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危機的啟示
最近與一位知名的華爾街金融學家茶敘時,深深地被他的哀呤所震撼,他說:“我一直是自由市場經濟忠實的捍衛者,卻在政府引發和助長的一波波經濟危機中,反被政府強力救助的一出出鬧劇暈的不知所措,第一次陷於難堪的迷思……”
毋庸置疑,理想態的英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崇尚自由競爭,拒絕政府操縱,實際上,在實踐中,完美地絕緣於政府的幹預幾乎是不可能的,從羅斯福新政時期就已經有政府大規模幹預的先例,在二戰後實施的“馬歇爾計劃”即歐洲複興計劃,還有日本政府積極主導經濟發展,都是政府大規模計劃、引導和介入的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具體實踐。
在危機四伏的現代社會,這樣的實踐,顯然困擾著無數希望明晰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現時奧妙的思想者、行動者以及探索者。
事過境遷,在“經濟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的時代,邊界的概念已經模糊不清,時空的跨越立體性地改變了各種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之間的激烈對峙和艱難博弈的態勢,今天的資本主義今非昔比,它在不斷沉澱資本主義精華的同時與昔日的“敵手”社會主義結成了難以分割的戰略利益夥伴關係,除了政治體製和相應結構的不同,其實無大礙,就象一個大家庭裏的各個不同特質的成員表麵上爭鬥的死去活來,實質上血肉相連在關鍵時還是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社會主義早已在發展市場經濟中精挑細選充分享用資本主義的豐碩成果,意識形態上水火不相容的兩大政營,在21世紀初葉的經濟危機中走的越來越近、越來越熱乎。
不是嗎?
中西和解,共存共榮,資本主義堅強堡壘的美國、歐盟和加拿大的全民社會福利保障製度,實在是像極了馬克思描繪的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天堂,而社會主義中國改革開放後繁榮起來的沿海城市比資本主義的“萬家燈火”更“不夜城”。
美國和中國兩個各自代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不同政營的大國,似乎在每況愈下的對峙中,越來越注重“和為貴”的重要,越來越感受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風險,越來越追求實際利益的至高無上。
時空輪回,點石成金
在嚴重的金融危機和實體經濟危機麵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係顯得格外蒼白無力,束手無策,所有經典的經濟規律和市場法則似乎突然間失靈,最後不得不依靠政府的強力救助、直接收編和瘋狂舉債來挽回國民的信心、維係社會的穩定、阻止經濟的下滑。
卡爾•馬克思,科學共產主義的鼻祖,早在19世紀,就準確預言了這一現象,即21世紀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的出現及其危機四伏的後果。
1848年,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目的是將所有的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中,其措施之五,就是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裏。”
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在這一場百年不遇的危機中,透過政府對市場的直接幹預和對金融機構的大力救助,與馬克思的思想同出一轍。
值得深思的是,資本主義思想體係和運營模式是否就此窮途末路,壽終就寢,或是脫胎換骨,東山再起?
美國權威性的《外交》季刊(Foreign Policy),在五/六月號發表的專文《超時空的馬克思》(Thoroughly Modern Marx)中指出,華爾街引爆的次貸颶風和金融風暴觸發了全球性經濟危機,字裏行間暗示眾多資本主義的信徒們在意識形態領域發生了空前的信仰危機。
專文不設政治立場,卻假設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 如果馬克思幸運地複活或仍然在世,他將如何出手拯救當前的經濟危機?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我的回答是: 馬克思就會欣喜地發現,21世紀的今天,他意外地擁有更多的追隨者,西方已有眾多的政府官員以及經濟和金融學家,其中包括許多讚成自由市場的人,都與他的觀點不謀而合。
我就會預測: 馬克思就會鼓勵更多地來自政府對市場的有效幹預,提倡政府公務員更多地關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實施更切實可行的對違規不良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呼籲全球各國更齊心協力變革體製共度危機迎接明天。
因為,馬克思,從來不是一個烏托邦情結的空想家,而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的墾荒者。
希望馬克思“複活”、同時期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存共榮的“景象”,第一次在資本主義的堅強堡壘 —— 美國和歐盟,暢通無阻地出現,廣受討論和追捧。
全球性金融危機,再度引發了人們對科學共產主義奠基人馬克斯的著作的濃厚興趣,特別是他批判資本主義的宏篇巨著《資本論》在德國和歐洲特受歡迎,一時洛陽紙貴,銷量飆升。
《紐約客》的經濟專欄作家約翰•卡西迪曾撰文總結說,“隻要資本主義存在,馬克思的著作就值得閱讀。”這似乎意味著馬克思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共生的關係,彼此之間互相依賴,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可能導致另一方的生存危機。
香港《文匯報》賴明明指出,被描繪成人間天堂的美國的資本主義製度不僅無法防範金融海嘯,而且還是金融海嘯的發源地,對資本主義的反思必然導入對馬克思主義的重新認識,而這一思潮已悄然在歐美學術界擴散。
美國政府的直接救市與社會主義的集權監管不謀而合,恰如一條軌道上開的車,雙雙都是處心積慮地推動經濟從低穀中走出,抬高股市,強力動用製度的力量(法案)和納稅人的血汗(金錢)來重拾消費者的信心,或者說,重新聚集消費市場的潛能。
這一招的確很靈,乃無招之招,結果是蜂回路轉,柳暗花明。
自3月上旬以來,紐約股票交易市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首次深探6500點之後強勁反彈25%,充分佐證至少在短期內,政府的強力救助切實可行,是一劑增強投資人信心的靈丹妙藥,催生經濟複蘇漫漫長夜的未來信心。
逆向思考,如果沒有美國政府和聯儲局的這一劑猛藥,完全隨市場隨波逐流,今天的局麵會是一個什麽樣的景象?
供需錯位,未雨綢繆
請記住,所有人類社會的危機,均原生性地起源於供需結構的失衡和錯位,在人類社會高速發展高度發達的今天,“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引爆的所有危機,不僅是“供”大於“求”的必然產物,還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必然結果。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資本主義周期性的危機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的相對過剩,即生產的商品相對於勞動人民的有效需求來說是過剩的。”
用一句話,來概括21世紀的這一次嚴重危機 ——
次貸危機實質上是相對於美國人消費能力的商品房屋大量過剩,大量窮人買不起房,卻又在政府推動和銀行低利率零首付的誘惑下去買房,再加上華爾街金融機構火上加油,推波助瀾,通過“金融衍生品杠杆無限放大”來刺激消費和過度消費,引爆房地產市場崩盤,結果泡沫破裂,演變成金融危機,最終導致全球性實體經濟危機。
馬克思一針見血:“在危機期間,發生一種在過去一切時代看來都好象是荒唐現象的社會瘟疫,即生產過剩的瘟疫。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充分闡述勞動價值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偉大的剩餘價值論,精辟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及其內在矛盾,在此基礎上,馬克思預言出一個“ 金融資本統治的世界”,尖銳地指出:“一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國家,都周期性地患上一種狂想病,企圖不用生產過程作媒介而賺到錢”。
當人類為“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後,卻駭然發現“需”的萎縮、過時、無用,供需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落差,這時候,危機便會呈“雪崩”式連鎖反應,從天而降。
人口無節製的生育也好,產能無限製的過剩也好,核子武器無控製的泛濫也好,貨幣無規律的印發也好…… “過剩”無所不在,嚴重地向生產方向傾斜,往往必須使用極端的辦法才能加以疏緩、截流和徹底改道。
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是相對的“過剩”,不是整個社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絕對“過剩”,是因為人民的收入有限、消費特征局限、社會購買力不足造成的“過剩”。
“過剩”的結果,表現在產業鏈上就是資金鏈斷裂,導致員工失業、產品血賣、企業倒閉,爭執四起,抗爭不斷、槍聲不絕、社會動蕩……
甚至,不惜以戰爭的血腥方式大量消耗囤積過剩的兵器彈藥,因為隻有透過戰爭作最後了斷,才是產生需求的重要手段,高昂的軍費開支才顯的合理,龐大的武器庫才有用武之地,經曆戰爭洗禮和重組的世界似乎更加洗心革麵,生機勃勃。
但是,戰爭往往是恃強淩弱,刀光劍影,血流成河,殘酷的、反人性,應該堅決予以遏製和避免。
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過剩”問題雖然由來已久,卻越來越步入極端的路徑,已經到了隨時定格曆史車輪滾滾向前的步伐,引爆產能嚴重過剩、生產能力遠超消費能力、物極必反的重磅炸彈。
商品危機如此,人口危機如此,金融和經濟危機如此……,科技危機尤其如此!
殘酷的現實是,高科技產品必須以“物美價廉”屈身於它的整個發展和應用周期,以適應有限、苛刻和緩慢增長的市場需求,結果是,科技越趨尖端、產品效能越棒,競爭越來越激烈,價格越來越低,利潤越來越薄,如此惡性循環,周而複始。
相對於無限增長的生產力(供應-supply)與有限增長的購買力(需求-demand)之間的剪刀差,日益擴大,毫無交集。
如果馬克思仍然健在,他將怎樣解剖和審視危機演變的深層含義?
如果如此,馬克思作為科學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代言人,他會毫不猶豫地對資本主義的體製發起最後的攻擊,即抨擊資本主義發展到最後階段,隨著經濟泡沫一個接一個的破裂,演變成一個病入膏肓的魔法師,無力再掌控和化解自身引發的危機、無法再召喚回來自己打造的魔鬼。
人類,一直沒有放棄尋求新的生存發展的出路……
中國還有機會,是因為中國經濟30年的高速發展使得中國農村和城市普通公民的消費能力相應於中低端產品的購買力仍然具有可挖掘的空間。
“過剩”的結果,表現在產業鏈上就是資金鏈斷裂,導致員工失業、產品血賣、企業倒閉,爭執四起,抗爭不斷、槍聲不絕、社會動蕩……"
===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很妙的時期,有機會看到這些變化和其結果.
Of course, accept it. I am always open to new and better ideas, which distinguishes myself from others. That is why I can learn and improve without stop.
Better than mine. "大部分" is relative, "所有" is absolute, as to 人類社會的經濟危機,均原生性地起源於供需結構的失衡和錯位.
===
容我改幾個字:
"...大部分人類社會的經濟危機,均原生性地起源於供需結構的失衡和錯位..."
版主可以否定.OK?
===
因為馬克思的著作裏存在著資本主義的解藥.
美國金融經濟沒有"問題",現在隻是"盤整"(ADJUSTMENT)而已!
文章精簡,一語道破最佳.
===
如何貫徹?
中國人的一廂情願想法,多次受愚弄,再次一自己的解說來別人美化別人的"企圖"?
敵友關係是:時時處處都在改變!
千萬不可認定了"他就是我的朋友!" 最後,必然自己受累!必然的! 100%的!
引用版主: "越來越追求實際利益的至高無上。" === 就是表示時時處處都在改變!
實在說,馬克思從來沒有死過,他救活延續了美國的資本主義.
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用了很多馬克思的東西,否則老早就不行了,但是,西方人很精,"從來沒有"說馬克思的長處.
見: From Socrates to Sartes, by Lav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