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後,重返耶魯參加慶祝導師裏察德80歲生日學術研討會,看見導師慈祥又俏皮的微笑, 擁抱過去同期的師兄師弟,走過當年熟悉的街道, 經過光顧過的中餐車攤位,興奮, 溫馨,反思,百感交集。記錄一下體會和感受。
1.別害怕, 放輕鬆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有他從小生活環境的烙印或者局限。作為一個從知識分子家庭走出來的乖乖女, 也承載了聽話,守規矩,敬畏權威的特色。記得剛到實驗室時,心裏裝的全是恐懼。害怕從病毒學跳到免疫學, 對免疫學從概念到技術的一竅不通, 害怕永遠是實驗室的最後一名, 浪費了裏察德的信任,在優秀實驗室學習的機會, 一事無成。是在裏察德實驗室的四年經曆,讓我逐漸變得無所畏懼。裏察德實驗室的成員都是來自不同的領域, 並非都是做免疫出身。更多共同的特點是做事情全身心投入的熱情和對權威無所畏懼的鬆弛。 在實驗室會上激烈討論中,裏察德營造了一個無畏權威的討論氛圍, 把關注點放在數據而非發言人的身份。記得一次在實驗室會激辯中,一個博後在爭辯中對裏察德口無遮攔的說“你不能這樣說”。 裏察德像孩子一樣反唇相譏“自由世界, 我可以隨便說。(1.It’s a free world, I can say whatever I want.)。卻從不以他的身份壓人。學術界魚龍混雜, 充斥一些重名重利的偽專家,裏察德對此嗤之以鼻,曾滿臉不屑地對我說“哼, 那些所謂的專家呀。。。Those so called expert!”。做科研的人大概沒有人沒有過文章被拒,科研基金申請被拒的經曆。除了繼續努力, 勇往直前, 沒有害怕的空間。 裏察德更以演唱一首“拒絕 (Rejected)“, 充滿激情, 毫無畏懼的回應。真的, 他的無所畏懼, 勇往直前的精神, 又有誰會不被他感染呢?
2.專注
生日學術研討會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張照片是裏察德看鳥照,隻見他全神灌注, 緊盯前方, 有一百二十分的專注度。 裏察德實驗室T-shirt寫的是3F, 代表Focus(專注), Finish(完成), Find a job! 在裏察德出色門生中, 也都有做事專注的特點。 雖然許多已是業界大佬,在研討會中,仍專注聽講, 認真記錄, 一絲不苟。 這個世界每個人成長環境,生活經曆不同,世俗所謂的成功更不會一樣。但是如果把不成功都歸咎於外因就要謬之千裏了。出色的專注力, 該是裏察德成功要素之一。 Bill Clinton 總統勝選曾有“It’s the economy, stupid!”感言。 如果要找不成功的原因, 或許該說“It’s the focus, stupid!”. 我也要對自己說:你今天專注嗎?
3.會做人, 會識人。
我參加過兩次裏察德生日學術研討會, 60歲 和80歲。 二十年前參會人就很多, 這次亦然。裏察德實驗室的前成員, 如果沒有對他的敬佩和感激, 不會有那麽多人千裏迢迢趕來參會。裏察德說他是一個“happy person”. 於我, 他更是一個溫暖的人。在他的實驗室做第一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被別的實驗室先做出來了。知道我要回國探親, 為了讓我有個輕鬆的假期, 他等我度假回來才把消息告訴我。在他的實驗室我有了第一個孩子時,我需要用一個可以導致胚胎畸形的藥做實驗, 他特意關照我做實驗要特別小心。實驗室一個博士後找了一圈工作後決定留下來做裏察德實驗室管家, 她說我更願為裏察德工作。60歲生日學術研討會時,做T細胞分化領域的一個有競爭關係的老板也來參會。她說我希望所有的競爭者都是像裏察德一樣的好人。是的,裏察德讓所有和他接觸的人感到輕鬆自在, 又能激勵別人加倍為自己的設想努力。裏察德實驗室非常高產,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會逼人, 而是他會激勵, 點燃內動力。他會說“It’s your idea, go for it.” 記得當時係裏一個教授非常不甘心地說:“裏察德大半年都不在實驗室, 而我一天到晚待在實驗室, 我的博後卻還沒有裏察德的博後用功努力。” 裏察德實驗室高產另外的因素是他會識人。他的實驗室是年輕人的天下, 大多博士畢業做第一輪博後。有野心,有幹勁,又在為自己的設想努力, 想要不高產也難。
記得博士畢業找博士後位置時, 我的導師告訴我一定要找好的實驗室。 因為好實驗室不僅有好的導師, 也有好的同事一起工作。他說的一點沒錯。 在裏察德實驗室的四年工作經曆以及認識的師兄師弟都讓我受益終生。大家在裏察德學術研討會重逢後發自內心的喜悅也都溢於言表。是啊, 我們一起從年輕時期走來, 帶著共同的美好記憶, 又能重逢,怎能不讓人興奮感恩呢!繼續努力吧, 希望我們在裏察德90歲生日學術研討會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