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軍用自主機器人的最新進展

(2009-09-05 04:24:14) 下一個

本人剛剛看到一篇美國國防科技新聞上關於自主機器人的最新報導,特譯出來,以
便大家對於軍用自主機器人的最新進展有更多了解。

旨在拯救生命的自主機器人

美國國防科技新聞-美國部隊新聞服務
2009年9月4日

得克薩斯州胡德堡:本周二,在美國胡德堡,一個自主機器人開始向來自美國各地
的參展商展示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

“如果我們不進行現場測試,我們就會失敗。 一切為了挽救士兵的生命, 林奇中
將,第三兵團司令說:“這不是為了技術演示,也不是為了從美國政府爭取到一些錢,
這是為了拯救士兵的生命。”

目前在軍事許多領域使用了許多機器人。有醫生的助手機器人,以視頻傳遞士兵的
傷口情況,進行長距離生命體征監測,並可以進行遠程醫療專家磋商。機器人也搜
索和拆卸簡易爆炸裝置。

最知名的軍用機器人集成可能是無人駕駛飛行器。 它們為作戰人員提供無人機監視
和偵察,例如捕食者。

這次機器人展覽的重點是自主機器人的能力。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的機器人研究和操
縱者德裏克。沃茲沃思指出,自主使機器人的工作無須實時用戶指揮,這在通訊信
號比較弱或被阻斷時,以及士兵正忙於其它任務時,這一點特別實用

“我們不想給士兵們這樣的工具,使他們全神貫注地操縱,”沃茲沃思說。 “我們
希望給士兵一種不需要時刻照顧的,夥伴式的工具。”

為期3天的活動中,擠滿了現場的30多個不同的參展商向人們示範了機器人的運行。
軍方和平民的評估者在演示和實際經驗的基礎上也為參展商提供了反饋信息。

自主機器人演示於本周五結束。評估者將交出他們的反饋表,以幫助確定哪些係統
最能滿足未來作戰的需要。

---------------------------------------------------------------
ZT: 對話國防科技專家:解放軍也會有自己的軍用機器人
地點:國防科技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軍用機器人實驗室
(來源: 解放軍報)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軍用機器人將成為資訊化戰場的基本智慧單元,具備獨
立執行作戰任務和打擊敵人的能力,成為未來戰場的“生力軍”,在軍事領域發揮
的作用愈來愈大。

  美國《未來學家》預測,到2020年,戰場上的機器人數量將超過士兵的數量。
隨著新一代軍用機器人自主化、智慧化水準的提高並陸續走上戰場,“機器人戰爭”
時代已經不太遙遠。也許,在未來軍隊的編製中,將會有“機器人部隊”和“機器
人兵團”。

  記者:最近有媒體報導,美國軍方與麻塞諸塞州一家機器人製造公司訂購了100台
新型“嗅彈”機器人,用來探測路邊炸彈。你長期從事機器人研究,請介紹一下軍
用機器人的發展曆程及其在戰場應用情況?

  馬宏緒:機器人一詞最早出現在科幻和文學作品中。1920年,一名捷克作家發
表了一部名叫《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的劇本,劇中敘述了一個叫羅薩姆的公司把
機器人作為人類生產的工業品推向市場,讓它代替人類勞動,引起人們廣泛關注。
後來,這個故事被當成機器人的起源。但真正機器人的出現,是在1959年,美國人
英格伯格和德沃爾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他們因此獲得了“世界工業
機器人之父”的殊榮。

  40多年的發展,機器人家族人丁興旺,已進入了人類生活各個方麵,並能走上
戰場執行特殊的作戰任務。目前,美軍中有100多項戰鬥任務可由軍用機器人承擔。
2002年,美軍首次將名為“赫爾姆斯”、“教授”、“小東西”的軍用機器人士兵
應用於阿富汗反恐戰場。而在伊拉克戰場,美軍先後投入了5000多個機器人,它能
完成包括戰場偵察與監視、目標捕獲與指示、搜索與掃雷、通信中繼、輸送物資、
直接攻擊目標等戰鬥任務

記者:目前軍用機器人主要有哪些類型,它們主要執行什麽戰鬥任務呢?

  馬宏緒:軍用機器人是以完成預定的戰術或戰略任務為目標,以智慧化資訊處
理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智慧化武器裝備。從目前軍用機器人的作戰領域看,主
要分為4類,即:水下軍用機器人、地麵軍用機器人、空中軍用機器人和空間軍用機
器人。
  記者:眾所周知,軍用機器人已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是否還存在一些
不足?馬宏緒:目前的軍用機器人大多是遙控和半自主控製的,其智慧化和自主能
力相對較低,這是製約無人地麵戰鬥平台實戰使用的瓶頸因素。從美軍在伊拉克投
入戰場的軍用機器人看,機器人經常區分不清敵軍和友軍,人與機器人以及不同類
型機器人之間的通訊仍存在困難。而空中機器人主要問題是起降操作難度大,全天
候偵察能力不足,戰場生存力較低,由於現役無人機還沒有裝備先進的合成孔徑雷
達,因此,隻能在良好的氣象條件下實施晝夜偵察,若遇有濃雲、濃霧和雨天就難
以完成任務。因此,機器人技術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記者:當前世界軍用機器人的研究情況怎樣?未來軍用機器人真能像士兵一樣在
戰場上衝鋒陷陣嗎?馬宏緒:由於軍用機器人能代替士兵完成許多特殊和危險的軍
事任務,軍事戰略家們普遍認為,在未來戰場上,無人係統將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特別是隨著電腦技術、大型積體電路、人工智慧、機器視覺、傳感技術飛速發展,
軍用機器人具備更多的作戰功能,因此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不惜投入钜資進行
研製開發。
  早在2000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一份提案,要在10年內將美軍1/3的地麵車輛和
1/3的縱深攻擊戰機實現機器人化,著力打造未來的機器人軍團。目前美國正在雄
心勃勃投入數十億美元研製其“未來戰鬥係統”,美國國防部的最終目標是在美軍
所有軍種中實現士兵與機器人的聯係,用機器人代替士兵上戰場,從而實現人員的
“零傷亡”。英、法、德、日、韓等國都有研製新一代機器人的計劃和項目,英軍
研製的一批機器人士兵已加入到英國軍隊中,韓國一種名叫“犬馬”的軍用機器人
預計在2011年能裝備部隊,韓國的目標是,到2018年成為全球三大機器人技術強國
之一。

  去年,美國《未來學家》預測,到2020年,戰場上的機器人數量將超過士兵的
數量。隨著新一代軍用機器人自主化、智慧化水準的提高並陸續走上戰場,機器人
戰爭時代已經不太遙遠。也許,在未來軍隊的編製中,將會有“機器人部隊”和
“機器人兵團”,也許還會有專門培養指揮機器人作戰的軍事院校。在未來戰場上,
機器人也能像士兵一樣衝鋒陷陣,建立功勳。

記者:當戰場上的對手是一個或一群機器人時,我們怎樣應對?

  馬宏緒: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確實值得我們思考,麵對軍用機器人技術迅速發
展和國外大批機器人參軍的現實,我們應該大力發展機器人技術,隨著我國自主創
新能力的增強,相信我國機器人技術必將有一個大的發展,未來我軍也會有自己的
軍用機器人,為增強部隊戰鬥力服務。

  相關鏈結:美軍用“嗅彈”機器人對付路邊炸彈

  據報導,目前美軍在伊拉克的人員傷亡中超過70%是由路邊炸彈爆炸造成的。為
提高士兵安全係數,美軍向麻塞諸塞州“我機器人”(iRobot)公司定製了名為“菲
多”的“嗅彈”機器人。

  機器人在“嗅彈”時,控製器上會顯示危險係數以及被測目標的數碼圖像。它
有2米長的操作臂,可進入車輛內部以及底盤處探測炸彈。今年4月4日,美國總統布
希來到美軍在加利福尼亞的訓練中心視察,親自上陣試用了一台這樣的炸彈探測機
器人。

  五角大樓預計,到2015年,機器人將成為美軍中的一支重要的戰鬥部隊,它們
有的像人,有的像車輛和坦克,有的如鳥似雀,甚至像蟑螂和蟋蟀,有的將上陣作
戰,有的將運輸軍用物資,有的將偵察情報,有的負責炸毀碉堡等。可以預見不久
的將來“機器人戰爭”的時代就將到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