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學瑣談--聽真華長老講故事(2-19)--結束篇:趣向佛道

(2009-06-27 02:13:00) 下一個

三十五趣向佛道
  也許有人要問:“你僅僅念念阿彌陀佛,誦誦《普賢行願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算了事了嗎?”不,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是想借助好的環境,早日完成佛道,達到真正自利利他的心願,而不是希望跑到西方極樂世界,享受法樂,就一去不回頭了!所以,我每次在誦經念佛之後拜佛時,常常發這樣的願:“弟子真華,一心頂禮,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願佛加被弟子,罪障消除,福慧增長,四事具足,身心自在;臨命終時,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往生淨土。生淨土已,速證菩提,往十方國,廣度眾生。”修行的法門是無量的,本著自己的根性和興趣,隻要能夠隨分隨力地去“信佛所信,解佛所解,行佛所行”,結果都能達到“證佛所證”的境地,何必固執一法?
  因此,印順導師在他著的《成佛之道?歸敬三寶》章中開頭就說:“學佛,就是向佛學習。我們以佛為理想,以佛為師範,不斷地向佛學習,如達到了與佛平等,那就是成佛了。”
  接著又說:“佛是大覺者,大悲者,功德圓滿者,究竟無上的大聖者。想從薄福無智的生死凡夫,修習到這樣至高無上的佛果,並不太容易。這一定要修學應修的法門,遵循成佛的正道,才能由近而遠,自淺而深,到達成佛的目標。”
  那麽,什麽是我們“應修的法門”?什麽是“成佛的正道”呢?
  他說:“佛法,為了適應不同的根性,所以有種種道:福德道,智慧道;難行道,易行道;世間道,出世間道;聲聞道,菩薩道……然究竟說來,並無二道,一切無非成佛的法門。”這些,就是我們“薄福無智的生死凡夫”應修的法門,也就是成佛的正道了!
  這些福德道、智慧道、難行道、易行道等等,雖然都是應修的法門,都是成佛的正道,而在修行的時候,必須“由近而遠,自淺而深”,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修;不可“欲速”,不可“躐等”。所以他又把趣向“成佛之道”的層次分為五個,那就是:“一、歸敬三寶章;二、聞法趣入章;三、五乘共法章;四、三乘共法章;五、大乘不共法章。”
  三寶,為一切功德之所依處;一切功德皆由三寶所產生。所以,我們修行的第一步,就要歸敬三寶。但是,在歸敬三寶之後,仍要靠自己努力修學的,萬萬不可存著一種依賴心理,因循蹉跎,不求上進!我們都知道,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因為倚仗著自己是佛的堂弟,不肯認真修行,有一次入城托缽,竟著了摩登伽女的魔道。幸虧文殊師利奉佛之命,及時趕到,把他救了回來,否則,後果真不堪設想!無怪他見了佛即“頂禮悲泣”,且悔且恨地說:“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又說:“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維: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因此,《歸敬三寶》章最後的一首偈頌告訴我們說:“若人自歸命,自力自依止,是人則能契,歸依真實義。”這“自力自依止”,就是叫我們盡自己的智力,依著正法精勤修學。不要像阿難一樣,隻顧“恃佛威神”,而忽略了“身心本不相代”的意義!
  皈依了三寶,進一步就是聞法。為什麽要聞法呢?在《聞法趣入》章中第一個偈頌中就說:“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接著解說道:“這是聖典中讚歎聞法功德頌,可說佛法中一切功德,都由聞法而來。說到‘聞法’,龍樹菩薩說,‘由三處聞’:一、從佛聞法;二、從佛弟子聞法;三、從經典聞法。從佛及弟子聞法,是親聞語言的開示,所以經上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不過釋迦如來涅槃以後,我們隻能從佛弟子聞法了。雖然十方諸佛——東方藥師佛,西方彌陀佛等現在說法,但對於此時此地的我們,除非已經聞法修行到相當程度,是不可能親聆佛說的。從經典聞法,就是自己‘以法為師’,從閱讀經論中去了解佛法。所以,從佛弟子聞法,或者閱讀經教,都稱為聞法;學佛法,就從此下手。”
  又說:“多聞正法,略說有四類功德:一、‘由’於聽‘聞’正法,能‘知’道‘諸法’。什麽是諸法?如善法惡法,有漏法無漏法等。聽了,才知道這一切,知道應該修集?或者應該舍棄。又,法是合法的意義——善:聽了佛法,就知種種善法,可以依此去修學。二、‘由’於聽‘聞’正法,能‘遮’止‘眾惡’。或是內心的惡念,或是見於身語的惡行。如聽聞了正法,知道什麽是惡的,有什麽惡果,就能將惡心息下來,遮止惡心的現起。三、‘由’於聽‘聞’正法,能製‘斷’種種‘無’意‘義’事。有些外道,雖有求解脫心,卻誤入歧途,修種種苦行——不食,不臥、裸形等,以為修這些苦行,可以得道。他們自己修苦行,也以苦行來教導學眾。這些苦行,佛名之為無義,就是毫無意義的,自找苦吃的愚癡事。聽聞了佛說的正法,自然就遠離這些苦行,正道修行,不落外道窠臼了!四、‘由’於聽‘聞’正法,如法修行,能‘得涅槃’解脫。這樣,佛法的一切功德,不是都由聽聞而能得到嗎?”
  由此可見,“聞法”是多麽的重要啊!不然的話,佛法的一切功德,固然無從獲得:生死也就無從了脫,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恐怕也不會念!現在既然已經知道了,佛法的一切功德,皆是由於聽聞正法獲得,而我們就應該由聞而思,由思而修,再由修而證才對呀!那麽,我們該怎樣由聞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證呢?必須依著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層次前進。
  五乘共法是什麽?五乘共法即是“發增上生心,修集生人、生天的正當法門,是佛法中的下士道。這也就是出世聖法的根基,所以名為五乘共法。這是說:修出世的三乘聖法,雖不求人天果報,但不能不具足這人天功德。”
  三乘共法是什麽?“三乘共法,是出世間法,是建立在五乘共法的基石上的……所以成就人天功德的,才能修學出世間的三乘共法。”
  大乘不共法是什麽?“大乘不共法,是在人,天,聲聞,緣覺乘的共德上,進明佛菩薩的因行果德……不同於小乘,所以名為大乘……是人,天,聲聞,緣覺乘中所沒有的”,所以名為“不共”。總之,“這是如來出世說法的本懷”,這是“成佛的不共法門”。所以,我們依著這個“成佛的不共法門”進修,就可以趣向無上佛果,到達學佛的終極目標了!
  最後,我願:“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智慧的分享
  ——《參學瑣談》讀後記
  一個偶然的機會,由嶽丈——張啟承居士口中獲知《參學瑣談》一書的作者——真華法師欲重印該書的訊息,老人家問我是否有意承接這項工作,若有,當安排逕與法師洽商此事。一日午後,由台北驅車到新竹,旋由嶽丈陪同前往福嚴佛學院拜訪院長,即本書作者。辱蒙法師首肯,應允該書第六版將委由本公司重行編輯此書,並即席獲贈大作。當日返北,隨即安排出書事宜。
  在編校過程中,數次閱讀此書,對作者為了“參學”而千裏奔波,這種鍥而不舍的尚學精神,萬變不離初衷的決心,深為折服。燈下展讀,感觸良多。
  《參學瑣談》共分《從河南到江南》(三十六篇)和《從上海到海島》(三十五篇)兩大輯。第一輯完全是法師當年在各處叢林“參學”的心路曆程。反觀自照內自省,法師雖是曆數各處叢林的優缺點,其目的乃基於“愛之深而責之切”的心理,一反“隱惡揚善”的舊習。植根於這種愛教、護教、衛教的心理,故其敢於言人之所不敢言,行其所當為,此乃真君子也。隻要出於至誠,隻要源於虔敬,天下實無不可說之事,也無不可做之事。《參學瑣談》的大部份篇文,道盡了一位佛教高僧大德年輕時為了一心“參學”,受盡了多少的折磨和委曲,曆盡了多少的苦辛和滄桑,但,盡管環境如何的惡劣,情勢如何的緊張,他總是不會屈服於現實,反而更堅定了他參學十方叢林的心願和毅誌。“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誠哉斯言,未嚐不可視為法師當年為“參學”所付出的恒心和毅力,一種最佳的寫照。
  世間人有善與不善,世間事有白就有黑,世間物有得必有失,如何在善與不善、黑白、得失之間做個抉擇和取舍,說拋不是都不要,悟者自得。“隨緣持分”,作者深得個中三昧。“廣德重生”,讀者理應深思再三。作者嚐奉“在什麽地位說什麽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引為處世的準則,也因此無論身在何處,他總是據理力陳,為所當為。當他痛陳叢林諸多的不合理,是那麽的剴切,那麽的誠懇。鑒往知來,何嚐不可做為現代叢林的借鏡,無則勉之,有則改之。
  第二輯《從上海到海島》反映出由於時局劇變,作者個人的角色也隨著一變再變:由參學的僧青年到被迫當兵,從因機障奉令退役到學校工友,而從再次為僧迄今。雖然身份一再更迭,卻改變不了他一世為僧的初衷,這份執著,卻始終在困頓的環境中支持著他。
  法師一再謙稱自己文章寫得不好,書讀得不多,可是全書讀起來,卻涵有“渾然天成,不事雕琢”的意趣。雖名為“瑣談”,卻井然有序,娓娓道來,一氣嗬成,讀來總令人回味無窮。書中若幹篇文,諸如:《獅子作戲》、《老僧說鬼》、《憶胡鬆年》、《其妙難言》、《靈跡無邊》等,讀者在了解十方叢林的清規戒律之餘,也能夠體會到作者筆力樸拙渾厚的一麵,進而更為本書增添不少的可讀性。
  《參學瑣談》可說是一部僧俗共賞、自傳體式的佛教報導文學作品。作者對佛學的認知,本身的文學素養,其將佛學與文學的融合為一,何嚐不失為“參學紀實”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的閱曆多聞,在書中表露無遺。
  很多的事都是因緣際會促成的。“不是舊識不相逢,相逢總是有緣人,萬般隨緣莫強求,緣起緣滅自在人”,今天,讀者有“緣”,透過閱讀《參學瑣談》的機會,能夠分享到法師的“智慧”,自當珍惜這份難得的“因緣”。這段佛教高僧大德年輕時代在外參學的經驗和心路曆程,其恒定不變的決心和毅力,不但可為僧青年的模範,更足為一般社會青年立身處世的表率。
  修行是循序漸進的,是階段性的成長,絕非一蹴可及的。有大智慧者,總是時然後言,凡事不事半點虛假,既真複誠,自然而為。胸中丘壑自有,理在其中,道理既明,何旁鶩之有。
  末了,筆者謹誌數言以記之,尚請讀者諸君有以教之。
  隨緣持分,廣德重生;行到深處,其惑自解。
  誠敬所至,金石為開;隨遇而安,智慧自開。
  知所當然,行其應為;知行合一,善果自結。
邱各容  
壬申年三月寫於養浩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