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以動寫靜”的藝術手法】
作者:陳誌
“以動寫靜”就是指通過描寫聲音或者動態來反襯所描摹的環境的清幽,這裏的“靜”不是單指表麵上的那種孤立的萬籟俱寂的死靜,而是指人內心能感受到的一種澹泊閑靜之境。以動寫靜是古詩詞中常見的一種營造意境的藝術表現手法,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梁朝王籍的詩作《入若耶溪》。
入若耶溪 /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劃著船在溪中遊覽,隻見長空和溪水悠然相映;遠處的山巔漂浮著白雲,近處的溪水反映著日光;聽到幾聲蟬鳴,更感覺到樹林的靜寂,聽到幾聲鳥叫更感覺到山間的幽深。這裏美好的景色觸動了歸心,因而對長期在外做官產生了厭倦情緒。
詩中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兩句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冠絕當時,為後人長期傳誦。其妙處就在於以動寫靜,從鳥鳴蟬噪的聲音中,我們體會到了若耶溪景色的幽靜。再如:
鹿 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王維在這首詩中描寫的是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之處也是在於以動寫靜。前兩句“靜中有動”,寫空山寂寂,不見人影,卻有說話的聲音在回蕩。後兩句“動中有靜”,描寫光影流動,但又充滿寂靜的感覺。此詩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後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穀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接著又寫幾點夕陽餘暉的映照,愈加觸發周身幽暗的感覺。最後以青苔結尾,由於長期沒人走過的地方才長青苔,因此,所聞的人語隻能是自己的自言自語,空山異常幽靜。
以動寫靜的藝術手法在高考詩歌鑒賞中也偶有考查。例如2012年福建卷 。
望江南/﹙宋﹚李綱
江上雪,獨立釣魚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①空。圖畫若為工。
雲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鯿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這兩句的描寫頗為精妙。請簡要賞析。(3分)
【參考答案】(1)要點:“箬笠”“蓑衣”勾勒出釣翁雪天垂釣的外在形象,畫麵簡約,意境空靈。“冰散響”描寫輕細的聲音,襯托出環境的寂靜、釣翁的寧靜。釣翁“時振玉花空”的動作,襯托出釣翁的凝定。“但”字寫出了釣翁的心無旁騖。
靜的意境有各種各樣,如清靜、寧靜、恬靜等,但其表現手法歸納起來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聲音寫靜,另一種是以動態寫意中之靜。
以聲音寫靜意,就是寂然處有聲,用人們能夠感受到的聲音來描寫靜境和靜意。錢鍾書先生對此藝術手法的作用體會頗深,他說:“寂靜之幽深者,每以得聲音襯托而愈覺其深。”這種手法古詩詞中經常運用,甚至可遠追朔到《詩經》,如“蕭蕭馬鳴”便是運用這種手法的句子之一。至唐後采用聲音營造靜境更為普遍,如崔浩《入若耶溪》詩“岩中響自答,溪裏言彌靜”,王勃《春莊》詩“直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許渾《夜歸丁卯橋村舍》詩“月涼風靜夜,歸客泊岩前。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柳宗元《與崔策登西山》詩“鶴鳴楚山靜,露白秋江曉”,溫庭筠《開聖寺》詩“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香”等等都是通過各種聲響來描寫靜景和靜意的。
以動態寫意中之靜,就是所謂靜中有動,用這種動態來表現靜的手法例子在詩詞中也很多。如儲光羲《貽劉高士別》詩“山晝猿狖靜,溪曛魚鳥亂”,錢起《山中酬楊補闕見過》詩“幽溪鹿過苔還靜,深樹雲來鳥不知”,李頻《古意》詩“玄鳥深巢靜,飛花入戶香”,司空圖《贈鑒禪師》詩“夜深雨絕鬆堂靜,一點飛螢照寂寥”,徐鉉《又和遊光睦院》詩“日華船竹靜,雲影過階閑”,等等,都是依靠鳥獸魚蟲雲日的動態來創造意中的靜境。
當然古詩詞在創造靜境的過程中以上的兩種手法不是絕對分開的,而是經常混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說有時候既以聲音寫靜,也同時以動態寫靜。如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首四句詩說:
犬吠水深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上一聯寫到,山中正值春雨初霽,桃花還掛著水珠;從桃花深處傳來了泉水的流聲及狗的吠聲,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把山中的“靜”烘托了出來,下一聯又寫到在樹林深處,不時見到鹿在跑動,這又進一步把山中幽靜無人的境界表現出來了。僅僅四句詩就采用了聲音寫靜和動態寫靜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把優美閑靜的意境創造出來了。
【談談古詩中的動與靜】
作者:林小薑
中國的古詩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除講究詩韻外,其特點是文字短小精練的同時又不失內涵豐富而意義深遠。因此要運用大量的修飾方式,來擴充讀者的想象空間,以彌補詩詞本身的文字上的局限。現在,我們以古詩中有關“動”與“靜”的物象描寫為例,看看古詩是如何通過聯想、相互映襯、互相襯托和渲染烘托等修飾手法來進行借景抒情.托物言誌的。
一、古詩詞中的動靜相襯
動靜相襯是古詩詞常見的一種意境描寫的方法。詩中的動詞,不是簡單的動詞,它同時可以用來起到襯托、烘托、渲染的效果。
唐代詩人王維在他的《山居秋暝》一詩中這樣描繪傍晚山村之景的: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中描述動感的動詞有:“照”、“流”、“歸”、“下”等。而靜態的物體是“山”和“石”,以及相對靜態的“月”。作者用動詞“照”,把明月與山鬆相互映襯(明月在鬆葉間隙中依稀可見,而鬆葉在微風中搖曳),用動詞“流”,把清泉與山石進行動靜相襯,用動詞“歸”,把原本幽靜的竹林與喧鬧的浣女進行動靜相襯,而用“下”又把正在劃行的漁舟與原本相對不動,卻因船而動的蓮葉相互映襯,增強動感。
同樣的動靜相襯,除了通過物體的不同運動狀態,即動與靜的對比描述外,還通過“喧”與“寂”和“聲”與“靜”的對比,進一步烘托了動感,渲染了靜感。空山是寂靜的,而浣女是喧鬧的。空山裏的山石本無聲,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反襯出山中的寧靜。一個“流”字,起到奇特的聲響效果。詩的上半部全部是寫自然情景,因山泉流水聲,使畫麵動中有靜,恬靜而不死寂;詩的下半部則是寫社會場景了,凡人的加入,使寧靜的山水頓時鮮活起來,一群浣女(洗衣服的婦女)回家路過竹林,邊走邊談笑喧鬧;而正在劃行的攪動了水蓮葉子的捕魚的小船上勞動的,當然是就男丁了,一幅類似“男耕女織”的中國傳統美景圖畫躍然紙上,使畫麵靜中有動,借動反襯靜,安寧而不乏生動。
王維的另一首詩《鳥鳴澗》也大量運用了動靜相襯的意境描寫的方法: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澗,是山澗,夾在兩山間的溪溝。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詩的大意說:在山中沒有人聲的環境裏,桂花自開自落,寂靜得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夜靜更深的時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早已歸宿的山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這詩主要寫春山的月夜之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以動襯靜的修飾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再看東晉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艅艎:大船;空:天空;水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南,發源於離城區44裏的若耶山(今稱化山),沿途納36溪溪水,北入鑒湖。當年,上遊流經群山,下遊兩岸竹木豐茂,是一處非常幽雅的旅遊勝地。)。詩人乘坐一條大船,駛向若耶溪上遊,這就是題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進,而是任意漂蕩,可見詩人此行在於遊山玩水;一個“何”字,隱隱透出作者乘船駛入若耶溪時的輕鬆喜悅之情;“泛泛”兩字,除了寫出水域寬闊,還表達了詩人的遊興。一入若耶溪,詩人馬上發現這裏的水特別清澈,抬頭望天空,天空高朗,白雲悠悠;低頭看水麵,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之景;這裏的一個“共”字,將本來了然無涉的朗空和清水置於同一幅和諧的山水畫之中。
陰霞,山北麵的雲霞。若耶溪的流向是自南而北,詩人溯流而上,故曰“陰霞”。遠岫,遠處的隱現的峰巒。陽景,指太陽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回流,船向上遊行進時兩邊倒流的水。船是向上遊行進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題目中用“入”,在詩中還用“陰霞”、“回流”作照應。遠處寫山,近處寫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詩人不滿足於此,他以雲霞襯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層次感和色彩感。不僅如此,詩人又將靜景化動景,一個“生”字,不僅突出了雲霞的動態美,而且賦予了雲霞以情趣;一個“逐”字,使日影也富有靈氣,仿佛水中的太陽也像詩人一樣正在有意地追逐著清澈曲折的溪流,想跟艅艎一起行進,到上遊去觀賞美景!
如果說“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從視角落筆,那麽“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便是從聽覺落筆了。這兩句被稱為“文外獨絕”。《梁書·文學傳》有這麽一段記載:“籍除輕車湘東王諮議參軍,隨府會稽。郡境有雲門天柱山,籍嚐遊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賦詩雲:‘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當時以為文外獨絕。”。
從動靜相襯之修飾手法的角度看,這兩句有以下幾點“獨絕”之處:
首先,詩人寫山林,在於寫出若耶溪的幽靜。這樣幽靜的環境,與“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和諧統一,是開頭“泛泛”、“悠悠”之情趣的寫實。它們共同組成一個境界,為詩句最後的抒情張本。
其次,寫山林的幽靜,不是以靜寫靜,而是以動寫靜,以動襯靜。夏日蟬噪,方知風聲鬆濤具息,才顯得山林更寂靜;惟聞鳥語婉轉,方知人跡不到,才顯得山更幽深。以“蟬噪”襯托“林靜”,用“鳥鳴”顯現“山幽”,動中寫靜,充滿生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第三,詩人的情趣在幽靜,因此,詩人筆下的山林,不是沒有生命的死寂的靜,而是依然充滿生命活力的清靜,並且給人以幽雅的感覺。寫蟬,寫鳥,而且蟬在噪,鳥在鳴,目的就在於此。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指出“寂靜之幽深者,每以得聲音襯托而愈覺其深”。
這兩句詩句工整,讀起來有一種整齊美與音韻美。據說,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歡這兩句詩,隻是覺得還不夠味,於是在他自己寫的《鍾山絕句》中,襲用了下句,並把它改成“一鳥不鳴山更幽”,全詩是:“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改完以後,自己覺得挺得意,可是卻被他的好朋友黃庭堅說成是“點金成鐵”了。
二、聲響效果的意境描寫手法
唐代以苦吟出名的詩人賈島所作的著名詩篇:《題李凝幽居》,是著名的文學典故“推敲”的出處: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傳說賈島年輕時去長安應考,有一天騎驢到郊外,觸景生情,吟出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時候,賈島的腦海中浮現一幅畫:月夜幽靜的山林,飛鳥在池邊的樹林裏棲息了,萬籟無聲,一個和尚匆匆而歸,來到門前,是“推”還是“敲”呢?賈島覺得詩中用“敲”用“推”兩字都恰當,但一時不知用哪個字更好。就一邊思考,一邊做著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不料衝撞了時任京都長官的韓愈的車隊,賈島連忙賠禮,並將因“推”“敲”二字專心思考而不及回避的情形講了。韓愈聽了深思後便說“敲字好!在萬物入睡、沉靜得沒有一點聲息的時候,敲門聲更顯得夜深人靜” 。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推敲”的典故由此而來,引申意為斟酌文字,反複琢磨。
我們仔細研究一下“推”和 “敲”,假如此處用“推”,從實情上講也許更為合理,因為門是鎖還是閉,回家的僧人應該知道。而且僧人半夜三更回家,怕影響別人休息,怕影響樹上的鳥,一般隻會輕輕地推門。由於古寺的寂寞,少有人來,與世無爭,也沒有多少錢財,大門多半也是不會緊閉的。作為大文學家的韓愈,不會不知道“推”與“敲”的區別,但為什麽韓愈最終選擇一個“敲”字呢?
原因隻有一個,韓愈選擇“敲”,是為了突出“靜”,用“敲”聲來渲染詩所描繪的“幽靜”的意境。而如果用“推”,可能更符合實情,也就是相對於“意境”的“實境”。況且,門是鎖還是閉,僧人應該知道。就是不知道,先推一下也就知道了,根本不用去費心思索是“推”門還是“敲”門。因此,韓愈思考的並不是在實境中的簡單的“推”與“敲”門前動作的取舍,而是在整個詩作的意境中的“推”與“敲”之不同“聲響”效果的選擇。前麵已經用“鳥宿”的靜感,映襯了環境的寂寞與寧靜,這裏再用“敲”字,以聲製寂,用“敲”的動感,進一步突出月夜的寧靜。
詩言情,而情從境。作為一首詩的“境”,意境是藝術化了的實境,是詩所描寫某種事物所達到的藝術境界,也是詩人思想感情與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的結果。所以,詩作所描述的對象,畢竟不是生活本身的反映,容許,而且必須做某種恰當的藝術加工。由此可見,詩人賈島和韓愈所琢磨“推敲”的問題,與其說是從詩作的細微方麵講,是“推”還是“敲”的文字斟酌,不如說是從詩作的宏觀方麵講,該詩之寫作,應主從實境還是主從意境的思索。這才是“推敲”這個典故的實質所在。
在古詩詞中,同樣一個“敲”字,所起到的“不同凡響”的聲響效果,還有一例。宋朝詩人趙師秀的《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黃梅時節,江南細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潤及千家萬戶。開頭一句,展現的是南國一片迷蒙的整體景象,接著是草地池塘的近景。前者是目所見,後者是耳所聞。江南風景,有聲有色。陰雨連綿,空氣濕潤,池水陡漲,青蛙歡歌一片。深夜無所事事,等候客人來下棋,詩人心情閑適。所以蒙蒙細雨也就有了詩意,蛙鳴聲聲也如此悅耳。此處的“雨”和“蛙”,是名詞作動詞,下雨和蛙叫。
而最後一句的“閑敲棋子”,是個特寫鏡頭,以具有鮮明個性的動作巧妙而含蓄地揭示了久候客仍不至時的寂寞、無聊的心情。尤其是此中的一個“閑”字,頓使境界全出。又是下雨,又是蛙叫,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在動的,客人也許有事,等到半夜還沒來,周圍隻有自己閑著,但也閑不住寂寞,獨坐敲棋,聊以自遣。又通過一個動作“敲”,來突出主人公久等不耐煩的心態。同時也通過一陣“敲”聲,襯托出屋中無人的寂靜。在“閑敲棋子”後繼之以“落燈花”,用來照應“過夜半”,進一步襯托了人物的心情。能被下意識的“敲”動作所輕易震落的燈花,自然是因燈芯久燃所結成的,這就形象地揭示了候客時間之長和候人者悵惘失望的情緒。“閑敲棋子震落燈花”這個藝術細節,使全詩更為蘊藉含蓄,有了無窮的韻味。
三、古詩詞中“靜”的意義
如果我們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古詩詞中“靜”的概念,並非是客觀上的“靜”,而是主觀上的“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蟬在噪,鳥在鳴,林更靜了嗎?山更幽了嗎?顯然從客觀的,自然界的角度看,是不對的。所以,這裏的“靜”,是指沒有人煙的靜,因為沒人聲,所以蟬噪。這裏的“幽”,是指沒有人世的幽。因為沒有人跡,所以鳥鳴。“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句,所描述的意境,準確地說,應該是作者內心世界的幽靜,一種遠離官場吵雜的幽靜,一種不求名利、與世無爭的幽靜,而並非是客觀世界的幽靜。這句看似普通的詩句,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句,正是因為該句所蘊涵的意境,引起了曆代文人墨客的思想共鳴。
隱居山林鄉村的文人,一般都有從政的經曆,由於種種原因,辭官回鄉或隱居某地,在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之地過著隱居的生活。這些文人所寫的詩詞,往往會有一種清雅淡泊的韻味。
以王維為例,是中國文學史上多才多藝的文人。他21歲考取進士,曾官至尚書右丞,但因官場爭鬥,多次受貶被逐,又多次被提拔重用。安史之亂後平定以後,王維感到仕途的坎坷,讓他心灰意冷,終於“退朝之後,焚香獨望,以禪三誦為樂”,隱居陝西藍田終南山中。由於官場險惡的鉤心鬥角,使王維的內心希望擁有安靜祥和的精神世界。正如剛才講的《山居秋暝》詩,此詩洋溢著詩情畫意,最能體現王維詩中有畫的特點。詩人在有限的篇幅中,選擇最富有感染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水風光,以靈活多變的手法交織成一幅清新和諧、寧靜高遠的圖畫。詩中描繪的清新、美好的生活畫麵,反襯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而映現在畫麵中的泉水、翠竹、蓮花,既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也是對詩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烘托。
王維在他隱居的終南山附近的一個叫鹿柴的地方寫了一首詩:《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這是寫景詩,描寫的是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之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前兩句“靜中有動”,寫空山寂寂,不見人影,卻有說話聲回蕩。後兩句“動中有靜”,描寫光影流動,又充滿寂靜的感覺。該詩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後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穀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接著又寫幾點夕陽餘暉的映照,愈加觸發周身幽暗的感覺。最後以青苔結尾,由於長期沒人走過的地方才長青苔,因此,所聞的人語隻能是自己的自言自語,空山異常幽靜。作者的描寫,似隨手拈來,不著痕跡,敏銳的感覺獨具匠心。
以一“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詩句出名的東晉南朝詩人王籍,雖沒有象王維那樣一生大起大落,也沒有最後隱居山村。但由於他的“誕縱酣飲,不持檢操”的放蕩性格與朝廷格格不入,出任地方官遭罷後,王籍就在朝廷擔任一些閑差。文人缺乏處理繁雜政務的曆練,現實的平庸又讓王籍難以適從,他很鬱悶,常常“忽忽不樂”。為舒解心中不快,他經常混跡於市井酒肆,與潑皮無賴稱兄道弟,狂飲嘯聚。因此王籍的詩,也與王維一樣,動中有靜,動中求靜,在詩的世界裏尋找屬於自己的寧靜世界。《入若耶溪》的最後兩句“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正表露了詩人麵對賞心悅目的林泉美景,聯想起官場的複雜和長年遊宦生活的疲倦,不禁激起的歸隱若耶溪的念頭。
再說唐代詩人賈島,因他的詩多為苦澀,又常因斟酌詩中文字而苦思冥想,故被稱為“苦吟”詩人。他早年參加科考,但屢次失利,後出家為僧,號無本。因斟酌“推”、“敲”詩句而無意中撞到韓愈的車隊,由此開始被韓愈賞識。在韓愈的勸說下,還俗應舉,中了進士,走上仕途。文宗時,又因受無辜誹謗,被貶逐到四川蓬溪做小官。因此可見賈島的一生也是相當艱辛的。由於早年為僧,進入官場後就發現許多現實世界與佛門思想的巨大差距,就常常苦悶、抑鬱。因此,賈島也隻能在詩作的意境中享受沒有官場爭鬥的片刻安寧與寂靜。
我們欣賞古詩,不僅要欣賞其美妙和諧的韻律,更要領悟詩中的修飾手法,感悟詩作的意境,還要把作品放到作者生平以及寫作的時代背景下去領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所表達的思想,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藝術感染力。就如我們剛才欣賞的幾位詩人所寫的有關“幽靜”的詩,隻有結合了詩人的經曆,以及詩作所運用的藝術修飾手法,我們才能真正品味到“幽靜”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