在課堂上進行了初步實驗,找出了從心理學角度教授孩子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即通過演示具有示範作用的錄影帶,讓孩子們從錄影帶中的同齡人身上學習怎樣提高自我控製能力。盡管這種方式的教授很有效果,但米歇爾依然有顧慮。因為當學生們回到家裏,麵對的是一個相對不受控製的環境,很可能這項實驗會失敗。米歇爾知道最重要是讓學生們把自我控製的方法變成習慣。“這就是為什麽父母的作用很重要”,他說,“父母是否每天要求孩子‘延遲滿足’?是否鼓勵孩子去等待?是否能夠證明等待是值得的?這些都很重要。”米歇爾指出一些日常的小規定,如晚飯前不能吃零食、把零用錢省下來等都是對孩子認知上的鍛煉,幫助他們養成自我控製能力。但米歇爾認為這些非正式的練習還很不夠,實驗仍在繼續。

以上這篇文章給我很大啟迪。

回想周圍的親友,就我親眼所見,的確是有自我控製能力的人比較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在人生裏挺進。這是我們一家都缺乏的能力。老公這方麵好很多。我其次,兒子就目前來看,想要的東西很難等。“轉移注意力”,嗯,很好的方法,以後我自己要多加訓練自己。還有對兒子。其實很多時候哄他的時候,就已經在用這招“轉移注意力”,還是從他奶奶那裏學到的。以後要教他,訓練他,自己主動轉移注意力,延遲滿足。不過這裏有一個邏輯問題:善於自我控製,延遲滿足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那麽是不是成功的人必須善於控製,延遲滿足呢?也不應該是一個必須條件。人的性格本來就不同,才華也不同,成功的道路不是千篇一律。從這種能力有遺傳特性可以看出,這種能力是某種性格的附加品。就我看來,這種性格應該是平穩,內斂,冷靜,物質,腳踏實地。缺乏的是什麽呢?靈性,激情,冒險,開拓,性情中人。

到底哪個更好呢?很難講。但是對像存錢,準備考試,減肥,戒煙酒毒等方麵,前一種性格和能力應該更有優勢。而這些例子,恰恰是文章支持其結論的根據。

要接受兒子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有自己特別的性格,這種性格是很難改造的,也沒有必要。但是某些能力的培養,在後天的教育中還是可以彌補一些性格的缺陷。其實這有些像正負得負的結果。不知道這種平衡,是否會鉗製他某些優點的發揮。

適時而動吧。適當的自我約束好過完全的自我放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人老話多 回複 悄悄話 訓練孩子的耐力比較重要。
dressup9 回複 悄悄話 大概就是我們所謂的自我控製能力吧.能夠很好控製自己的人當然成功的幾率會大一點.隻是我們需要找出一些辦法來訓練這個能力.
zuncong 回複 悄悄話 說不定有人根本不喜歡吃那種糖呢
千江水千江月 回複 悄悄話 這個觀點是有道理的,但是這個實驗是非常不嚴格的,最基本一條,要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這些孩子對棉花糖有相似的渴求度。不然後麵的分析對結論沒有意義。
YUANXIN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for sharing. I just read the article in the May 18, 2009 New Yorker. My husband printed this out for his high school student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