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相處的媽媽 (3)
(2010-03-16 09:34:42)
下一個
需要, 誘惑和怨恨
除了突如其來的發怒和不通情理的固執,有些母親無法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也是災難性的。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需求。一位生氣或罷工的母親可能給孩子以下的兩難困境:如果你不想辦法滿足我的需求,我就會對你徹底失望。 孩子們通常修煉出早熟的能力,盡量滿足母親的需要。
母親有可能患上抑鬱症,15歲的薩拉安,現在接手照顧她的一個妹妹和幾個同母異父的妹妹和弟弟,應付每個孩子的要求,我真是幹不過來了。她媽的欣賞與表揚聽起來更像是強迫: 你是那麽的值得信賴。 你真是我的天使。 這個家有啥事可全靠你了。
扮演成年人角色的子女可能表現出一些成熟和有控製能力,但他們有時感到無助和害怕。他們以犧牲少年人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為代價換取早熟的能力。初次遇到薩拉安時,我正在研究中年婦女問題,當時她正在兩難之間掙紮: 一方麵她非常想出去旅行,另一方麵她怕會毀了大家因而失去所擁有的一切人際關係。她回憶起,當小媽媽的時候,要檢查弟弟的功課,安排母親的生活。而在心裏,真正的我可能已經死掉了。我不得不讓心裏那個無憂無慮的天真少女死去; 否則,我媽媽會鄙視那個她稱之為天使的女兒。
一些像薩拉安媽媽那樣的母親,使用讚美來強製孩子滿足她們的需要;其他人有的使用誘惑。 喬恩小時候看到媽媽信心十足,令人信服。 我以為她人見人愛。 她會說,\' 看他如何看我? 他的眼睛離不開我\' 。我認識到那就是她要相信的。 後來,我學會說每個人都喜歡她,而我能給她當兒子,是天下最幸運的。
當他開始花時間在外邊跟女孩約會,她媽開始可憐的自虐:“我隻是一個無用的老太婆。我一照鏡子,目不忍睹。我希望全身器官老化的速度跟臉一樣快,所以我不會活的太長久。 壓倒喬恩的潛台詞是表現出你崇拜我,把我放第一個,否則我生不如死。 母親的悲哀,傷透我的心。除了支持她,我別無選擇。 現在37歲的喬恩正眼瞅著他的第二次婚姻走向失敗。”我無法讓我的妻子理解,每當媽媽需要時,我必須隨叫隨到。
嫉妒
嫉妒是母親情緒中最令孩子困惑和不安的。有時,孩子的歡樂喜悅可以引發母親的怨恨。孩子的成功,反而受到冰冷的懷疑。由於嫉妒通常針對用作比較的人,女兒比兒子更有可能成為母親嫉妒的對象,更可能會引發出母親的反感,“為什麽我沒有她卻有?”
14歲的苔絲,試圖以拿到好成績,與媽媽最愛的11歲的妹妹爭寵。做的一般好都不行,必須是傑出的獲獎者。苔絲承認她受到母親的製約:“你必須以在學校的好成績給我爭光,放下你一切其他的利益,否則,你不值得我愛。 然而,當苔絲最終做到了,她媽就開始嫉妒,“如果你認為你比大家都強,你可以離開這所房子, 如果你還想坐在這張桌子邊上,你就得學謙虛點兒,“母親奚落她說。
這毫不奇怪,苔絲對於拿到好成績的感覺很矛盾,原來他媽承諾的是讚成, 得到的卻是拒絕。可能的後果是,在整個成年期,苔絲將被迫追求成就 - 但成就帶來更多的焦慮而不是樂趣。
難相處的母親沒有單一模式。有時,一個孩子認為他媽很難相處,另一個覺得還可以。一個孩子可以惹出母親的頑固或憤怒或依賴,同時另一個孩子又喚起母親的保護和同情心理。一位母親可能隻要求女兒的奉承,而不是兒子的,她可能會給一個孩子壓力,以符合她雄心勃勃的期望,但允許另一個孩子走自己的路。性別,性格,出生順序,都能改變複雜的母子相互關係。
更複雜的是,母親自己也會變化成長。麵對4歲的孩子,聽話又渴望取悅母親,一個女人能非常盡心盡責,無微不至。麵對14歲有反叛心理的青少年,她又變得強硬而難以相處。 麵對40歲的成年子女,當看到孩子已經獨立,她一直擔心的分歧最終得到解決,她又變得穩健而隨和。即便如此,母親的進化並不意謂著她的孩子不用為了應付她而發展出一套軟弱的對策。甚至母親的去世也無法取消兒童期留下的曆史烙印。
在大多數孩子成長過程中,母親的嚴格要求其實是健康而隱蔽的阻力。阻力的形式有多種,說服就是其一,表現形式為爭論,旨在使母親“看著我,按我現在這樣接受我。但是根據定義,強硬的母親不以孩子的觀點修正立場, 或按兒童不斷變化的需求修改期望; 她通常會使用懲罰手段。有時,理解一個母親的觀察角度能減輕孩子的憤怒和疑惑。但是,努力理解本身就使人精疲力竭。
另一種阻力路徑是控製,包括設法了解一位母親運用的阻力並不總是跟其他母親用的一樣。即使在臨床醫師協助下,成年子女可能要花大量努力把從一位強硬母親學來的經驗與其他人期望的互動分開。
臨床醫師幫助也可能會防止孩子向朋友,愛人,和導師訴苦,分享她強硬母親的故事。這種訴苦可能帶來舒服與熟悉的感覺,或者提供再次試圖軟化強硬母親的機會。盡管如此,它們使兒童與有毒的遺產綁定在一起。
隻有充分認識自己和我們的曆史,了解被迫竭盡全力去安撫一個難相處的母親如何塑造了我們的恐懼,自我懷疑和不滿。我們才能從思想和響應模式習慣上完全解放出來。 然後我們才能開始解決自己的恐懼和對自己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