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文化小常識》:「尊嚴」zt

(2011-02-24 15:02:20) 下一個

吮露鶴

這次突尼斯茉莉花革命,阿拉伯又稱尊嚴革命,人要活得有尊嚴,是伊斯蘭的基本訴求,因而這次為尊嚴站出來,一聲呐喊,由北非中東一傳一,國到國,遍地開出革命花朵。

猶﹣耶宗教傳統,盛言尊嚴,蓋人由上帝所創造,生來便有祂尊貴威嚴的形象。尊嚴為人當然之義,是現代化人權思想的元素,開花結果,已成現代文明不能或少的基礎。伊斯蘭同為亞伯拉罕信仰,此義本具,隻是現代之春來晚,世人至今才見花兒初綻。

尊嚴乃士之大本,吾中華文化亦重之。荀子言師術致士,以「尊嚴而憚」為第一。即士人要有尊嚴而生敬畏之心。如改用孟子的話表示,乃謂「天爵」:「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天爵」觀念,係相對於人爵而言,是一天賦的崇高地位,不由人給,比公卿大夫更貴,令人生敬。士所珍惜,是此天爵,可殺不可辱,堂堂正正做一個人,挺立天地間,乃儒教之教,與阿伯拉罕信仰遙相呼應。隻是尊嚴之為物,落在民間生活信仰中,給暗暗轉化成麵子,凜凜正義,隻餘人際間小恩小惠的交換關係。我們廣場六四前低氣壓的沉默,被六四時期的激昂突破,及六四後又回到萬馬齊喑現狀,可為明鏡,照見我民族本也有的尊嚴與正義感,卻怎樣在長期極權操作的迷思下被壓抑,被扭曲,成為整個麵子與關係交纏的社會,一士之諤諤希罕,千夫之諾諾尋常。

茉莉花是突尼斯國花,以花形容革命,乃指不流血革命。革命一定要見血,非暴力不可,是後來原教旨馬克思主義才搞出來的東西。revolution在哥白尼原是講天體運行,第一次用到政治上,是英國的光榮革命,因不需流血,所以光榮。革命的本義是說大轉變,非有必要流血,可不依靠槍杆子推動。中國古書革命的用法,指天命變革,換代改朝,不一定見血方成。革命不用你死我活,而運轉自如,是何等美事,以花形容之,賞心悅目。

隻是從來都沒有想到,那邊穆民的茉莉花革命方興,而中國版的茉莉花革命,竟會那麽快掀動了首頁!社會不公,官僚貪腐,民怨沸騰,中國與中東無別。但我們這兒有的是更硬的鐵腕更堅的金盾,和更乖的順民更怯的心靈,在互相對待著...一起守待著......。所以當年即使蘇東波巨浪,也就止於境外了。

可是二月二十號,中國十三城的茉莉花動員令,忽焉吹皺一池春水,全國泛起漣漪。論其組織規模,運動深度,自不能和中東比。然其之來也速,雖非似阿拉伯遊牧民族的陽剛,卻帶著風采全不一樣的嫵媚!

事緣一個匿名帖子,發布在海外網站,呼籲民眾廿日一起在十三處城市茉莉花散步,不喊口號,隻交談要吃飯要工作要住房要公平要公義要自由等等民生民權的基本要求,活得有尊嚴的要求。即使一通不知真假的帖子,竟也突破了重重網禁,吸引數百人全國由南到北同時現身,成千上萬人圍觀,解放軍停止休假隨時候命,國保武警公安便衣,由大街小巷直到虛擬空間,處處布崗,空群出勤。

香港中聯辦宣傳部長對傳媒放話:中國不會發生類似中東的茉莉花革命。這話應沒有錯,因中國不類中東。但不知他是真懵懂還是假懵懂,因中國仍是有自己獨特的茉莉花革命!看這次隻因幾句無法證實的話,黨、政、軍、警便都如驚弓之鳥,聯手維穩,力度空前。若是真不怕中國會發生茉莉花革命,當局何需神經質到這個地步?高度敏感,拿束花過來也要搶走,人想揀回散落地上的小花也要被抓。廿號二時的走上街頭,固無重大性也缺少嚴肅性,隻是作出一個生活姿態,自在的宣示,已足令操權者惶恐難安,忙得沒了沒完。這種把一切反對力量消滅於萌芽狀態的決心和力度,付出的高昂維穩精力和金錢代價如果用來反貪,中國一定是最廉潔的社會。可惜當政者仍執迷不悟,為保住貴權資本的利益,非但沒有從善如流,社會矛盾未予轉化,反來誓與民意背道而馳。越是高壓,抑製心底的人性尊嚴越是難耐,如無疏導,變革更新的力量滑轉而為動蕩,一發將不可收拾。

當政者一日不知改悔,忙東忙西不過天天自埋不定時炸彈。未知何時何地,任何突發事件風吹草動,都能一聲燃爆。請記住,這次茉莉花革命,起因於突尼斯八十後的小販與城管衝突,類似之事在中國早已司空見慣。強權勝弱勢固可一時,但敗走尊嚴前,終有那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