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戈鐵馬—夢回古戰場

(2009-04-24 07:45:52) 下一個

古典琵琶名曲—《十麵埋伏》賞析

《十麵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這首樂曲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漢兩方在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進行決戰時,漢軍設下十麵埋伏的陣法,從而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這一曆史事實加以集中概括譜寫而成的。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與漢王劉邦在垓下(今安徽靈壁縣東南),展開最後的大決戰,劉邦起用韓信為大將,以30萬漢軍的絕對優勢把十萬楚軍緊緊包圍在垓下楚營內。

夜間,劉邦的謀士張良令會楚地方言的漢兵用簫吹楚曲,唱楚歌,以此動搖楚軍軍心。項羽聽到楚歌聲以為西楚已失,被困的楚軍則思鄉心切,鬥誌瓦解,紛紛逃散,項羽身邊僅剩下千餘人,於是決定黎明突圍,返回江東,項羽愛妾虞姬自知難於一同突圍,遂自刎於軍中。

項羽騎著烏騅馬,帶領800餘騎兵,終於殺出重圍,渡過淮水時,所隨隻有百餘騎,至陰陵(今安徽定遠縣南)時又迷了路,陷入沼澤地區。抵東城(今安徽和縣北)時隻剩28騎相隨。漢軍一直在追殺,項羽引兵上了一小山(此山現在安徽和縣北70裏處,後被稱為“四馬山”、“九頭山”),與漢軍衝戰數次,最後逃到烏江邊,隻剩他一人一騎,自感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

《十麵埋伏》采用章回式結構,分為作戰前的準備階段、作戰情景、戰爭的結局三大部分。《十麵埋伏》的主角是劉邦,重點段落是:“埋伏”、“雞鳴山小戰”、“九裏山大戰”,樂曲高昂、氣勢磅礴。樂曲主要歌頌了楚漢戰爭的勝利者劉邦,盡力刻畫“得勝之師”的威武雄姿,全曲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
這是一首在民間流傳的傳統樂曲。早在十六世紀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書中就記述了當時琵琶名手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的生動狀況。文中寫出道:”《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鬥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淒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落涕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這段文字說明,《十麵埋伏》的內容、結構和音樂形象與《楚漢》一曲所描述的大體一致,證明它的流傳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欣賞提示

琵琶曲《十麵埋伏》采用了我國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的形式。全曲共有十三個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裏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全曲可分為三大部分:

樂曲從戰爭的準備階段開始(從列營到走隊),節奏由慢漸快,以琵琶模擬戰鼓聲、渾厚雄壯;接著是一段吹打樂,全用輪指演奏模擬號角聲。然後進行排陣、點將等等,這都是古戰爭中必有的內容。

真正精彩激烈的在作戰部分(從埋伏到九裏山大戰):埋伏表現了伏兵重重,楚軍被圍得水泄不通的情景,然後是在雞鳴山進行一段小規模作戰,到九裏山大戰則是全曲的高潮,運用琵琶高超複雜的絞弦技巧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慘烈:人仰馬嘶聲、兵刃相擊聲、馬啼聲、呐喊聲等等,驚心動魄,讓人振奮。中間一段琵琶長輪模擬簫聲,隱約透出四麵楚歌,暗示項羽兵敗。

第三部分包括最後五個小段落,前兩段寫項羽失敗後在烏江邊自殺,低沉的音樂氣氛與前麵的高潮形成鮮明的對照。其中“烏江自刎”這段旋律淒切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後三小段描述漢軍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種種情景。但目前演奏一般都作刪節,有的省略整個第三部分,有的刪節去“眾軍奏凱”後三小段,目的是使樂曲情緒集中,避免冗長。

《十麵埋伏》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創造了以單個樂器的獨奏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麵(而現代,這往往需要大樂隊式的交響曲體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麵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名作。

這是一篇博主東拚西湊出來的文章,基本涵蓋了這首樂曲的故事背景和通俗易懂的樂曲知識。喜愛中國古典琵琶曲的朋友們,聽著這首琵琶古曲,你是否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幾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讓我們在這如“珠落玉盤”的琵琶聲中夢回“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的楚漢古戰場中去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