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製校園小惡霸及其幫凶
(2009-06-17 18:02:15)
下一個
Translation from NY Times science
壓製校園小惡霸及其幫凶
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曾為一名在波士頓公立學校上五,六年級的男孩做身體檢查。我問他,什麽是他最喜歡的課程:當然是科學,他已經在本校的科學展覽會上贏得了獎,並要去參加多所學校之間的科學展覽會比賽。
問題是,有一些孩子每天在學校裏找他的麻煩,就因為他贏了科學展覽會比賽。 他受到嘲笑和推擠,甚至偶爾被毆打。他的母親搖著頭說,她真想知道,如果科學展覽會比賽的事情沒有發生,是否他的日子會更容易些。
受到校園小惡霸的欺淩會引起強烈的和高度個人化的反應。我記得當時自己感到憤怒和同情。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熱愛科學,將來可能是(填寫您最喜愛的學科)的天才,正受到校園小惡霸的折磨。在那時我是這樣做的:我告訴他的母親打電話給老師並提出抱怨,我鼓勵他去追求他所愛的科學。
現在我知道,我當時還應該去做卻沒有做的是這樣三件事:(1)我沒有告訴他的母親說,隻要學校願意,恃強淩弱是可以預防的。(2)我沒有打電話要求校長去管一管,或建議他的母親這樣做。(3)我沒有想到,受到校園小惡霸的欺負,可能會給受害者的一生帶來多麽負麵的影響。
近年來,美國兒科醫生和研究人員已經開始關注校園小惡霸現象,以及被他們欺負的受害者。盡管晚了一些。而歐洲各國的兒科醫生和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關注這一問題。我們應該改變過去那種“孩子就是孩子”的概念, 即認為欺負人或被人欺負是一種童年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或是一種成功生活策略的前奏。研究表明校園小惡霸會造成長期惡果. 不隻是受害者比他們的同齡人更有可能得抑鬱症和有自殺的想法,就是小惡霸自己,也是不太可能完成學業或在將來保住一份工作。
下個月,美國兒科學會將發布為防止青少年暴力,兒科醫生應起到何種作用的官方政策聲明的新版本。這份政策聲明將第一次專門有一節論及校園小惡霸行為--包括建議學校采取丹。歐維斯製定的預防模式。丹。歐維斯是挪威卑爾根大學研究心理學的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他最先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開始研究校園小惡霸行為這一現象。他說他的項目包括學校層麵的,課堂(班級)層麵的和個人層麵上的研究工作。他們把預防校園小惡霸行為的活動和直接幫助相關兒童結合起來,無論是校園小惡霸本人或是受害者。
波士頓醫療中心的兒科門診主任,新的官方政策聲明的主要作者之一西格博士說, 歐維斯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大的一群兒童--旁觀者--之上。“歐維斯真是個天才, ”他說,“是他成功地扭轉局麵,使學校的其他孩子們認識到,校園小惡霸有管理自己行為的問題,而受害人是他們可以保護的人。”
華盛頓的全國兒童醫療中心高級副總裁,兒童科學院預防暴力委員會主席,另一位新政策聲明的主要作者約瑟夫。賴特博士指出,有四分之一的兒童報告說,他們曾經經曆過校園小惡霸現象,無論是作為小惡霸還是受害者。保護兒童免受故意傷害是兒科醫生的一項中心任務,他說,“預防校園小惡霸現象是這項活動的一部分。 ”
校園小惡霸行為具有重複性。某一孩子一再成為奚落或人身攻擊的對象。或者,如果是所謂的間接欺淩(更常見於女孩之間),即被編造謠言和受到社會排斥。對於一個成功的預防欺淩計劃來說,學校需要向兒童作詳細調查: 欺淩事件在哪裏發生,什麽時候發生。
學校采取結構性改變可以消除那些薄弱的地方,比如操場的死角,放學時間走廊的入口處。
然後,西格博士說“激活旁觀者”是指改變學校的文化,通過課堂討論,家長會, 對於每一個事件采取協調一致的反應,學校必須發出這樣一個訊息-不容忍恃強淩弱。
家長應該怎樣檢查子女在學校是否遇到欺淩事件呢?你可以問孩子學校怎麽樣,誰是你的朋友,你課間通常在幹什麽?重要的是要把問題放在明處,特別是對於最有可能出現校園小惡霸現象的年齡段的兒童,因此,受害者和旁觀者就不會噤若寒蟬。必須鼓勵家長們敢於要求學校采取行動。兒科醫師可能需要準備與校長交談。我們需要跟蹤進以確保兒童的狀況得到改善,並檢查他們的精神健康,如果他們需要,給他們幫助。
如何幫助這些小惡霸呢?他們畢竟也隻是一些精神上患病的兒童。一些專家擔心,學校隻是驅逐他們,而不注意幫助他們及其家人學習以不同的方式與人和平相處。
“學校對校園小惡霸行為采取零容忍政策,也隻不過是基本上把欠債還上, ”西格博士說。 “我們需要更先進的對策。”
我們所理解的欺淩方式現在發生了變化,以後甚至可能會有更大改變。 (例如,我還沒有談到網絡欺淩)。但是,任何人從事兒童工作都需要知道--欺淩會產生長期後果,欺淩事件是可以預防的。
我仍然認為,如果遇到類似那個在科學展覽會得獎的孩子受到欺淩的事,我會有同樣的憤怒,但我現在會把他的問題作為一個兒科問題來看待。我希望我能提供更多一點幫助,更多一點的後續行動和更適當的基礎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