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金融資本時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2-02-12 18:01:50) 下一個

金融資本時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來源:《紅旗文稿》 作者:


 


 


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其實是民眾對貪得無厭的大金融資本的怨恨的總爆發。從近兩年的一係列事件中,我們可以更深刻地認識金融資本時代西方國家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的高盛“欺詐門”事件更是一個典型的事例。2010715日,美國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財團同意支付5.5億美元罰款,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民事欺詐指控達成和解。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由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對金融機構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對美國證交會而言,重罰高盛財團,在美國國內和世界麵前重塑了自身強力執法和監管者的正義者形象。而在財大氣粗的高盛看來,區區5.5億美元僅僅是兩個禮拜的純收入而已,還不足2009年淨收入的5%,用其迅速終結訴訟,消除曠日持久的官司中可能不斷爆出醜聞的後患,是一筆十分劃算的交易。所以,這場世界矚目的金融官司一經了結,高盛的股票在當天美國股市即大漲。就這樣,製造了次貸危機、引爆美國金融風暴、造成至今哀鴻遍野的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財團,在一片指責和追討聲中,全身而出,繼續幹著老行當。在國際金融界焦慮的期待下,這場紛紛擾擾的官司曆經三個月落下大幕,人們才發現,不是高盛,而是一大批追逐高盛這樣的所謂投資銀行,一心想在股市、債市、房市發財的所謂投資者,成了遭受巨額損失的真正受害者,真可謂一家歡樂百家愁。高盛“欺詐門”事件是美國也是當今資本主義世界一樁非常典型的金融資本欺詐案。通過美國政府放水與高盛財團和解,可以清晰地透視出在國際金融壟斷資本橫行世界的時代,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清晰麵目。  


  實際上,高盛財團的騙術還是老一套,盡管由保爾森基金設計的所謂金融產品被層層包裝,令人目眩,但萬變不離其宗,仍是一手銷售,一手做空,通過人為製造買方和賣方的矛盾,從雙方的損失中坐收漁利。此事一被揭露,西方媒體紛紛詛咒高盛公司是“邪惡的金融帝國教主”、“世界經濟的吸血大烏賊”、“最可怕的銀行”。由於高盛的詐騙行為已滲透到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歐盟一些國家的金融機構也深受其害,由此引發了歐盟一係列國家的政府財政危機,更進一步導致民眾罷工抗議,社會動蕩。當時的英國首相布朗惱怒地斥責其“道德淪喪”,要求追查高盛,賠償損失。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者克魯格曼也表示,危機造成的許多損害是華爾街蓄意欺詐的結果,高盛是在“從事打劫的勾當”,華爾街“金融界已成為詐騙集團,少數人坐享優厚待遇,卻盡做一些誤導甚至剝削消費者與投資人的勾當”。


  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像高盛集團這樣有欺詐行為並得到政府寬容的大銀行、大財團、大金融公司不止一家。世界著名的老牌金融巨擘花旗銀行,也因隱報次級抵押債券資產,誤導投資者,遭到指控。之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與花旗財團達成7500萬美元和解協議。根據協議,花旗銀行既未承認也未否認美國證交會的指控,隻是承諾今後不會違反證券法相關規定。此前,花旗是受此次金融危機衝擊最嚴重的銀行之一,接受了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援助計劃中450億美元的資金。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為了維持經濟增長,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在股市製造了巨大的資產泡沫。2000年股市泡沫破裂之後,又把製造資產泡沫的重心轉移到房地產市場,次貸問題由此而來。由於次貸危機持續蔓延,全球次貸相關損失預計高達1.2萬億美元。在這些損失中,住房貸款壞賬損失約占50%,不良商業抵押貸款約占15%20%,信用卡、汽車貸款、商業貸款以及非金融性公司債券的損失也占了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從這些虧損項目裏不難看出,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及其生活方式顯露出兩個日漸鮮明的特點:一個是“借”,一個是“賭”。


  所謂借,就是在全社會鋪天蓋地的鼓吹消費和刺激消費的誘惑下,從國家到民眾,在日常消費上攀比成風,為了維持高收入時期的光鮮亮麗生活,不惜寅吃卯糧,大借特借,從國內借到國外,負債經營和透支消費已成為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種常態。美國政府在利用國家信譽大肆濫印鈔票之時,通過向國內外大舉發行和兜售各種債券,借外國的錢,用外國人的儲蓄支撐政府及其雇員的高開支和高消費。美國相當大的一部分人群在消費攀比的刺激下,通過各類貸款機構,借錢購物、購車、旅遊,直至購房,超前消費,滿足各種欲望,過起了富足而體麵的生活。美國國民由此養成了這樣一種生活習性:不儲蓄,花的錢比掙的錢多。從國家到相當大一部分民眾因此積累了很大的債務,年深日久,習以為常,能借會花,成為社會提倡的一種品德和本事。近20年來,美國的儲蓄率逐年下降,2005年之後一直是負儲蓄狀態。


  所謂賭,主要表現在以“賭”為生產方式及獲利方式的各類股市、債市、房市,已經成為少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掠奪全世界財富的一種主要手段和主要方式。資本主義社會發明了股票交易所這樣一種機構,經過四百年的發展,股票交易所最初集資建設的目的已淪為次要;通過買進賣出股票,快速實現發財致富成為其主要功能。人們在“投資”這一崇高名譽的掩護和偽裝下,搖身一變成為受人尊敬的投資商、投資客,投身股市、債市、房市等,通過股票交易及債市、房市買進賣出、倒買倒賣各類資產,各種交易所實際上已成為不折不扣的超級大賭場。從上世紀下半葉以來,為股市、債市、房市的交易提供各種所謂金融服務的五花八門的證券、期貨、房地產等交易所和市場,成了美國第三產業發展的亮點和重點。從國家到企業到個人,紛紛把自己的各種資產拿出來,投向交易所,使之證券化,買進賣出,買空賣空。美國相當大的一群人是股市、債市、房市等各類交易所的常客,甚至以此為營生,所謂第三產業的發展壯大,他們是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支力量,甚至可以說第三產業就是靠他們支撐起來的。他們所從事的交易活動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就是通過股票等交易所,經過對資產的高估價,製造並強製股票溢價發行,人為製造資產的虛擬升值,虛假增值,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從不斷被吹大的資產升值中,套取差價,獲得可觀的收入。不僅如此,他們還運用互聯網的科技手段,把其炒買炒賣活動從國內發展到國外,使之國際化、全球化,鼓動其他國家的機構和人員以投資的名義和他們一起賭,一起炒,把本國的資產價值炒得越來越高,從中套現,巧妙地把他國的財富轉移到自己手裏。在美國,靠資產的增值獲取收入,已成為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但是,這種資產增值的方式,不是建立在物質勞動的基礎上,而是通過種種非物質勞動的交易行為即對各種資產多次包裝,反複進行買進賣出、倒買倒賣來獲取的收益。


  近幾十年來,以從事股票、債券、基金為主要業務的各類大大小小的投資銀行,引領著金融業非正常的膨脹,成為第三產業的核心,並主導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在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刺激消費和提供各類服務的第三產業,吸納的就業人口與提供的所謂國民收入已經大大地超過第一、第二產業。這樣的第三產業已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國家行為和社會行為,不僅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獲取收入的一種主要方式,也是部分階層的謀生手段和生活方式。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就這樣越來越像一個沸騰喧囂的大賭場。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這種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靠股市、債市、房市獲取國家收入的生產方式和人們謀生的生活方式,深刻印證了列寧所揭露和論證的壟斷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在2001年“911”事件以前,美國資產泡沫的破裂還僅限於股市。2007年和2008年,則是房市、債市、股市三個資產泡沫同時破裂,並引發金融危機,進而造成經濟危機,從美國一路發展到全世界。五年前,十年前,當人們呼籲經濟全球化,讚美和企盼它將帶來的便利時,有多少人能夠想到今天全世界都要遭受金融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造成的危機和帶來的苦難!


  首先在美國。據美國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統計,僅20077月至20083月,在華爾街金融界這樣的高端行業,因次貸危機的衝擊就裁員3.4萬人。更為嚴重的是,金融行業每減少1個崗位,將導致法律、娛樂等其他行業損失23個工作機會。金融領域的大裁員已經蔓延到其他行業。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美國2010年的貧困人口比例已攀升至15.1%,貧困人口總數高達4620萬人,創半個世紀以來的曆史新高,現今每6個美國人中就有1個處於貧困線以下。 美國媒體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發端於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顯然是導致美國貧困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則是抬高貧困人口比例的直接推手。2009年,美國的失業率一路飆升到10%,兩年後的20119月仍高達9.1%。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使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人群淪落為貧困人口。弗吉尼亞州勞頓縣慈善機構善牧會負責人薇奇科斯說,2009年看到很多高學曆人群來尋求食品和臨時住所,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魯格曼在《中產階級美國的終結》一文中感歎,二三十年前,美國的中產階級占據社會重心位置,可最近幾年來,經濟增長的收益卻流向了中產階級的上層和富豪階層。金融危機後,美國中產階級的分化和困頓更為明顯,許多普通中產階級家庭,夫婦雙雙出來工作也很難維持體麵的生活。美國學者在金融危機前就提出,美國中產階級內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該階級作為一個整體有“崩潰”的風險,金融危機又大大推動和助長了這一發展趨勢。這表明,美國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整體上在下降,從而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日漸增大的衝擊。當美國從中產階級到產業工人再到底層民眾因為不得不為金融危機買單而導致生活水平全麵下降時,這批力量對華爾街的憤怒終於被全麵激發起來。2011917日,數百個失業的年輕人在紐約金融區發起了以反對經濟不平等和1%的特權階層為目的的“占領華爾街”示威活動,並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迅速席卷全美、且蔓延至他國,更是反映了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民眾對華爾街金融巨頭的非議和責難。


  受財政赤字嚴重困擾的國家,紛紛大規模削減政府財政開支和國民福利,失業的大量增加又引發了民眾持續的大規模抗議。20109月以來,西班牙、比利時、意大利、法國等一大批國家的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政府通過消減財政赤字把危機轉到他們頭上。法國民眾因政府宣布延長退休年齡而舉行的全國性大罷工更是風起雲湧。在2010929日歐盟大罷工中,走上街頭的抗議群眾舉的招牌上寫著這樣一些口號和言辭:“打倒緊縮政策及其始作俑者!”“讓富人還債!”“向所有的削減說不。打倒緊縮計劃!”“保衛每個公共服務、每個崗位、每項工資和養老金水平!”“向失業者提供待遇優厚且有益社會的工作。為了每周30小時工作且不降薪金!”等等。從他們的要求裏不難看出歐洲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生活方式。無疑,歐盟的廣大民眾為了保住他們現有的生活水平,奮起與大規模消減財政開支和降低福利的本國政府進行頑強的抗爭。20101020日,英國暴露出來的財政黑洞,迫使卡梅倫政府宣布大幅度緊縮開支和消減福利,此舉首先意味著將有50萬政府公務員的飯碗被端,由此涉及的相關部門和行業將有百萬人失業。


  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和歐盟大罷工,特別是“占領華爾街”示威運動等,使人們開始重新認識這樣一種現象,即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三產業與其說是在不斷壯大,不如說是過度膨脹,是以犧牲第一尤其是第二產業為代價的。這種“犧牲”,表現為越來越多的工業製造業轉移到國外,主要轉移到亞洲、拉美或非洲。這些被轉移出去的所謂低端行業和製造業,基本上都是與本國國民日常生活有直接或密切聯係的、往往能吸收大量就業的勞動密集型行業。50年前,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創造了“軍工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這樣一個詞匯,從中不難發現以美國為代表的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第二產業的核心所在和它的高端特征。它們與金融服務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緊密結合在一起,為壟斷資本帶來了超額利潤。高價出口軍工複合體的高技術產品,廉價進口日用生活消費品,吸引全世界投資美國股市,這就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當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