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胡舒立:中國碳交易準備好了嗎

(2009-12-16 13:30:51) 下一個
胡舒立:中國碳交易準備好了嗎
www.hebei.com.cn   長城網    時間: 2009-12-09 08:38:00

  從自願減排開始試點的中國,能否在現實的製度約束下,找到一個真正適合中國的碳交易路徑?

  在中國,利用市場機製來實現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向,似乎正在被決策層所逐漸接受。但在中國應該建什麽樣的排放權交易市場,選擇什麽樣的發展路徑上,爭議仍然較大。

  北京環境產權交易所(下稱北京環交所)總經理梅德文曾對筆者,作過這樣一個比喻:“碳限額交易(cap-and-trade)相當於法拉利;我們目前隻是鄉間小路,隻適合開拖拉機。”

  北京環交所是中國目前主要的三家從事跟環境和能源相關的交易所之一。其他兩家分別位於天津和上海。它們正式掛牌的時間均不過一年有餘。這三家均由地方政府支持成立。

  “芝加哥模式”

  和北京、上海兩家交易所不同的是,天津排放權交易所(TCX)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它的股東包括中國三大國有石油公司之一——中石油(13.78,-0.13,-0.93%)(CNPC)下屬的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和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其中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總股份的53%,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持有22%、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持有25%的股份。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在創建之初,便決定借鑒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自願限額交易模式。它的名字也正體現出這一定位。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創始人理查德·桑德爾先生可謂限額期貨交易模式的開山鼻祖。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桑德爾就撰文倡議,創建一個商品期貨交易市場來解決美國的酸雨問題。在美國國會於1990年通過《清潔空氣法案修正案》之後,桑德爾作為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下設的清潔空氣委員會主席,參與了美國二氧化硫排放配額期貨市場的建設,這個市場最終成為2003年成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前身。

  在決定進入中國市場前,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已經在歐洲、澳大利亞及加拿大進行了成功的複製。他們相信他們在排放大國中國也可以實現這一目標。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中方合作夥伴雖然對中國的政策環境有深刻的認識,但他們看好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這一模式。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董事長戴憲生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曾如此表示,“他們(芝加哥氣候交易所)自願減排的模式,我們覺得中國的情況跟美國很相似,沒有承諾限量減排,不等於我們不做這些事。美國做起來了,中國企業內在也有這些要求。”

  2009年9月初,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正式對外推出“企業自願減排聯合行動”,即在目前沒有設定絕對減排目標的情況下,本著企業“自願設計規則、自願確定目標、自願參與交易”的原則,通過招募、設計和交易三個階段,研究和執行符合中國國情和企業實際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測量、報告和核實體係、目標承諾與減排和交易體係,以企業自願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協議的方式,通過天津排放權所交易所市場平台組織實施。

  按照計劃,“企業自願減排聯合行動”首批將選擇20家國內排放企業,這些企業應該涵蓋各個不同的行業,擁有較大的排放規模。

  另根據設計,交易所需的限額(下稱cap)並非存量絕對減排,而是增量放緩。

  自願減排起步

  但在北京環交所看來,中國目前的政策環境離真正經濟意義上的交易差得還很遠,尚不適合立即采取限額交易這一被其稱為“激進式改革”的模式。相反,根據中國過往的經驗,總經理梅德文認為,“漸進式改革”也許更適用於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展。

  為此,北京環交所決定從VER——自願減排交易開始做起。

  北京環交所董事長熊焰解釋,這個自願減排就是沒有強製減排責任的國家和企業,基於企業社會責任,或者社會的長遠發展,自願減排產生的減排量。

  2009年8月5日,北京環交所宣布達成“國內自願碳減排第一單交易”—— 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27.7萬元購買奧運期間北京綠色出行活動產生的8026噸碳減排指標,用於抵消該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來至2008年底全公司運營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不過,在2009年10月接受筆者采訪時,熊焰承認,這第一單具有偶然性。目前,他們一直在研究,試圖製定出一個自己的碳自願減排標準,並將目標暫時鎖定在廣義的農業項目,而非大型工業項目上。北京環交所稱,他們將在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結束前正式公布其中國農業自願減排標準。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林健也和北京環交所持相同的觀點。他在2008年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就曾表示,中國現有的環境能源交易市場不存在碳排放量的交易。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到目前為止主要做的,隻是節能減排和環保技術及資產類的交易。近來,他們也增加了碳自願減排(VER)項目,主要是針對國家發改委已經批準的減排項目。

  不久前在接受筆者電話采訪時,林健進一步表示,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模式並不完全適合中國,因為美國是聯邦製政府,聯邦雖然沒有承諾強製減排目標,但美國各州有獨立立法的權力,有許多州建立了各自的強製目標,而中國的法律體製完全不一樣。

  殊途或許同歸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全球副總裁、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董事長助理黃傑夫則對前景較為樂觀。他承認中國不能完全照搬美國的模式,而且在中國必須緊跟著政策走,但他認為,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總裁桑德爾三十多年的排放權期貨交易經驗完全可以為中國所用。

  三個多月前,在接受筆者采訪時黃傑夫曾指出,中國實際上已經有了一個cap,就是“十一五”計劃中製定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也就是到2010年,在2005年基礎上降低單位GDP能耗20%。說這話的時候,中國官方還沒有提出碳強度的概念。

  11月26日,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到2020年,將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單位GDP碳排放40%至45%。

  黃傑夫表示,雖然外界有很多人認為中國提出的這一目標還是過於保守,但他認為,有數字比沒數字好,表明中國至少往前邁出了一大步。而這也是中國走向限額交易所需政策的一大步。

  不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林健認為,中國政府雖然公布了這樣一個數字,但“交易環境並沒有根本的改變”。他表示,交易不是追求的一個目標,而是一個手段。不能把追求交易本身作為一個終極目標。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碳市場的副研究員陳洪波看來,不管是碳市場,還是其他的市場,發展起來都是要有條件的,而他認為目前中國的很多市場基礎設施還很不成熟,比如減排量交易的法律產權歸屬問題,缺乏第三方認證機構等。另外,市場的需求到底有多大,也是一個未知數。

  陳洪波認為,將來的碳市場,必須是一個強製性的市場。即政府製定總量,才會有需求。

  對此,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亦有務實的認識。他說,實際上,最終殊途同歸。“大家隻要做這個行當的人,或先或後,或早或晚,都會走到這條路上(限額交易)。”

標準普爾推全球首個新興市場碳效指數

2009年12月11日 08:10 
涵蓋全球21個新興市場的800家企業,中移動排名第五;希望未來三年內為節能減碳企業融資10億美元
張瑞丹 發自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當地時間12月10日上午,標準普爾評級公司(Standard & Poor's)與國際金融公司(IFC),共同發布了世界首個針對新興市場的碳效評級指數(S&P/IFC Carbon Efficient Index),以幫助投資者評估具有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在碳排放量上的表現。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這一話題的持續升溫,投資者除了關注新興市場上市公司直接的回報之外,也開始重視這些企業的碳排放表現。新發布的碳效評級指數,將涵蓋全球21個新興市場超過800家公司,當然也包括“金磚四國”(中國、俄羅斯、印度以及巴西)。

  據了解,在這800家企業中,韓國三星電子的權重最高,達到了2.86%。中國最靠前的公司,為排名第五的中國移動,權重達到了1.52%。其他上榜的中國企業,還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人壽等。

  標準普爾指數委員會主席大衛•布利澤(David Blitzer)在發布會上表示,新興市場目前已占全球股市11%的份額;而且新興市場的很多上市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在快速增加。因此,這一市場也成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關鍵市場之一。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其他對這一市場感興趣的機構投資者,都開始逐步將上市企業的碳排放表現納入投資決策中。

  今年早些時候,標準普爾發布的針對美國市場的碳效評級指數就顯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自願大幅度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至少降低到低於市場的平均排放水平。”

  “過去,過分簡單化的篩選方法幾乎淘汰了整個行業,例如航空業或者石油企業,因此造成了很多信息的不對稱和誤解,”布利澤說,“而新的指數在針對某個企業的碳足跡多少進行評級時,會在行業和國家之間進行權衡。”

  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的交易谘詢服務部副主任瑞凱特(Rachel Kyte)也表示,隨著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投資者也因投資企業類型的增加而倍感壓力,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表現出強烈的投資欲望,希望能夠集中於投資可持續領域,其中就包括低碳企業。

  “全球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將可以通過追蹤該企業的碳排放狀況,來決定是否投資。我們希望能夠借這個評級指數,讓那些表現優秀的低碳企業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瑞凱特告訴筆者。

  這兩家機構預測,碳效評級指數的公布,可以在未來三年內,為注重節能減碳的企業帶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投資者在分享新興市場經濟回報的同時,也有望幫助這些公司降低24%的碳排放。

  標準普爾在編製指數時,將采用Trucost公司提供的碳排放數據作為計算基礎。國際金融公司則將為標準普爾和Trucost在新興市場聯合進行的碳研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以及技術支持。

  目前,國際金融公司還和英國國際發展部、全球環境基金(GEF)聯合啟動了碳信息披露項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該機構希望今後進一步推廣這一自願碳排放信息披露項目,使得新興市場參與的企業數量超過500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