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畔拱北(五眼)橋旁的漱玉灘上,矗立著一座“黃埔軍官學校東征陣亡烈士紀念碑”。碑文中烈士題名第一個是中將劉堯宸。他在第二次東征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二師四團團長,身先士卒,指揮作戰,帶頭衝鋒,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熱血灑惠州,英名垂青史。
劉堯宸(1894—1925),字俊輝,福建省福清縣人。世居霞浦,祖父劉長泰,海壇副將;父劉培芬,廩生。他為人聰敏,勤奮好學。稍長就學於倉前山培 光學院。1911年他17歲時,入陸軍小學校,1912年18歲時加入同盟會。後入清河預備軍官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民國8年(1919年),他從保 定軍官學校第七期畢業後,派回福建見習,投福建靖國軍總司令方聲濤,任上尉副官,後改任第三團楊子明部連長。民國9年(1920年)任粵軍第十六團團附。 後十六團設衛隊司令部,任參謀長。民國12年(1923年)冬粵軍由閩回粵,他擔任第十一團第一營營長。1924年孫中山先生創辦了黃埔軍官學校,廣納人 才,6月就任黃埔軍官學校教官。劉教官性格剛毅,作風豪邁,英姿聰敏,思想開明。當他上戰術課時,陳明仁等一些學生,認為已經學過不感興趣,並當場提問爭 論問題。劉教官認為他們敢於發表不同見解,提出和爭論問題,正是有膽有識,大有作為的人。下課後經常與這些學生親切交談,增進感情,並加以引導和培養。 1925年春,孫中山先生決定舉行第一次東征,以討伐陳炯明;當時劉教官擔任教導團第二團第二營營長,他把陳明仁調到營部見習。2月上旬,在劉營長親自率 領指揮下,圍攻惠陽淡水時,陳明仁等敢打敢衝,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出色完成了戰鬥任務。3月初,陳炯明部林虎2萬餘人自興寧、梅縣出發,3月12日與東 征軍教導一團在棉湖地區遭遇,一場空前慘烈的惡戰“棉湖戰役”打響了。戰鬥從拂曉一直延續到下午,林虎部憑借有利地勢,居高臨下,以萬餘兵力直撲黃埔一 團,而黃埔軍久戰疲憊,麵臨全軍覆沒的危險。而二團雖然奉命增援解圍,但當時新任團長錢大鈞首次指揮實戰,謹小慎微,優柔寡斷,耽誤戰機。二營營長劉堯宸 心急如焚,怒火衝天,實在忍不住了,跑到錢大鈞團長麵前要求快下命令出擊援救一團,迫使錢團長下令進攻。劉堯宸氣衝衝返回營隊命令號兵“吹號,出擊!”二 營在劉堯宸帶領下,向林虎軍右翼攻擊。一營隨二營前進,三營占領左側高地,掩護全團側翼。黃埔二團在劉堯宸的帶動下,終於克服了團長的優柔寡斷,全部投入 了戰鬥,結果解救了一團,因他有戰功,被提升為團附。6月,回師廣州。以平息滇軍總司令楊希閔、桂軍總司令劉震寰的叛亂有功,又被提升為第四團團長。
好駿馬快行千裏,英雄漢越戰越強。1925年10月,國民政府決定第二次東征。10日,東征軍務縱隊進到惠州附近,第一縱隊還攻占了惠州城郊區飛鵝嶺陣 地。惠州城牆高厚,建築堅固,設防周密,前迎西湖,後枕東江,構成天然屏障;城牆前麵道路狹小,不易接近,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素稱天險。陳炯明悍將楊坤 如部數千人守城,妄想憑借此有利條件,與東征軍對抗。但東征軍決心攻下惠州,作為第二次東征首要之戰,並以二師四團為主力,攻打北門。身為四團團長的劉堯 宸接受任務後,與蘇聯顧問、炮兵專家等先行偵察,並向指揮部報告,以便製訂作戰計劃。10月12日,劉團長接到攻城命令:首先必須建立一支由200名誌願 兵組成的奮勇隊(敢死隊),供給進攻者梯子等。於是四團召開了大會,號召戰士自願參加奮勇隊,結果報名參加奮勇隊260人。劉下令整隊,分成六人一組,每 組發給棒子、梯子。敢死隊組建完畢,連夜進行了簡單的攀登雲梯的訓練。因時間太倉促,戰鬥小組的組織和戰術上的配合,都沒有來得及認真地演練。劉堯宸協同 各級黨代表在全團進行了慷慨激昂的戰前動員,他雄辯有力地對士兵講述了國民革命軍占領惠州的意義、攻城得勝對於整個四團的重要性、榮譽和貢獻等。總攻前, 劉團長還帶頭寫了遺囑,激勵士氣,以示破釜沉舟之誌。
10月13日上午9時多,指揮部下達了總攻擊令,即時炮轟北門。 四團勇士們以敢死隊為先鋒,在一陣長號聲中,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鋒。因為進攻北門必須通過拱北橋才能到達河灣(即渡口所)接近城牆,而敵人依靠城高牆 厚,堅固工事,居高臨下,頑強抵抗,用密集火力封鎖五眼橋,使得衝向城牆的勇士們一批批地倒下。可是四團將士奮不顧身,視死如歸,一排人倒下去,一排人又 接上來,副營長譚鹿鳴等相繼陣亡,敢死隊傷亡過半,情況極其危急。下午,劉團長的得意門生連長陳明仁、連長陳賡率敢死隊投入戰鬥,冒著槍林彈雨,帶頭衝鋒 前進。劉堯宸也親自上陣指揮,帶領敢死隊攻城,並說:“敢死隊,敢死隊,我們不敢死,誰敢死?有主義之兄弟們,不要怕,速從我來!”不久,劉堯宸與陳明 仁、陳賡冒著猛烈的炮火搶先衝過了橋,衝到離城牆很近的地方,並帶去八張竹梯。但敵軍以密集的炮火向運梯隊猛烈掃射,士兵們一個一個倒下五眼橋,落入河 中。當劉堯宸命令陳明仁等率敢死隊爬梯登城時,劉團長被敵軍一排機槍子彈擊中膀胱,因流血不止而犧牲,時年31歲。陳明仁、陳賡等見劉團長不幸犧牲,心如 刀割,仇恨湧心頭,帶領隊伍繼續發起一次又一次猛攻,屢登城牆,均未成功。入夜,總指揮部研究了戰況,調整了戰術。14日下午二時,再次發起總攻,陳明 仁、陳賡、蔣先之懷著為劉團長報仇的決心,率領敢死隊從北門、西門攻城,拔出戰旗,發起衝鋒,英勇奮戰,先後登城把紅旗插在城牆上。4時多,素稱天險的惠 州城全部被黃埔軍所占領。陳炯明守城頭目楊坤如也負傷逃命,戰鬥勝利結束。
攻克惠州之戰,東征軍共傷亡400多人,其中較高級軍官就是劉堯宸 團長。10月16日,東征軍總指揮部在惠州第一公園(即今中山公園),舉行隆重追悼攻惠陣亡將士大會,以慰忠魂而勵後死。會場上懸掛悼念劉堯宸團長挽聯 雲:“一鼓克天險名城,取義成仁,長留浩氣;餘事為後死本責,鞠躬盡瘁,共建殊勳”。追悼大會由蔣介石主持並講話。周恩來宣讀祭文並發表演說。他勉勵黃埔 官兵繼續努力,最後實現孫中山的遺誌。蘇聯顧問羅加覺夫作了感情真摯的講話,他說:“在惠州戰役中我失去了這樣一位朋友,他就是劉團長。劉團長是教學的一 把好手,與他談話是令人愉快的,他的友誼是可靠的,他在作戰中的表現更是光彩奪目。我常常觀賞他,認為他將來會成為一位偉大的統帥”。“當他的團在惠州城 下進攻受挫時,為了振作士兵的消沉情緒,他率領隊伍衝向前去。他率領的40名勇士中,活著的還有18人,但沒有劉團長。黨失去了劉同誌這樣一位革命戰士, 士兵們失去了常勝的指揮員。安息吧,勇士!我們心中將永遠懷念你,你的戰鬥功績載入中國革命史冊,它將成為中國青年的典範”。10月21日,國民政府發布 命令:“追恤陣亡團長劉堯宸,決定追贈劉堯宸為陸軍中將。特發給一次恤金五千元,又家屬年恤金七百”。同誌同鄉護送靈柩,入葬黃埔烈士墳場,並有陸軍中將 劉君堯宸墓碑文(代理校務閩人何遂撰文並書。見黃埔東征烈士墓園)。長州島上烈士長眠,浩氣長存,精神永在。 (原載1997年《惠城文史資料》第十三輯,惠城區政協文史委員會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