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個同齡人怎麽就與我談起“以什麽方式離開人間為最幸福”的話題。“簡簡單單生個什麽病,然後,安安靜靜地離開,自己少受罪,孩子少受罪”,“從健康到離開的時間段越短越好”大概成了我們這一代絕大多數人的願望了,要知道,我們這一代人有好多好多是獨生子女的父母。
說到這裏,朋友歎氣了,怎麽能做到呢?是啊,誰不想幸福,怎麽做到啊?我說,積德唄。她不同意,她說,此生她救濟了好多人,甚至還救過人家的生命,咋的還得了病呢??我忽然有點知道了,大概是我們還不懂得啥是幸福。
啥是幸福呢?要得到什麽嗎?還是要去除什麽討厭的累贅(比如生病)?可是,按咱這樣的俗人應該沒有這麽大的本事想要啥有啥,想不要啥啥就能離開吧?俗人就隻能在俗人的環境中來過俗人的幸福生活了。目前來講,如果我可以“當生活中發生什麽時,能心安理得的接受,能微笑的接受,能沒有抱怨,能感恩”那就是幸福了。我心裏的積德就是“現在就在生活中積攢這樣的心態,積攢這樣的德行”。
幫助別人是不是積德,當然是!救了別人的命是不是積德,當然是!!隻是,我們這樣的俗人,隻要心地善良些,這些還是能做到的。但是,生活境遇的變化能使自己保有心平氣和,不急不惱不大悲不大喜,似乎困難許多,就隻能靠自己的信仰來承受了。
這個信仰不一定非要某種形式,而是參與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時時刻刻。
想起一件小小小小事,當我們在院子裏拔草,我們不太會憤憤不平“這些雜草為什麽來到這裏?”,不太會糾結著不放。我們能理解,花草在同一片天地間,在同樣的風吹雨淋中自然生長著,我們隻是簡單地拔草而已,甚至還會為拔草而竊喜,嗬嗬,今天因拔草曬了太陽;今天因拔草勞動了,今天因拔草怎麽怎麽的···,如果我們能用拔草這樣的心態來看待生活中每一個“不應該”,我自認為(不一定對)就能逐漸地抹去應該和不應該之間的界線,漸漸地感受到蒼天給予的平等,漸漸地做到凡事感恩。而這個漸漸的過程目前被我說成“積德”,積德積多了,凡事感恩了,心裏是不是美美的,是不是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