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水電規劃失算 金沙江畔麻煩不斷

(2012-06-15 03:34:58) 下一個

中國水電規劃失算 金沙江畔麻煩不斷





中國的金沙江,字麵上的意思是“流淌著黃金沙粒的河”,這一點很快就可以名符其實了。中國的水電公司計劃在這條約2300公裏長的長江上遊支流上,建造25座發電量為5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站。中國的國營水電公司,地方政府,以及能源緊缺的比較發達的東部各省市,打定主意要從這些水電建設和發電項目中猛撈一把。然而,在北京規劃的能源和氣候目標的帶動下,這一輪新的建大壩的運動,將減少中國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傷害中國與下遊鄰國的關係,同時也提供不了北京正在尋求的無汙染排放的電能。(有點嫉妒羨慕恨,所以無法吐出象牙)









中國水電規劃失算 金沙江畔麻煩不斷 


 


詹姆斯敦基金會出版物“中國簡報,第12卷第11期,20125 25日出版


原文作者 薩賓·約翰遜·賴澤


 

中國的金沙江,字麵上的意思是“流淌著黃金沙粒的河”,這一點很快就可以名符其實了。中國的水電公司計劃在這條約2300公裏長的長江上遊支流上,建造25座發電量為5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站。中國的國營水電公司,地方政府,以及能源緊缺的比較發達的東部各省市,打定主意要從這些水電建設和發電項目中猛撈一把。然而,在北京規劃的能源和氣候目標的帶動下,這一輪新的建大壩的運動,將減少中國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傷害中國與下遊鄰國的關係,同時也提供不了北京正在尋求的無汙染排放的電能。(有點嫉妒羨慕恨,所以無法吐出象牙)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受到國內和國際上不斷增加的壓力,逼得北京不得不努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國政府在第12個五年計劃中,訂出了一係列有約束力的目標:在一次能源消費中,要把非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加11.4; 2015年,將每單位GDP的能源消耗減少16%,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17%。現在,中國正在尋找幹淨,無排放和可持續的電力能源,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實現中國政府製訂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減排的目標。北京錯誤地以為,上馬更多大型的水電設施就能提供這樣的能源。因此,現在中國在一些大江大河上,有幾十個大型水電項目正在計劃上馬,或者正在進行建設,其中包括湄公河上遊的瀾滄江上的26個大型水電項目,薩爾溫江上遊的怒江上的13個項目,以及雅魯藏布江上遊的28個項目。

水電規劃
失算的故


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戶的中國電力部門,對於北京實現其排放目標是至關重要的。跟美國相比,每發電一兆瓦小時,中國平均多排放70%的二氧化碳。2009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近50%來自電力部門。因此,電力部門的發展將對中國的排放控製產生重大的影響。


煤炭是含碳非常高的燃料,燒煤產生了約80%的中國電力。中國電力這麽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是由於他們對煤炭的嚴重依賴。水電僅占中國的發電量的16%,剩下的4%是核能,風能和太陽能加起來的發電量。主張多建水電站的倡導者認為,把主要依靠煤炭的能源結構轉移到更多地依靠水電,將有利於中國實現其二氧化碳的減排目標。


他們的理由根基於所謂的“水力發電是一種清潔,可持續和無排放的能源”的誤解。即使聯合國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也默許支持這種誤解,允許各國自願地報告其水庫大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是強製性的)。然而研究表明,水電可能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水庫淹沒區下邊以前那些森林裏的有機材料,以及其他的有機雜物,在水庫岸邊堆積分解,從而釋放出大量的甲烷,其實就是一種溫室氣體。這個問題,對熱帶地區的水電項目的影響特別大,因為那裏植被茂密,有更多的有機物質積累在水庫裏。有一些熱帶地區的水電設施,每度電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燃煤電廠的兩倍多。因為中國計劃中的大部分水電項目都位於林木茂密的南部和西南部的亞熱帶省份,新的水庫都可能成為巨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典型的“父子騎驢邏輯,無論中國做什麽,不做什麽,都是錯誤的,罵你沒商量。)


 


更難適應氣候變化

中國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也包括了關於要如何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北京希望加強中國的“應付極端氣候事件的能力,從而提高中國的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然而,建設更多的水壩,將適得其反,會降低中國的應付極端氣候事件的能力(純屬胡說八道)。有人預計以後將有更頻繁,更嚴重的創記錄的水災和旱災。


首先,因為大型水壩的建立,讓數以百萬計的人不得不麵對氣候環境的變化,大水庫對濕地和人類居住區的影響,限製了中國的應付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的適應能力


為了電力生產效益的最大化,水電站在雨季蓄水和旱季期間放水。這種對於天然河流流量模式的改變,影響到下遊的濕地,湖泊和沼澤,導致它們的消失,有損於這些自然蓄洪係統的正常功能。因此,大壩減少了小洪水發生的頻率,但也同時減少或消除了濕地本身的自然吸水能力,從而削弱了它們對付嚴重水災的能力。


此外,大壩使濕地變成了耕地,為下遊城市的工業和家庭,提供了電力和灌溉用水,支持這些城市不斷地發展和增大。因此,水電開發有利於下遊地區的人口增長,同時把更多的人口置於大壩潰壩的危險之下。降雨模式的改變可能導致上遊的洪水泛濫,一旦超過庫容,大壩就會潰壩,後果不可想象。(。。有詩人賦詩雲,夏日消融,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備受爭議的三峽大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三峽水電站裝機容量22.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847億度,供應了華中,華南和華東地區的許多城市,包括下遊的大都市上海。三峽水庫在2011年的旱季,雖然為長江中下遊的人口提供了穩定的水源,它也同時加劇了中國的兩個最大的淡水湖泊,洞庭湖和鄱陽湖的幹枯。雖然三峽大壩經受了2010年的第一次大洪水的考驗,它是否能扛得住未來更大洪水的衝擊,沒有人可以確定。如果三峽大壩潰壩了,下遊地區將無法依靠自然漫灘來減輕洪水的影響,可能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災難性的後果。(誰家的大壩沒有潰壩的可能性?加強監測,利用發達的現代通信手段,及時發布警報就是了。下遊人民也應該不時地演習一下如何進行緊急疏散。)


其次,大型水壩的儲水加劇了下遊地區的幹旱。從理論上講,水庫釋放儲存的水,可以為下遊提供短期的抗旱救災幫助。然而,放水放到低於一定的水位以後,水電運營商修水壩發電的主要目標就無法實現了。事實上,在2011年的嚴重幹旱時期,中央政府不得不下令,讓三峽總公司開閘放水,紓緩下遊旱災的事情就表明,水電運營商很可能把自己的發電利益放在比抗旱救災更優先的位置來考慮。(肯定會是這樣。如果是私人投資水電,肯定是為了賺錢,不是辦慈善事業。如果是國家投資,那是為了什麽?)


第三,大壩使沿海城市更難以應對海平麵的上升。上遊水庫攔阻了淡水,河流三角洲的天然水外流量就減少了,導致沿岸的地下水位下降。再加上海平麵的上升,這使得沿海三角洲地區更容易發生海水倒灌,汙染沿海的地下淡水的含水層,使水質不再適合人類食用。更多的水壩可能會加劇未來的海水入侵,海平麵上升給中國沿海許多城市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過去位於長江三角洲的上海,已經經曆過的鹽水入侵,有研究人員認為這跟三峽大壩減少了下泄的水量相關。


最後,大型水電基礎設施的高投資和長期性,使得它很難或根本不可能適應未來環境,農業和經濟活動以及人類居住地區模式等方麵的變化。


大型水壩的造價是非常昂貴的。創紀錄的三峽大壩耗資約250億美元。甚至更小的像計劃在長江上遊建造的小南海大壩,其工程耗資也將高達56億美元。中國郵報的證券分析師邵明輝估計,2020年以前,水電行業在基礎設施方麵的投資的需求可能高達1360億美元。這種規模龐大的投資,往往暗示著強烈的“路徑依賴性,即使以後發現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因為投資者期待著實現原來承諾的投資回報,地方政府也不願意承認真的有所謂更好的替代方案,一條道跑到黑。


此外,水電站大壩的設計是基於曆史記錄的和當前測量的河水流量。雖然大壩的壽命範圍在50年到100年之間,未來幾十年裏的氣候變化可能會改變河水流量。但是,要想改變現有的大型水壩,以適應未來的變化,不是技術上不可行,就是成本非常昂貴而幹不起。河流幹涸或河道的改變,會把水壩變成(被法令限製)擱淺資產,因為水壩不能像太陽能或風能發電裝置那樣移動到別處去。2011年的幹旱造成水電輸出減少了28%,導致貴州1000多家工廠和公司停產,說明即使水流量的暫時減少,也可能會導致顯著的電力短缺。

築壩引起的國際關係問題


 


中國大張旗鼓的大壩建設,將對與鄰國的關係,產生負麵的影響。此外,中國國營的水電公司在海外的企業,也可能會損害中國的國際聲譽。


中國的領土包括18個亞洲主要國際河流的部分流域。而且,在這些流域裏,中國的位置大部分又是處於上遊,而對於雅魯藏布江,湄公河,薩爾溫江來說,中國更是其發源地。因此,中國的水電發展具有國際影響力,受其影響的下遊沿岸鄰國,包括孟加拉國,柬埔寨,印度,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中國境內的梯級大型水電站大壩群的建設,會影響到下遊各國的水量和水質。雖然這些水壩,對水量的供應,魚類種群,以及下遊人口生活的負麵影響的準確程度,現在可能是未知的,這種影響肯定存在。


上遊的水壩對於河流的下遊地區在控製水流時間和水流量方麵有一些影響。因此下遊的人們,可能會覺得,是北京,而不是大自然,控製著他們的河水和他們的福利。當然,因為水流量沿河而下總是不斷增加的,處在上遊的中國不能完全控製整個河流裏的水。然而,大河流域是非常複雜的,在特定的部位確切流入多少水是很難衡量的,下遊國家的公民可能會感覺著完全是中國在進行著控製。(這種現狀是老天爺安排的,上遊國家的祖先打下來的,下遊國家的人民不服,盡管派兵來打,打不過,還不對上遊國家友好一點,等著掉餡餅嗎?交水費來買也行。) 例如,印度的報紙說,中國利用“卓越的上遊位置,“控製國際河流的獨特地位,”懷疑中國偷偷地從雅魯藏布江調水。2010年,湄公河流域發生嚴重的旱災,下遊國家的農民和漁民忿忿指責,是中國的水力發電站造成了災區的旱災問題,盡管中國保證,中國的水電站隻不過用了河流裏4%的水。(愚蠢的人民 + 惡毒的政客) 無論這些懷疑的真實性,鑒於中國的地理位置,更多的水電建設,將讓中國與憂心忡忡的下遊鄰國的關係更加緊張。


此外,近十來年,中國的國營水電公司已經越來越重視開發海外市場,把他們從國內項目取得的經驗和技術應用到海外市場。更多的國內大壩建設,可能使這些企業更具有國際競爭力,因為他們由此獲得了技術經驗和財政資源。然而,這些海外企業,可能會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


由於歐洲和北美的大型公司已經不再對任何大型水壩的建設項目感興趣,以新發現的技能武裝起來的中國公司,一直在亞洲,非洲和南美尋找承接水電項目,其中有許多想上新的水電項目的國家,缺乏完善的法律政治製度和強有力的環境監管,政府腐敗,國內形勢不穩定。目前中國的銀行和公司在66個國家裏,參與了約300個項目,這些國家包括安哥拉,緬甸,柬埔寨,埃塞俄比亞,伊朗,塞拉利昂和蘇丹。由於上述問題,許多項目是高風險的,涉及到當地政府的侵犯人權行為,以及項目無法根據國際環境和安全的標準進行建造。所以從長遠來看,這對中國公司,並最終對中國整個國家,產生負麵的影響。


緬甸伊洛瓦底江上的密鬆水壩項目正好說明了這一點。該項目位於克欽邦,那裏眼強大的分裂主義運動,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之間的武裝衝突頻繁。在吳登盛總統叫停水壩項目以前,該項目的資金原定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提供。對於克欽邦,作為其文化的發祥地的密鬆,擁有特殊的文化和宗教意義。如果水壩項目建設不停,其結果可能是中國被視為缺乏文化情感,無視當地的少數群體。



結論與建議(是狗嘴裏吐出的象牙嗎?)

為了達到節能和減排目標,北京一門心思地大上水電項目,忽略或淡化了興建大型水壩對氣候,國家適應能力,與鄰國的關係以及國際聲譽等方麵可能產生的負麵影響。然而,如果不修大型水壩的話,我們也有一係列其他的替代方案。


更加注重能源效率,也能挖掘出巨大的能源節約。例如,通過實施國際上最佳的做法,中國的水泥行業可以節約23%的初級能源。在電力部門,政府可以加速努力發展更高效的超臨界和超超臨界電廠,多建一些集供熱與發電於一身的熱電廠,以取代低效率的小型發電廠。效法美國的“能源之星方案,推廣使用更高效節能的家用電器和照明設備。


此外,所有現有的替代能源基礎設施,都應連接到國家電網上。截至2011年,30%的中國的風力發電能力尚未連接到電網上。到2008年年底時,中國還保有50000座小水電站,其中許多還是數十年前建造的,使用著過時的裝備和低效的技術。中國在建設新的項目之前,應該仔細調查研究現有的基礎設施,如果有必要,利用新技術進行改造,可能更富有成效。盡管這些小水電雖然在規模上不如雄偉高聳的大型水壩那樣令人印象深刻,這些替代方案,還是可以減緩預期的能源短缺問題,並幫助北京實現其節能減排目標,不用擔心大型水壩帶來的負麵影響和未來的風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