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還是邪教?恢複太平天國本來麵目
(2009-05-29 17:58:11)
下一個
100多年來,我們對太平天國總是霧裏看花,難明真相。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從辛亥革命前後開始,就不斷地拔高、美化太平天國。發展到今天,人們頭腦中對太平天國的印象與真正的曆史事實相去甚遠。
本世紀初,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了一本名為《太平雜說》的書。書中收集了35篇短文,其內容全都是探討或評價太平天國曆史的,作者潘旭瀾先生在書中直率地說出了自己的論點:
“洪秀全為首的太平軍,是頭領們利用迷信發動和發展起來的一支造反隊伍。他的一套教義、教規、戒律,不但從精神到物質嚴厲地控製著參加造反者,而且斷絕了一切可能的退路。它們的指歸,在於由洪秀全個人占有天下,建立他個人的‘地上天國’……洪秀全造反獲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國社會的大動亂、大破壞、大倒退為代價的,是以數以百萬計軍民的生命、鮮血為代價的,是以中國喪失近代的最後機遇而長期淪為帝國主義刀俎下的魚肉為代價的。尤其可怕的是,這一切還被作為一首英雄史詩,向人們指點通向人間天堂的金光大道。”
■太平天國曆史何以撲朔迷離
一段時間的曆史,傳聞失實者有之,因日久而湮沒無聞者亦有之。但是像太平天國這樣短短十幾年的曆史一再被人為地修改,古為今用的,卻很少見。
首先借太平天國曆史來“古為今用”的是孫中山先生。他當時公開號召同盟會員、革命誌士宣傳太平天國,宣傳洪秀全,借以激發民氣,推翻清廷。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因此大家就以“洪秀全”呼之。他又褒稱太平天國諸領袖為“民族英雄”、“老革命黨”。
在孫先生的倡導之下,革命黨人借太平天國史事宣傳反清,一時蔚然成風。革命黨人為了宣傳革命,推翻清廷,盡量拔高太平天國,拔高洪秀全,隻取一點,不問其餘,至於是否符合史實,當時根本不及考慮。
由於孫中山先生曾經有過拔高太平天國的事實,影響所及,國共兩黨都有了肯定太平天國的思維定勢。國民黨認為太平天國諸領袖是民族革命的英雄,共產黨認為太平天國諸領袖是農民起義的英雄。1949年以前,國民黨政府一直認為太平天國是革命的,視之為革命前輩。1949年以後,新中國把金田起義的人物定為英雄人物、正麵人物,隻能歌頌,不得批評。凡此均對學術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作為學者的馬克思在前後不到10年的時間裏,對太平天國也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1853年,馬克思聽到太平軍勝利進軍的消息,萬分高興,寄予熱切的期望,想像以後東方會出現一個嶄新的中國。他在《國際述評(一)》中說:“世界上最古老最鞏固的帝國八年來在英國資產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響之下已經處於社會變革的前夕,而這次變革必將給予這個國家的文明帶來極其重要的結果。如果我們歐洲的反動分子不久的將來會逃奔亞洲。最後到達萬裏長城,到達最反動最保守的堡壘的大門,那麽他們說不定就會看見這樣的字樣:
中華共和國自由,平等,博愛。”可惜太平天國太不爭氣,使他完全失望。1862年,當他知道了太平天國推行的各種暴政之後,又說出了如下的話:
“除了改朝換代以外。他們沒有給自己提出任何任務。”
“他們給予民眾的驚慌比給予老統治者的驚慌還要厲害。他們的全部使命,好像僅僅是用醜惡萬狀的破壞來對立停滯與腐朽,這種破壞沒有一點建設工作的苗頭。”
■洪秀全的曆史作用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洪秀全是不是應負亡國之責。天京內訌以後,洪秀全宣布“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一時興致很高。但是隨即手忙腳亂,想找人幫忙,又不敢重用外姓,隻好提拔親貴———洪仁發、洪仁達,寵信佞臣———蒙得恩等人,把國事搞得一塌糊塗。以後他的堂弟洪仁秈前來投奔,帶來了一份興國大計--《資政新篇》,他十分高興,立刻重用,封為精忠軍師。但在討論國家大事之時,他不肯放棄半點封建特權,無法接受推行新政的建議,不久,洪仁秈即遭冷落。陳玉成、李秀成等將領在外苦戰,力撐危局,卻得不到他的理解與支持,動輒大罵,懲罰,使人心灰意冷。南京被圍,形勢危急,他還縱容洪仁發、洪仁達貪汙勒索,壟斷糧食,發國難財。到了事無可為之時,李秀成勸他“讓城別走”,他大發脾氣,說了什麽“朕之天兵多於水,朕之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等等。洪秀全這些倒行逆施,斑斑可考。
今人一再把洪秀全奉為農民起義的領袖,奉為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那麽,就請看看洪秀全自己是如何看待農民起義的。1844-1845年,馮雲山正在努力開辟農民起義的根據地,洪秀全則在廣東老家教書,寫作詩文。其中有一篇《百正歌》,勸人崇正辟邪,去惡從善,歌中直指黃巢、李闖等人為邪惡。
洪秀全的私生活也頗有可議之處。如果是匹夫匹婦,私生活是小節,無關大局。但是洪秀全的私生活卻嚴重影響了太平天國的大局,不可不問。作為封建帝王,多妻縱欲,廣置嬪妃,這本不足為奇。但是洪秀全與別人不同之處,一是在起義之初腳跟還未站穩的時候拖帶一大批女人,二是他的虐待嬪妃到了傷天害理滅絕人性的程度。
天京宮廷生活中,洪秀全把嬪妃當成一群牲口,動輒打、殺,宮廷生活是一片肅殺之象。請看一看太平天國“旨準頒行”的官書《天父詩》十七、十八中所載對後妃的管教規定:“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起眼看丈夫,三該打;問王不虔誠,四該打;躁氣不純淨,五該打;講話極大聲,六該打;有喙不應聲,七該打;麵情不歡喜,八該打;眼左望右望,九該打;講話不悠然,十該打。”
洪秀全對後妃虐待不僅是打,是殺,而且使用各種酷刑來慢慢消遣。《太平天國大辭典》“煲糯米”條中說,天王用來懲處嬪妃的酷刑包括“一說係用硫磺火點天燈,即《禦製千字詔》:‘淫亂穢褻,硫磺燒爾’,《天父詩四百九十》:‘曬突烏騷身腥臭,喙餓臭化燒硫磺’。一說是將受刑者綁跪大鍋水中,慢火煨水升溫。至臀股煮爛而死。”在十多年中間,洪秀全通過一些佞臣,把一批批天真的少女從她們父母手中奪來,關進天王府的深宮以供淫樂,她們有時犯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或者隻是因為洪秀全心情不好,看不順眼,就可能被打,被殺,遭受酷刑,被慢慢地燒死,燒得烏焦巴弓;被慢慢地煮死,煮得肉盡剩骨。
【打印本稿】 【進入論壇】 【Email推薦】 【關閉窗口】 2008年02月20日 11:15
■太平天國的實質是什麽要問太平天國究竟是革命還是邪教?這不是簡單的一句話所能回答,需要說明那十幾年中事情發展變化的過程。
在曆史上,農民起義或流民起事總不免與宗教有牽連,如漢末黃巾軍之與太平道,宋代方臘之與摩尼教,明代朱元璋之與明教,清代各地起事隊伍之與白蓮教等等。其原因不難理解。在封建社會中,老百姓既不能組黨問政,也不能集會結社,隻有通過宗教活動,人們才能獲得經常聚會的機會。也不論是什麽宗教,土生土長的,或是外來的皆可利用。大致開頭是借助於正式宗教活動,以後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逐漸轉為邪教活動,太平天國就是這樣。洪、馮先是在傳布基督教的掩護下,到處尋找發展機會。同時借用一些基督教教義,另創上帝教,等到後來他們與楊、蕭的力量結合,承認了天父、天兄下凡等神鬼附身的荒唐舉動,當然就成了道地的邪教。
在太平天國十多年的短促的曆史中,經過了不少波瀾起伏。開始依靠邪教以策動起事,這是事非得已,不得不然。但是後來形勢發展,一再出現了可以拋棄邪教,改弦易轍的機會。既可能按傳統的模式改朝換代,建立一個新王朝,使得士農工商各安生業;還可能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古老的東方首先推行新政,實現富國強兵,建立起一個現代的新國家。隻可惜機會一失,時不再來。
但是我們卻不能在太平天國與邪教之間劃上等號。如果這樣,我們將把馮 雲山、石達開、洪仁?這些誌士仁人置於何地?將把成千上萬自覺地為了救國 救民而奮鬥犧牲的忠勇軍民置於何地?就是對那些被愚弄而付出了生命代價的 人們,我們也不忍心加以指責。真正應該受到譴責的隻是那些暴君、野心家、佞臣、走狗,如此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從一場曆史大悲劇中汲取教訓,讓後人不要再蹈前車的覆轍。思之再三,我覺得對於太平天國可以稱之為一場流產了的革命,一場失敗了的起義,一個不應該長期延續卻可悲地一直延續到覆亡的邪教集團。
(據《文史天地》史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