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尺子的尺度與宗教情感 ZT

(2011-02-22 14:49:35) 下一個

尺子的尺度與宗教情感

深山蘭

出處 :茶軒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211338.html

任何對工程略知一點的人都知道,測量不同尺度的物體必須用不同的尺度的尺子。如果尺子的尺度不合適,就會使得測量工作太煩瑣或誤差太大,或根本無法測量。如果你用測量手表零件的尺子去測量一座大橋,那就很搞笑。“殺雞用牛刀”是嘲笑所用工具的尺度不合適。

但我們在思考某些問題時,故意用不相稱的尺子去測量一些事物,其結論更有意思,尤其是當對某些哲學問題或宗教問題的思考。

每個民族都有宗教。當然,各民族的宗教情緒表達方式及強烈程度各不相同。那麽,什麽是宗教呢?這可不是好回答的問題。可以簡單地說:凡是涉及到人生終極意義等一類東西都可稱為宗教。換一個角度說,用尺度很大的尺子去測量很渺小的東西(主要是與人生有關的)或反過來,用尺度很小的尺子去測量很巨大的東西如宇宙而作的思考通常屬於宗教的範圍。無論怎樣定義宗教,動物一定沒有宗教,除非你的定義與人們常用的“宗教”一詞完全沒關。狗絕對不會關心地球未來是否會毀滅這一類的問題,假設它知道地球及宇宙這一類概念的話。它唯一關心的問題是目前如何找到食物和避免遇到強大的敵人。

羅素不是宗教徒。這裏的意思是指他不屬於任何特定的宗教組織,也不承認任何特定的經文是標準教義。但他完全沒有宗教情感嗎?不是。

羅素曾從宇宙的尺度去思考人類的未來。嚴格地說,這就是宗教情感在起作用。在《自由人的禮讚》中,他以科學家的謹慎、哲學家的敏感、神學家的情感、詩人的激情,滿懷熱忱而悲壯地寫道:“人是原因的產物,我們無法預知這些原因會取得什麽結果。他的由來,他的成長,他的希望和恐懼,他的情愛和信仰,隻是原子偶然組合的結果,沒有什麽熱情,沒有什麽英雄主義,沒有什麽強烈的思想和感情,能超越墳墓而保存一個個體的生命;古往今來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熱誠,所有的靈感,所有如日中天的人類天才,都注定在太陽係的無邊無際的死寂中滅絕。而整個人類成就的輝煌的殿堂,必定無可避免地埋葬在毀滅了的宇宙的瓦礫下——所有這些,盡管並非毫無異議,但仍然是如此幾乎確定無疑,以致任何哲學想否認它們都會站不住腳。隻有在這些真理的框架中,隻有在堅定的絕望的堅實基礎之上,靈魂的居所才能安全地建立起來。”

1, 這是NGC 2440 在臨死前猛烈爆炸後的樣子。爆炸後的殘骸——白矮星在照片中清晰可見。其中大概充滿了人類向往的鑽石。

這是假色照片。其中藍色代表氦,藍綠代表氧,紅色代表氮和氫。

恒星在生命的後期,其內部的熱核反應不足以對抗自身的引力,從而引起引力坍縮。這個過程會導致強烈的激波。這個激波將外層的物質拋出,也就是“爆炸”。對這顆恒星而言,這個拋射過程大概至少發生了三次。應是在不同的時間裏,向不同的方向拋出。因為三個不同的“軸”清晰可辨。大概是它的磁極軸與旋轉軸並不重合,或者是在爆炸發生時,它的旋轉軸在空間發生了突變。

我們的太陽在最後的彌留時刻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2, 這是另一顆太陽大小的恒星死亡時的照片。為NGC6302。是由ESO拍攝。“爆炸”的樣子都和NGC2440一樣。隻是它麵對地球的角度不同。它周圍若有行星和生命。那這一時刻對那些生命來說,就是末日。

對照兩張恒星爆炸的照片,你就會對愛因斯坦所說的科學家們持有世界是可理解的這一信念的合理性的深刻印象。

今天我們可以說,雖然我們對生命知道的還很少,但生命絕不是原子的偶然碰撞的結果。我們還知道,地球上的生命在太陽係毀滅前,可能早就滅絕了。地球內部的放射熱慢慢耗盡後,地球在地質意義上就死了。地球上的水會慢慢地被宇宙射線分解,因為沒有火山噴發來補充水源,因而海洋也就慢慢幹涸了。生命還能存在下去嗎?

隻是那些想人類離開地球或太陽係的想法,隻能是安慰自己心靈的幻影罷了。

羅素的話也隻不過是人類以自我為中心這種意識的一種直接的表述而已。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太陽係,我們的銀河係在宇宙中實在是太普通,太渺小。

3,這個是Centaurus A,也就是半人馬座A(NGC5128)的照片。半人馬座中的一顆星是比鄰星。這個星係並不屬於半人馬座中的一個,它僅在半人馬座為背景的深空。這是X射線和可見光照片的合成。其中藍色是X射線的數據。它是離地球最近的強大射電和X射線源。其中心應當是一超級的黑洞。向上下兩方的長條稱為Jet。雖然英文稱為Jet 和Emission,其實是高速、螺旋下落向黑洞的部分帶電粒子被“反彈回去”。經觀測,電子噴射速度達光速的一半。被拋出的物質達百分之三十。在它的下方,是落向黑洞的永恒死亡。在X射線噴射激流中,科學家們已探測到若幹新的恒星在形成。這是X射線對塵盤氣體壓縮而加速新星形成。這是死亡和新生的奇特結合。古人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此處找到新的解釋。

麵對宇宙間奇特的死亡方式,我們的腦海會思考什麽呢?羅素的所言就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一切較高級的科學工作的背後,必定有一種關於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這有點像宗教的感情。”“同深摯的感情結合在一起的,對經驗世界中所顯示出來的高超的理性的堅定信仰,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說法,這可叫做‘泛神論的’概念(斯賓諾莎)。”

愛因斯坦所說的宗教情感和我們所說的略有點不同。他進一步說:“我認為宇宙宗教情感是科學研究的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你很難在造詣較深的科學家中間找到一個沒有自己宗教感情的人。但是,這種宗教感情同普通人的不一樣。”

你不可以把愛因斯坦的“宗教情感”簡單地還原成大眾通常的觀念。

4, 這是M83 的假色照片。其中紫紅色是新恒星誕生的區域。和其他數不盡的星係一樣,在如此多的恒星周圍,一定有幾千萬乃至億萬多的類地行星。科學家們僅對我們太陽係周圍的銀河係旋臂上離我們很近的恒星很粗略的搜索就發現了眾多的行星,但多數都是類木星的巨型氣體行星。其中有部分是質量為地球數倍的類地行星。太小的行星,目前沒有辦法發現。由此推斷,在一個星係中,行星的數量應和恒星數量級相去不太遠。在靠近旋臂外緣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恒星周圍的行星上麵可能有生物。若有高級智慧的生物存在,他們大概正在用各種望遠鏡在四處搜索,或用我們不知道的儀器在向銀河係瞭望。也許,銀河係太渺小,他們隻是偶然一瞥,根本沒有多加理會。

麵對這神秘而美麗的星係世界和宇宙,如果我們心頭沒有一絲的聯想,那我們就和螞蟻差不多了,隻盯著眼前尋找食物!

以上照片除注明外,其餘的都是來源於NASA網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