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
2011 (81)
2012 (45)
由【廢話多多】
攀比,是曆史發展的動力。平時我們比誰的房子更大,誰的車子更新,誰的包包更名牌。到了職場,我們比誰掙錢更多,誰當的官更大,誰說得話更有人聽。不幸的是,人在美國,交往的圈子不大,周圍的中國人職位工資基本相同,比來比去比不出感覺來。於是大家進化到國際攀比,看看鄰居家的草是不是更綠。
比,要水平相當的比。乞丐和國王沒得可比,典型的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當乞丐們暗地裏較著勁,比誰能找到一個金碗捧著討飯吃的時候,國王們則明火執仗地擴展疆土,看誰能最先征服世界。乞丐們混好了變成政治家,世界上便多了些爭權奪利的小人。國王們打輸了淪落為乞丐,天下便少了些禍國殃民的草包。
身在職場放眼四望,外國人中,印度是中國的緊鄰,六十年代初邊境之戰,中國把印度打的落花流水,八十年代起中國經濟起飛,印度勞苦大眾仍在水深火熱之中。可是到了美國,拿著中國人的弱點和印度人的優勢比,怎麽比印度人怎麽混的比中國人好。咬牙切齒之餘,得出了要向印度人學的結論。要學印度人的花言巧語,要學印度人的投機取巧,要學印度人的自立山頭,等等等等。
誤!誤!!誤!!!
且不說印度人在美國是否混的比中國人好,隻說如果人在印度,向印度人學,適應印度文化,叫做入鄉隨俗,一點錯都沒有。但人在美國,卻要跟著印度人學,這種方法無異於緣木求魚,費了半天勁達不到目的,學會一堆壞毛病,最後變成了連自己都厭惡的人,絕對的得不償失。
表麵上,中國人和印度人確實有相同之處:中國和印度都是具有數千年曆史的古老國家。中國人和印度人在美國都是外國人,有第一代移民的共同經曆。
實際上,中國人和印度人有本質的不同之處:印度人的官方語言是英文,印度人有許多殖民文化舊習,由種姓而來的階級觀念主導印度人的言行。
既然如此,中國人還有必要向印度人學嗎?別忘了,攀比的攀是向上爬的意思。
其實中國人沒有必要跟其他任何國家的人比,也沒有必要向其他任何國家的人學。人好,聰明,能幹,是我們的優點,溝通不良是我們的不足。溝通不良起因於中美語言差別和中美文化的差別,和印度,印度人一點關係都沒有。要在美國職場成功,熟悉美國職場英語,了解美國職場文化,加強溝通能力才是關鍵。
有效的職場溝通不在話多,在於清楚傳達信息,讓人們明白自己的目的。Frank I Luntz 在《有效之詞》一書中列出了10條有效溝通方式:
1. 簡單用詞。(Simplicity: use small words.)
2. 短小用句。(Brevity: use short sentences.)
3. 確實可信。(Credibility is as important as philosophy.)
4. 反複強調。(Consistency matters: repletion, repetition, repetition.)
5. 內容新穎。(Novelty: offer something new.)
6. 朗朗上口。(Sound and texture matter.)
7. 生動有力。(Speak aspirationally.)
8. 繪聲繪色。(Visualize.)
9. 以問代述。(Ask a question.)
10.言之有物。(Provide context and explain relevance.)
除了第6,和第7,其他8條實際上是語言溝通的形式和邏輯,對於英語不是母語的人來說簡單實用,而且可以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Words That Work: It's Not What You Say, It's What People Hear
《我編編,你看看,法律責任我不擔。你轉貼,我謝絕,©廢話多多擁版權。》
這是為什麽玩政治和做技術是截然不同的職業選擇。做技術的人,如果從小沒有受過這種訓練,很容易成為畫虎不成反類犬。最後變成自己都討厭的人。
正能量不是用來宣傳的。正能量是為了做事時理直氣壯。職壇中常見的一句話是“要麽忍,要麽滾”。掌握了正能量的做法,不用忍,也不會到滾的地步。
無恥是無敵的裝備。還有一句話:人至賤則無敵。
當然你說的正能量,是應該提倡的,恐怕也是多數國人的習慣選擇。
問好。
等我改一下,把不合適的地方刪了。
我也是,不斷實踐,不斷提高哈。
問好,老不見了。
不客氣。感謝讀帖跟貼。
你說的對,第一代移民總會有語言和文化上的差別,尤其是東西方的背景相差甚多。但是有效溝通不一定需要伶牙俐齒,帖中所說的溝通方式簡單而有效,事半功倍。
我也喜歡吃。專題[多多讒啊]。
就是這個理兒。
果醬果醬,謝謝。
Thanks.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