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裕民,閱讀了很多的資料,聽了很多人的講述,不僅了解了它的曆史社會各方麵情況,也知曉了在60年代末發生的那起悲壯的、鮮為人知的但不應該被忽略、更不應該被忘記的鐵列克提事件。
鐵列克提地區位於裕民縣巴爾魯克山西部,麵對阿拉湖(曾經屬於中國,18世紀末腐敗的清政府割讓給沙俄,現為哈薩克斯坦領土),背靠巴爾魯克山。1967年7月,在中蘇關係日益緊張的國際大背景下,蘇軍多次越境,以挖壕、堆土、壘石等方法,破壞中國邊防部隊巡邏執勤。1969年6月,蘇軍在珍寶島事件(1969年3月)失利後,謀求在新疆發起報複,頻頻進入我國的邊界,甚至在爭議區內築有多處簡易工事;又侵入我國境內設立國界標誌,構築工事等。8月12日下午,蘇軍在其邊防站集結坦克、裝甲車10多輛。13日上午,蘇軍開出指揮車、裝甲車、卡車多輛,步兵數十人,越界進入我國一無名高地西側,當我國邊防巡邏小分隊行至此處時,蘇軍突然開槍射擊,打傷2名戰士,巡邏分隊立即進入無名高地,與另外一支警戒分隊匯合,進入戰鬥位置。此後蘇軍火力又打傷2名戰士。我國邊防戰士被迫自衛還擊,擊退了在3輛裝甲車掩護下的數十名蘇軍的進攻。接著蘇軍又從南側進攻,再次被擊退,不久蘇軍發動第三次進攻,裝甲車從南北兩個方向迂回到無名高地後側,並以猛烈炮火掩護步兵進攻,遭到了中國邊防戰士的頑強抵抗,多次衝擊被擊退,但是由於蘇軍人數眾多,出動了10多輛裝甲車及坦克,步兵300餘人,且有遠距離火炮支持,加之新疆軍區的主要負責領導遲遲沒有做決定,導致增援部隊未能及時到達,所以中國邊防戰士寡不敵眾,戰鬥在下午1點多結束,堅守陣地的25名指戰員及3名隨軍記者全部犧牲,僅剩下一名當通信員的小戰士。
2005年10月的一天,我去阿拉山口接上海來的客商,沿著裕民縣的邊防公路(需要到塔城軍分區開邊防通行證)由北向南行進,沿途經過了好幾個邊防哨所,當我們經過縣境內最南端的哨所附近的岔路時,我們停下車來,因為這裏有檢查哨卡,三名邊防戰士檢查了我們的通行證。盡管現在的邊界很平靜,但是軍人的職責卻要嚴格履行,戰士們每天都在邊防公路上巡邏。
我們和戰士們聊了起來。戰士們告訴我們,往岔路的東邊走2公裏,就是哨所所在地——鐵列克提地區,1969年,就在那裏,發生了悲壯的一幕。由於我國政府和哈薩克斯坦政府重新界定了邊境線,現在的國境線已經向西(以前的哈國領土)推進了至少幾公裏。
戰士們將旁邊的一座20多米高的鐵製了望塔指給我們看,說這是哈國建造的,重新勘界後,歸屬我國邊防軍使用了。在征得戰士們同意後,我登上了了望塔,塔頂的風很大,透過了望窗,看著邊防公路一側鐵絲網構築的邊界緩衝帶,看著對麵哈國的邊防哨所,看著哈國邊境小鎮的了了炊煙,看著遠處那水天一線、宛如碧玉的阿拉湖,一片寧靜和諧的景象。站在這塊曾經劍拔弩張、硝煙彌漫的土地上,聽著呼嘯而過的獵獵西風,回想起近現代史上有關塔城地區領土的不平等條約和爭端,心中真是感慨萬千。這塊曾經被沙俄政府強行霸占過、被蘇聯軍隊數度挑釁過、被數十名中國邊防軍戰士以生命扞衛過的鐵列克提地區現在已經牢牢的掌握在我國軍隊的手中!但是,那美麗遼闊、物產豐富、讓人遠觀不由心馳神往的的阿拉湖(麵積2650平方公裏)何時可以回歸中華之版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