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前響馬

萬裏長城十億兵, 國恥豈待兒孫平。願提十萬虎狼旅,躍馬揚刀入東京!!!
正文

南懷瑾老先生講金剛經- 金剛經說什麽 part-2 一至十品

(2009-06-13 16:50:14) 下一個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隻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照中國人讀書,就是這樣念,如果照念經的方法,要敲個木魚,嘟嘟嘟……一路念下去。為什麽敲木魚呢?魚是晝夜瞪著眼睛的,魚睡覺就是停在那裏不動了,休息一下就算睡覺了。所以我們廟裏敲這個木魚,是要我們精進,修道要效法魚的精神,晝夜努力不停。本經第一章,是說明一切各有因緣不同,佛講楞嚴經時,開頭另有不同;說佛有一天剛吃飽飯,他的兄弟阿難在城裏頭出事了,佛就馬上顯神通,頭頂放光,那光可大了,化身一出來,傳一個咒子,叫文殊菩薩趕快去把阿難救回來。經典的開始雖都不同,但是隻有金剛經特別,沒有什麽頭頂放光、眉毛放光、胸口□字放光等等。金剛經隻是從吃飯開始,吃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平白雲觀有副名對,從明朝開始的一副對子:‘世間莫若修行好,天下無如吃飯難’。   在我們平常的觀念裏,總認為佛走起路來一定是離地三寸,腳踩蓮花,騰空而去。這本經記載的佛,卻同我們一樣,照樣要吃飯,照樣要化緣,照樣光著腳走路,腳底心照樣踩到泥巴。所以回來還是一樣要洗腳,還是要吃飯,還是要打坐,就是那麽平常。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時侯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間;真正仙佛的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所以真正的人道完成,也就是出世、聖人之道的完成。希望青年同學千萬記住金剛經開頭佛的這個榜樣,這個精神。 佛這樣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隻樹給孤獨園】   每一本佛經開頭都是四個字:‘如是我聞’。涅槃經上說,佛在涅槃的時侯,阿難問他:你要走了,將來我要記錄你的言語,別人怎會相信呢?還以為我是假造的。佛就告訴阿難,在一本經開始時,加上‘如是’二字,‘我聞’的我是指阿難自己。‘如是我聞’就是我聽到佛這樣說。   阿難的頭腦,像答錄機一樣,佛所講的東西,他一字不漏記得。為表示負責,他特別說明是‘我聞’,是當時聽到佛說的。‘如是’兩個字是古文,照我們中國文字的寫法,應該是‘我聞如是’,佛經翻成中文,產生了另外一種文學,用倒裝的文法。‘如是我聞’成為中國佛教文學的一種體裁,優美而有文藝氣息,鳩摩羅什譯經加上‘如是我聞’,味道就不同了。   如果照舊式的講經方法,‘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又可以講上兩個月。怎麽樣叫做如?如者,如如不動之如也,然後怎麽樣叫如如不動?如如不動者佛法之境界也……這麽講起來就沒完沒了,現在我們就不講得離題太遠了。 那個時侯   ‘一時’這兩個字,倒是一個大問題,沒有一本佛經記載時間、年齡;佛經都是‘一時’這兩個字。拿白話文來解釋,‘一時’就是‘那個時侯’。那個時侯就是那個時侯,那個時侯也就是這個時侯,所以這個‘一時’很妙。   我們研究印度的文化及曆史,知道印度人不太注重時間,所以印度人沒有曆史觀念。十七世紀以後,靠著英國以及東西方一批學者的整理,才有了印度史。不像中國的曆史,是從古老開始五千年一直下來的。所以有些人要學梵文來研究佛學,那就是一個非常滑稽的事。尤其是現在的梵文,是十七世紀以後的梵文,唐宋以前的梵文,連一本原經都找不到了。而且唐宋以後的梵文,有南印、北印、東印、西印、中印,五方梵文各自不同。我們當時翻譯過來的梵文也有不同,咒語的發音也有不同,這些舊的梵文,現在影子都找不到了。所以說,一般研究梵文的佛學家,用十七世紀以後,歐洲人整理出來的梵文,追究少數留下來南傳佛教的本子,想探討整個的佛法,拿孟子一句話來說:‘緣木而求魚’。   當然,這個事情我也很少提到,嚴格的來說,真正的佛法,全部都在中國大藏經裏。這一兩百年來,西方人似乎有意否定東方的佛學,日本人也跟著亂叫。所以說,花很大的精神學梵文,為了研究佛學,真是浪費光陰,又誤人子弟。你慢慢三大阿僧隻劫去找吧!當然,梵文也是一種文字語言,可以去學,但是它同真正佛法是毫不相幹的。   再說,印度人除了沒有時間觀念而沒有曆史外,數位觀念也非常差,所以佛經上這裏八萬四千,那裏八萬四千,等於杭州人說:‘木老老’,多得不可數的意思。印度人說多得很就是八萬四千。   ‘一時’意思非常好,真正悟了道,就沒有時間觀念。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時間是相對的,真正的時間,萬年一念,一念萬年,沒有古今,沒有去來,等於一首古詩:‘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   月亮、太陽、風、山河,它們永遠如此,古人看到的那個天,那個雲,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天和雲,是一樣的世界。未來人看到的也是。風月雖是一樣,但是情懷有淺深。有些人看到風景很高興,痛苦人看到一樣的風景,卻悲哀的要想死,都是個人自己唯心所造。   在科學上的了解,時間是相對的,在佛法上時間是唯心,不是絕對的。痛苦的時侯,一分一秒卻有一萬年那麽長,幸福快樂的時侯,一萬年一百年,也不過一刹那就過去了。因此佛法已經點題了,‘一時’,就是無古今,也無未來。 舍衛國的講堂   ‘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佛由三十一歲開始說法,直到八十歲,在四十九年之間,他的教化工作,大部分都在舍衛國。舍衛國在中印度,經濟文化發達,財富很多。舍衛國的國王,就是楞嚴經上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的弟子。那裏有位長者,年高有道德,是舍衛國一個大財主,名叫‘給孤獨’長者,也是拜火教的教主。有一天他到波斯匿城去給兒子相親,遇到了佛,對佛產生了信仰。他請求佛到波斯匿城去說法,而且要給佛蓋一個講堂。佛說:有因緣,你蓋好講堂我就來。他回到波斯匿城,找了一個最好的場地,但是卻屬於祗陀太子所有。太子提出來一個條件,如果長者能把黃金打成的葉子,一片片鋪滿了八十頃的地,就把這地賣給他。   給孤獨長者愛布施,孤苦伶仃的人找他,他一概都幫忙,專門做好事,所以叫做‘給孤獨’。他真的把金葉子一片片去鋪那八十頃地,鋪了一半的時侯,有人報告了太子,太子問他為什麽這樣作?長者說:‘那真是佛啊!是真的聖人。’太子說:‘我相信你的話,你不要鋪了,我們兩個人共同建造吧!’所以這個講堂就是祗樹,祗陀太子、給孤獨長者兩人合力所蓋,稱為‘祗樹給孤獨園’。楞嚴經也是在這個地方講的,這個園林是佛的大講堂,經常在這裏說法。 千二百五十人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每一本佛經,都提到這兩句話,不論佛在那裏說法,都是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佛說法的時侯,難道都是出家和尚聽嗎?它這裏隻講和尚,沒有講居士多少人,男人多少,女人多少。有些佛經記載佛說法的時侯,天龍八部億萬,不可知,不可數,不可說,那就很多了,那就是‘木老老’。普通說法都是千二百五十人,這一千二百五十個佛弟子,叫做常隨眾,佛走到那裏跟到那裏。拿我們現在的名辭來說,這是基本的學生,基本的隊伍,都是出家人。   為什麽隻提千二百五十人?佛出來傳法以後,第一批招收的學生,拿我們現在的話講,最難降伏的學生,就是這一千二百五十人。其中的舍利子,在佛沒有出來說法之前,他已經是大老師了,跟他的有一百個學生。還有三迦葉兄弟(不是拈花微笑那個迦葉),其中兩人各有二百五十個學生,另一位有五百個,合起來一千個學生,他們都是影響當時社會宗教的大學者。另外有神通的目連尊者也在那裏,年齡也比佛大幾歲,也在傳教,他也有一百個基本徒弟。還有耶舍長者子,朋黨五十個,所以佛有這六個徒弟皈依了以後,他們帶領出家修道的學生,一起皈依佛,才變成了一千二百五十個常隨眾,就是經常跟著佛的;每次說法,他們都是聽眾。   不過千萬記住啊!其中有些人年齡都比佛大幾十歲,佛是三十一、二歲開始說法,舍利子年紀較佛大二、三十歲,目連也比佛大。所謂比丘是出家人,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乞士’。乞士是一個好聽的名辭,意思是討飯的,討什麽飯呢?不是討一口飯吃的飯,是討一個永遠不生不滅的精神食糧。所以,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一切眾生,稱為成佛比丘。比丘的道理,也含有破除一切煩惱,了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能證果的意思。 世間與大千世界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   爾時,這個時侯。世尊,是佛的另外一個代號,佛經裏所稱世尊,是指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不過我們要注意,所謂這個世界,不是隻講這個人世間;佛學裏所謂世間,有三世間與四世間兩種概念。所謂三世間是:器世間、國土世間、有情世間。   器世間:就是國土世界,用現在的觀念,就是物質世界,是這個地球上,有人類、生物存在的世界。   國土世間:就是地球上各個分別的國土,中國、美國、歐洲等,是這個世間觀念裏的一個範圍。   有情世間:有情就是一切眾生,有生命有靈知性的存在,這是一個世間的觀念,等於我們現在講社會、人類等觀念差不多。   所謂四世間,除了前三種之外,另外第四種就是聖賢世間,也就是得道的聖賢所成就的另外一個範圍。拿佛教來講,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有道之士所居住的聖賢世界。其他宗教所講的天堂,是另外一種聖賢、善人所居住的世間。   佛學裏有淨土,有穢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算穢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所謂土,有兩種觀念,一種是常寂光土,這個土已經不是土地,不是物質,而是說,在那個境界裏,永遠都是快樂的、清淨的、寂滅的。另外一種觀念是指我們這個世間,是凡聖同居土,聖人與凡夫共同居住的地方。這個世界也可以說同時包括了四世間,與各個國土的觀念。所以說佛經裏所稱的世界,是包括我們這個世界,以及超過這個地球範圍所有世間的世界。   另外一個觀念是說,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佛,為了我們初學同學們的研究,我們再說明一下三千大千世界在佛學上的概念。   在我小的時侯,有一位老前輩就問我,你曉不曉得世界上有一個吹大牛講大話的人是誰?我說不知道。他說:是釋迦牟尼佛!他所說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數位,無量無邊,誰能夠把它對立破得了?那真是摸不到邊,大極了。當時年輕,聽了也是笑笑而已;但是時代到了現在,更加證明佛的說法真實,他的神通智慧,更是了不起。他對於世界的看法,認為一個太陽係統是一個世界,這個是普通觀念的世界,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帶領了九大行星,中間有一個地球,就是一個太陽係。   過去物理學天文學稱太陽為恒星,現在有人反對,不一定叫它恒星,這個是科學上沒有定論的。在這一個太陽係中,地球是麵積很小的,與其他行星的壽命來比較,也是很短的。可是在我們看來已經是不得了啦!這算是一個世界。   佛說,這個地球上的人,以六十歲或者以一百歲為一壽命。這個世界上的人,認為一晝夜很了不起,而在月球上是半個月白天,半個月黑夜。現在人到了太空,發現果然與佛兩千多年前說的一樣。佛告訴弟子們說,這個虛空中,像這樣的太陽係統,帶領很多星球構成的世界,是無量數、不可知,如恒河沙一樣多;也像中國的大黃河裏頭的沙子一樣的多,數不清的。   一千個太陽係統這樣的世界,叫做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再把一千個中千世界加起來,叫做一個大千世界。他說這個虛空中,有三千個大千世界,實際上不止三千大千世界,而是不可知、不可數、不可量那樣多。這個說法以前是沒有人相信的。 吃飯穿衣   佛的戒律,規定弟子們喝一杯水,必須先用一塊布濾了以後,才可以喝。為什麽呢?‘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佛的眼睛,看這一碗水,有八萬四千個生命。幾千年前他這樣說,也沒有人相信,覺得他很瑣碎,現在科學進步了,都相信了。還有佛的戒律,規定弟子們每餐飯後都要刷牙,沒有牙刷,用楊柳枝。所以觀世音菩薩淨瓶裏泡的有楊柳枝,大概一方麵灑水用,一方麵刷牙用。把楊柳枝剪下,放在水裏泡,然後拿石頭把根根這一節一敲就散開了,用來刷牙齒。這些生活的規律,都屬於佛戒律的範圍,禮儀都是非常嚴格的。拿現在的觀念來講,各種的衛生常識,他早就有了。佛經上所說一個成佛、得大成就的人,在一個佛國裏教化眾生,是師道的第一位,所以稱為世尊。   ‘爾時世尊食時’,吃飯時侯到了,這個吃飯的事我們須要說明一下。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普通佛學把我們人類吃飯,叫做段食,分段的在吃飯,一天吃三餐,叫做段食,也叫做摶食。印度人吃飯用手抓,中國人用筷子,外國人用叉子,反正都是用手,所以也叫做摶食。早晨是天人吃飯的時間,中午人道吃飯,晚上鬼道吃飯。佛采用的製度,以人道為中心,日中一食;後世弟子們,過了中午一點鍾就不吃飯了,這個是佛的製度。   關於這個吃飯的問題,世界上各個地區不同,習慣不同。有的民族注重早餐,有些注重午餐或注重晚餐,每個人不同,叫做段食。除了吃飯外,還有思食,是指精神食糧。當一個人苦悶到極點,灰心到極點時,如沒有精神食糧也會死掉。另外還有觸食,觸食就是感受,譬如我們在房間裏,衣服穿得不對,悶得非常難過;或者被埋在土裏,感覺氣不通了,就是感覺沒有氣可吃了。更有識食,阿賴耶識的功能,支援生命的存在。所以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也可說都是人的食糧。   現在本經所講吃飯的時侯,是佛自己所規定的日中一餐。佛雖然是太子出家,但是他以身作則,吃飯時間到了,‘著衣’,穿好他的法衣,就是那件袈娑。其實佛的衣服就是那件袈娑,我們現在出家人所穿的這個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顏色樸素而已。分別身分就在頭發,出家人是光頭,在家人有頭發,衣服都是一樣的。佛的衣服是一件袈娑,又稱福田衣,袈娑的橫條、直條,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規定。條紋像一塊田一樣,是為眾生培福的標記,所以叫做福田衣。   由本文可以看到平常佛也穿便衣,尤其印度人,天熱的時侯,膀子統統露出來。我們讀禮記也可以看到:‘仲尼閑居’這一句,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平常不講學的時侯,閑居的情形,禮記中有描述。我們現在看到釋迦牟尼佛的閑居,是比較自由一點,可是到了吃飯的時侯,著衣,仍要穿好他的袈娑,‘持缽’,拿著飯碗。這個缽傳到中國來有瓦缽,也有銅缽,反正是一個吃飯用的器具,不過是湯啊、飯啊,放在一起的一個缽。現在看來兩千多年前,佛已經發明了自助餐的方式,每人端著自己的缽吃自助餐。   衣服穿好了,端了吃飯的缽,‘入舍衛大城’,到這個首都。‘乞食’,討飯,土話叫做化緣。佛的戒律規定,佛弟子們不但不做飯,連種田也是犯戒的,一鋤頭下去,泥土裏不曉得死多少生命,所以不準種田。夏天則結夏,弟子們集中在一起修行、打坐,不準出來。因為印度是熱帶,夏天蟲蟻特別多,隨便走路踩死了很多生命,故不準許。在夏天以前先把糧食集中好了應用,到了秋涼以後才開始化緣。這是當時的製度,時代不同,慢慢就有所改變了。 乞士生活威儀   化緣,規定弟子們不要起分別心,窮人富人一樣,挨次去化,不可以專向窮人化緣,或專向富人化。譬如迦葉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別同情下層的貧苦社會,所以他都到貧民區去化緣,同時收些弟子也都是窮苦的人。另外一個弟子須菩提尊者則相反,喜歡到富貴人家乞食化緣,佛曾把他們兩人叫來說:你們這個心不平,不管有錢沒錢,有地位沒地位,化緣的時侯,平等而去,此心無分別,而且人家給你多少就是多少,這一家不夠,再走一家。我們現在看到出家人站在門口拿個引磬叮叮,那個就是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風範。   說到乞食的製度,泰國還保存著。泰國信佛教的家庭,中午飯做好了,出家人沒有來化緣以前,鍋蓋也不敢開;出家人來了,鍋蓋趕快打開,用勺子在飯鍋中心挖起裝上一碗,再把很好的菜給他裝滿。化緣的走了,自己才吃飯,這是佛教所遺留的製度。   【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一段是講化緣吃午飯的事。我們研究佛經,會發現所謂夜裏到白天,晝夜二六時中,佛都在禪定中,在如來大定中;隻有中午吃了飯,才打坐休息一下。大概從下午一兩點到五六點鍾說法,等到天快要黑了,大家閉起眼睛又入定去了。   在舍衛國首都的大城,他挨門挨戶的化緣。化好了以後,‘還至本處’,沒有說在路上就吃起來了,不像我們買一根香蕉,一邊走就咬了一口,很沒有威儀的。佛把飯碗端回自己的講堂,‘還至本處’,在規定的地方吃飯,‘飯食訖’,飯吃完了。‘收衣缽’,再把衣服及碗都收起來。然後有一個動作,‘洗足已’,還打水洗腳。   所以我說這一本經是最平實的經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樣,光腳走路,踩了泥巴還要洗腳,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實實的就是一個人。   ‘敷座而坐’。洗完了腳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鋪一鋪,抖一抖,弄得整整齊齊,也沒有叫學生服侍他,更沒有叫個傭人來打掃打掃,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麽嚴謹,那麽平淡,而且那麽有次序。由這一段看來,金剛經會使人覺得學佛要設法做到佛的樣子才好,不像其他經典那樣,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隻能想像、膜拜。   看了金剛經,佛原來同我們一樣的平常,雖是太子出家,但是他過的生活同平民一樣。當時印度的階級森嚴,他卻指定一個最低貧民出身的弟子優波離尊者,執法管紀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樣處理。所以在現實的生活裏,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個非凡神聖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善現就是‘須菩提’,是中文的意譯,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須菩提表現出來的是長壽,另有舍利子這些人也比佛的年齡大。所以,有些經典把‘須菩提’翻譯為‘具壽’就是長壽的意思。等於我們中國人所稱鶴發童顏,南極仙翁,老壽星。不過須菩提不僅是老壽星,他的道德修持,他的智慧,以及他生活的儀軌,都足以領導當時佛的弟子們。他年高德劭,威儀氣度在佛的十大弟子之中,是非常有名的。   佛教一般知道須菩提談空第一,這一本經就是空和有的研究。後世佛教,稱須菩提為尊者,連中國民間對他也非常熟悉。怎麽熟悉呢?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及七十二變的本事,都是從須菩提那裏學的,這是小說上寫的。孫悟空找到尊者,小說上把六祖見五祖那個故事,影射孫悟空訪道訪到了須菩提。西遊記中這一段,描寫得非常有趣,因此,須菩提尊者的名字,就在中國的民間十分流傳了。 善現須菩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這一段文字,好像給我們寫了一段劇本,描寫當時的現場。‘時’就是當時,就是佛把飯也吃好了,腳洗好了,打坐位置也鋪好了,兩腿也盤好了,準備休息。可是我們這一位須菩提老學長,不放過他,意思是你老人家慢一點休息吧!我還有問題,代表大家提出來問。時長老須菩提,所謂長老,照佛學解釋‘長老’的內涵,還有許多意思。總而言之,就是中文的年高德劭。前麵我們提到過二百六十個字的心經,在心經裏,向佛提問題的主角是舍利子,也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金剛經的主角則是須菩提,另如楞嚴經的主角是阿難,每人的問題不同,所以佛的答覆方式也不同。本經是從須菩提問問題開始的,因為他談空第一,在大眾中,在所有同學裏,他要起立發言。我們現在發言要舉個手,佛時代的規矩,是從座位上站起來。當時,大家都在坐著,須菩提站起來,偏袒右肩,這也是印度規矩,披著袈娑,一邊膀子露出來。   關於偏袒右肩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右手空著好做事,在跟佛走路時,可以用這個手膀,把年紀大的扶持過去。另有說法,認為右手是吉祥的手,左手不是吉祥的手,所以用袈娑蓋著。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殺人等壞事,都是這右手去做,所以,在佛前上香時,要左手去插,不許右手近佛。但是另外也有一說,插香要用右手,因為右手是吉祥之手,總之,這些都是後人的解釋。上古的許多禮節,有時代及地區的意義,後世把那些習慣又加上各種解釋,有花招之嫌,我們姑且不管。   現在,須菩提‘偏袒右肩’,披好袈娑,‘右膝著地’,就跪下了。單跪右腿,‘合掌恭敬’,合掌是印度當時的禮貌,中國也有合掌,也有作揖。印度是伸開十指合掌,有空心的合法,有實心的合法。順便給青年同學們也講一聲,許多人寫信給我,有的稱我‘南法師’,我不是法師啊!我沒有出家。許多人寫信用佛家的規矩‘合十’,合十就是兩個手合攏來,合十問訊,也是一種禮貌。還有些同學來信問‘和南’是什麽意思?和南是譯音,意思就是跪拜頂禮,五體投地跪拜,叫做和南。結果有一位同學就對我說:老師也姓南,南無阿彌陀佛也姓南,拜拜也和南,好像你投胎的時侯,是選一個南字來的。我說那我不知道,我當時也許選錯了呢!這是有關與年輕同學們的趣味對話,由合掌順便提到。   現在須菩提合掌,就是向老師先行個禮,‘而白佛言’。白就是說話,古文叫道白,是南北朝時侯的說法,後來唱戲的也有道白,唱的時侯是唱,不唱的時侯說幾句話,就是道白。‘希有世尊’,佛經上記載印度的禮貌,向長輩請示以前,要先來一套讚歎之辭。等於我們中國人看到老前輩就說:‘唉呀,你老人家真好啊,上一次蒙你老人家照顧,你老人家給我啟發太多了!’我也經常碰到年輕人對我這樣說。金剛經已經把讚歎的話濃縮成四個字了,其他的經典中,弟子們起來問佛,都是先說一大堆恭維話。佛是很有定力的,等你恭維完了,然後才張開眼睛說:你說吧!這裏的濃縮就是鳩摩羅什翻譯的手筆,隻用四字:‘希有世尊’,世間少有,少見不可得的世尊。前麵提到玄奘法師也翻譯過金剛經,還有其他人的翻譯,我個人的觀點和研究,鳩摩羅什翻譯的這一本,扼要簡單,妙不可言。   古代翻譯的規定是信、達、雅,我們看到很多佛經的翻譯,信則有之,很忠實原典;達,表達的清楚也有,但文字卻不大雅。像鳩摩羅什的翻譯,信、達、雅,皆兼而有之,非常難得。所以,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個譯本。   須菩提接著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現在我們先來解釋兩個佛學名辭,一個是如來,一個是菩薩。 如來菩薩   我們曉得‘如來’也是‘佛’的代號,實際上佛有十種不同名稱,如來是一種,佛是一種,世尊也是一種。不過,中國人搞慣了,經常聽到如來佛的稱法,把它連起來也蠻好。現在我們先說‘如來’,這是對成道成佛者的通稱。釋迦牟尼就稱釋迦如來,或者稱釋迦如來佛,阿彌陀佛又稱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釋迦牟尼,那是個人的名字,就是特稱。如來及佛是通稱,等於我們中國稱聖人,孔子也是聖人,周公也是聖人,文王、堯舜都是聖人。聖人就是通稱,而孔子、周公就是特稱。‘如來’二字翻譯得很高明,所以,我經常對其他宗教的朋友說:你們想個辦法把經典再翻一翻好不好?你們要弘揚一個宗教文化,那是離不開文學的啊!文學的境界不好是吃不開的。   佛經翻譯的文學境界太高明了,它贏得了一切。譬如‘如來’這個翻法,真是非常高明。我們注意啊!來的相對就是去,他沒有翻‘如去’,如果翻成如去,大家也不想學了,一學就跑掉了。翻譯成‘如來’,永遠是來的;來,終歸是好的。佛已成了道,所以就叫如來。金剛經上有句話,是佛自己下的注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無來也無去,換句話說,不生也不滅,不動也不靜,當然無喜亦無憂,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遠存在,這個道理就是如來。用現在的觀念說,他永遠在你這裏,永遠在你的前麵,隻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這裏。所以後世我們中國有一首詩,描寫得非常好:   佛在心中莫浪求  靈山隻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隻向靈山塔下修   浪字是古文的說法,就是亂,浪求就是亂求。不必到靈鷲山求佛,不要跑那麽遠了,因為靈山隻在你的心頭。每一個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個靈山塔,隻向靈山塔下修就行了。也有人另外一種說法:‘不向靈山塔下求’。總之,這隻是說明佛、道都在每一個人自己的心中,個個心中有佛,照後世禪宗所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以佛法來講,心外求法都屬於外道。   另外一個佛學的名辭是‘菩薩’,這也是梵文的翻譯,它的全稱是菩提薩埵。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薩埵是有情。如果當時翻譯成覺悟有情,那就一點味道都沒有了。采用梵文的音,簡譯成菩薩,現在我們都知道菩薩啦!如果當時翻譯成覺悟有情,年輕人會以為戀愛經典了,那不是佛法,所以不能照意思翻譯。   所謂的覺悟,覺悟什麽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謂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這個覺悟。借用孟子的話:‘以先知覺後知’,就是先知先覺的人,教導後知後覺的人。一個人如果覺悟了,悟道了,對一切功名富貴看不上,而萬事不管,腳底下抹油溜了,這種人叫做羅漢。但是菩薩境界則不然,覺悟了,解脫了世間一切的痛苦,自己升華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總總的眾生,還在苦難中,就要再回到世間廣度一切眾生。這種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的行為,就是所謂有情,是大乘菩薩道。   有情的另外一個意義是說,一切眾生,本身是有靈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古人有兩句名言:‘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一個人不俗氣很難,能夠脫離了俗氣,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薩則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說,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薩,也就是覺悟有情。‘菩薩’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線的一個總稱。   佛的出家弟子們,離開人世間妻兒、父母、家庭,這種出家眾叫做大比丘眾。在佛教經典中的出家眾,歸類到小乘的範圍,他們離開人世間的一切,專心於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棄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羅漢的境界。這在中文叫做自了漢,隻管自己了了,其他一切不管。禪宗則稱之謂擔板漢,挑一個板子走路,隻看到這一麵,看不見另一麵。也就是說,把空的一麵,清淨的一麵,抓得牢牢的,至於煩惱痛苦的一麵,他拿塊板子把它隔著,反正他不看。   佛教裏表現實相叫示現,為表達那個形相,大菩薩們的示現都是在家的裝扮。譬如大慈大悲觀世音、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以及一些菩薩等,都是在家人的裝束示現,除了大願地藏王菩薩。出家人是絕對不準穿華麗衣服的,絕對不準化妝的,可是你看菩薩們,個個都是化妝的啊!又戴耳環,又掛項練,又戴戒指,叮叮當當,一身都掛滿了,又擦口紅,又抹粉的,這是菩薩的塑像。這個道理是什麽呢?就是說他是入世的,外形雖是入世的,心卻是出世的,所以菩薩境界謂之大乘。羅漢境界住空,不敢入世,一切不敢碰,眼不見心不煩,隻管自己。   但是菩薩道是非常難的,一般說來約有幾個路線,楞嚴經上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前兩句說,有些人自己並沒有成道,但是有宗教熱忱,願意先來救別人,幫助別人,教化別人做善事。任何的宗教都有這樣的人,自己雖沒有得度,沒有悟道,卻先去救助別人,這是菩薩心腸,也就是菩薩發心。   所謂‘自覺已圓’,自己的覺悟,修行已經完全圓滿了。‘能覺他者’,再來教化人,‘如來應世’,這是現在的佛,現生的佛。   菩薩是如來的前因,成了佛如來是菩薩的果位,成就的果位。現在我們把如來及菩薩,大概簡單的解釋了,我們再回轉來看本經的原文。我們不要忘記了,現在須菩提還跪在那裏,替我們來提問題,我們多講了一下,他就又多跪了一下了。(眾笑) 六祖和金剛經   須菩提當時跪在那裏,替我們大家跪著,替當時的大眾同學們跪著,尤其為大乘入世的菩薩們,包括那些出家但發心入世的出家菩薩們跪著。   說到這裏,我們知道,在家有菩薩,出家一樣有菩薩,雖然形象是出家,但是他的發心、願行、心性、及所做的事,都是菩薩道,這就叫做出家菩薩。   現在,須菩提替大家請求:佛啊!你老人家慢一點閉眼睛,慢一點打坐,你看,那麽多跟你學的大乘菩薩們,你應該好好的照應他們,指點他們怎麽用功啊!怎麽修行啊!   實際上,後來禪宗五祖就曾說過,要成佛悟道,專心念金剛經就可以了。甚至不識字,不會念的,隻要念一句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就行了,這是經題的要點,是大智慧成就到彼岸的意思。結果,六祖就是因金剛經而悟的;所以後世的中國禪宗,也叫做般若宗。外國也有稱做達摩宗的,這都是因為五祖、六祖由金剛經直接傳承,鼓勵大家念金剛經這件事而來的。   ‘善護念’這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譯的。後來禪宗興盛以後,有一位在家居士,學問很好,要注解思益經,去見南陽忠國師。南陽忠國師說:好呀!你學問好,可以注經啊!說著就叫徒弟端碗清水,放七顆米在裏頭,再放一雙筷子在碗上,然後問:你曉得我現在要幹什麽嗎?居士說:師父,我不懂。南陽忠國師說:好了,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佛的意思你懂嗎?你隨便去翻譯,隨便去注解嗎?   很多人以為自己佛學搞好了,就開始寫作了,可是研究鳩摩羅什的傳記,就知道他是一個到達悟道、成道的大菩薩境界的人,他當時翻譯的‘善護念’這三個字,真了不起。 善護念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壞了,隻想修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銀行支票就來了,或是有些年輕人,想得神通,就看見佛菩薩了,將來到月球不要訂位子,因為一跳就上去了。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來學佛打坐是錯誤的。你看佛!多麽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決不是幻想,決不亂來,也不帶一點宗教的氣息,然後教我們修養的重點就是‘善護念’。   善,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現在我們學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到達一心不亂,也不過是善護念的一個法門。我們打坐,照顧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也是善護念。一切宗教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金剛經重點在那裏?就是善護念。大家要特別注意!   因講到善護念,我們曉得佛經、佛學裏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徹大悟的方法中,有個四念處,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處裏非常重要的,隨時念這個心,知道了這個念頭,就是善護念。我們的這個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無常。念心,我們思想是生滅的,靠不住的,一個念頭起來也立刻就過去了,去追這個念頭,當它是實在的心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思想每一秒鍾都在變去。   什麽叫念?一呼一吸之間叫做一念。照佛學的解釋,人的一念就有八萬四千煩惱。煩惱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裏很煩。譬如,有人坐在這裏,盡管金剛經拿在手上,也在護念,他護一個什麽念呢?一個煩惱之念,不高興。自己也講不出來為什麽不高興,連自己都不知道,醫生也看不出來,這就是人生的境界,經常都在煩惱之中。 尋愁覓恨   煩惱些什麽呢?就是‘無故尋愁覓恨’,這是紅樓夢中的詞,描寫一個人的心情。其實每個人都是如此啊!‘無故’,沒有原因的,‘尋愁覓恨’,心裏講不出來,煩得很。‘有時似傻如狂’,這本來是描寫賈寶玉的昏頭昏腦境界,飯吃飽了,看看花,郊遊一番,坐在那裏,沒有事啊!煩,為什麽煩呢?‘無故’,沒有理由的,又傻裏瓜嘰的……這就是描寫人生,描寫得也非常恰當。所以紅樓夢的文學價值被推崇得那麽高,是很有道理的。   西廂記也有對人心理情緒描寫的詞句:‘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沒得可怨的了,把東風都要怨一下。噯!東風很討厭,把花都吹下來了,你這風太可恨了。然後寫一篇文章罵風,自己不曉得自己在發瘋。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是什麽愁呢?閑來無事在愁。閑愁究竟就有多少?有一萬種,講不出來的閑愁有萬種。結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沒得可怨的時侯,無語怨東風,連東風都要怨,人情世故的描寫妙到極點。   這是我們講到人的心念,一念之間,包含了八萬四千的煩惱,這也就是我們的人生。解脫了這樣的煩惱,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麽簡單。但是在行為上要護念,要隨時照顧這個念頭,我們研究完了金剛經,看到佛說法高明,須菩提問話高明,不像我們有些同學:老師,我打擾你兩分鍾。我說:一定要好幾分鍾,你何必客氣呢?多幾分鍾就多幾分鍾。不老實,說要問問題就好了嘛!然後,他講了老半天,他講的話,我都聽了,主題在那裏,我不知道,說了半天不曉得問什麽,結果弄得我無語怨東風。 金剛眼和發心   在須菩提問問題時,事實上答案就出來了,這是本經的精神不同於其他經典的地方。佛抓到這個主題,答案的兩句話也是畫龍點睛。所以禪宗祖師,特別推崇這一本經,因為這一本經的經文精神特別。諸位要成佛,這兩句話已經講完了,問題與答案都在這兩句話中了。‘善護念’,‘善咐囑’,這兩句話等於許多同學問:老師啊,怎麽做功夫呀?我現在還在練氣功啊,聽呼吸,念佛,你好好教我啊!還有許多人去求法,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求個法來。法可以求來嗎?有法可求嗎?這是個妄想!就是煩惱。法在那裏?法在你心中,就是‘善護念’三個字。‘善護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圓滿。這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金剛經的一隻金剛眼,也就是金剛經的正眼,正法眼藏。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這本經翻譯的很不同,來個‘善男子、善女人’,分開得清清楚楚。我們年輕的時侯很調皮,一邊念一邊看看自己,把‘善男子’改成‘散男子’,是一邊學佛,又到處玩耍的人,所以我們自稱‘散男子’,是心在散亂中的天下散人。   這裏講‘發心’,發就是動機,發什麽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這四個字是梵文,中文勉強譯為‘無上’,至高無上。‘三’這個音就是正,‘藐’是等,平等。菩提是覺悟,連起來就是說要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但是文中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不能包涵全部的意義;如果就其意義翻譯成禪宗的大徹大悟,還是不能包括完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俗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在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是菩提心,入世救一切眾生;在理上是大徹大悟,超越形而上的本性之心。所以‘三藐三菩提心’意義很多,隻能保持這個原文的音,讓後世人自己去解釋了。   換句話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一個普通人發心學佛。佛法與其他的宗教不同,認為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不像其他宗教,認為有第一因。其他宗教認為,隻有‘他’可以,我們隻有等到‘他’來幫忙,然後還都是聽‘他’的,除‘他’之外,都是不對的。   佛法既認為一切眾生個個是佛,平等平等,但是,為什麽眾生不能成佛呢?因為他找不到自心,迷失了。如果自己覺悟了,不再迷失,個個自性成佛。 無權威無主宰   佛並不是權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這個主宰和權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說一個人學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發自醒,自己覺悟,自己成佛,這才是學佛的真精神。如果說去拜拜祈禱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薩保佑自己,老實說,佛不大管你這個閑事,佛會告訴你保護自己的方法。這一點與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一樣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人助。換句話說,你自助而後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壞事,趕快到佛菩薩前麵禱告,說聲對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在西藏的時侯,雖然是佛國,也有做土匪的,搶了人以後,趕快到菩薩前跪下懺悔,下次再也不敢了。下次錢用完又去搶了,搶完又來懺悔,反覆來去,自心不能淨,佛也不會感應的。所以一切要自求多福,佛法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要成佛,要找出自己心中的自性之佛,這才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經常告誡年輕同學們:你們以為兩腿一盤就叫學佛,不盤就不是學佛,那叫做修腿,不是學佛。打坐不過是修定,是練習身心向學佛路上的準備工作而已,這個觀念一定要搞清楚。   那麽,真正的學佛困難在什麽地方呢?就是‘善護念’。這三個字也就是金剛眼。須菩提說:佛啊,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壞蛋們,因為壞蛋們不學佛!)這一切好人們,要想明心見性,認識自己生命的本來,求無上大道發的這個心,有個大困難,就是思想停不了,打起坐來妄想不止。有人打起坐來,不是想到丈夫,就是太太、情人、爸爸媽媽、兒女、鈔票……不打坐還好,一坐下來,眼睛一閉,萬念齊飛。這就是此身煩惱不能斷,也是修行第一步碰到的問題。 此心如何住   須菩提講得很坦然,替大家發問,‘雲何應住?’這個心念應該如何停住在清淨、至善那個境界上?‘雲何降伏其心?’心裏亂七八糟,煩惱妄想怎麽能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講修養、學聖人、學佛,碰到的都是這個問題。‘雲何應住’這個心住不下去。如果念佛嘛!永遠念阿彌陀佛做不到,不能住在這個念上,一邊念阿彌陀佛,一邊心裏想明天要作什麽,哎呀,阿彌陀佛,老王還欠我十塊錢沒有收回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怎麽辦……心住不下去!你禱告上帝,上帝也不理你啊,你還是一樣的,壞念頭還是起啊!菩薩也幫不了忙。此心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這許多的煩惱妄想,如何降伏下去?這是個大問題。   金剛經一開頭,像我們這個照像機一樣,什麽灰塵都照出來,幹脆俐落,一點都不神秘。不管學那一宗那一派,第一個碰到的就是這個‘雲何應住’的問題,就是用什麽辦法使此心能夠住下來。‘雲何降伏其心’,有什麽辦法,使這個心的煩惱妄想降伏得下去!這問題問得很嚴重。   我們年輕的時侯,經常有個感慨,讀金剛經,讀到這兩句,千古高人,同聲一歎!這個問題太難了。一個英雄可以征服天下,沒有辦法征服自己這個心念;一個英雄可以統治全世界,沒有辦法‘降伏其心’。自己心念降伏不了,此乃聖人之難成,道之難得也!你說學法,學各種法,天法學來都沒有用!法歸法,煩惱歸煩惱。念咒子嗎?煩惱比你咒子還厲害,你咒它,它咒你,這個煩惱真是不可收拾,就有那麽厲害。所以‘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這個問題問得非常之好。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聽了須菩提的問題,他眼睛又張開了,這個問題問的好,一拳就打到中心來了。善哉!善哉!就是問得好極了。佛說:‘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看佛經應該像看劇本一樣的看,才能進入經典的實況,才會有心得。我說把佛經當劇本看,不是不恭敬,你不進入這個情況,經典是經典,你是你,沒有用。   現在,假設我們當時跟須菩提跪在一起,佛說:好,好,須菩提,照你剛才問的問題,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是不是?須菩提說:是。釋迦牟尼佛說:‘汝今諦聽’,你現在注意啊!好好聽。‘諦’是仔細、小心,也有一點意思是你要小心注意,我要答覆你了。‘當為汝說’,你問的問題太好了,我應當給你講。這時須菩提還跪在那裏。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說: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有一個人,發求無上大道的心,應該這樣把心住下來,應該這樣把心降伏下去。   說完這一句話,他老人家又閉起眼睛來了。須菩提大概等了半天,抬頭一看,‘唯然。世尊’,經文中說‘唯’就是答應,‘然’就是好。我準備好好的聽,世尊啊,‘願樂欲聞’,我高興極了,正等著聽呢!他跪在那裏瞎等,佛卻沒有說下文了。大家看這個劇本寫的好不好?經典是好劇本,我們在座也有寫劇本的高手,而寫這個劇本的才是真高手呢!文字都很明白,是不是這樣講?沒有錯吧?   現在我們再回過來看佛說的這句話,善哉!善哉!你問的好啊,須菩提,照你剛才說的,佛要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是不是?須菩提說:是啊!我是問的這個。他說你仔細聽著,我講給你聽,當你有求道的心,一念在求道的時侯,就是這樣住了,就是這樣,這個妄念已經下去了,就好了,就是這樣嘛!   假設我來講的話,我當然不是佛啦!不過我來講的話,不是那麽講。如果我當演員,演這個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侯不是慈悲的,不是眼睛閉下來,眉毛掛下來,慢慢說:‘善哉!善哉!阿彌陀佛!’不是這樣。我會說:‘你聽著啊!你注意,你問的這個問題,當你要求道的這一念發起來的時侯’,說時一邊就瞪住他。   半天,須菩提也不懂,傻裏瓜嘰的:佛啊,我在這裏聽啊!換句話說,你沒有答覆我呀!   實際上,這個時侯,心就是住了,就降伏了。 止住的持名念佛   ‘住’就是住在這裏,等於住在房子裏,停在那裏。但是怎麽樣能把煩惱妄想停住呢?佛說:就是這樣住。   我們都知道,學佛最困難的,就是把心中的思慮、情緒、妄想停住。世界上各種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寧靜,所謂止住。佛法修持的方法雖多,總括起來隻有一個法門,就是止與觀,使一個人思想專一,止住在一點上。   譬如淨土宗的念佛,隻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專一在這一點上。南無是皈依,阿彌陀是他的名字,皈依阿彌陀這一位佛。說到念佛,有個笑話告訴年輕同學們知道,有一個老太太,一天到晚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得很誠懇,他的兒子很煩,覺得這個媽媽一天到晚阿彌陀佛。有一天,老太太正在念阿彌陀佛,這個兒子喊:媽!老太太問幹什麽?兒子不響了。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又念起來,念得很起勁。兒子又喊:媽!媽!那老太太說:幹什麽?兒子又不響。老太太有一點不高興了,不過還是繼續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兒子又喊:媽!媽!媽!這個老太太氣了說:討厭,我在念佛,你吵什麽。兒子說:媽媽,你看,我還是你兒子呢!不過叫了三次,你就煩了,你不停的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煩死了嗎?這個話表麵上聽起來是笑話,但是它所包涵的意義,實在是很深刻的,不要輕易把它看成一個笑話。   念阿彌陀佛是持名,等於叫媽,持他的名字。持名念佛有它的意義,不過現在我們不是討論這個問題,而是說這一種修持的方法,是要念到一心不亂,達到止、住的境界。我們大家普通念阿彌陀佛,一邊念,一邊也照樣的胡思亂想,就像一支蠟燭點在那裏,雖然有蠟燭的光亮,旁邊的煙卻也在冒。又像石頭壓草,旁邊的雜草還是長出來。這種情形不能算一心不亂,因為沒有住,沒有止。真要念到一心不亂,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身體,忘記了一切的境況,勉強算是有一點點一心不亂的樣子。作到了專一,一心不亂的時侯是止,念頭停止了,由止就可以得定。 百千三昧的定境   我們都聽說過老僧入定,真正入定到某一種境界,時間沒有了,他會坐在那裏七八天、一個月,自己隻覺得是彈指之間而已。不過大家要認識,這不過是所有定境中的一種定而已,並不是說每一個定境都是如此,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佛法講修持,百千三昧的定境不同,有一種定境是,雖日理萬機,分秒都沒有休息,但是他的心境永遠在定,同外界一點都不相幹。心,要想它能定住,是非常困難的。像年紀大一點的人睡不著,因為心不能定。年紀越大思想越複雜,因此影響了腦神經,不能休息下來。   等於說,我們腦子是個機器,心髒也是個機器,但是它的開關並不是機器本身,而是後麵另一個東西;那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心裏的作用。所以一切學佛,一切入道之門,都是追求如何使心能定。有些人打坐幾十年,雖然坐在那裏,但是內心還是很亂,不過偶爾感覺到一點清淨,一點舒服而已。一點清淨舒服還隻是生理的反應與心境上的一點寧定,而真正的定,幾乎沒有辦法做到。   佛學經常拿海水來說明人的心境,我們的思想、情感,歸納起來,隻是感覺與知覺,它們像流水一樣,永遠在流,不斷的流,所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就是那麽一個現象。所謂真正的定,佛經有一句話: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一個有大智慧、大氣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斷,就像香象渡河一般,連彎都懶得轉,便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過了。假使我們做功夫有這個氣魄,能把自己的思想、感覺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把它切斷得了,那正是淨土的初步現象,是真正的寧靜,達到了止的境界。由止再漸漸的進修,生理、心理起各種的變化,才可以達到定的境界。這樣,初步的修養就有基礎了。現在金剛經裏還沒有講‘定’,先講‘住’。   ‘住’這個字,與‘止’,與‘定’是不一樣的,而且很不一樣。   先說這個‘止’。止可以說是心理的修持,把思想、知覺、感覺停止,用力把它止在一處。等於我們拿一顆釘子,把它釘在一個地方,就是止的境界。   所謂‘定’,等於小孩子玩的轉陀羅,最後不轉了,它站在那裏不動了,這隻是個定的比方。   這個‘住’呢!跟‘止’、‘定’又不一樣。住是很安詳的擺在那裏。這些不是依照佛學的道理來說,隻是依照中文止、定、住的文字意義來配合佛學的道理加以說明。   不管學佛不學佛,一個人想做到隨時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難的。中文有一句俗語:‘隨遇而安’,安與住一樣,但人不能做到隨遇而安,因為人不滿足自己、不滿足現實,永遠不滿足,永遠在追求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理由可以講很多,追求事業,甚至於有些同學說人生是為了追求人生,學哲學的人說為了追求真理。你說真理賣多少錢一斤?他說講不出來價錢。真理也是個空洞的名辭,你說人生有什麽價值?這個都是人為的借口,所以說在人生過程上,‘隨遇而安’就很難了。   例如,好幾位學佛的老朋友們,在家專心修行不方便,與修行團體住一起又說住不慣。其實,他是不能‘隨遇而安’而已!他不能‘應如是住’,連換一個床鋪都不行了,何況其他。實際上,床鋪同環境真有那麽嚴重嗎?沒有,因為此心不能安,所以環境與事物突然改變,我們就不習慣了,因為這個心不能坦然安住下來,這是普通的道理。   須菩提提出的這個問題,是開始學佛遭遇到最困難的問題,也就是心不能安。現在佛告訴他,就是你問的時侯,已經住了,就是你問的時侯,已經沒有妄想煩惱了。這個意思也有一個比方,當我們走在街上看到稀奇事物的時侯,就在這個時侯,我們的心是住的喔!像普通講的楞住了,這一段的住,雖不是真正佛法的住,但當這個心理現象,受到突然刺激的時侯,好像凝定住了,這是假的心住,不是心安的住,可是從這個現象可以了解,心的住確實有‘定’的道理。 三步曲   大家都聽過佛教一句俗話: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越來越遠了。那天有一個同學說,他也該回去對父母盡點孝心了,他說這話時是真有孝心,就像佛在眼前。回去以後,爸爸說:你怎麽又回來那麽晚!他看到爸爸那個臉色,實在不是味道,這一下與想回家孝順那一念相比較,又變成佛在大殿了。爸爸再嘀嘀咕咕訓他一頓,結果本來是想回來盡孝心,現在卻到房間躺在床上睡了,那就是佛在西天了。佛法的道理與普通的心理也是一樣的。   如何把煩惱降伏下去,佛答覆的那麽輕鬆:‘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這樣住,就是這樣降伏你的心。換言之,你問問題的時侯,你的心已經沒有煩惱了,就在這個時侯,就是禪宗所謂當下即是,當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想一個方法。   譬如我們信佛的,或者信其他宗教的人,一念之間要懺悔,這麽一寧靜的時侯,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煩惱已經沒有了,再沒有第二個方法。如果你硬要想辦法把這個煩惱怎麽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擾亂,並不能夠使你安住,這是又進一步的道理。   再進一步的道理,金剛經的內容是大乘佛法的大智慧成就,佛教同其他宗教基本不同之處,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這個智慧包括了一切的功德,一切至善的成就,所以般若是智慧的成就。 如何住和無所住   現在講大乘的智慧,‘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你那個時侯,已經安住了;不過刹那之間你不能把握而已,因為它太快了。如果你能夠把握這一刹那之間的安住,就可以到家了。這個是重點,整個金剛經全部講完,就是教我們如何住,也就是無所住,不須要住。前麵我們提到過,一個學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幾個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積來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可是,此心本來不住。怎麽說呢?譬如我現在講話,從八點鍾開始講到現在,廿分鍾了,每一句話都是我心裏講出來的,講過了如行雲流水都沒有了,‘無所住’。如果我有所住,老是注意講幾分鍾,我就不能講話了,因為心住於時計。諸位假使聽了一句話,心裏在批判,這一句話好,那一句亂七八糟,你心在想,下一句也聽不進去了,因為你有所住。   所以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拿禪宗來講,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無所住,即是住。所以人生修養到這個境界,就是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幹幹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他是學禪的,他的詩文境界高,與佛法、禪的境界相合。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這是千古的名句,因為他學佛,懂了這個道理。人似秋鴻來有信,蘇東坡要到鄉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個地方,答應了今年再來,果然來了。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像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跡。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老年人常回憶,想當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尋煩惱,因為一切事不能回頭的,像春夢一樣了無痕的。   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須要再研究金剛經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須要降。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坐下來的時侯,一切都沒有了,永遠拉不回來了。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一切眾生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當你問怎麽樣安心時,就安心了。佛過了許久,看須菩提還是不懂,沒有辦法,隻好退而求其次,第二步再來講一講,因為那個時機過去了,禪宗所謂機,這個禪機過去了,須菩提沒有懂。現在第二步來講了,佛說:我告訴你,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的中文意思是大,一切大菩薩們。   古代也有將菩薩翻成‘大士’或者‘開士’,表示是開悟的人。所以我們的白衣大士就是白衣菩薩。摩訶薩是唐宋以後念的,真正梵文發音是馬哈,訶字念成哈字。在座很多客家的同學,客家話、廣東話、閩南話比較接近唐音,國語反而距離很遠了。   佛說菩薩摩訶薩是倒裝的文句,就是一切大菩薩們,應如是降伏其心,應該有一個方法,把自己的心降伏下去。什麽方法呢?他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現在先解釋什麽叫眾生?佛經裏眾生這個名辭,莊子先說過,一切有生命的東西謂之眾生,並不是單指人!人不過是眾生的一種,一切的動物、生物、乃至細菌、有生命的動物都是眾生。有靈性的生命,有感情,有知覺生命的動物,就是眾生的正報。所以眾生不是光指人。佛要教化一切眾生,慈愛一切眾生,對好的要慈悲,對壞的更要慈悲。好人要度,要教化,壞人更要教化。天堂的人要度,地獄裏的更可憐,更要度。這是佛法的精神,所以說要度一切眾生。   ‘一切’兩個字是沒有範圍的,任何東西都在一切之內。不過講到眾生這名辭,使我想起幾十年以前的一樁事;那次在成都四川大學講中國哲學,提到佛法講眾生,有一個學生就提出來問:植物及礦物有沒有包括在眾生裏頭?我說:那是眾生的依報,不是正報,依報是附屬的,同我們有連帶關係。他說:譬如含羞草,你不能說它沒有靈性!我問他學什麽的,他說他是學農的,我說你學農的問這個問題有點奇了。   我那個時侯年紀還輕,比較愛弄玄虛,就說:既然學農的,應該知道,含羞草根裏頭有一水泡,人手的熱氣一接觸,水就下降,葉子就像怕羞一樣縮下去了。這是機械性,並不是情感,也不是知覺。其實這是頭一天晚上,跟一個學農的教授討論含羞草聽來的,也可以說佛法有靈,知道第二天有人會問這個問題吧! 譚子化書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現在佛學提出來眾生,佛把一切的生命分成十二類。第一是卵生,像鳥、雞、鴨等,都是屬於卵生。胎生是指人、馬、及各種由胞胎裏生的。濕生包括了魚、蚊子、蒼蠅等。化生就是變化的東西,如蟬蛻、蜻蜓、蝴蝶等。又照中國古老的傳說,真假不能確定,海裏的鯊魚活到幾百年以上,會跳到沙灘上,一變就是鹿,長一個頭角的鹿,這些都是化生。中國化生的書,幾乎沒有人肯去研究;道藏裏有一本書就叫做化書,作者是譚子,名譚峭,他學佛也學道,是有名的神仙。譚峭的父親是唐朝的官,也就是唐朝唯一大學的校長,地位很高,隻有譚峭一個兒子。   可是譚峭十幾歲離家出走,他父親丟了這個兒子,很難過。後來過了一、二十年,他回來了,身上穿個道士的衣服,拖個破鞋子,戴個破帽子,怪裏怪氣,嘻皮笑臉,就像前幾年那種嘻皮的樣子。他回來勸父親一塊修道去,這是著名的道家人物,學問也非常好。譚子著了這部‘化書’,認為宇宙生命的變化自己可以掌握,人可以永遠的活下去。他究竟仍然活著沒有?說不定他跑到我們這裏來,我們也不知道。後來因為人家問他,道是怎麽樣修?他就寫了一首詩,也像是金剛經的偈子一樣,很簡單的,有禪宗的境界:   線作長江扇作天屐鞋拋向海東邊   蓬萊此去無多路隻在譚生□□□   他說,整個的宇宙是這麽渺小,線就像長江,扇就像天。屐鞋就是古代的拖鞋,鞋子後跟不拉起來,踢哩踢拉拖起來走。屐鞋拋向海東邊不要了,蓬萊是代表道家的神仙境界,蓬萊此去無多路,他說那個神仙的境界不遠,就在這裏。在那裏啊?他說,隻在譚生,就在我的手指,手裏拿個手杖,就在這裏。這個道理也就等於佛告訴須菩提,‘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在這裏,佛不在西天,就在你這裏。   不過譚子的化書很奇怪,講了化生的道理以後,由科學再歸到哲學,由哲學再歸到政治學,講人生的境界,及如何教化別人,改變別人。他認為壞的時代,壞的世界,是可以變化過來的,他的理論和哲學境界非常之高。所以講到中國文化,這不能說不是中國文化啊!中國文化的精華,我們不能說連個影子都不知道啊! 有色無色的眾生   除了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之外,另有一種生命為‘有色’,是有形像,有物質可以看見的。另有一種生命是‘無色’,不是我們所知,也看不見,可是它確實的存在。譬如說鬼吧!到底有沒有?當然可以告訴大家確實有的,並沒有什麽可怕,那是‘無色’的生命,跟我們陰陽電子不同而已。   我們姑且講活鬼,大家也許沒有看過,如果到貴州、雲南的邊界,就可以聽到活鬼的故事。活鬼稱為山魈,這個山魈,我們拿佛經來解釋就很簡單了,他是‘若有色’‘若無色’的眾生。他有時侯給你看見,有時侯不給你看見,高興給你看見就看見,不高興就看不見。人走到山裏,看到走路的腳印子同我們相反,腳指頭在後麵,腳後跟在前麵的地方,就知道有山魈。他們非常講禮貌,你不要說這是山鬼啊,那你就吃虧了。你要說有山先生在這裏!他會覺得你這個人知禮,就不會找你麻煩。   這些住在山裏的山魈,很有意思,他們有事的時侯,要跑到別人家裏借鍋子和碗筷。他們的樣子很醜陋,矮矮的,就像人倒著腳走來。講的話我們也不懂,必須要用手去指要借的東西,那些山裏頭的人都知道,有些壞心眼的人,卻準備一套騙他們的。準備什麽呢?紙做的鍋,紙做的碗,他就很高興的借回去了,結果火上一燒就完了。可是山魈非常守信用,不知道他用什麽方法,有錢人家的東西就到他那裏去了,但是他一百哩範圍以內不偷的,他要到外地弄個鍋碗來還你。許多山裏的窮人都拿這些玩意騙鬼,所以鬼不可怕,而人是真正的壞,連鬼都要騙。 有想無想的眾生   另有一類眾生是‘若有想’,有思想感覺。另有一類眾生是‘若無想’,沒有思想、感覺。細分之下,有些生命沒有思想,沒有知覺,但有感覺。   另有眾生是神的境界,照佛學的分類,神的類別太多了,小則分為三十多種,大則分為六十多種,再細分析下去,有幾百種。神也有他的等次,一類叫‘非有想’,不是沒有想,但是看起來沒有想。譬如有些人在打坐,你看他好像不知道,可是他又知道,真知道嗎?又不知道。其實,世界上還有更多種類的生命,不過佛法大致歸納為十二類。   世界上的生命有這麽多種類,唯有人很壞,但人也最具備一切。我們不要認為人類是胎生,在我看來,人類具備了十二類生。我們是胎胞裏精蟲卵髒的結合,所以是卵生,胎生。在媽媽肚子裏是濕生。要青菜、蘿卜、牛肉、洋蔥堆起來才能長大,所以也是‘化生’。人也是‘有色’,身體機能有物質可見。但是講到人的生命──氣,又不是物質了,也看不見,所以是‘無色’。‘有想’,我們當然有思想,有時侯我們呆住,或者沒有什麽思想,笨得要死,那又入於‘無想’。還有許多人到達‘非有想’‘非無想’的修道境界,雖沒有成功,但他已經到達了‘非有想’‘非無想’。   說到‘非有想’‘非無想’,想到大陸上我曾聽說一兩個地方。在浙江紹興的一個小廟子,有一個道士在那裏打坐,據說坐了二百多年,還坐在那裏。每到過年的時候,鄉下人要來替他剪一次指甲;人坐在那兒沒有死,摸摸還有點體溫,據說是入定了。有些修道的人說他不是入定,是在那個定的境界出不了神,在那個身體軀殼裏頭,因為修成功了,所以出不來,離不開身體。   另外我還看到過一個學佛的人,據說打坐定力很深,功夫很好,已經坐在那裏七八十年,也沒有死,也沒有出定,他也不會想什麽,似乎等於死人差不多。他的背拱起來一塊,摸摸那個地方,像脈搏一樣在跳動,所以有人說他入定了。不過一般學佛修道內行的人,也曉得他出不了神。你們年輕人怕打坐走火入魔,像這一類的樣子才叫做走火入魔!大家看看,自己有沒有資格走火入魔!所以說,放心啦!還差得遠呢!可是,這也不一定是走火入魔,在那一種情況下,這一個生命的存在,就可以說是‘非有想’‘非無想’的境界。所以說,在人類這個生命的小宇宙裏,所有生物的生命現象,人都具備了,隻是大家沒有回轉來分析自己罷了。再根據譚子化書的道理,人可以成仙、成佛、成鬼、成神;人也是可以變化的,一切就看你自己的智慧了。 紅福清福   現在佛告訴須菩提說,世界上‘一切眾生之類’,注意這個‘之類’,佛把它歸成十二類生命。他說:‘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發願,立一個誌願,救世界上一切眾生。因為眾生皆在痛苦中,都在煩惱中。有富貴功名的人,有富貴功名的痛苦與煩惱;貧窮及生老病死等,也都是煩惱。講戀愛有講戀愛的煩惱,結婚有結婚的煩惱,生孩子有生孩子的煩惱,總之,人生隨時都在痛苦與煩惱中。所謂煩惱,比痛苦的狀況輕一點,兩個名稱不同。一個學大乘佛法的人,沒有先考慮自己,學佛是要成就,好去幫助眾生,救度他們,使他們進入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絕對快樂清淨的境界。這個境界叫什麽?就是‘無餘涅槃’。   涅槃是個名稱,不要當成端盤子那個盤。涅槃是梵文音,有人翻譯成中文叫它寂滅,這樣翻譯不恰當,後來的人隨便使用是不對的。因為寂滅好像很淒涼,隻有一個清淨,其他什麽都沒有,滅掉了。‘寂’是清清淨淨,一點聲音都聽不到,學佛結果變成學寂滅,那不是很奇怪嗎?那人生又何必呢?人生本來夠苦了,再去學寂滅,苦上加苦,又不是吃黃連,何必呢!後來又有人翻譯成圓寂,圓滿的清淨。清淨本來是好,可是有些人,並不認識清淨。   我經常說,佛法分兩種,走出世間是清淨,走入世間是紅塵。紅塵滾滾,這個世界上,都市中,都是紅塵。人世間為什麽叫做紅塵呢?唐朝的首都在西安,交通工具是馬車,北方的紅土揚起來,半空看見是紅顏色的灰塵,所以稱為紅塵滾滾。現在汽車是排的黑煙,爬到觀音山頂上看台北,是黑塵滾滾。   紅塵裏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貴,普通叫做享洪福。對皇帝用的‘洪福齊天’因為‘洪’字不好意思寫,就寫個‘鴻’字。其實‘鴻福’這個字不大好,雖然文學境界不錯,但有罵人的味道!因為‘鴻’像飛鳥一樣飛掉了,那還有什麽福啊!這個同音字用的不好,一般人不察覺就用下去了。   清淨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來可以享這個清福了,但多數人反而覺得痛苦,因為一旦無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許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時侯,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個寂寞,什麽事都沒有了,怎麽活啊!所以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一個人先要養成會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這才會看到鴻福是厭煩的。佛經上說,一個學佛的人,你首先觀察他有沒有發起厭離心,也就是說厭煩世間的鴻福,對鴻福有厭離心,才是走向學佛之路。   說到這裏,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明朝有一個人,每天半夜跪在庭院燒香拜天。這是中國的宗教──拜天,反正佛在天上,神、關公、觀世音、耶穌、穆罕默德都在天上。管它西天、東天、南天、北天,都是天,所以他拜天,最劃得來,隻要一支香,每一個都拜到了。這人拜了三十年,非常誠懇,有一夜感動了一位天神,站在他前麵,一身發亮放光。還好,他沒有嚇倒,這個天神說:你天天夜裏拜天,很誠懇,你要求什麽快講,我馬上要走。這個人想了一會兒,說:我什麽都不求,隻想一輩子有飯吃,有衣服穿,不會窮,多幾個錢可以一輩子遊山玩水,沒有病痛,無疾而終。這個天人聽了說:哎唷,你求的這個,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你求人世間的功名富貴,要官做的大,財發的多,都可以答應你,但是上界神仙之清福,我沒法子給你。   要說一個人一生不愁吃,不愁穿,有錢用,世界上好地方都逛遍,誰做得到?地位高了,忙得連聽金剛經都沒有時間,他那裏有這個清福呢?所以,清福最難。由此看來,涅槃翻譯成寂滅,雖然包含了清福的道理,但是在表麵上看來,一般人不大容易接受。實際上涅槃是個境界,就是涅槃經裏提出來的‘常樂我淨’的境界。也就是說,你找到了這個地方,永遠不生不滅,就是心經上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常樂,永遠如此,是一個極樂的世界。那才是‘我’,我們生命真正的‘我’,不是我們這個幾十年肉體,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會變去的我,那個真我才算淨土,也就是涅槃的境界。 羅漢的涅槃   涅槃分兩類,‘有餘依涅槃’及‘無餘依涅槃’。   羅漢們得道,證得的是有餘依涅槃;大阿羅漢入定可以達到八萬四千劫之久,現在很難有人相信這種事了。關於此事,讓我們回溯到唐朝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路上的一個傳說,但他自己的筆記及大唐西域記裏沒有記載。當他走過新疆天山以南,到了印度北邊,靠近喜馬拉雅山的後麵一個雪山地方時,天氣很冷,到處都是雪,但是有一個山頂上卻沒有雪,雪下來也不積留。玄奘很奇怪,跑上去看,發現地上有很粗很長的頭發。他看了半天,認為這裏頭可能不是這個劫數的人,也許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的人。結果真的挖出一個很高大的人來,玄奘法師發現那是一個打坐的人,就用引磬在他耳朵邊叮叮叮,慢慢的敲。這位先生出定了,他說是釋迦牟尼佛之前迦葉佛末法時代的比丘,出家自己自修得定,在這裏入定等釋迦牟尼佛下世來,好向他請教。玄奘法師告訴他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了,他說:那我再等吧!等下一次彌勒菩薩來吧!玄奘法師拖住他的耳朵說:老兄,你慢一點入定,這樣不是辦法,你等彌勒菩薩再來就是要出定找他,誰來通知你出定呢?他說:這也對呀!玄奘法師說:你有辦法出神離開這個身體嗎?   出神並不容易,剛才講那些修行人,坐了幾十年都出不來。玄奘告訴他,自己要到印度取經去,叫他到中國去投胎,將來作自己的弟子。並且告訴他,到了大唐向那個最大的宮殿去投胎當太子,等他回來。於是這個人就出神走了。玄奘二十年後回來,見唐太宗說到此事,要找這個來投胎的太子出家,但查遍後宮,當天沒有太子出生,結果發現武將尉遲恭家裏那天生了一個侄子。原來那個羅漢來大唐投胎,看見尉遲恭的王府,就錯認為皇宮了。唐太宗把尉遲恭找來對他說:我要出家,但當皇帝不能出家,你就讓你家那個孩子代表我出家吧!   玄奘法師想,那個羅漢定力那麽高,見麵時應該認識我!豈知羅漢、菩薩也有隔陰之迷,投一個胎就迷掉了。對玄奘似曾相識,卻搞不清楚。皇帝下命令出家,當然可以,但有三個條件,一車美女服侍他,一車酒肉,一車書。這就是後來玄奘法師的唯識傳人──窺基法師的故事,又稱三車法師,此說也許是影射的戲論。   為什麽講這個故事呢?從這個故事我們就會了解,得到了那個清淨、一念空的境界,才能夠入定;而且連身體都可以忘掉,也可以抗拒氣侯的變化,甚至地球的各種物理變化。那個羅漢是有功力的人,一念空掉就入定了。   但是念空可不是住啊!大家要特別注意,念空不是住,那是假住,住在空上,是不究竟的。玄奘挖出來的這個羅漢,就是住在這個空上,所以叫做有餘依涅槃。餘什麽?習氣。因為他的習氣沒有變,所以轉胎一來,功名、富貴、美人、香車,什麽都要,這是這個羅漢自己剩餘的習氣,維摩經上叫做結習未除。   有些學道學佛的朋友說:老師,你叫我來打坐,學佛,我是很高興,就是有一個東西丟不下。我說:那你就兩打吧!打打牌,打打坐,都可以方便。因為他這個結習未除,也就叫做有多餘涅槃。其實我們在座有很多打坐的同學,都入了這個涅槃了,到這裏來,法師把木魚一敲,打坐好好的,念頭滿空;等到兩個鞋子下了樓,趕快找地方去打牌啊,喝酒啊,就是有多餘涅槃。 佛的涅槃   有餘依涅槃是羅漢境界,不徹底;無餘依涅槃是佛境界,是非常徹底的。佛說學佛的人第一個發願使一切眾生都成佛,都能夠達到‘我’的成就一樣,‘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所以,學佛第一要發願,大乘佛法如果沒有這個願力,學佛是不會成就的。如果覺得自己很痛苦,又煩惱,沒有大乘的願力,那不是佛法真正的精神;因為這是消極的,逃避的,連羅漢境界都談不上。佛的願力,學佛不是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   他說,學佛要這樣大的願力,要度盡一切眾生,使他們解脫痛苦與煩惱。痛苦與煩惱是很難解脫的,佛也隻告訴我們解脫煩惱與痛苦的方法。解脫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佛不過把他成就的方法告訴我們,你要自己修持才行。   佛教化救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心裏並沒有說某一個眾生是我度的,絕沒有這個觀念。這是佛的願力和胸襟,學佛先要學這個胸襟,就是說雖幫助了千千萬萬人,心中沒有一念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佛的境界謙退到極點,他要度盡了一切的眾生,而心胸中沒有絲毫教化人、度人之念。所以,佛同其他宗教解釋的教主是不同的,佛沒有權威性,非常平凡,很平實,隻說你的成就是你的努力。   ‘何以故’?什麽理由要如此呢?這是他加重語氣。 四相和我的觀念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他說,須菩提啊,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心胸裏頭還有你、我、他,甚至給了人家好處時,這個家夥應該賣賣我的交情才對!這是世間法的作風,佛法沒有,給了就給了,要像‘事如春夢了無痕’一樣的忘掉它。如果說故意把它忘掉,那就‘即非菩薩’,因為你還有個故意。天地生萬物,天地不占有,不自私。所以我常常說,道乃天下之公道,不屬於誰的,告訴你,你拿去吧!   話又說回來了,既然佛都告訴你了,為什麽你不能到達佛的境界呢?   金剛經中說到四相,相這個字,就是現象,文字上是現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來說就是觀念。我們人有一種觀念,就是有人相,總是有你、我的觀念。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眾生相,就是現在學術名稱所謂社會人類,在佛學的範圍都屬於人相,眾生相。我相又分兩種,一種是人生命的個體,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每個人是不同的個體。一種是屬於精神上的,一個學問好的,或者是地位高的,年齡大的,常看他人都是小孩子,幼稚。我現在也常常犯這個毛病,會說你們年輕人懂什麽?這是我相,因為覺得‘我’嘛!倚老賣老。   不錯,倚老賣老是我相,但是許多年輕人倚小賣小,那也是我相。更有許多小姐們倚女賣女的,也是我相。許多男孩子也是倚男賣男的:我是小孩,老師請原諒!我說,不要倚小賣小,倚男賣男了。這些都是主觀成見,就是精神觀念上有個我。所以文章是自己的好,這是我相。本來文章寫完了就完了,別人改一下文章,那要命啊!心裏受不了……這都是因為心裏上的我相,也叫做法我見,這個法就是精神的我見。   至於眾生相,是社會一些人類的範圍,前排的人同後排的人,隻要一坐下來,人相我相就起來了。感覺前排的人很討厭,頭太高了,坐在我矮子的前麵,使我看不見。人相我相一來,眾生相就來了,唉!這個環境布置得不大好,管事的人不大對,接著壽者相來了,唉呀!空氣不好,有傳染病,要短命。   這個四相是依根的,先由眼根而來,人的煩惱都因這四相而起。鳩摩羅什把它歸納起來叫做四相,玄奘法師的翻譯,還加三個,成為七相。鳩摩羅什把後麵三個統統歸入壽者相。壽者相很嚴重,我們人都喜歡活得長,你幾歲呀?五十八。嘿,我六十了,你比我小兩歲。你幾歲啊?八十二,你比我大幾歲……這都是壽者相!要‘我’活得長,要‘我’健康長壽。每個人來學打坐,乃至在座來學禪的,十個有九個半,甚至十個有五雙,都是以壽者相的觀念來學打坐的。那麽,這與佛法的金剛經就大有出入了!要注意,要去了這四相,完全離開了這四相,才可說是學佛的真正境界。本經的原文,佛說這四相,用現在的話來講,這四相是人類眾生共通的、牢不可破的、頑固的主觀觀念。要把這個觀念破除掉,學佛就差不多了。   現在佛告訴須菩提,一個學佛的人,先要把心胸願力放在前頭,能夠為眾生發願,不為自己,而是為大家去努力。因為要度眾生,但又沒有度眾生的本事,所以要去努力。佛又說,你完成學佛的這個願望,度完了眾生,自己並沒有覺得度了什麽眾生。 三輪體空布施   這一段,佛學有一個名稱,叫做‘三輪體空’。輪者不是車子的輪子。輪是形容詞,指三個部分,就是施者,受者,施事,這就是講布施的重要。金剛經現在開始講般若了,般若的第一個眷屬,就是布施。剛才這一段已經開始要講布施,先說明三輪體空的道理。   布施有三種,第一種財施是外物的,像金錢財物等布施,這叫外布施。第二種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識的傳授,智慧的啟發,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獻等,都是精神的布施,這種屬於內布施。第三種是無畏布施,如救苦救難等。不管是那一種布施,施者應該抱持無施的心態,用一種希望他人能夠得到益處的心情來貢獻,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須要做到施者無此念,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憐應該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沒有事了,忘記了誰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後,‘事如春夢了無痕’,無施者,無受者,也無施事,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佛在這個世界上,以師道當人天的師表,教化一切眾生,救度一切眾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說:再見,不來了。隻是吩咐四個弟子暫時不要死,要‘留形住世’,活著等彌勒菩薩下來。佛的這個精神就是三輪體空的布施。 快樂痛苦皆無住   這裏著重的是剛才提到的法布施,因為須菩提問到怎麽使心、忘想煩惱降伏下去!怎麽樣使自己的心寧靜,能夠永遠安詳停留的保持住。佛先答覆他:就是這樣。因為須菩提不懂,所以佛接著在下章就說了一段理由,說大乘菩薩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無所住。應該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個叫修行。你心理的行為隨時做到無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丟開了,這是我們普通的話,都丟掉了。禪宗經常用一句話,放下,就是丟掉了。做了好事馬上須要丟掉,這是菩薩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丟掉。有些人說,好事我可以丟掉,就是痛苦丟不掉啊!   實際上,好事跟痛苦是一體的兩麵而已,一個是手背,一個是手心。假使說,好事他能夠真丟掉開的話,痛苦來一樣可以丟開,所以痛苦也是一個很好的測驗。如果一個人碰到煩惱,痛苦,逆境的時侯丟不開,說他碰到好事能丟得開,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經常告誡人,不要得意忘形,這是很難做到的。一個人發了財,有了地位,有了年齡,或者有了學問,自然氣勢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難。但是以我的經驗還發現另一麵,有許多人是失意忘形;這種人可以在功名富貴的時侯,修養蠻好,一到了沒得功名富貴玩的時侯,就都完了,都變了;自己覺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變成失意忘形。   所以得意忘形與失意忘形,同樣都是沒有修養,都是不夠的;換句話說,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個東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學佛了。真正學佛法,並不是叫你崇拜偶像,並不是叫你迷信,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脫,是大解脫,一切事情,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等於現在引磬一敲,下樓就是下樓,金剛經還是歸金剛經,你還是你,如此應無所住。 轉化十二類生   有一位同學提出來說,很多年前,也曾經聽我講過這一段,除了我前麵講過的,好像還有進一步的道理。其實,所謂進一步的道理就是:這個境界就是有願力,一個大乘菩薩發願及菩薩行,應該是救盡天下蒼生,而自覺沒有做什麽救蒼生的事情。一個人救人、利人是應該的,假使心中還有利人、救世、度人之念,已經不是菩薩道了。這是指外麵行願方麵的。內心修持更須這樣。我們自己學佛是求戒定慧的究竟,可是大家在修持方麵,或者在靜坐方麵,都是在著相。   譬如許多人為了身體的健康,學各種的方法,打坐、守竅、修氣脈轉動,實際上,已經都落入壽者相了;接著我相、人相、眾生相也都跟著而來,學佛的成就當然不會大了。又如修淨土念佛的朋友們,假使念一句佛號,觀念裏頭或下意識中,附帶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情況,那也不能得到究竟的成就。舉凡這些,都是要修行人自己細心檢查心念才會發現。   關於卵生、濕生、化生、胎生等,我們上一次也分析過,人的生命裏頭,本身內在就具備有這十二類生。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幾十年,或者一百年,大部分時間並不是為自己活著的。我們仔細分析一個人,活著為了麵子、為了漂亮,人生時常是作給人家看,或者作給兒女看的。   當年有一個同學告訴我,父母盯得很緊,他生氣了,因為他是個獨子,他告訴父母:你少盯一點好不好,否則我不給你念書了。這個話也對啊!現在的青年考聯考,好像都是為了父母,為社會,為家庭。人是很可憐的,活了一輩子,一天吃三碗飯,隻有十分之三是為自己生命所需而吃,其餘大部分是供養自己身體中的卵生、濕生、化生吃的。腸子裏有蛔蟲,身體中有各種細菌,所以宇宙中所有的一切眾生,及各種的現像,在我們人體的內部都統統有了。所以說,人體是個小宇宙,左眼是太陽,是陽;右眼是月亮,是陰;我們身上的大小腸,就是身體中的江河、海洋,西遊記叫它是無底洞,吃下去漏出來,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又如身體上有骨骼的地方就是山崖、岩石;人體內部又有各種的生命,每一個細胞就是一個生命,包括精蟲卵髒等等,這些都與禪定有關。   真正的修持,得定者初禪念住,雜念妄想沒有了。二禪氣住,所謂打通氣脈,外表呼吸停掉了。三禪脈住,脈搏不跳動了,連心髒跳動都非常緩慢。四禪才是舍念清淨,整個的身心丟開了,沒有感受。但是要想達到氣住脈停的定境,必須先把自己身體上卵生、濕生、胎生、化生等十二種類,整個變化了才行,就是儒家所講的變化氣質。假使我們這個色身沒有轉化而想修持得定是決不可能的。   所以這位同學別著我講這一麵,認為我還留了一手,實際上這一麵是講實際功夫,幾乎沒有人相信。普通金剛經這一段講過去就算了,現在既然有人指出來,已經留不住了,這一手也要露一露,大概就是這樣,這是補充第三分。 說三十二品偈頌   另外有人提出來,說我曾寫過金剛經三十二品的偈頌,本來我不想講,因為這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在峨嵋山上閉關,不要說人看不到一個,鬼影子也看不到一個。尤其到了秋後大雪封山,連猴子都爬不上了,人要下山很容易,就是西方人的滑雪,弄兩根大棍,屁股上包一些樹皮,隨便這麽一溜就下來,一瀉千裏。要想上去啊!隻好等明年春天了。有一天晚上沒事,藏經中抽出金剛經來看,也不曉得著了什麽道,一下子高興起來,又感動萬分,不由自主的,一夜之間把金剛經的三十二品,作了三十二個偈子,說明這個道理。後來下山以後有人傳出來了,不過到了台灣連原稿也掉了,因為我平常的習慣,自己作的東西隨手就忘了。這一點雖是壞處,但也是好處,就是可以修道,過了就丟,所以說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一切都把它空掉了。另外我也不太記這些東西,也是懶得介紹這些東西。譬如在大學上課,很多同學問我:老師你有什麽著作?我也搞不清楚我有什麽著作!也沒有觀念去推銷。現在同學們提起來這個偈子,就順便說一下。不過我那個三十二首偈子,比你們聯考作得快,三十二品的意義,一夜之間把它用禪與佛的道理說完了。第一首偈子法會因由分,大概是這樣子: 第一品偈頌   緇衣換卻冕旒輕  托缽千家汗漫行   何事勞生終草草  蒲團洗盡旅途情   ‘緇衣換卻冕旒輕’,緇衣就是和尚們穿的衣服,印度的規矩,出家人穿染色的衣服,高尚平民穿白的衣服。所以現在我們寫信給出家人時,下麵往往自稱白衣某某,表示自己是白衣居士。出家人的衣服染了顏色,就稱緇衣,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出家了,穿了一件和尚衣。皇帝帶的那個皇冠是冕旒,中國人戴的稱天冠,前麵還掛些珠子之類。這一句的意思是說皇帝不當了,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能夠丟掉帝王富貴,能夠放得下一切,才夠資格學佛。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皇帝的那個皇冠,隨便把它甩掉。   ‘托缽千家汗漫行’,然後以釋迦牟尼佛的身分,還出來化緣呢!不管窮人家裏,什麽人家裏都去化緣。   ‘何事勞生終草草’,我們人生為什麽勞勞碌碌,佛學名辭叫做勞生,一輩子在勞苦中。忙忙碌碌一輩子,最後莫名其妙的來,莫名其妙的就走了,所以是何事勞生終草草。   ‘蒲團洗盡旅途情’,旅途是人的一生,看來人生沒有別的好事,隻有蒲團一個,兩腿一盤,萬念皆空最好。   這是法會因由當時作的第一首偈子,當然這個文字,我自己也看不上,不過有時侯想想,現在叫我再作,一夜之間還作不出來,人生就是那麽怪。 第二品偈頌   第二首是善現起請分。善現就是須菩提,須菩提起來問問題,佛答覆他,善護念。善護念是個要點,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是這樣定住,就是這樣把煩惱降服下去。   萬象都緣一念波  護心那用修多羅   岩中宴坐已多事  況起多餘問什麽   ‘萬象都緣一念波’,人生的煩惱和一切痛苦,就是一念,沒有第二念,千千萬萬不同的現象,就是一念動了。像大海水,平水無波忽起一個波浪,一點動,千萬點煩惱就跟著來了,所以說萬象都緣一念波。   ‘護心那用修多羅’,佛不是告訴他善護念嗎?真正的善護念何必用佛經呢?修多羅就是佛經,梵文名稱就是素怛覽。真正悟了道的人,不看佛經也一樣此心平靜,所以說護心那用修多羅。   第三句,先要說明一個典故。須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經上記載,有一天他跑到一個崖洞裏宴坐。什麽是宴坐呢?注意啊!大家要學打坐的注意啊!尤其是老同學們!不依身、不依心,不觀這個身心,不依亦不依,這個樣子才叫宴坐,也就是打坐。你看我們大家坐在那裏,又聽呼吸,又練腿,又練氣功,統統在身上搞。不然就搞念頭,像水上按葫蘆一樣,這邊這個撲隆咚才按下去,那邊那個又浮上來;這邊念頭冒上來一個,那邊又來一個。真正的入定是不依身,也不依心,但是‘不依’是個空的境界,還是不對,所以不依亦不依,這才叫做宴坐。   須菩提有一天在岩中宴坐,什麽都沒有,忽然空中天女散花供養,天花掉了下來,大概須菩提正好張開心眼吧!不然怎麽知道天花掉下來呢!須菩提就問,哪一個在散花供養?空中有個聲音說:是我呀,我是天人,天神。因為尊者在此說法,所以我空中散花供養。須菩提說:我沒有說法啊!這個天人說:善哉!善哉!尊者以不說而說,我們以不聽而聽,因此,我們要供養。這是說到須菩提的一段故事。   ‘岩中宴坐已多事’,你那個打坐入定已經很多事了,道就在這裏,菩提就在這裏,打坐不打坐,都在菩提中,你在那裏打坐裝模作樣已經夠多事了。   ‘況起多餘問什麽’!這一下又來問金剛經,佛啊!如何住啊?如何降伏其心?這就是禪的道理,當下可以了解了,大家當下都可以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了。 第三品偈頌   第三分叫做大乘正宗分,就是剛才講的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入無餘依涅槃而滅度之。   四相初生四象殊  羲皇以上一無無   劇憐多少修途客  壽我迷人猶諱愚   ‘四相初生四象殊’,我們大家都知道,佛家有四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等於易經的四象,易經也講四象,老陰、老陽、少陰、少陽,四象。拿空間來講,東南西北也是四象。人生統統被現象所困,四相初生的這個四相,同易經的四象就有差別,一念一動,外境界就有差別了。   ‘羲皇以上一無無’,我們中國文化開始的時候,伏羲畫八卦,一畫開天地。當這個一還沒有畫動以前,天地沒有,宇宙還是空的,伏羲畫卦以後,天地開辟了。羲皇以上是講形而上道,萬法本來空的,既是空就不必去用功夫求了。我們現在很可憐,大家學佛拚命去求空,這豈不是背道而馳嗎?既然空,你求得到嗎?能求到的就不是空了。所以說羲皇以上一無無,什麽都沒有。   ‘劇憐多少修途客’,劇憐,是最可憐,多少在修行路上走的這些人,都在求壽者相,多活幾年,修個果位,都在四相裏頭滾,自己還以為是在修道。   ‘壽我迷人猶諱愚’,自己在四相裏頭滾,自欺欺人,還以為高明得很,別人都不行,看不通,隻有自己看通了。其實,自己那麽笨,還忌諱自己的愚蠢,自認為最聰明在修行學佛呢!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第一等和次等   昭明太子的標題叫做妙行無住分。妙行無住的行不是走路,是講修行,妙行修佛法的意思。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這就是我們上一次講的布施,也是內在的用功。大致上布施分內布施、外布施。我們中國禪宗後來流行一句話──放下,這個話就是布施,一切丟開。人生最難的就是丟開,真丟開了就是真放下,放下就是內布施。作到了內布施就可以成就,就可以成道。這裏佛告訴須菩提內布施的法門,複次,白話文就是其次的,次一等的告訴你。第一等的,佛怎麽說我們還記得吧?須菩提問如何住?如何降服其心?佛就告訴他,就是這樣住,就是這樣降服其心。等於沒有說,這是第一義。   第一義很難懂,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唐僧取經,唐僧到了西天,見到了佛,佛就把大徒弟迦葉尊者找來,說他們從東方震旦中國來的,很辛苦啦,功德圓滿,你把書庫打開,把最上等的佛經給他們帶回去。當唐僧帶領三個徒弟到圖書館門口取經的時候,守門的說:拿紅包來。孫悟空氣得拿起棍子就想打。唐僧說:你不要動粗了,這是最後一步,不然我們那麽辛苦,不是白費了嗎?我們沒有錢卻有一件袈裟,拿到當鋪裏當了,給他紅包。孫悟空又氣又罵的,迦葉尊者很難為情,所以廟子裏塑的迦葉尊者,都是歪著脖子縮著頭。其實西遊記隻是小說,最後拿到了經典到了山門口,孫悟空跟師父吵,說那個老和尚靠不住,還要我們紅包,要把經打開看看,結果發現佛經上一個字都沒有,隻是白紙。孫悟空立刻大吵大鬧,被佛聽見了,就叫迦葉尊者來問,迦葉尊者說:你老人家吩咐,給他們最上品的經嘛!我就拿最上等的給他們。佛說:唉呀!那些眾生不懂啦!沒有文字的經他們看不懂,你還是拿有字的給他換一下,拿那個差一點的。所以複次是差一點的,有字的經。真正的經典啊,一個字都不須要,本來空嘛!應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這個是第一義,就是一張白紙。既然第一等的不懂,現在複次隻好講差一點的。 無所住   佛告訴須菩提:我告訴你,一個真正修行的人怎麽修?‘菩薩於法應無所住’,就是這一句話。   此心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如果你此心隨時在空的境界上,那已經錯了,因為你住在空上;如說此心住在光明上,或住在氣脈上,都錯了,因為那不是無所住。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什麽叫修行?念念皆空,隨時丟,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就算做了一件好事,做完了就沒有了,心中不存。連好事都不存在心中,壞事當然不會去做了,處處行於布施,隨時隨地無所住。   譬如今天,有人批評你,罵你兩句,你氣得三天都睡不著覺,那你早住在那個氣上。今天有一個人瞪你一眼,害你夜裏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個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無所住,我們看這一邊,那一邊就如夢一樣過去了,沒有了;回頭看另一邊,這一邊做夢一樣就過去了。但是我們作不到無所住,我們永遠放不下,小狗沒有喂啦!老爺沒有回來啦……這一切都不要去管它,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就是統統放下。下麵告訴我們所謂不住色的布施。 不住色   什麽是色?色法在佛學裏,分為有表色、無表色、極微色、極迥色。   ‘有表色’指世界上的光色,青、黃、藍、白、黑,以及長、短、高、矮等,是可以表示出來的。就連我們地、水、火、風,物質世界的東西,包括我們肉體,都可以表示出來。   ‘無表色’是屬於精神方麵的,是抽象的,沒有辦法表示。譬如說,我們大家都曉得原子能,那個能是什麽東西?老實講,除了正式學物理、科學的以外,一般人並不清楚。能的本身是空的,因為空,它的能力無比的大,甚至最後在科學儀器上都看不出來,隻知道是這麽一個東西,但卻是無法表達的,稱為無表色。   ‘極微色’,等於現在講原子、核子,微小到幾乎看不見的程度,經由科學儀器還可以看得出來,故稱為極微色。   ‘極迥色’,遠大的很,延伸到銀河係統那一邊的,包括了整個宇宙中間的這一些東西,稱之為極迥色。   這些就是色法,簡單的說,色就是地、水、火、風四大,也就是我們這個身體。所   謂‘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是叫我們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物件的觀念。譬如說要做一點功德,出一點錢,或者救濟一個人,然後說救濟了某一個人,那是住相布施。學佛的人幫助人、救助人,應該不覺得有物件,有物件的觀念要丟掉,不要留一念在心中。   布施善行的福德,叫做人天福德,是小果報,並不是學佛的大福報。福德跟功德大有差別,金剛經專講福德,重點在福德,不在功德。什麽是人生最大的福德?悟道,成道。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福報,所謂智慧的成就,指的並不是普通的知識。   再說我們在身上做功夫,閉著眼睛坐在那裏,心裏念佛也好、參禪也好、念咒子也好,都在那裏住色布施。嘴裏說要放下,放下,結果什麽都放不下,兩個腿在那裏發麻,受不了。為什麽兩腿發麻受不了?因為他住在色法上,念頭住在色身上。如果念頭不住在色身上,感覺就可以空掉,感覺空了,兩腿兩腳發麻你也不會感覺了。所以一切眾生都在住色修持,而菩薩所謂‘不住色布施’,是不住於這個色身上麵,一切都放下,身體也放下。 不住聲香味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有些同學們,用功好一點時,聽到念佛念咒的聲音,然後自己覺得得道了,最後道沒有得,得了個神經。真的,好幾個就是那麽就走了,走到陰國去了,因為他不懂不住聲的道理。有些人打坐,在座好多同學都有經驗,坐得好的時候,突然一陣檀香味來了,其實並無檀香味,可是他的確聞到了。香味那裏來的?是你內在定境到了極點,人體內部清淨光明就會發出香味來。實際上每個人都不臭的,真的健康的人,口液口水也都不臭的,隻有另外一股人味;像西遊記上說的,一聞就知道這裏有人味,妖怪非要吃不可了。也像我們到豬欄一聞,就知道那裏有豬味,狗窩裏一聞,就知道那裏有狗味。那些神仙到我們這個樓上一聞,唉呀!都是人味,受不了。   這個經驗我也有過,在高山頂上住了三年,一下來離都市還有五六裏,就受不了那個人味了。其實我也是人啊!隻因為在那個山頂,四顧無人的地方住慣了,下來以後覺得人味撲鼻,受不了,要隔很久很久才能習慣。學醫學的就曉得,人體內部並不髒,但是身體內部的東西,一接觸到外麵的空氣,與細菌一碰,馬上就有味道了。當我們坐得好,內部發出一種香的時候,如果自認功德無量,聞到菩薩的香味,那你就住香了,那就不對!要應無所住,趕快放下。 內觸妙樂的菩薩   ‘香味觸’這個觸很重要,尤其在座有些用功的朋友,真坐得好的時候,不願下坐。你們初學的兩腿發麻難過,坐得好的人,功夫夠了,兩個腿發舒服快樂,快樂得你決不願意把腿放下來。這叫菩薩內觸妙樂,身體內在奇妙的接觸到從未有過的快樂。菩薩的戒律,不準入這種定,因為耽著這種禪定,就不肯去度眾生了!誰都願意享受內觸妙樂,哪個人還願意跑來站在這裏講課啊!所以說,菩薩境界是內觸妙樂,觸是身體的感受,但是一個真正學大乘佛法的人,是不應該住於內觸妙樂的境界,是要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法’是意識境界,是屬於觀念、思想、精神方麵。如果你心裏還有個空空洞洞清清淨淨,就已經落在法上。所以說,把身體外麵的一切丟完空完了,再把意識方麵的也丟下了,這才叫做學佛,也就是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佛說要這個樣子才對。   講到這裏,佛又叫了一聲,須菩提呀!我告訴你呀!你看這個老人家對弟子多親切,他意思是說孩子啊,下麵我再給你講。 雁過長空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應該是這個樣子來布施來修行,應該不住相,一切現象不留,心中若留一點現象,已經不是學佛的境界了。我們拿中國的文學形容它,就是:‘風來竹麵,雁過長空’。等於風吹過竹林子,竹林子煞……一陣響風過了,風絕對不停留在那個樹葉子上,風早過去了;修行人的胸襟應該也是這樣。又像天上的飛鳥,鳥在空中飛,是絕對不留一點痕跡的,雁過長空,飛過去了就飛過去了。修行要有胸襟,要有這個境界,這叫做內布施,蘇東坡有一首名詩,也是由佛學裏頭來的: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複計東西   他說人生一輩子像什麽?像下雪天那個鳥,在雪地上站了一下,留一個爪印,飛走了以後,雪又下來,把那個印子又蓋住了。雪上偶然留一個爪印,那個鳥一飛了以後,早把東南西北一起跑掉了,那個爪印啊也就不留了。   人生一輩子說要成家立業,子子孫孫,等到你兩眼一閉,兩手一張,鴻飛那複計東西啊?什麽都沒有了。這是蘇東坡的名句,也就是風來竹麵,雁過長空的道理,就是說菩薩應不住於相。   年輕的同學要特別注意啊!最近我發現年輕的同學特別喜歡學佛修道,我都有些擔心,我常常跟年輕的同學們談,你年紀輕輕,學這個幹什麽?我這個話你不要難過,這有兩重意義。首先世界上什麽都容易學,唯有學佛是最難最難的事;第二重意義啊,人生畫虎不成反類犬,老虎沒有畫成反畫成了狗,學佛學不成,我不曉得你變成什麽!所以啊,希望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再來搞這個學佛的事。但是既然要學佛了,千萬要注意不住於相四個字;一住相,什麽都學不成了。 功德和福德   剛才講到不住於相這個重點,下麵佛又說了:‘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這裏突然冒出福德二字,他說假使一個修大乘菩薩的人,能夠不住相布施,那麽他的福德有不可思量的大。福德不是功德啊!功德是積功累德,是功夫時間慢慢一點一點的累積起來的。就像我們一件工程,一天一點累積起來就是功,功力到了所得的結果,就是德。   福德是不同的,上次也講過。福德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人世間的福德,文學上稱鴻福,是世間法;另一種是所謂清福,出世間法。清福比鴻福還難,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難。可是一般世間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時,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謂蠻可憐的!這是著相的關係,因為有人相我相的原故所造成。看到孩子們長大出國了,一個人對著電視,或者倆夫妻坐在那裏,變成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其實那個清淨境界是最好的時候,結果因為住相,把世間各種會變的現象抓得太牢,認為是真,等現象變時,他認為什麽都不對了。一般同學跟著我做事常常說:‘我看最可憐的是老師’,我說對啊,我想得到一秒鍾的清淨,都求不到很可憐的,求一分鍾的清福都沒有。可是人真到了享清福的時候,往往不知道那是真正的福報來了。事實上,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究竟的福報。   如果問人世間什麽福最大?答案當然是成佛啦!超凡入聖。靠什麽才能達到超凡入聖呢?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德的成就;更不是迷信,要一切都放下了,你才能夠達到智慧的成就。所以佛告訴須菩提,假使能夠不住相布施,這個人的福德不可思量,這個福報太大了,大到想像不到的程度。不可以思,不可以思想它,不可量,量就是量一下看,一次兩次,一丈兩丈,一鬥兩鬥,所以叫作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啊,你的意思怎麽說呢?東方虛空,一直向東方走,這個太空有多大?你可不可以測量得出來?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四個字兩句話,這是須菩提答覆佛說的。‘不也。’古文就念否,不念不也。現在人念成不也。現在很多話與我們文化不合,漲價的漲字,現在人說成膨脹的脹,說起來道理也通啦!漲價當然就是膨脹起來,潮水上漲,不是潮水上脹,不過現在的國語沒有辦法,我們隻好照現在的國語說。他答覆佛的問話是說:不可以,世尊。由這裏向東方走,整個的太空有多大,人是沒有辦法測量的。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南西北方是三方,加上他講過的東方,東南西北叫四維,四維以外還有上下。佛問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隨便向那一方,整個的太空有多大?你能不能量得到?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他說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用我們中文來說就很簡單:‘六合虛空,可思量不?’東南西北上下叫做六合,‘六合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一句話就完了嘛!可是印度話分兩句,兩句還是鳩摩羅什法師簡化的翻譯,如照老式翻譯就是‘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於意雲何。南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於意雲何。西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就是那麽說下去的。所以看大般若經六百卷,那真是我的菩薩我的媽呀!但是金剛經被鳩摩羅什濃縮一下,構成了另外一種文學味道。   可是你不要忘記了,這裏為什麽先提東方虛空?這裏為什麽不像阿彌陀經先提西方呢?藥師經、金剛經都是先提東方,講密宗的即身成就法先提北方,講大光明法隻提南方不提北方。所以學佛研究佛法,這些都是問題,不要老是寫些五陰啦,十八界啦,十八空啦,那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翻來覆去就是這一些。 東方佛西方佛   東方是所謂生氣方,所以要求長生、長壽,就要念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如來。藥師佛是東方世界的佛國,西方世界是講歸宿的,東方世界是談生法的,生生不已,所以東方文化也是生生不已!顯教的經典包含了很多秘密的道理,要大家去參究。你們要學禪宗參話頭,這些都是話頭,話頭都在經典上。如果你以為自己已懂了,光以為東南西北,很簡單,為什麽不南東北西呀?這裏為什麽先提出來東方?先講了東方,再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反而落在最後,什麽理由?這其中要發揮起來,就牽涉得很多了,同我們修持的道理都有關係。   我們大家要學佛修持,先要有東方的生機,生命之機,氣脈發動,色身轉變,才能得定,才能得到妙樂。代表這個的符號,在方位上是東方,是所謂生氣方,像太陽一樣,從東方上來。   為什麽念阿彌陀經要念西方?日落西山,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所以趕快打主意,回家吧!念念西方。這些並不是偶然的說一說,佛學裏頭,這些地方都有道理。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是佛嚴重的吩咐,他又告訴須菩提,一個學佛的人,要能夠做到無相布施,一切相不住。為什麽人要布施、要慈悲呢?拿中國古文來講,就是‘義所當為’四個字,人生就應該這樣作。利人、助人、慈悲,這樣不住相的布施,他所得的福德果報,大得像虛空一樣不可思量。須菩提啊,你要記住啊!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應該如我所教你的,無所住去用心修行,那才是真修行。有些人一天到晚愁眉苦臉,住在愁眉苦臉的當然不對,一天到晚在散漫無所歸的也不對,不空也不對,要一切無所住,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這是大乘菩薩般若道的修法。   所以禪宗五祖教六祖先看金剛經,就是走的這個法門,一切無所住,這就是大乘佛法最基礎的修法,也是最究竟的。可是有一點,大家要注意,我們看金剛經講般若,常常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認為金剛經是談空。金剛經沒有一句談到空,他隻拿虛空來作比方,大家認為金剛經講空法是一個錯誤。金剛經隻告訴你無所住!無所住並不是空啊!無所住,如行雲流水,你看那個流水在流,永遠不停留的過去了,但是又有來的,而一切是無所住,並沒有叫你空啊!這一點青年同學要特別注意。   在第四品中,佛告訴我們一個修行的方法,認識真正佛法,無所住而不是放下,‘菩薩但應如所教住’,就是這樣去修。第二個要點告訴我們,真修到無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我們曉得做生意要有三種資本,一種是開設的資金,二是貨賣出去貨款未收回時,還要占一筆資金,第三筆是周轉金。學佛隻要兩筆資本就夠了,比做生意劃得來。那兩筆資本呢?就是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資糧就是資本,所以我們中國傳統給朋友寫匾額,寫一個──福慧雙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雙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報,又有錢又有富貴功名,但卻沒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窮得要死,世間福報不好,也沒得辦法。佛境界就是福德與智慧都圓滿,這叫作福慧雙修,智慧資糧圓滿了,福德資糧圓滿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念經的時候,念到皈依佛兩足尊,就是這個兩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剛經告訴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樣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 阿育王的沙子   佛經上記載了一個故事,佛過世百年後,印度有一個有名的阿育王,年輕的時候不信佛,中年以後開始信佛。他一生修了八萬四千個佛塔,其中有一個塔,唐朝以後飛到中國來了,不曉得因為地震還是其他道理,這個塔懸空飛過來,落到浙江寧波的阿育王寺,這個塔裏邊是佛當時本身真的舍利子,所以這個廟子本身也稱阿育王寺。亞曆山大東征打到印度時,碰到了阿育王,把他打回去,這是曆史上有名的故事。   阿育王的時候,有一位尊者優婆,是大阿羅漢,與阿育王兩人是好朋友。你們翻開阿育王傳,佛出來托缽化緣,遇到兩個小孩在路上玩泥巴,忽然看到了佛,非常恭敬,又見佛手裏端一個缽;這時,一個孩子手裏正抓一把沙子,就說:這個供養你!佛說:善哉!善哉!另外一個也最至誠的隨喜了。於是佛就預言了,百年以後,以此功德,一個當治世的帝王,一個當輔相。阿育王就是那個供養沙子的小孩,他有供養佛的好因緣,可是他供養的是沙子,所以一生患皮膚病,皮膚發養。   曆史上這種人很多,我們清朝末期中興名將曾國藩,功蓋一時,也是一輩子皮膚病。相傳曾國藩是大蟒蛇變的,皮膚養抓得一片片掉下來。阿育王一生也吃這個苦頭,這個印度一代的名王,非常愛布施,蓋廟子、救濟窮人、救濟社會,結果把國庫的錢快布施光了。最後當他躺在病床上,還要布施,左右的大臣去告訴太子,你不能再讓他布施了,等你接位的時候,國庫裏一毛錢都沒有,怎麽辦?所以大家就把他的布施命令封鎖了不能下達。他知道之後心裏很難過,自己躺在病床也沒有辦法。有一天吃一個梨子,他把自己兒子等都找來說:我問你們,今天世界上,誰的威權最大?太子和首相都跪下來說:當今世上當然是大王你的威權最大了。阿育王說:耶!耶!你不要欺騙人,我是很有威權,我的威權現在隻能達到半個梨子,我現在叫你們布施也做不到,這半個梨子我不吃了,你把它送到那個廟上去供養。他這麽一講,大臣沒有辦法,就用金盤子去接那半個梨子,這時那個尊者在廟子裏就知道了,打鍾打鼓,全體集合,披袈裟到山門口,迎接阿育王最後一次布施。   這位尊者接到阿育王的半個梨子,向大家宣布這是阿育王最後一次布施,沒有辦法每個人都分到,就用最大的大鍋煮稀飯,把這個梨子丟進去,大家都跟他結緣。等到阿育王一死,這位尊者說也要走了,就圓寂了。   曆史上這些故事很多,就像道家北派丘長春一樣,成吉思汗一死,丘長春告訴徒弟們說要洗澡,跳近水池洗完了以後說,我那個朋友走了,我也要走,意思是成吉思汗死了,他也要死了。   這是講到福德,這個故事說明什麽?阿育王那一下的布施,小孩子拿的沙子,不住相的布施,的確是無心的;如果說我們大家學學阿育王,明天拿點東西到佛前供供,來生也得一個治世聖王,辦得到嗎?辦不到!因為你是有心,是住相。小孩子拿著沙子,他看那個沙子就像黃金一樣,一念的誠意供養,所以叫做不住相布施。 周利盤陀伽的掃帚   還有個佛經上提到的周利盤陀伽的故事。佛在世時他也跟著學佛,笨得無比,豈止金剛經不會念,連個阿彌陀佛都不會念,佛最後就叫他念‘掃帚’兩個字。他念了‘掃’,忘了‘帚’,念了‘帚’,忘了‘掃’,學了好多年才會念。可是後來他的神通最大,還救了幾次佛的命。一次佛被外道加害,魔王把山壓過來,周利盤陀伽在後麵一指,就把山推開了。那個氣功真算到家,有大神通,就是念掃帚念出來的。   佛經裏講到他也有一段因緣,當他要到佛那裏出家時,年紀已經很大了,我們這些師兄阿難呀,須菩提呀,舍利子呀,都擋住不準。他就在山門外麵大吵,佛在裏邊打坐聽到了,出來問大家,為什麽不讓他出家!這些大弟子們都有些神通,說觀察過這個人,五百生以來都沒有跟佛結過緣,因此無緣出家。佛就罵他們了:你們啊,就隻曉得當羅漢,神通隻通到五百生,五百生以前他是什麽你們知道嗎?五百生以前那一生他是一條狗,與我有緣。它跑到一個地方吃大便,那個茅廁叫做吊足樓,你們在這裏很少看到,在大陸高山上住,那個茅廁上麵有人大便,大便一落一丈掉到茅廁底。所以古人有兩句詩:‘板狹尿流急,坑深糞落遲。’大便要很久才落到底。這個是挖苦古代專門讀書做對子的人,連茅廁也做成對子。那隻狗到這種地方吃大便,上麵大便掉下來,正好掉到它尾巴上。那隻狗嚇得掉頭就跑,一邊跑看到一個古塔,是個有道羅漢的墓,狗看到這個古塔就要翹尾巴屙尿,尾巴一甩就把大便甩到這個羅漢的墳堆上麵去了。佛說:他啊,當時就是以這個大便供養我,所以跟我結了緣。那個塔,就是那一生修到獨覺佛的骨灰塔。   想想看,那不偶然啊!狗吃大便等於我們吃紅燒肉一樣的香,那是它的糧食。它以最好的糧食,尾巴一甩上去,無心的,不住相的,因此啊,它是福德無量。佛說:以此因緣,所以他可以出家。   這位老頭子跟佛出家以後,都做苦工,佛也教他修持,太笨了,都沒有辦法教會他,稍微多兩句,他就忘了。佛隻好叫他去掃地!教他一邊掃,一邊念‘掃帚’,搞了好幾年,他才記住了掃帚,後來他也悟了道。   修行就像掃帚一樣,心裏頭雜念都要掃掉,無住相布施,所以無住相這一句話就是掃帚,你心裏頭什麽妄念都要掃掉。如此修持,就是如所教住,心中隨時隨地都達到空其念,不住相而住,這才是真學佛。這是第四品,妙行無住分,我給它的偈子做結論: 第四品偈頌   形役心勞塵役人  浮生碌碌一心身   繁華過眼春風歇  來往雙丸無住輪   這一首偈子,也就是說明修行的原理,真正修大乘的妙行,就是這樣子。   ‘形役心勞塵役人’,我們這個身體就是形,我們這個身體活著很可憐,大家讀過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吧!講人生心為形役。我們人都做了身體的奴役,冷起來要穿,熱起來要脫,餓了要吃,吃飽了要吃瀉藥,一天到晚為身體忙。外境界的塵勞指揮我們,我們成為外境物質世界的奴隸。   ‘浮生碌碌一心身’,中國文學講我們這個人生,又叫做浮生,水麵上的一滴油一樣浮在那裏,等一下散掉就沒有我了,水還是水,所以人生如浮萍一樣飄浮在那裏。一天忙忙碌碌,就是為了這個身體,為了一個思想、一點念頭在忙碌,自己騙自己。   ‘繁華過眼春風歇’,功名富貴呀,兒孫滿堂呀,五代同堂呀,好像熱鬧得很,等於春天到,滿院百花盛開。年輕到中年這一段,唉呀,前途無量,後途無窮,覺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尤其站在十二層樓,國賓飯店,或者中央飯店那個旋轉廳一看,台北市我最大,就是那個樣子。這些繁華景相,幾十年眼睛一眨就過了。春天沒有了,百花也掉了,什麽都不屬於我了,隻有什麽呢?   ‘來往雙丸無住輪’,兩個彈子,一個太陽,一個月亮,永遠在轉。我們死了以後,太陽月亮照樣的轉下去,這個宇宙照樣的是無量虛空,決不因為我們死了就沒有了。所以有許多老年人感歎,唉呀,不得了啦!現在年輕人真不成話。我說:我以前跟你想法一樣,現在我搞通了,你不要看到年輕人亂七八糟,我跟你老兄死了以後,太陽還是照樣從東邊出來,西邊下去,他們亂七八糟的曆史啊,也是很繁華的過下去,決不會因為你我死了以後,曆史改變了形態。所以人生要把這個道理看通,太陽、月亮,它永遠不斷的在轉,因為它無住,不停留嘛!太陽、月亮有一秒鍾停留不轉的話,這個世界整個沒有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此心此念,怎樣叫做無住,並不是叫你求空,你定在一個空上,早就有所住了。金剛經並沒有告訴你是空啊!如果解釋說金剛經告訴我是空的,那你完全錯解了金剛經。第四分我給它的偈子是如此,我這些話也是隨便說著玩玩的啊!你不要信以為真,如果你信以為真,那你就有所住了。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非相和空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大家要注意啊!剛才講叫我們學佛的人要不住相,不住相布施,先說明不住相的福德,這個智慧成就的功德,智慧是無比的大,無量無邊。現在進一步真正告訴我們,怎麽樣見佛?很嚴重啊!我們大家學佛都想見到佛。他對須菩提說:‘須菩提,於意雲何?’你的意思怎麽樣?可不可以身相來看見佛呢?   佛經上說,佛有三十二相,與我們一般人不同,佛有八十種隨形好,有八十種跟隨他那種特別的身相來的好。譬如他一出來可以放光,這個我們都做不到,佛的手一張開,指頭與指頭像廉子一樣,是連著的。上次我們講過,他舌頭吐出來,可以抵到發根,各種各樣不同,每一種相有每一種相的功德,多生累劫修來的。譬如人拿花、香來供佛,來生變漂亮人,小姐們要注意!衣冠供佛,來生不怕沒有衣服穿,而且身體健康。多拿醫藥來布施,來生一輩子不會生病。前生慳吝醫藥的布施,這一輩子多災多難多疾病,種種都是因果報應。所以佛為什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呢?這是果報來的,因為他多生累劫都在止於至善,都在修行,所以有這個福德生相,這是講他活著的相。他的兄弟阿難,比他差一點,有三十種相好,差兩樣。翻譯經典的鳩摩羅什法師,也是三十種相好。   這裏佛說,你可不可以用有形的形相來看佛呢?這是釋迦牟尼佛問須菩提的問題。須菩提答覆世尊:‘不也,世尊。’同學們注意啊!佛是不可以形相來見的,拿形相來見佛,就錯了。那麽你或許會說,廟子裏為什麽要弄個偶像拜呢?那不是偶像啊,真正的佛同其他許多宗教一樣,是反對拜偶像的。那為什麽畫的佛,塑的菩薩都可以拜呢?答案是四個字‘因我禮汝’。因為我的形像存在,你起恭敬心拜下來,那個像是一個代表而已。你這一拜不是拜我,是拜了你自己,你自己得救了。任何宗教最高的道理都是一樣,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你這一念真誠的恭敬下來,不要說畫的真佛,就是拜一個木頭,拜一塊泥巴也罷,誠敬的一念專心,你本身就成功了,就得救了。這叫‘因我禮汝’,這並不是拜我啊!佛說的,是拜你自己。你自己什麽?你的心,你的誠敬。   所以,不但不能以這個偶像認為是見佛,即使是佛在世的時候,都不能看他肉身為師,那是著相。有一個人著相,楞嚴經中阿難就是犯了這個錯誤。佛問阿難:你為什麽跟我出家?阿難說我看你相貌好,又放光,決不是欲念來的。佛就罵他:你這個笨人,你著相了,是愛漂亮出家的。因此他碰到摩登伽女,有此一劫,這就是著相,所以佛說不能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什麽理由呢?真正那個不生不死的身,不是這個肉身,肉身還是有生死,修持到活一千年,最後還是要死。譬如說,佛教裏頭有一位禪師叫寶掌千歲,活一千年,在印度活了五百年,因為沒有悟道,曉得將來大乘佛法要到中國,先到中國來等著。等到見了達摩祖師,又在中國活了五百年,大陸上好幾個地方都有他的廟子,名字叫寶掌和尚。像迦葉尊者留形住世,那更不講,所以,長壽的人是有,那是肉身的相,還不是不生不滅的。肉身盡管長壽,五百年還是五百年,一千年還是一千年,而永遠不生不滅的,並不是這個肉身相,而是法身。那個法身,不能拿形象來見,所以佛接著吩咐我們一句重要的話。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到了這裏,鳩摩羅什特別加重語氣,佛特別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四句很重要,要特別注意把握住。凡是你有什麽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來的,不修就沒有了。你說打起坐來有境界,不打坐就沒有了;境界就是相,凡所有相,都是不實在的。   怎麽樣才見到真正的佛呢?見到法身才是真正與佛相見了。若見諸相都不是相,這不是講空啊!一般多解釋成空,那是亂加解釋,既然是空的,何不譯成一個空的,那該多好啊!他隻說,‘若見諸相非相’,非相是什麽?沒有給你下定論!所以一般人念金剛經,在這裏自我下個定論,認為是空,那是你的想法,不是佛說的;佛隻說若見諸相非相,你就見到佛了,見到佛的法身了。   重點是,佛隻告訴你不是相,並沒有告訴你空!道理在什麽地方呢?就是無所住。 法報化體相用   金剛經第五品的主要中心就是四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中提到的四句偈,究竟是那四句?這是千年來一個大問題,因為經文中間還有四句,最後的結論:‘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是四句。現在第五品首先碰到這四句偈,希望大家研究時要特別注意。現在再回到第五品,佛說不應該以身相見如來。   我們曉得在佛學裏,成佛可以得到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因此有些廟子塑的佛像,同樣的像三尊排列在一起,代表三身;這是說過去大陸上的大廟子。唐代以後,道教興起,也同樣仿照這個情形三清排列,就是上清、太清、玉清,也是三身,這是談到宗教的情況。其實不論東方西方,一切宗教都有相當程度的互相模仿。   現在我們曉得成佛有三身,清淨是法身,圓滿是報身,千百億形像不同是化身。我們推開佛法的立場不談,專從佛學的觀念來看,法身就是本體,宇宙萬有的本體。借用現代的觀念來說,就是一切的能源。報身是所謂的現象,法身是體,所謂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就是不要把現象當作本體。至於化身,是他的變化的作用。換句話說,法、報、化三身,拿哲學的觀點來看它,就是體、相、用。宇宙間一切的事物,它本身都有體相用。譬如水是體、水泡了茶,茶是它的相;做了酒,這個酒也是相,不管是酒是茶是冰淇淋,那個水的本身性質是法身,是體;同樣的一滴水,變化各種不同的現象,那是它的用。在理論上,這是我們必須先要了解的法、報、化三身。   在佛法裏講,修持成功的人,禪宗所謂大徹大悟,也就是金剛經上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悟是悟的什麽呢?是宇宙萬有生命的本體,就是法身,也就是心經上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金剛經的開經偈所說:‘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也是指法身而言。一念不生全體現,也是指的法身,法身是無相的。   至於圓滿報身,就是修持方麵。前麵我們也提到佛有三十二種特殊的相,有八十種隨於特殊相所生的隨形好。這個就是說,凡是成就的人,得道的人,父母所生的他這個色身就轉了,這是報身,也是肉身。為什麽講他是報身呢?一切眾生所有的身體就是報身,一生過的非常舒服,樣樣好,享福一生,是他善報所得的報身。有人很痛苦,很艱難的過這一生,這是他過去生所種的不善之因,招致有這一生的這個報身。至於修道有所成就的人,這個報身就轉了,道家一般的觀念所講卻病延年,長生不老,就是報身轉了。報身修道完全圓滿時,整個的人脫胎換骨,就具備了一切神通。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所以說圓滿報身非常難得。   一般道家所講的修氣、修脈,打通奇經八脈,與密宗所講的修通三脈七輪等,多半側重在修報身開始。一般所講的止觀、念佛、參禪,多半側重在修法身上著手。至於報身成就了,修到身外有身,這個肉體以外,同時有另一個身存在的,就是化身的作用了。這是大致上法報化三身的情況。   普通一般學佛的人,在理論上所走的都是法身的路線,密教號稱要三身成就,因為三身成就的人,學佛才算真正到家。三身成就另外一個名稱,也叫做即身成就。這個裏頭兩個字不同,即‘生’成就,這一生成就、成功了,了了生死,這是即生成就,生命的生。要想即身成就啊,在理論上講,幾乎比這個即生成就還要難,需要所有的戒定慧,所有的修行,去轉化父母所生的這個四大色身。要把色身完全轉化了,才修到即身圓滿成就。 蓮花生   西藏的密教,除了供奉釋迦牟尼佛以外,還供奉有蓮花生大士。據說蓮花生大士是釋迦牟尼佛過世八年再來的。他為顯教教主時,是父母懷胎而生,可是他認為顯教時候,重要修行的方法沒有講完,所以再轉身而來,成密教的教主並由蓮花化生。   當時南印度一國國王夫婦沒有孩子,很難過,夫婦倆在禦花園裏賞蓮花,忽然一朵蓮花中央,長高長大,蓮花苞中跳出來一個小孩,有血也有肉,就是蓮花生。後來他繼承王位為太子,十八歲成就,肉體常存。過去在西藏,每年有一個全國性的護摩法會,是一個宗教儀式。護摩的意思像拜火教一樣,什麽東西都拿來燒,有些婦女自己頭發都剪了,丟進去燒。大火繼續七天七夜,一般人都圍著火光念蓮花生大士的咒語,往往看到他騎一匹白馬,在火光上走一圈就不見了。   據密教傳說,因為蓮花生大士是密教的教主,不像前一生走涅槃的路子,所以騎白馬騰空而去。當他親自現身時,永遠是十八歲少年相,沒有變過,偶而會留一點小胡子。這個就是說明報身的成就,修成而永遠存在;也就是道家長生不死的觀念,所謂與日月同休,天地同壽,這就是報身圓滿。當然,報身修成了以後,自然有化身,一切神通具足。所以,要修到即身成就,才算真正學佛圓滿。   我們了解了這些理論和說法後,就知道金剛經大體上,是著重在見法身。如何見到法身?就是悟道、見道。金剛經是般若的部分,所謂般若是側重於證得實相般若,就是生命萬有無始以來的本體。報身、化身則是屬於境界般若,所以佛提出來,不可以身相見如來。金剛經這裏所講的如來,就是與一切眾生共同的生命的本來,生命的本體。所以說,我們有信仰,有虔誠是可以的,但是過份著相是不可以的;不但學佛不可以,任何一個宗教,都不可以著相。 身相的執著   以我個人的經驗,執著身相的人非常多;過份著相的人,在醫學上叫作宗教心理病,沒有辦法治療。不僅是佛教方麵這類人多,所有的宗教,都有些信徒並不追求教理,隻是盲目的信仰,變成宗教心理病。佛法裏一句話,就是太著相。所以金剛經翻譯成‘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就是說是智慧的成就,不著相,不能以身相見如來就是這個意思。   很多人學禪,做各種功夫,常問:這個境界好不好?這種現象怎麽樣?千萬注意一個要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今天修行打坐這個境界很好,但是你要曉得,你不用功不打坐,那個境界就不好了,可見這不是道。假如盤腿道就來了,不盤腿它就變去了,這叫做修腿,不叫做修道;盤腿就有叫做得腿,那不叫得道。所以借用中庸一句話,‘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也就是心經告訴我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道理,並不因為你去修就多一點;也並不因為你不去修就少了一點。如果是修它就多,不修就少,那就是有增有減了,不是道體的道理。道體是不可以身相見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說假使前麵看到一個佛好不好呢?根據金剛經的道理,你們可以想一想,如果你真看見一個佛站在前麵,勸你趕快去檢查眼睛,一定有毛病了。也有些人或者聽到什麽聲音,或者心裏有一個特殊的靈感,一般人就去玩這個靈感了。你千萬注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上菩提是非常平實的;古德告訴我們,道在平常日用間。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決對是平常的,最高明的東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這樣,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極點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老子也說過:‘大智若愚’,智慧到了極點時是非常平實的。   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是自命啊!自己認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達最平凡處,你才會體會到最高的。我常常說笑話,世界上有兩個蘋果成了人類的文化;拿西方的文化來講,一個蘋果被亞當和夏娃吃掉了,所以造出人類的曆史來,另有一個蘋果被牛頓看見了,於是把世界的文明變了一下。   其實我們北方的蘋果,我覺得比美國、日本的蘋果都好吃,我們世世代代吃蘋果,也沒有發現地心有吸力,忽然被牛頓看到了蘋果落地,而發現了地心引力。蘋果很平凡,年年落地,有一個人卻在平常的道理裏頭,找出了一個不平常。譬如水蒸氣很平常,燒開水,煮飯,都有蒸氣,但是瓦特卻發明了蒸氣機。一切的事物,同一理由,在最平凡之中,就有不平凡了。   所以我們學佛學道,千萬要丟掉那些神奇,不平凡的觀念。能到達人生最平凡之處,你可以學佛了,也知道佛了。換句話說,你可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佛不可以得,人世間一切相也不著了。隨時不著相,就可以見到如來,見到自己自性的法身。   這是第五品的結論,非常重要,尤其對我們平常修持的人特別重要。關於第五品如理實見,我當時給它的偈語,現在還是向大家報告一下。所謂理,就是法身,形而上道就是理,報身是事,報身與化身都是事。理是哲學性的,事是功夫的,修證的,是科學性的,所以‘如理實見’是見法身。 第五品偈頌   反覆叮嚀無相形  覺時戀夢夢戀醒   慈悲空灑常啼淚  沉醉心扉依舊扃   ‘反覆叮嚀無相形’,佛是語重心長,再三反覆的告訴我們,學佛不要著相,修道要想成道,無相無形。可是我們人呢?很可憐,所以第二句是:   ‘覺時戀夢夢戀醒’,這就是人生,我們經常在文學上也看到,大家都會寫,唉喲!人生如夢,你說講這個話的人,他清醒沒有?沒有清醒!不錯呀,人生如夢,他講這一句話的時候,又在說夢話了。因為人在夢醒的時候,感覺自己很傻,嗯,剛才做了一場夢,但是他清醒了嗎?張開眼睛照樣在做夢。更有趣的是,有些人昨天夜裏做的好夢,今天他還坐在那裏想,還舍不得離開夢境,所以人生就很妙,覺時戀夢,醒了以後還貪戀那個夢。做夢的時候呢,又想自己快一點醒才好,你說究竟那一樣好?自己都搞不清楚。   譬如我們大家都念李商隱的詩:‘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這個就是覺時戀夢夢戀醒。另外兩句古人的名句,在文學上我們經常引用到,‘當時隻是平常事,過後思量倍有情’。我們人生都有過這種經驗感受,尤其回想年輕的時候,不管男朋友女朋友,所有的事情,在當時看看是很平常,過後都感覺不同。就像我們大家今天晚上坐在這裏的,很平常,如果三十年後大家回想,當年我三十年前在複青大廈樓上,我們那一班同學,唉呀,現在都過去了,一定感歎一番。這就是,當時隻是平常事,過後思量倍有情。尤其我們老年人,想當年,怎麽樣都是好的,雖然那時鄉下衛生設備不好,蒼蠅叮在飯上麵,但是我現在想想,還是那個味道好,趕趕蒼蠅挾挾菜,現在再想那個味道而不可得;當時隻是蒼蠅事,過後思量也是倍有情。這就是人生,我們人生很容易欺騙了自己,這也就是覺時戀夢夢戀醒。   ‘慈悲空灑常啼淚’,關於眾生的迷戀,法華經上提到一位菩薩,名叫常啼菩薩,常啼,永遠在啼,這位菩薩大概喜歡哭,就是愛哭的菩薩。他覺得眾生太笨太可憐了,害得他盡哭,所以叫做常啼菩薩。佛反覆在金剛經裏告訴我們不要著相,可是一般人不懂,慈悲空灑常啼淚。盡管常啼菩薩悲痛一切眾生為什麽不能覺悟,可是我們一般人呢?   ‘沉醉心扉依舊扃’,心頭這個智慧之門永遠打不開。智慧之門打不開是自己打不開,而且永遠是緊閉著的,鎖起來的。這是我們對於第五品的結論。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文喜和文殊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這是加進來的一個問題,我們把金剛經放輕鬆一點,當作是師生問答的記錄,或者當成一個劇本,不要像念書一樣死板,要把心扉打開一點去了解。現在佛告訴須菩提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如果你夢中看到了佛,或者佛真的站在雲端上,那你就著魔了;那不是真見佛,你盡管拿石頭去丟他,拿金剛經打他,你可以說:是你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跑來幹什麽?   當年有一個故事,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喜禪師,從小出家,三十幾歲開始參禪,總不能開悟,於是他從南方三步一拜,拜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智慧第一,釋迦牟尼佛和許多佛菩薩,多生累劫都是他的弟子。所以大家求智慧、想開悟,都是三步一拜去朝五台文殊道場。也有人拜了三年兩年才拜到,為的是要見文殊菩薩。   話說這位文喜和尚拜到了五台山金剛窟,看見一個老頭子牽一頭牛,胡子白白的,頭發也是白的,請他到他的茅蓬喝茶,問他道:和尚你了不起啊!三步一拜是從那裏來的?文喜說南方來的,想求見文殊菩薩。老頭子說:南方佛教怎麽樣?他回答說:南方佛教麻麻胡胡,所以到這裏來,想求見聖人……你們北方五台山的佛法怎麽樣?老頭子說:龍蛇混雜,凡聖同居啊!   其實整個世界人類社會,都是有聖也有魔,都是龍蛇混雜,凡聖同居。文喜問道:五台山一共有多少出家人啊?這老頭子說:前三三與後三三。這一句話,千年來也沒人知道他講什麽?一般修道的人就講,前三三與後三三,這就是要人修氣脈呀!後麵有三關,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前麵是印堂呀,守竅的靈門關,這裏是什麽關,那裏是什麽關,都是講這個。其實這個可以作話頭參,前三三與後三三就是禪宗的話頭。   那麽兩個人談到這裏,老頭子就問文喜佛法,這位文喜和尚卻答不出來;老頭子皺了一下眉頭,叫聲:均提,送客。茅蓬後麵出來一個童子就說:法師你請吧!就把和尚送出茅蓬外了。這個文喜和尚正回頭要道謝,就看到文殊菩薩騎一隻獅子站在空中。   可歎這位文喜,千裏迢迢,三步一拜要見文殊,這時才發現原來與文殊菩薩當麵對談而不自知,真是後悔莫及,痛哭流涕。以後,文喜發憤努力,終於大徹大悟。文喜悟了以後,到叢林下做苦工,就是部隊裏所稱的夥夫,大陸上禪林中就叫作飯頭。飯頭的工作很辛苦,一個廟子中千人吃飯,那個大叢林的飯桶,像我這種個子啊,站在鍋裏頭,從外麵絕對看不見人。要煮一千多人吃的飯菜,所用的鍋鏟之重,如果沒有練過武功的人,拿都拿不動。所以少林寺學功夫,隻要能燒三年飯,你武功就不得了啦!米要整袋倒進鍋去,要攪的時候,要有武功才能轉得動那個鍋鏟。文喜禪師因為自己悟了道,願意發心為大家做苦差事,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這就是菩薩道。   有一天文喜在做飯的時候,文殊菩薩在飯鍋上現身,還是騎他那隻獅子,在飯鍋上跑圈。文喜看到文殊菩薩,就是當年在五台山金剛窟看到的那個老頭子,他拿起鍋鏟一邊就打過去,一邊嘴裏說: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你跑來這裏幹什麽?你是你,我是我。文殊菩薩的那個化身飛到空中一笑,說:‘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苦瓜當然連根都是苦的啦,這個甜瓜當然連那個蒂都是甜的。修行三大劫數,連釋迦牟尼佛都是做過他的學生的,倒楣了,反被老和尚討厭。這說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反覆叮嚀。也就是禪宗祖師們後來說的:佛來斬佛,魔來斬魔的道理,這也是修行的無上秘訣。 燒佛的和尚   所以說,諸位千萬不能著相,一著相後來都變成精神病了,這是反覆請求諸位,也是警告諸位,不能著相的道理。禪宗到了後來,有一樁丹霞燒木佛的故事。   丹霞禪師是馬祖道一的大弟子,他已經當方丈了,冬天冷起來沒有柴燒,就把大殿上木刻的佛搬下來劈了,用來烤火。當家師出來看到了,嚇得說;燒了佛,這個罪過多大!有因果啊!奇怪的是,這個當家的胡子、眉毛當時都掉下來,脫了一層皮。佛是丹霞燒的,因果反而到了當家的身上去,這是禪宗裏頭奇怪的公案,是有名的‘丹霞燒木佛,院主(就是當家和尚)落須眉’的公案。這些道理都說明了真正佛法不著相的道理;所以各位用功的時候,千萬不要著相,一著相就嚴重了。   對於佛的這個說法,在第六品中,須菩提提出懷疑的問題了,他說:佛你這樣講了以後,將來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聽到你這樣講,尤其金剛經這一種理論流傳到後世,‘生實信不?’他們能夠相信嗎?一般人信佛都要著相,完全不著相能夠辦得到嗎?‘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佛告訴須菩提說,你不要這樣看法,接著,佛就說預言了。 五百年後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相。】   這個話很嚴重,因為講到一切無相,不著相才是佛。如果落在鬼神相,一天到晚鬧那些境界,自己走入著相的路線,自找麻煩還是小事,已經落入了魔道事大。因此須菩提提出來問佛,他說你這樣講法,後代還有人真正懂得,能夠相信嗎?佛說你不要這樣看,當我死了以後,過五百年──為什麽講過五百年?佛在世的時候,叫做正法時代;佛過世以後是像法時代,就是有佛像有經典的時候;到了佛經都沒有了,隻有迷信的時候,叫作末法時代。所以他說,等我過世五百年後,有人真正持戒、修福,多行善道,功德到了,他的智慧打開就可以相信這個話了。   佛說五百年後,重點是指後世,也有許多說法,針對五百年後這句話,多方研究推測論斷,在此不多作討論。 善行功德智慧   剛剛講到釋迦牟尼佛說,有人持戒、守戒、修福報,福報修成就了,才能得到無上智慧。一個人不要說智慧,生來能有一點聰明,都還不是一生一世的事。要想得到無上的智慧,不是求得來的,是修來的。要修一切的善行,一切的功德,才成就無上的智慧。這個智慧是悟得的,是持戒、修福而來的,守戒累積起來,加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修福,才真正得到大福報的大智慧。佛在此特別提出來,在他過世以後五百年,有持戒修福的人,才能相信他的話。   五百年後文化演變更不同了,這是一個大問題。我經常跟青年同學討論這個問題,站在物質文明的發展來說,時代愈來愈進步;站在人文、道德、精神來講,愈來愈墮落,是退步的。所以我們現在講時代進步,是站在物質文明的立場來說的;佛法是從人文的立場來看時代的。遲五百年,人的智慧變得越來越低,到了末法時代,人十二歲就可以生孩子,腦袋非常發達,四肢和兩手兩腳越來越小,極聰明而沒有智慧,草木都可以殺人。換句話說,災難、病痛、戰爭隨時存在,這是末法的時候,現在還沒有到。   五百年後,有人真能夠行善修福,於此章句,能生信心,對於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說法,能夠注解,真的般若智慧才出來,這是非常難的事。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注重在形式上,而且多半以有所求的心,求無所得的果。尤其我們看到廟子上拜拜的人潮,以前是十塊錢啦!現在充其量是一百塊錢,買一大堆香蕉、餅,一人把香,燒了以後又拜,拜了以後又磕頭,然後求神明保佑丈夫好、身體好、愛國獎券又中、生意發財、樣樣都好,然後還把香蕉帶回去慢慢吃。你們看!出這麽一點點本錢,那個要求多大啊!我如果是佛是神,是不會理這一套的。哼!你這個人自己都成問題嘛!花一點點本錢,要求一切都圓滿,達不到目的,還要講這個菩薩不靈,這個菩薩好當嗎?就像古人的一首詩,講這個天氣很難辦:   做天難做四月天  蠶要溫和麥要寒   出門望晴農望雨  采桑娘子望陰天   你說老天爺究竟該怎麽辦?人同天一樣更難,菩薩更是難上加難。兩家人打官司,兩邊人都燒香要幫忙,保佑他打贏,你說這菩薩究竟幫那一邊好呢?你說菩薩是看誰的香蕉多一點,豬頭大一點來決定嗎?所以啊!這些都是宗教儀式,從心理學立場來研究,這是很滑稽的。我們經常聽人家講宗教儀式的,也隻好寫四個字來形容,不可理喻!不可理喻!簡直不可理喻!嘴裏沒有辦法講出來,隻好說對對對,你說的差不多啦!是那個樣子,慢慢來吧!將來再說吧!那個將來再說,也許是三大劫以後才再跟你講呢!就是說你現在聽不懂,隻好三大劫以後再說吧!   現在佛說這個真理,是非常平凡而難相信的,他說後世有人對於平常的道理就是大道,信得過的要有大福報才行。這個福報不是世間的鴻福啊!所謂能生信心,可不是迷信,是理性上的正信。‘以此為實’,認為這個是實在的真理。佛說你要曉得,將來世界上這樣的一個人,他不止是跟過一個佛兩個佛三個佛四個佛五個佛而種的善根;這樣的人,他也不是一生一世修智慧來的!他已於‘無量千萬佛所’,不知道經過多少世,在這些有成就人前麵學習過!‘種諸善根’,他已經做了無量的好事,種了這樣大的善根,才生出這樣大的智慧。 淨信和無所住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這樣的人,聽了我剛才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這個觀念,他信得過的,甚至於一念之間生出來淨信。   這個要特別注意!淨信很難啊!它不是正信,而是淨信,幹淨,空靈,什麽妄念都沒有。心境清淨到極點,心地上的淨土,能夠生出淨信。假使有這樣一個人,一個生淨信的人,他已經是悟道了,已經到達真正無所住了,到達一念不生全體現了。金剛經開始叫你無所住,無所住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這個才是淨信。淨信是要證得的,不是理論上了解。   佛說須菩提啊!我統統知道,我也親眼看見這一種人,當下已經得到無上的福德。拿現在的觀念來說,真正得救了,得到大福報,大功德了。佛說的隻是這一句話,但是我們曉得,證得這個真理極難,達到這個智慧成就更難。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一個人到達了一念淨信,知道凡是有現象的都不是,而是一切無相,連無相也無。能夠這樣悟道的人,就得大福報。為什麽?因為此人現生已經到達了佛境界,他就是肉身佛了。為什麽說他到達佛境界呢?因為這個人已經到達無人相,無我相,真正淨信了。一念放下,當然無我相,也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這個四相是非常嚴重的啊!人生一切的痛苦煩惱,都是這四相來的。從心理學上來講,四相是四個觀念,也就是人類普遍的四種現象。每個人的我相都很重,尤其知識份子‘我’的意見非常重。知識份子什麽都可以忍讓,假使碰到一個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你對他說讓開一點我坐好不好?他看看你,哼!這個蠢東西,好吧!看你可憐,讓你坐。這就是我相,因為‘我’看你可憐,讓給你了;因為看到你不懂,懶得跟你講。所以知識份子的那個我見啊,當然同我現在一樣,是很厲害的。   人,處處落在我相,我相能夠去掉就差不多了。我相去掉了,當然無相,一切平等,看一切眾生皆是佛,看天下的男女都是父母,看天下的子女都是自己的子女。能夠作得到這些就是因為無我相,無人相,自然就做到無眾生相,平等,也無所謂壽者相;活得長,活得短是一樣。所以生死看得很通,壽夭同視,生死一條,這是莊子的觀念,生與死是一個道理,同早晨晚上是一樣,到了晚上啊,就要休息休息,不須要覺時戀夢夢戀醒的。‘相’,在外境界是現象,在心理上是觀念,主觀的觀念。   下麵兩個更重要,‘無法相’,一切佛法及什麽叫佛法,都把它放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不著相,統統放下,這個是無法相。但是你要認為什麽都不是,一切都不是,佛也不是,不是的也不是,你又落在‘是’上。什麽‘是’?‘非法是’,一切都否定,對不住,你又錯了,你又落在一個‘對’上,這個對就是‘無非法相’。換句話說,一切都不是,一切也是。   有人研究金剛經,認為金剛經是絕對講空的,錯了,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換言之,認為一切皆空也錯了,因為一切有也是它變的。所以,楞嚴經中佛說了兩句名言,‘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也就是‘無法相’的注解;即一切法,也就是‘亦無非法相’這句話的注解。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離也離。所以金剛經並不是講空,它隻是說在見道的時候,見法身的時候,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我們起而行之,修行的時候,孜孜為善,念念為善,是不可以空的。   禪宗大徹大悟的大師們,解釋學佛人基本的道理說:‘實際理地,不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實際理地不著一塵是講本體;萬行門中,起而行之,在行為上是不能空的,念念都是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萬行門中不舍一法;樣樣都是有,不是空。這個道理,我們學佛的首先要清楚。下麵再說第三重理由,它整篇裏頭,正麵、反麵,反覆說明,最後綜合起來產生一個結論。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他說,什麽理由呢?假使一個人,心裏的觀念著相來學佛;譬如今天非來燒香,非來拜拜不可,就是著相。我們當學生的時候,正是破除迷信,推翻舊文化的時代,上廟子很想拜菩薩,實在不好意思,怕人笑我迷信。看看四顧無人的時候,趕快跪下去拜一下,立刻站起來表示我是不迷信的。有一次被和尚看到了,他趕快拿引磬‘咚’一敲,把我嚇壞了,怕被同學們看見笑我迷信。後來我就問這個和尚,為什麽你要敲這個大磬呢?他說年輕人不知道,‘燒香不敲磬,菩薩不相信,拜佛不放炮,菩薩不知道’。聽得真是啼笑皆非,這也算是一本經。實際上啊!杭州的廟子又多,這樣一拜佛,他敲一聲磬,口袋裏的錢就要跳出來了,非要給一塊不可;香油錢總要拿呀,所以他這個燒香不敲磬,菩薩不相信是有道理的。   我說拜佛為什麽要放炮?好像菩薩耳朵聾要把他吵醒才知道有人拜他。這個就是說著相,一切眾生心理上的信佛都是大著相,就是著於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著相就不是佛法。有些宗教罵其他的宗教拜偶像,迷信,那麽他的正信又是什麽?他說不拜偶像,事實上還是要拜的,這就是著相了,就是取法相,還是一樣落在一個不是正信的觀念上。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這四段的反覆說明,反正你講空也不對,不是佛法,執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對,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這很難辦了,所以真正佛法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要想悟道,是在這個地方,是要真智慧。 真非真   佛又很坦然告訴我們這是什麽道理,‘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真正學佛不應該著相,也不應該不著相。這真是很難辦,這裏我講兩個故事,雖是笑話,但是其中有真理。   話說孔子絕糧於陳,學生就向老師建議,向對麵那個有錢人借一點米來吃吧!孔子心裏很難受,好嘛!你們堅持要這樣,你們去借吧!誰去呀?子路向來是最衝動的人,子路就去了。敲開門,那個人問,你是對麵那一批落難的人嗎?你既然是孔子的學生,一定認得中國字,我寫個字給你認,認對了,不要借,送米給你們吃,不認得,就不借,有錢也不賣。他寫了一個真假的‘真’字,子路說,這個字你還拿來考我,這是‘真’嘛!這個人把門一關說,你認不得,不借。子路吃了閉門羹,回去告訴老師,孔子說:我們到這一步,飯都吃不上的時候,你還認‘真’個什麽!不應該認‘真’了。這一句話講完,子貢說:老師呀!我去借。子貢當然比子路高明得多,又去敲門,老頭子出來又是寫這個‘真’字。子貢想到剛才子路為了認真吃癟了,他就說這個是‘假’字,老頭子更生氣,‘碰!’把門一關。子貢跑回來跟孔子一報告,孔子說:唉呀!有時候還是要認‘真’的啊!所以這個人很難做,認真不認真之間,很難拿準火候;所以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就是這個道理,就是講做人行為。   第二個是禪宗裏頭的故事,有兩個禪師是師兄弟,都是開悟了的人,一起行腳。從前的出家人肩上背著一根木棍子,上麵一個鐵打的方方的,叫做鏟子。和尚們背著這個方便鏟上路,第一準備隨時種植生產,帶一塊洋芋,有泥巴的地方,把洋芋切四塊埋下去,不久洋芋長出來,可以吃飯,不要化緣了。第二個用處是,路上看到死東西就把他埋掉。這兩師兄弟路上忽然看到一個死人,一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挖土把他埋掉;一個卻揚長而去,看都不看。   有人去問他們的師父:你兩個徒弟都開悟了的,我在路上看到他們,兩個人表現是兩樣,究竟那個對呢?師父說:埋他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脫。因為人死了最後都是變泥巴的,擺在上麵變泥巴,擺在下麵變泥巴,都是一樣,所以說,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脫。   我們通過這兩個故事的道理,了解金剛經告訴我們的一句話,‘應無所住’,‘不應取法’。不應該抓住一個佛法去修,落在某一點上,就先著了相,就錯了。你說,我什麽都不抓,所以我是真正學佛法,你更錯了,有時候也要認真!所以,‘不應取非法’。 何處是岸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這一段非常重要,佛吩咐弟子們,‘以是義故’,由這個平常教你們的道理,‘汝等比丘’,你們這些出家跟我的一千二百人,‘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我的說法像過河的船一樣。筏就是木頭捆起來過河用的木排,你既然過了河就上岸嘛!過了河還把船背起來走嗎?沒有這樣笨的人。佛說:我的說法,都是方便,都是過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所以我所說法,如筏喻者,這是個比方。‘法尚應舍’,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後,像過了河的船,都要丟掉。‘何況非法’,何況一切不是法呢!正法,如果最後舍不幹淨,還是不能成道的,何況非正法,更不能著相了。這裏佛講得非常徹底。   佛法傳到中國,常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岸在那裏呢?不須要回頭啊!現在就是岸,一切當下放下,岸就在這裏。   禪宗有個公案,有一個龍湖普聞禪師,普聞是他的名字,他是唐朝僖宗太子,看破了人生,出了家到石霜慶諸禪師那裏問佛法。他說,師父啊,你告訴我一個簡單的方法,怎麽能夠悟道?這個師父說:好啊!他就立刻跪了下來:師父啊,你趕快告訴我。師父用手指一下廟子前麵的山,那叫案山。依看風水的說法,前麵有個很好的案山,風水就對了;像坐在辦公椅子上,前麵桌子很好,就是案山好。他這個廟子,前麵有個案山非常好。案山也有許多種,有的案山像筆架,是筆架山,這個家裏一定出文人的;有些是箱子一樣,一定發財的。石霜禪師說:等前麵案山點頭的時候,再向你講。他聽了這一句話當時開悟了。換句話說,你等前麵那個山點頭了,我會告訴你佛法,這是什麽意思?‘才說點頭頭已點,案山自有點頭時’。說一聲回頭是岸,不必回頭,岸就在這裏,等你回頭已經不是岸了。   有些禪師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有同學問我,我說不錯啊!可是不是你啊!你們連刀子都不敢拿,拿起來怕割破了手。拿屠刀的人是玩真的,真有殺人的本事,大魔王的本事,是一個大壞蛋,但他一念向善,放下屠刀,當然立地成佛!你們手裏連刀子都沒有,放下個什麽啊!所以我們了解了這個,就應該懂得金剛經告訴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的道理。   也許有人會說金剛經一切講空,既然空了,什麽壞事都可以做了。那可不然!善事都不可著相,何況壞事,壞事更不可以作了。下麵是我當時所作有關這一品的偈子: 第六品偈頌   金雞夜半作雷鳴  好夢驚回暗猶明。   悟到死生如旦暮  信知萬象一毛輕。   ‘金雞夜半作雷鳴’,這一品佛告訴我們了生死的道理,這一句就是說,像我們睡覺一樣,一切眾生都在睡夢中,半夜聽到雞叫,把我們叫醒了。人生開悟的時候就是這樣,覺得自己從迷夢中清醒了。雖然在半夜三更迷夢中,卻被雞叫醒了;諸佛菩薩說法等於雞叫一樣,把我們叫醒了。   ‘好夢驚回暗猶明’,你不要以為自己悟了,你如果有個悟的境界,你還是大混沌一個。真正悟了的人,連悟的境界都不會存在,有一個悟的境界,你已經著法相了。所以說好夢驚回暗猶明。   ‘悟到死生如旦暮’,真正的了解了,悟了,悟到死生如旦暮,人生出來等於天亮了,睡醒了是活著,死了呢?夜裏到了,應該去睡覺了,死生一條,沒有什麽了不起。所以中國文化素來就講,‘生者寄也,死者歸也’,能夠悟到死生如旦暮,你才能夠得到正信,真正相信了,相信什麽?   ‘信知萬象一毛輕’,宇宙萬有在莊子的觀念中是,‘天地一指;萬物一馬。’這個天地就是這一指,整個宇宙萬有也就是這一指,就是這麽一點;萬象萬物就是這麽一馬,整個的宇宙萬有像一匹馬一樣,有馬頭,有馬尾,有馬毛,所以說宇宙萬有輕如鴻毛。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如果我們真懂了這一品,就懂了‘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換句話說,學佛的人都想了生死,怎麽樣是真正的了生死呢?我告訴諸位一句話:本無生死之可了,那才能夠了生死。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得什麽說什麽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講到這裏,佛又問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樣?你認為我,一個成佛的人,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中文來講是大徹大悟,你認為成佛得道,真正得到一個東西嗎?這是第一個問題。‘如來有所說法耶’?你認為我平常在講經說法嗎?反問須菩提兩個問題。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須菩提回答說:佛啊,很抱歉,假使根據我學佛所了解的道理,沒有一個定法叫做佛法。你們注意啊!‘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認為念佛才是佛法,你錯了;認為參禪才是佛法,你又錯了;認為念咒子才是佛法,你更錯了;認為拜佛才是佛法,你更加錯了。   什麽叫做定法?佛說法等於一個大教育家的教育方法,不是呆板的方法,所謂因材施教,有時候罵人是教育,有時候獎勵人也是教育,恭維你是教育,給你難堪也是教育。反正教育法的道理,是刺激你一下,使你自己的智慧之門打開就對了,所以說無有定法。他說:據我所想,開悟,大徹大悟,沒有一個定法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說有一個一定的方法成佛,有個‘悟’字的話,那佛法就是在騙人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裏有定法呢?   第二個問題須菩提的回答:‘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佛的三藏十二部,金剛經這樣講法,圓覺經那樣講法,法華經又是一套說法,楞嚴經又是它的一套。等於有人說,你們學佛的嘴巴好厲害啊!下雨出門,說是慈雲法雨,運氣好;太陽出來說慧日當空,也是好;不睛不雨呢?說慈雲普覆,反正都對。   這叫什麽?這叫‘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佛法在那裏?不一定在佛經上啊!世間法皆是佛法,金剛經下麵會告訴你。所以大家不要把學佛的精神和生活與現實人生分開。本來無所謂出世,也無所謂入世。記得當年有老前輩問我:依你這個程度,為什麽不出家呢?我說,你要搞清楚,我從來也沒有入過家。世界上那有個出?那有個入啊?不出也不入嘛!那些都是外形,都是相。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大家特別注意,如來所說法,你也不可抓住!你聽了他老人家的話,認為這樣就對,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當了。不可取,不可說,說的都是第二,都是投影,真正那個東西說不出來的。譬如你去吃了一樣好菜,回來告訴我怎麽怎麽好,好了半天,我也覺得那真好吃,我還是沒有吃到。他說的那麽好,百分之百的形容出來,還是第二個月亮,不是當時的好吃味道,對不對?佛法也是這樣,說得出來的,表達得出來的,已經不是它了。所以如來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非非法’,也不是沒有固定說法。 程度的差別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所以者何’,什麽理由呢?‘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佛法是這樣的偉大!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認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師,乃至到了華嚴境界,連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對了一點。隻要你教人做好事,這一點終歸是對的。所以一切賢聖,羅漢也好,菩薩也好,你也好,他也好,對於道的了解,隻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   耶穌的道,佛的道,穆罕默德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個才是道?哪個道大一點,哪個道小一點呀?真理隻有一個,不過呢,佛經有個比方,如眾盲摸象,各執一端。瞎子來摸象,摸到了那個象耳朵,認為象就是圓圓的;摸到尾巴的時候,象就是長長的。所以一般講眾盲摸象,各執一端,都是個人主觀的認識,以為這個是道,那個不是道。   學佛的人不應該犯這個錯誤,因為是無有定法可說,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涵一切,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真理隻有一個,沒有兩個,不過他認識真理的一點,認為這一點才是對的,其他錯的,其實是他錯了。真正到達了佛境界是包容萬象,也否定了萬象,也建立了萬象,這是佛境界。 入世出世平等   上一次我們講到第七品,我們現在再討論其中的重點。佛提出來,成了佛悟了道,也無所謂悟。假使有一個無上大道的境界,有一個無上大道的觀念,悟了道,存在心中,這已經不算道了,這是首先要了解的。再其次,說到佛的說法,‘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後世佛教裏有顯教,有密宗,及其他各宗各派的說法,執著了任何一種認為是真正的佛法,都是不對的。因為‘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法華經上也說:‘一切世間法,皆是佛法。’世間的一切皆是佛法。法華經上又講‘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並不一定說脫離人世間,脫離家庭,跑到深山冷廟裏專修,才是佛法。治生產業就是大家謀生!或做生意等,各種生活的方式,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同那個基本的形而上道,並沒有違背,並沒有兩樣。這是法華經上的要點,名言。所以法華經成為佛法的一乘法門,入世法、出世法,平等平等,它所成就的是一樣的。至於說成就的過程當中,修持方麵有難易的不同而已。這也就是‘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的重點。   佛引伸這個觀念再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等於佛自己把平生四十九年說法,作了一個否定。實際上,他不是否定,而是一個肯定。他所講的各種法,各種道理,不能執著,執著了他任何一句話,就不對了;所以說不可取,不可說。這樣說:我們現在來解釋金剛經,已經犯了佛這個基本大戒,就是不可取不可說。此事自己會之於心就對了,佛所說法,如果認為有個法可得,有法可取,那就錯了;如果認為佛說法都是空的,無法可取,更錯了,所以說非法,也非非法。   這並不是說非法就是對的,不執著就是對的,如果你說你這個人什麽都不執著,你已經執著了,執著了一個不執著,所以‘非法非非法’。 聖賢之別   上次我們最後一分鍾講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中文的習慣,經常把賢聖兩個字倒過來,賢聖是講什麽呢?中國文化無形中有個差別,修養、學識、道德到了最高處,稱為聖人。差一點的,還在修行的路上則稱賢。佛法分的更清楚。所謂三賢十聖,修大乘菩薩道有十地,十個層次,叫做十聖,十地菩薩上麵是佛。初地之前的修養,還有三十個層次,所謂十住、十行、十回向。修養到那個程度,沒有到達十地的果位,屬於三賢。   十聖呢?譬如說,觀音、文殊、普賢、地藏等等,這些大菩薩們,才在聖果位。這些都是分類法,是後世對修行的解釋。廣義的來舉例說明‘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譬如我們現在講一句話,教書及當學生久了的人,都有這個經驗,在課堂上講一句話,下麵一百個聽的人感受的程度都不同,理解的也不同。甚至有許多話,筆記記下來,觀念都是灰色的,變樣很多。這就是說,人的智慧和理解,各有不同。也因此才有各種宗教,各種層次智慧的差別不同。   現在講第七品我的偈子: 第七品偈頌   巢空鳥跡水波紋  偶爾成文似錦雲   得失往來都不是  有無俱遣息紛紛   這也是以中國禪宗的方式,來解釋金剛經這一品,並作了一個結論。   ‘巢空鳥跡水波紋’,佛經上有這麽一個譬喻,說有一種鳥叫做巢空鳥,它不棲在樹上,它的窩在虛空中,在虛空中生蛋,在虛空中孵小鳥,歸宿也在虛空中。這個鳥永遠捉不住,來去無蹤,所以叫巢空鳥。本來鳥在虛空中飛,飛來飛去不留痕跡的,就是上一次我們引用蘇東坡的詩:應似飛鴻踏雪泥。所以巢空的鳥,在空中永遠不留爪跡的。水上的波紋畫過了,也沒有了。水波紋是你看到的,不能說沒有東西,但是它過後就沒有了。所以這些都是:   ‘偶爾成章似錦雲’,都是偶爾構成了文章,或一幅美麗的圖畫。   禪宗祖師還有一句話:‘如蟲禦木,偶爾成文’。有一隻蛀蟲咬樹的皮,忽然咬的形狀構成了花紋,使人覺得好像是鬼神在這棵樹上畫了一個符咒。其實那都是偶然撞到的,偶爾成文似錦雲,有時候也蠻好看的。這就說明一切聖賢說法,以及佛的說法都是對機說法,這些都是偶爾成文,過後一切不留。   了解了這個道理,再從龍樹菩薩,般若觀念,金剛經的道理,就曉得:‘得失往來都不是’,今天有一個境界,看到光啦!看到菩薩啦!或者做個什麽好夢啦!夢中菩薩的指示還說了好幾天,說得高興的不得了。有時候又被夢嚇死了,要曉得一切都是偶然,緣起性空,因緣所生,本來都是沒有的。   ‘有無俱遣息紛紛’,所以一切都放下,能夠放下,則同佛法有點相近了。但是一切放下,不是空啊!不是沒有啊!隻說一切放下而已。   金剛經由第一品到第七品,差不多是一個問題連下來,就是須菩提問,學佛的人,怎麽樣使自己的心寧靜下來,心中許多的感情、思想、煩惱,怎麽樣降伏得下去?佛就答覆他,就是這樣住,就是這樣降伏他的心。後來,佛看須菩提不懂,佛又說了一句話:應無所住。叫我們善護念。   到這裏為止,佛並沒有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隻是說應無所住,一切無所住。因此佛法也無所住,也無定法可說。如果說佛法就是般若,就是金剛經,或阿彌陀經,就錯了,因為你就住在那裏了,都有所住。佛隻講到應無所住,不可住,不可說。所以對各種差別的法門,也不必有所住,隻要你心有所住,有所掛礙,都不是佛法。一個大問題到這裏為止。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複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這是佛自動提出來問須菩提的問題,你的意思怎麽樣?假使有一個人,拿他充滿三千大千世界那麽多的七寶財富,金、銀、車渠、瑪瑙等等,通通布施出來,分散給人家,你說這個人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說:‘甚多,世尊。’這個福報太大了。   我們一般人布施人家一百塊錢,就想得好的福報,買了幾根香蕉,去燒幾根香拜拜,還想求到什麽東西,現在這個人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比那些什麽香蕉呀,豬頭啊,多太多了,當然得的福報很多。佛就說:‘何以故’,什麽理由?‘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他說:你要曉得啊!我們講人要有福報,福報的本身無自性,也可以講它無定性。   譬如說,今天忽然冷了,一個人隻穿一件汗衫出門,剛好碰到你,你怕他受涼,就把毛衣、外套脫了給他穿上。這個人真有福氣,碰到了你。如果今天是大熱天,你再給他穿上毛衣外套呢?他非打死你不可。所以,所謂福報,在某個時候是福報,在另一個時候是痛苦,因為這個福報的本身是無定性的。而且任何的福德、福報,隻有一個時期,福氣享受過了那段時期,也是空,因為本身無自性。   所謂無自性,就是說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永遠存在的。佛說的這個德,‘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換句話說,佛有一句秘密的話沒有講出來,那就是,真正的福報是悟道,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脫了現實世界而得的大成就,這個成就不是世間一切福報能夠辦得到的。所以如來說福德多,就是佛告訴你的,這樣布施的結果,福德非常的多。實際上,佛說的福德多,是教育上的一個鼓勵。   【若複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佛強調智慧的重要,教化的重要,教育的重要。前麵講到,一個人拿一佛世界的七寶布施,這個人福報是很大。但是,假使有一個人,對金剛經有些了解或者四句偈了解了,再勸導人家,解脫了人家的煩惱,這個人的福報,比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福報,還要來得大。 一切佛與金剛經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什麽理由呢?他說我告訴你,一切諸佛,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成就的人,及要想智慧成就大徹大悟的諸佛,及一切佛,都是從這個經裏出來的。像這一世的釋迦牟尼佛一樣,就是在這個劫數裏頭;這一劫叫做賢劫,這個賢劫共有一千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將來第五位彌勒佛,當然還早羅!以後一直下去,有一千個佛要來。這一個佛劫裏頭,是聖賢最多的劫數。當然不能拿地球形成、冰河時期的觀念來看,這是一個宇宙觀,這個劫數的時間非常長,接近無量數的時間。   佛說一切成佛的,得大徹大悟的,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悟道的,這個悟,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最後的大徹大悟,都是從金剛經這個裏麵出來的;從般若,自己真正智慧裏頭透出來的。金剛經所講的,是智慧透出來以後的一個報告而已;真正的佛法,都是從自我的智慧裏透露出來的。因此,也可以拿金剛經作代表,一切佛同佛的智慧,都從金剛經裏來。 佛法非佛法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你看金剛經的翻譯,真不曉得佛說些什麽!他上麵講的那麽好,多大的福報,大得不得了,但是福報還不如佛法了不起。最後佛法又被他否定了,‘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什麽叫做佛法?悟道,悟道沒有一個東西。這裏說的沒有一個東西不是斷見,沒有就是沒有。換句話說,成了佛的人告訴你,他是現在的佛,你盡管打他,這個是妖怪,不是佛。佛是無法可得,住在無相中。因為,真是大成就的人,絕對的謙和,謙和到非常平實,什麽都沒有。真正的佛不認為自己是佛,真正的聖人,不認為自己是聖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個佛法的觀念存在,你已經著相了,說得好聽是著相了,不好聽是著魔了。   這就是金剛經的特點,所謂大般若經,智慧高到極點,一點痕跡不留,講過以後,馬上推翻。等於一個教育家,教育了許多人都成功了,要是他覺得自己的確是今天的大老師,他已經完了,他已經是師老了。所以一個真正了不起的人,自己心中是沒有這個觀念的,他認為度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都是做人應該做的事情而已,做完了就過去了,心中不留。   金剛經這種句法,後世許多儒家不了解,像清朝的大儒顧亭林,在日知錄上就講,叫一般學生不要看佛經,佛經沒有什麽看的,這個東西就是一桶水,一個是滿的,一個是空桶,一下倒過來,一下倒過去,倒來倒去就是這麽一桶水。他認為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倒來倒去,等於沒有說嘛!   這個第八品的要點,說明佛法的重要,真正的大福德是智慧的成就,依法出生是依到佛法而生出一切賢聖悟道的道理。說到了這裏,又引出後麵一章的大問題;現在我們先給它來個結論: 第八品偈頌   錦繡乾坤似奕棋  人天福德枉成癡   原來佛法無多子  脫縛離黏說向誰   ‘錦鏽乾坤似奕棋’,人世間最有福氣的是當皇帝,我想每一個人都想過一下這個癮。古代的皇帝多有福氣,但是我們讀了曆史以後,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是當皇帝。康熙皇帝自己就說過這個話,自己感覺到痛苦極了。從曆史看來,中國有多少個皇帝,叫年輕人背一背,連二十個也說不出來!叫什麽名字都不知道,隻曉得叫皇帝而已。這個錦繡乾坤江山,從曆史上看來,像下棋一樣,一下輸了,一下贏了,通通過去了。‘人天福德枉成癡’,梁武帝問達摩祖師,他修廟、齋僧那麽多,將來福報怎麽樣?達摩祖師就笑他:‘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他罵這個梁武帝,你這點算什麽了不起,人天小果,你死後不過升天而已,天人享福完了,照樣會墮落。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就是有限度的福報,不是無漏之果,無漏是永遠沒有缺點。所以說,人做了好事,他生來世做帝王將相,升官發財,功名富貴,世間的福報很好,但是智慧喪失了。   禪宗有一個故事,有一位大師,叫溈山禪師,是禪宗五家宗派裏的一位開山祖師,溈山仰山是佛教溈仰宗。溈山禪師三世為皇帝,幾乎喪失了神通,失掉了智慧,迷糊了,所以他不幹了;這個神通不是說千裏眼,或者會飛之類,而是智慧。智慧是大神通,他幾乎喪失了這個悟道的智慧,如果學佛為了求福報而學,求來生怎麽樣而學,不錯,是有這個事,但不是徹底的,所以說人天福德枉成癡。   ‘原來佛法無多子’,這是禪宗的話,臨濟禪師悟道以後說:原來佛法是這個樣子,無多子。實際上這三個字,是當時的土話;用現在話來講,無多子就是這麽一點點東西,沒有什麽多的。   ‘脫縛離黏說向誰’,佛法的目的是什麽呢?我們被人世間一切的煩惱感情捆縛著,要解脫三界的情欲、煩惱、妄想,脫開了一切的黏縛,回到自己本來的麵目,這就是佛法的究竟。所以佛法講了半天,三藏十二部,都是為了這個,要把那些黏著的、捆著的,都徹底解脫了,這就是佛法的精要。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在我們開始講第九分之前,先來解決幾個問題。 見思惑   我們都曉得佛學分成大乘小乘,嚴格的講,小乘裏頭又分兩個;一個是小乘,另一個比小乘高一點,普通我們叫它中乘。小乘又叫聲聞,比聲聞高一點叫獨覺,也叫緣覺。   像阿難、須菩提等,在佛的弟子裏隻能算是聲聞,再高一點就是獨覺佛,獨覺佛又叫做辟支佛,辟支是梵音。   獨覺就算生在沒有佛沒有文化,甚至沒有佛教的世界,他自己也能開悟;雖不算大徹大悟,可是還是作一個了不起的超現實的聖人,這個屬於獨覺,也叫做緣覺,仍屬於小乘。   所謂小乘,目的是先求自了,先求跳出世界,避免入世。小乘又分四果羅漢,果是果位。初果羅漢叫須陀洹,二果羅漢叫斯陀洹,這都是梵文譯音。三果羅漢叫阿那含。四果羅漢叫阿羅漢。羅漢不一定是出家人,無論在家出家,修行到一定的程度,都可以成羅漢。不過佛在世的時候,證得羅漢果的,出家人比較多。   如何能夠修到四果呢?必須能夠斷掉了見惑、思惑。   ‘見惑’有五個,是思想上,學問上,觀念上的問題;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許多宗教家、哲學家、大學問家,都脫不了見惑的範圍;或者落在身見,或者落在邊見,思想學問愈高的人,這個五見愈厲害。邪見、戒禁取見,多數是屬於宗教信仰方麵的,認為非這樣不可,初一十五非拜拜不可,否則就犯戒了。有些教一定要吃什麽東西才行,這些都屬於戒禁取見。見取見是說自己的心得修養,譬如有人打坐修行有了境界,或者見光了,認為這個光才是道,你沒有得到光就沒有道,這就落在見取見上,都是思想觀念的問題。   ‘思惑’也有五個,就是貪、嗔、癡、慢、疑,這也是人性,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什麽是貪?貪名、貪利、貪感情、放不下,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屬於貪。   我們舉一個佛門裏的例子來說明,有一位法師一輩子做好事、做功德、蓋廟子、講經說法,自己雖沒有打坐、修行,可是他功德太大。年紀大了,就看到兩個小鬼來捉他,那個鬼在閻王那裏拿了拘票,還帶個刑具手銬。這個法師說:我們打個商量好不好?我出家一輩子,隻做了功德,沒有修持,你給我七天假,七天打坐修成功了,先度你們兩個,再度你們老板,閻王我也去度他。那兩個小鬼被他說動了,就答應了。這個法師以他平常的德行,一上座就萬念放下了,廟子也不修了,什麽也不幹了,三天以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什麽都沒有,就是一片光明。這兩個小鬼第七天來了,看見一片光明卻找不到他了。完了,上當了!這兩個小鬼說:大和尚你總要慈悲呀!說話要有信用,你說要度我們兩個,不然我們回到地獄去要坐牢啊!法師大定了,沒有聽見,也不管。兩個小鬼就商量,怎麽辦呢?隻見這個光裏還有一絲黑影。有辦法了!這個和尚還有一點不了道,還有一點烏的,那是不了之處。   因為這位和尚功德大,皇帝聘他為國師,送給他一個紫金缽盂,和金縷袈裟。這個法師什麽都無所謂,但很喜歡這個紫金缽盂,連打坐也端在手上,萬緣放下,隻有缽盂還拿著。兩個小鬼看出來了,他什麽都沒有了,隻這一點貪還在。於是兩個小鬼就變老鼠,去咬這個缽盂,卡啦卡啦一咬,和尚動念了,一動念光沒有了,就現出身來,他倆立刻把手銬銬上。和尚很奇怪,以為自己沒有得道,小鬼就說明經過,和尚聽了,把紫金缽卡啦往地上一摔,好了!我跟你們一起見閻王去吧!這麽一下子,兩個小鬼也開悟了。就是這一件故事,說明除貪之難。   有一位朋友來談,他什麽都不要,現在住在山上,最喜歡他那個茅蓬,那個清風明月。我說:你真了不起,快要證道了,當心啊!還要被老鼠咬。貪一個茅蓬也是貪,真修行是修這個,不要以為打坐氣脈通了,眼睛放光,以為那個是道,那個不是的!道在心念!在這個‘思’念裏頭,這個東西叫思惑,在思想觀念裏頭,這一點解不開是不行的。知識份子喜歡看書,照樣是這一念,貪戀於書也是貪,不要認為這個不是貪,沒有那一點不是貪,貪是人性根本,範圍是非常非常廣泛的。   有人自認不貪,什麽都不要,年紀大了,功名富貴看通了。信不信?真來個功名富貴擺在他前麵,他照樣的去了。 誰不嗔誰不癡慢疑   再說‘嗔’,嗔心嗔念,大家以為自己都沒有,脾氣大,當然是嗔念,恨人、殺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說什麽都不會生氣,就是愛幹淨,看到不幹淨受不了,也是嗔,一念的嗔就是厭惡。你念佛啊!打坐啊!你念的再好,如果這個思惑,這個心理行為一點沒有轉變,免談學佛。這是真正的佛法啊!不管你是念佛的、參禪的、密宗的,隨便你什麽宗,你說天宗都沒有用,必須要斷這個思惑。   ‘癡’就更不要說了,大家都癡,癡癡呆呆,每一個人都癡。我有兩個好朋友,交往二十多年,都跟我在一起學佛。我告訴他說你差不多了,兒女都出國得博士了,也都結婚了,不過麽,我對這位朋友太太講,將來生了孫子你又去忙了。她說不會不會,老師啊!那個時候一定完全跟你學佛了。結果呢!兩老在家裏沒有事,唉呀!把外孫從美國接過來玩玩吧!照樣癡起來。這還算很普通的,癡心有很多很多種,紅樓夢上林黛玉葬花,那個是癡到極點了,所以貪嗔癡,普通佛經上講三毒,就是使我們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聖的三毒。   ‘慢’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我們大家檢查一下,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個人都佩服自己。至於阿Q精神,沒有辦法跟人家打,不要緊,自認還是老子。所以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這個叫慢。   ‘疑’就更難了,佛學再研究下來,了解人性,人根本不會相信別人,因為有我,有我慢,所以人對一切真理都不信。譬如說,很多宗教徒,佛教的,基督教的,信什麽教都不管,他跪下去拜拜,菩薩你保佑我,上帝你保佑我,你說他相信了沒有?拜下去以後,心想,唉!不曉得靈不靈!都在疑。沒有一個會真正絕對信的人。所以貪、嗔、癡、慢、疑這五樣,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脫。學佛是求解脫,能解脫一樣已經是了不起了,五樣都能解脫了,才能夠證到四果羅漢。   前麵講到四果的證果,就是我們學佛的重點;學佛先不談大乘,大乘是以小乘為基礎的,小乘都做不到,大乘大不起來。 話說再來人   初果羅漢叫須陀洹,中文的意思是預流果,斷了五個見惑,但是,根本思惑還沒有解脫,因為餘習未斷,所以要七還人間。餘情是剩餘下來的情感,斷不了的,還是要七還人間才能了。如果七還人間時,不曉得再進修,還是會後退的。   修到了預流果的人,死後不到這個地球上來了,而升天去了。在天上的一輩子,比我們地球上長得多,天上的生命結束了再來做人,這一種人稱為再來人。當然再來人不曉得是男人還是女人,是漂亮或不漂亮,是大富貴或者是窮苦,都不一定的,這個帳很難算,電腦也算不清。他們是來世間受報的,因為有些帳沒有還,要來還帳,七還人間,生了死,死了生。   所以,依我看來,社會上很多都是再來人,當然在座之中也許很多,不過自己不知道罷了。須陀洹再來人間,就是還債,自己也不知道。假使自己能夠知道,就已經不是初果羅漢了,一下就超過去了。 不來行嗎   到了二果斯陀洹,是一還果了,思惑的根根拔出來一點,死後再來一次世間,把所有的債務清了,可以到另外清淨的地方去,也隻能算是暫時請假,還非究竟。   三果阿那含叫做不還果,不回到人世間來了,直接從天上證四果入涅槃。佛經上說,他們涅槃的時候有幾句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梵行已立,我生已盡,清淨修行的,不一定得道啊!天人清淨境界的修行,已經建立得到了。所作已辦,欠債還錢,債務都沒有了。不受後有,不再來了。有些經典上用四個字形容,‘長揖世間’,向人世間作個揖,大家再見,不再來了,這個叫不還果,三果羅漢。有許多朋友學佛修道說人生好苦啊!想這一輩子修成功了,不再來。有那麽容易嗎?不再來要修到三果羅漢才行,才能長揖世間。要到四果阿羅漢的果位,才算在這個世間成就。   阿羅漢是譯音,阿是無的意思,阿羅漢就是無生,永遠沒有煩惱,沒有魔障,心中之賊拔去了,此心永遠清淨光明,這是阿羅漢果。這四個羅漢果位,包括了三界的天人。 三界的天人   初果、二果羅漢死後不來,就暫時升天去了,升的不是色界天,而是欲界天。我們中國人講的三十三天,是欲界天的一個中心而已。這一層天的中心並沒有離開日月係統;所謂欲界是指生命由男女情愛結合而延續的。不但人是如此,任何的生物都是由兩性雌雄的關係而來,因為有愛有欲,所以稱為欲界。欲界裏的天人地位比我們高,譬如普通民間拜神拜仙啊,稱所拜的神、仙是菩薩,這些都是欲界天天神的境界。初果羅漢死後往生,是上不了色界天的,隻是升到欲界天而已;因為他隻斷了一部分的情,而且這個情是壓下去的,欲的根未盡,所以仍在欲界天。   有些人的表現,可以看出來是天人中的人,他的情緒與一般人不一樣,他一無所好,或者隻喜歡種種花啦!爬爬山啦!對人世間的一切很淡泊。他對人世間雖淡泊,但對於山水花鳥還留情,所以還是欲界,隻是他已經升華多了。   到了三果,才能夠升到色界天,色界天的最高處‘大自在天’,佛經中又叫‘有頂天’,好像天頂有蓋一樣。佛經中說,假使從有頂天丟一塊石頭,佛說要十二萬億年才能到我們這個地方。換句話說,欲界天還在這個銀河係統,色界天已經超出銀河係統了。   再上層是無色界天,那就難爬了,大阿羅漢可以到。大阿羅漢差別很大,譬如須菩提、阿難、迦葉尊者,有時也稱大阿羅漢。嚴格講起來,釋迦牟尼佛也是大阿羅漢,不過,他這個大阿羅漢就大了,大到叫如來了,所以到達大阿羅漢的境界很難很難。我常鼓勵愛寫小說的青年同學們,可以寫一本三界中的婚姻故事,一定暢銷;譬如欲界人道小孩出生是從女性下生的,欲界天以上,有的是從男人肩膀上生,從坐膝邊上裂出來的,色界天人隻有光色,無色界裏的天人,連形象都沒有了。   我們的老祖宗,不是吃了蘋果變的,不是什麽細菌變的,而是色界‘光音天’的天人下來的。大概他們科學很發達,到太空來探險,他們一身有光,又不要吃東西,飛來飛去。可是有一次嚐了一下地味,大概是鹽巴,吃了以後身體變重了,飛不起來,所以就留下來了。這就是這個地球上人種的開始。光音天的人又是無色界裏下來的,至於無色界的人種從那裏來,佛說不可說,那就要推到原人論去了。這些都是大問題,佛經裏頭這些問題多得很,現在我們不要扯遠了,回轉來隻談我們現在做人的修養;一個人要把心中的貪嗔癡慢疑洗刷幹淨,平等,慈悲,愛一切世人,設法除掉見思兩惑。 解結去惑   三界的見思兩惑叫做八十八結使,欲界裏最多,像八十八個疙瘩,結在一起。能夠修行解開一兩個,那已經不得了了,臉上放光了,能夠解開四五個,連頭發都會發亮呢!所以真正講修行,就是解開結使,轉變自己心理的行為。心理行為轉變了,進一步能夠把智慧開發,斷了思想上、見解上的偏見,才叫做解脫。學佛修行,不論大乘小乘,都是五個程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為什麽要持戒呢?那是要使自己心中的結使不再與外界連起來,不再打結了,不準外麵打進來,自己也不想打出去。但是持戒就要定力,所以要修定,打坐不過是修定的一種方法而已!真正修定要隨時都在定,心中凝住在一點,止於至善,固定在善的一點上,這時,八十八結使還沒有動搖,要到達智慧發起了,結使才開始有一點點動搖;等到解脫了幾個結使,才解脫了思惑。   知見又不同了,見是看到,看到慧,見到性空緣起真正空性的一麵,性空緣起翻過來是緣起性空。所以說佛法各宗各派,認為隻有修中觀才對,或修什麽才對的,對不起,你都困在五見裏的見取見了。主觀認為隻有這個才對,你已經被它束縛住了。所以,要把這一切解脫了,才能叫做學佛。   花了好大的力氣,報告到這裏為止。現在我們回過來看金剛經,這一節就是講這個問題。 初果的羅漢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又問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樣?‘須陀洹能作是念’,一個修道的初果羅漢,心裏能不能有已經得須陀洹果的念頭?這個意思是一個悟道的人,能不能逢人便說他已經悟道了?如果真有人如此,大家不把他送瘋人院才怪。一個聖人,或有學問的人,處處掛個招牌,說自己是有學問的人,這不是瘋子嗎?中國人的老話:學問深時意氣平。學問到家的人,意氣都很平和了,何況果位上的羅漢!所以,須菩提聽了佛的問話,就說那不可能的。   【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陀洹就是預流果,預流就是入流,入什麽流呢?人到聖人之流了,已經站到聖人隊伍裏去了;也可以說,他所悟的道已經入法性之流了。法性不是人性,人性是醜陋的一麵,等於說,我們人性是這一麵,法性是那一麵,他已經由普通的縱欲、情感、愛欲脫出來,進入清淨的法性一麵了。   佛說,怎麽樣夠達到初果羅漢呢?佛在這裏已經講到功夫了,剛才是講原則;所謂的入流,反而無所入。換言之,他證到空的境界,就是緣起不起了,緣起性空了,也就是證到了性空,念念都是空的境界。   所以說他不入色,眼睛視而不見,一切人、形像、青山綠水看著都很好,都無所謂了。普通人一看到好,結使就來,被好捉住了;初果羅漢不會被好境界捉走,此心歸到平淡,沒有事。不入聲、香、味、觸、法,這是什麽境界?這就是應無所住,這就是真的無所住。修養到在人世間作人、作事,利益一切人,一切都不住,心中都不留,甚至做了無量的功德,過了就過了,能夠隨時如此,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都是這個境界,這才算接近初果羅漢。   有一個年輕同學,過去也問過我,他說:老師啊,像我們現在打坐用功,經常楞住了,楞在那裏,好像看不看都沒有相幹,這是不是入到預流果啊?我說差不多啦!入到芒果那裏去了,茫茫然,那是楞住了,那並不是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你不要看這是楞住了,這也是有一點道理,隻不過,這是他用功過程中的現象而已!如果認為這樣就是入了預流果,那就不對了。有人修行用功,有時菜飯吃到嘴裏是什麽味道也不曉得,你說真的不曉得味道嗎?又不是,他味道也知道,隻是感受上沒有那麽強烈,比較平淡而已!真正學佛用功,會到達這個境界的,可惜不能持久!而且都是瞎貓撞到死老鼠,偶然來一下,過兩天就沒有了。不要說我們是如此,連大阿羅漢們也不行啊!維摩經上都有,像迦葉尊者,及佛在世的一些大阿羅漢們。都難完全到達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 迦葉起舞畢陵慢心   迦葉尊者定力之高是有名的,出家前,與太太兩人同修,約好假結婚,房間裏一個柱子為界,各住一邊,有夫婦之名,無夫婦之實,後來帶著太太一同出家。像他這樣高定力的人,卻當天樂鳴空時,習氣深處貪愛音樂的根本發起了,他一邊閉眼盤腿打坐,一邊不自覺的打拍子,搖了起來,坐在那裏跳舞。這是什麽道理呢?這就是維摩經上所講,餘習未斷。所以維摩經有天女散花的描述,天女把花撒下來,落在大阿羅漢身上就沾住了,落到大菩薩身上,沾不住就掉下來了。維摩居士說,一切大阿羅漢,八十八結使斷了,但餘習未斷,剩餘那個根根的一點習慣還沒有斷,這就叫餘習未斷。大阿羅漢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平常人!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佛的弟子畢陵伽婆蹉,他已經是羅漢了,功夫很高又有神通。據佛經上說,有一天他要過河,那河的管轄權屬於一個女河神,畢陵伽婆蹉站在河邊,兩手一比,叫道:丫頭,你把那個水斷了,我要過去。女河神沒辦法,功力不及他,隻好把水斷了讓他過去。事後這個女河神就來向佛告狀,說你的大弟子還罵人!脾氣那麽大,罵我丫頭。佛就笑了,把他找來對他說:過河用神通是犯戒的!犯戒還不說,你還公然罵她。畢陵伽婆蹉說:佛啊!這很冤枉,丫頭,你講,我罵過你嗎?女河神說:佛啊,你看當著你的麵還罵我。畢陵伽婆蹉說:你怎麽搞的?丫頭,我實在沒有罵你。佛對女河神說:你不要見怪,他五百世生婆羅門家,罵人罵慣了,結習未斷,所以這一生得了哮喘,果報還沒有還完呢?你以為他罵你啊!他沒有罵。畢陵伽婆蹉還說:我真的沒有罵你,丫頭,你不要難過。等於有些人罵人罵慣了,你叫他道歉,他也道歉了,可是他還再罵你一句。   所以說,得了初果羅漢,對於六根六塵不是不動心,隻能說入流而已,可是心念之流還沒有空,等於石頭壓草,碰到某種環境,還是會暴發的。關於這方麵,有許多資料記載,譬如蘇東坡,以及很多人,都是大修行人轉生來的,但是轉一轉生,他就忘記了。   再如明朝有名的王陽明,據有些文獻記載,就是一個老和尚轉世的。有一次王陽明來到江西一個廟子,看到一個房間鎖著,外麵灰塵很厚。和尚說這個房間是不能開的,王陽明位高權重,懷疑廟子裏和尚做壞事,就下令一定要打開;進去隻見一個涅槃老和尚的肉身,已經幹扁了,坐在那裏,前麵掛著一塊布,上麵寫了幾句話:‘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即是閉門人。’王陽明一看就傻了,但是他一生不再談這件事。   這些都是什麽道理呢?這是說明結使問題,前麵我們講到,得羅漢果的七還人間,至於變成什麽樣子的人,不一定。在四川時有位老前輩也很有名啦!他兩夫妻人很好,年輕時我很羨慕他們,我說人世間神仙眷屬就是你們,自己有別墅在山上,兩個人感情又好,子孫滿堂。他兩夫妻都學華嚴觀,太太還得過眼通。她說前生是個喇嘛,受他供養,結果修行也沒有修好,騙吃騙喝,所以這輩子變成他太太服侍他的。因為她修劉洙源先生那個佛法要領,自己前因後果很清楚,我認為這些都是再來人,這就是說到得預流果的道理。   說了許多的故事,大家不要聽岔開了啊!所謂故事者,即非故事。現在再歸到金剛經。 二果三果作什麽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又問須菩提,關於二果羅漢一樣的問題。   【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二果羅漢,隻有一次回轉人間,名義上講再來一次,等於沒有來。什麽道理呢?有許多人生死到了,過去的業債已經完了,有時候來入胎一下,在胎兒階段就流產了,就完了,這一生債算是還夠了。這是真的啊!講的很實在,聽起來好像死無對證。有許多人眼父母的因緣很好,但是時間很短,緣也完了,他也不須要再來,你應該替他高興,他是已經成就了的人,隻不過欠你這麽一點親情之債。但是你也欠他眼淚啊!你也為他傷心哭這麽一場,帳也完了,就可以了啦!這是二果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這是不還果,這一生過完就結束了,是三果了。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三果羅漢就高了,說不來人間,也不一定,他還是來,因為他已經無生死可了,來也不怕,隻是羅漢有隔陰之迷,投一個胎就迷掉了。到了三果以上,定力高的人可以不迷,自己知道。   我自己這些年沒有到處跑,所以也沒有聽到什麽;年輕在大陸時到處跑,聽了許多奇事。譬如我有一個四川朋友,他就告訴我記得三生的事情,他是很有名的一個名人,學問好,文章好,當然他也不輕易講這種事。到了三果的再來人,有時候他明知而不說,因為他生死可以來去自由。有些人入胎不迷,住胎的時候迷掉了;有些人入胎住胎都不迷,出胎那一刹那迷掉了,各種情況不同,都是因為三果羅漢定力程度的差別而產生的結果。這一品講三果羅漢‘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就是因為三果羅漢生死來去比較自由的原故。 羅漢的前途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講到阿那含的果位,不再來人世間這個欲界了,實際上來不來呢?還是要來;就是到了四果阿羅漢,也不是絕對的不來。大阿羅漢一定八萬四千大劫,地球形成又毀,毀了又成,但是他不出定則已,一出定怎麽辦?也隻有回向大乘,由般若智慧的解脫,才能成佛。所以小乘的前途,還是要回向大乘,由小乘的聲聞,向這個大乘,才能真正成就。也就是說,真正四果的阿羅漢,‘實無有法,名阿羅漢’,就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法證到空。如果你還有空的境界,就落在邊見了。如果說你是無邊,則又落在見取見了,這都是見地不真。   所以真正的空,是沒有空的境界可得。我們現在有少數的同學朋友們,打坐坐的很好,自覺進入空的境界,可是你千萬不要把空的境界,弄成隻有比身體大一點點的範圍!那不是空,那是一個洞,那樣的空是落入邊見的小邊見。   為什麽人會有空的範圍而落在邊見呢?原因是智力有限,人的智力與心力有限度,所以才會產生這一種見解。所謂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它是沒有限度,沒有範圍的無限。最後我們看他的結論,這是須菩提講的: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認為,到達了阿羅漢的境界,他沒有絲毫我已證果的念頭存在。如果有這一念在,一念就是萬念,這一念就會牽連到重重疊疊,所以華嚴經稱為帝網重重。帝就是大,我們的思想、感覺、情感,像一個無比大的大網,隻要一個網眼洞動一下,其他的眼洞都跟著一起動,就是所謂帝網重重。我們修持的業力,心性的業力,一念動,百千萬億念都牽動其中。說有一切有,說空一切空,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大阿羅漢,如果有自覺已證到阿羅漢的境界,他的我人眾生壽者四相都有,他隻能算是個貨真價實的凡夫,根本沒有得道。拿禪宗來講,如果有人說他已經‘悟’了,那就是言旁口天的‘誤’。有人還自認為是大徹大悟呢!當然羅!那是大錯大誤!就像一個人身上有一萬塊錢,他絕不會在街上到處向人去講的,這是個普通的道理,更何況一個得道悟道的人,決不會自覺有道了。須菩提接著報告自己的心得。 世上的第一名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須菩提說,佛說他(須菩提)已經證得了無諍三昧,一切無諍。你罵他也好,恭維他也好,你喊他是天王老子也好,他都無所謂。不是沒有聽到啊!隻是他聽到心中平常的很,既無歡喜亦無悲,是非一門,一切無諍。   說到這裏,我想到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這個人的才華還不在老殘遊記,而是老殘遊記中桃花林遇仙的六首詩。實際上這些詩都是劉鶚自己所作,後來有人在牆壁上看到這些詩,其中有一句‘回首滄桑五百年’,驚奇得不得了,等他出來的時候,那個人趕快跪下來拜,以為他就是神仙,其實那隻是劉鶚作的詩。作詩總是亂打妄語的,我作詩也是一樣;但是劉鶚的詩有時境界很好,我們因為講到無諍三昧,引用劉鶚的詩:   曾拜瑤池九品蓮希夷授我指玄篇   光陰荏苒真容易回首滄桑五百年   這一般人佛學都通得很喔!隻能講他佛學很通達,修持功夫不見得。   引用維摩經的境界,這就是天花著身。佛給須菩提的評語,說他已經得到無諍三昧,但是下麵一句話你注意啊!‘人中最為第一’,還是人啊!是人類當中學問道德最高的。以學佛四加行來講,人中最為第一就是世第一法,做人到了最高處,道德修養都是第一名,人中最為第一。佛給他的下一個評語‘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這是講須菩提在的時候,佛給他的評語,還隻能夠超出欲界,所以是離欲阿羅漢。至於能不能完全跳出三界,在當時還不一定。後來西遊記寫須菩提收孫悟空的時候,那已經很高了(眾笑),但是在佛講金剛經的時候,須菩提的程度隻是離欲阿羅漢,絕對無欲而已。   這個欲是廣義的,不是指男女之間情愛之欲,是指一切的欲,連修道,貪戀打坐,貪戀清淨的那個欲望,都是欲。須菩提已經空了一切的欲,所以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他說,盡管你老人家給我這樣一個評語,說我已經達到這樣一個境界,但是,他說,我絕對沒有這樣一個觀念,我不會認為我已經到達了人中第一,我更不會認為我已經得到阿羅漢道。   【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這話怎麽講呢?假如佛給我這個評語,已經證到了離欲阿羅漢,是人中第一,在同學裏頭是第一,我自己想都沒有想,絲毫沒有這個觀念;假定我心裏頭有這麽一點觀念,您就不會說我是一個樂於寂靜的行者了。寂靜,就是徹底清淨的人,喜歡住山,自然就有一個寂靜的廟,廟在那裏?廟就在你心中,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古人的一首詩:‘人人自有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這一品就是說明四果羅漢的修法,金剛經上所討論的重點在什麽地方?無所住,到了這個極果,心中還有這個得道的觀念,那就已經有所住了,那就錯了。所以我給他的結論偈語是這樣的: 第九品偈頌   四果階梯著意成  由來一念最難平   兒啼黃葉飄然落  誑捏空拳大小擎   ‘四果階梯著意成’,羅漢有四個果位,大乘菩薩道有十地,這些是如何區分呢?其實都是見地問題,所見的範圍,所見的程度,也是一念的關係。四果這個階梯怎麽來的?是由作意而成。   ‘由來一念最難平’,人生學佛修道,這一念能平靜,則萬法皆空。但是這一念最難平,這一念就是當下一念,由於貪嗔癡慢疑的感受及執著,當下這一念不能平,因此所有的修持都是白費了。   ‘兒啼黃葉飄然落’,這是法華經上的典故。金剛經上教人不能夠執著佛的法,執著了佛法就不是真正學佛的人。在法華經上,佛用另外的方法表達,佛說他說的法,等於指黃葉為黃金,為止兒啼而已。那個小孩哭了,怎麽辦呢?為了使他不哭,順手檢了一片黃葉來逗他,這個好玩啊!這個是金子。隻要把小孩哄住了,不管它是雞毛也好,樹葉也好,隻要小孩不哭就行了。佛告訴我們,他講的佛法,也就是這個樣子,指黃葉為黃金,為止兒啼而已!其實任何一法都是黃葉,都是為止兒啼而已。如果一念停了,黃葉就不要了。   禪宗祖師有四句話:‘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達到這個境界就是佛,什麽參禪啊!打坐啊!念佛啊!念咒啊!觀想啊!管它白骨紅粉都可以觀;白骨觀不起來,觀紅粉,紅粉觀不起來,觀白骨。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這是金剛經徹底的意義,佛都告訴你了,你還要求這個法,求那個法,千裏迢迢從外國跑回來,非要在這裏學不可。那當然!因為你有一切心嘛!你就必須要回來求一切法。   ‘誑捏空拳大小擎’,佛說他說法,如空拳哄小兒。小孩子哭,你隻要能使他不哭,我裏邊有糖,我給你一毛錢,實際上都沒有,都是哄那個小孩子罷了。禪宗有個祖師五祖演,編了兩個故事,說明佛法修行的道理。 小偷與越獄的人   一個是小偷的故事,大概很多人都聽過的,我們再重複一次。有一個小偷本事高強,兒子長大了,就纏著要他傳衣缽。有一天被兒子纏不過了,就答應當天夜裏帶他去偷。父子偷偷摸進了一家人家,發現房間內有個大櫃子,這個父親想辦法把鎖打開了,叫兒子進去拿東西。兒子進了櫃子,這個父親立刻把櫃門關上鎖住,並且大叫有賊啊……然後自己跑掉了。這一家人被吵醒都起來了,點起燈火到處找,有個丫頭拿著蠟燭進了房間,櫃子中的兒子情急智生,就用口技學老鼠打架,吱吱吱吵個不停。丫頭叫了起來,太太,不得了啦!小偷沒看見,櫃子裏有老鼠作窩啊!立刻拿鑰匙開鎖,這個小偷的兒子衝出來,一口氣吧蠟燭吹滅,就跑掉了。跑回家中看見老子躺在那裏睡覺,兒子就把他叫醒,質問他為什麽這樣害自己的兒子!這個父親說:你不是出來了嗎?你成功啦!衣缽傳給你啦!他說小偷無定法,隻要你逃得出來,就成功了。所以五祖演第一個就告訴徒弟們,要成佛沒有定法,隨便修那一樣,自己想辦法。   有一次,五祖演對徒弟們說,佛法大乘、小乘,還來個金剛經,唉呀!不要那麽羅嗦!我告訴你們一個故事:   有一個犯人坐牢,判了無期徒刑,他想逃出監牢,就與有些同牢的難友商量,那些做小偷的都不說話;可是不久小偷慢慢挖地洞,一天挖一點,最後成功了。等到小偷逃走,這個犯人就把地洞蓋好,他自己呢!不想逃,反而跟那個看守變成好朋友。家裏送來好吃的,大家一起吃,好玩的一起玩,後來與看守人無話不談,大家放心他,曉得他不想逃。慢慢的,有一天家裏大拜拜,送來很多的蝦啊魚啊!肉啊!白蘭地酒、金門高粱、啤酒都有。他請這個牢裏的看守一起來慶祝,等到看守的人酒喝醉了,他就從看守身上把鑰匙取出來,打開自己手銬腳鐐,穿上看守人的製服,把牢門打開,他就大搖大擺的走了。   五祖演說,那個學小乘的呀!就是學那個小偷,花了很大的功力挖個地洞逃出來,逃出來以後,還很可憐的,東躲西躲。學大乘的啊,想要跳出這個世界的牢籠,要跟牢犯、閻王、看守都變成朋友才行,學大乘就是這個樣子。佛法講三界如牢獄,至於什麽方法逃出來,不論念佛,拜佛,還是念咒子,是密宗還是顯教,都不管,你隻要有辦法出得來就行。這就是佛說無定法的道理。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心空及第歸   現在講第十品經文之前,先講一下莊嚴淨土,這是大般若的淨土,佛的淨土,不是僅指西方極樂淨土。所謂莊嚴淨土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是心清淨,心空,真淨土。   說到這裏,想到禪宗丹霞祖師的一副對聯;丹霞祖師與呂純陽一樣,是唐朝人,都是去考功名,半途改去修道。這位丹霞在趕考的路上,遇到一個人與他閑談,後來對他說,看你這個人的誌氣才華,何必要考功名,你到江西的考場找馬祖,可以成佛,比這個功名好。後來丹霞就去找馬祖了,這是丹霞禪師的公案。   丹霞的禪堂有一副對聯:‘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等於說我們這個禪堂也是考場,是選佛的考場,心空就是淨土,就考取了。真能夠空此一念就考取了,心空及第歸。學佛的究竟,就是空此一念,俗名叫做現在的現實淨土。所以佛在佛經上說,‘心淨則國土淨’,處處都是淨土,處處都是極樂世界,隻要心淨就國土淨。   金剛經的這一品,梁昭明太子給它的標題是,莊嚴淨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前麵這一分是佛與須菩提的對話,討論修小乘四果羅漢的境界,討論到這裏為止。現在佛拿自己的經驗來談了,他說,我當年在然燈佛那裏,得了個什麽法嗎?這個‘當年’很早了,不是前生的事,是很多生以前的事,第一個給佛印證的老師就是然燈佛,後來小說封神榜上寫成然燈道人。這個然燈佛是古佛,非常遠古,地球沒有形成以前那麽古。佛說他當年在然燈佛那裏修行,然燈佛給他授記印證,他得到了一個什麽東西嗎?   【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說:不是的,據我的了解,你當時在然燈佛那裏,你真正的境界,了無所得,一切都空,空到極點,連有所得、無所得、空的境界都沒有了。須菩提答覆到這裏,佛不講話了,第二個問題來了。 莊嚴佛土在那裏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   他說我問你,你認為一切菩薩有一個另外的世界,譬如天堂,天堂外麵的國土等,一個另外非常莊嚴,好看,漂亮的佛土嗎?   根據金剛經這一句,我經常對同學們說,你們可以寫一本比較宗教的書,把各個宗教描寫天堂,佛國的書,寫出來作一個比較,這些資料都有。西方人講的天堂,其中布置都是西方式的,而且你注意,都是歐洲式的,那個神啊,空中的天使,也是歐洲形式的;印度人講的是印度形的,中國人講的,穿的衣服是中國式的。   究竟天堂或者佛土是什麽形狀呢?那就是說,隨便你愛畫成什麽形狀就什麽形狀,反正大家都沒有去過。   所以一般人心中的佛國世界及莊嚴佛土,都是因人而異的,愛黃金的人想到的是黃金遍地;愛山水的人,一定夢到佛站在高山頂上,好清淨!好美!這叫作各如其所好,也就是楞嚴經上的四句話,‘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寧有方所’。   世界上一切知識的範圍,宗教哲學的境界,都是依一般人自己的心靈造成的。隨眾生心量的大小,你那個天堂,你那個佛土,也有大小。應你所知的範圍,量的大小,佛國就有多大小。   循業發現,有些人同樣的學佛打坐,但所看到的佛都不一定,你那個佛鼻子高一點,我那個佛鼻子塌一點,總有點不同。這是什麽道理?是個人心境業力的發現不同。寧有方所,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沒有一個固定的心所作用,是絕對的唯心,純粹的唯心。   所以佛在這裏問,‘菩薩莊嚴佛土不’?須菩提說不是的,他否認所謂的莊嚴佛土世界存在。   【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金剛經常用這種論辯方法,所謂莊嚴佛土,隻是一句形容的話;‘即非莊嚴’,實際上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莊嚴。我們想像的莊嚴,一定是地方清淨,大家閉著眼一想啊,一定想一個什麽都沒有,空空洞洞的境界。但是這隻是你想像的,有這麽一個境界相,已經是不莊嚴了。絕對的清淨,絕對的空,絕對不是你想像的,是名莊嚴,所以叫做不可思議。   這三句話,正,反,最後的綜合,告訴你畢竟的空靈,而你所講的空,想像當中的空,已經是不空了。真正佛土的莊嚴,你沒有親自證到過,不要空洞的想。這是須菩提回答的道理。 打火機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教我們修行的方法來了,注意啊!金剛經講到這裏,就告訴我們一個修行的方法,是第二等的方法,因為第一等的大家不懂,是沒有字的;第二等是有字的,應無所住。什麽叫無所住呢?應隨時生清淨心。譬如有人講,老師啊,這兩天修行很好呢!有清淨心。現在大家聽過金剛經,很內行了,他隻要有一個清淨心,已經是所知量,範圍很有限了。   現在佛解釋什麽叫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宗六祖初步悟道,就是這一句話,聽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此心本來無所住的啊!因為你不明白此心無所住,無所住是畢竟空;有個空的境界,就不對了,就有所住了,就住在空上了,那是住法而生心,住在空法上。   所以真正的清淨心,不是有個光,有個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他說真正的修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坦坦然,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用我們常談的這兩句話,勉強來描寫,就是此心無事,像個鏡子,心如明鏡台,有境界來就照,用過了就沒有。當年我有個朋友,學佛有點心得,那個時候剛剛有打火機,人家問他,佛是什麽?他說就像個打火機一樣,卡達!用它就有,不用就沒有。 因師而瞎的眼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注意這一句話喔!須彌山王就是講法身,得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初步證到一點法身了。法身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法身也是大身,也叫做無邊身。他說你要得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啊!對佛的法身莊嚴淨土,都知道了,佛的世界,佛的淨土,就是這個樣子。他說,我再告訴你啊!假使我講一個人,身體大得像須彌山一樣,像喜馬拉雅山那麽大,胖得比昆侖山還要胖,你說他大不大?那是一個譬喻,是說法身無量無邊的大,永遠的不生不死。佛告訴他最後的結論,‘佛說非身,是名大身’。擺脫了我們肉體的身見,身見就是八十八結使第一個解脫不了的疙瘩,把身見空掉了以後,就可以證得不生不死的法身。   不生不死的法身,也是一句抽象的話,佛法隻有實證,你證到了以後才知道,是法不可說,不可說,凡是說的都不對,這個就是法身。所以禪宗講的悟道,第一步就是要證得這個空性的法身,身見才能夠脫掉,才可以說學禪。   這兩天你們考試的題目禪是什麽?大家答的都是牛頭不對馬嘴;禪是佛的心法,根據楞伽經,或根據金剛經,佛講得很清楚;可是大家沒有留意,隨便說要學禪,觀念、見地上都不清楚。這個見地不清楚就一錯再錯,所有的修持做功夫,走的都是歪路,因為起步走錯了。這不能瞎搞的,不能亂玩的,所以禪宗祖師有一句話:‘我眼本明,因師故瞎。’這是一個大禪師悟道後講的兩句話,因為原來的師父指導錯誤,以致本來明亮的眼睛,等於被老師弄瞎了,看不清楚。所以那些亂七八糟的著作,與我一樣,亂搞的,經常會把人家的眼睛搞瞎了的,這一點要注意,要特別注意!   這一品莊嚴淨土,我們給它的結論偈子如下: 第十品偈頌   外我無身是大身  若留淨土即留塵   然燈吩咐莊嚴地  掛角羚羊何處尋   ‘外我無身是大身’,外我無身是引用老子的話,‘外其身而後身存’。我們學佛修道,先把身見能夠解脫了,所以外我無身,到達了無身見的境界,那第一步的學佛,已經證得了。法身也就是大身。   ‘若留淨土即留塵’,你心中還有一個淨土,認為是佛境界,這個清淨就是塵,留塵就是障礙。   ‘然燈吩咐莊嚴地’,佛不是說嗎?他在然燈佛那裏悟道,所以然燈佛給他授記,說他悟了,再轉身修持,將來在這個世界上成佛,作教主,說這個證道是莊嚴淨土。名辭上叫做淨土,叫心淨,叫心印,並沒有個實際的境界啊!若有個實際境界,若留淨土即留塵。所以然燈吩咐莊嚴地,就像禪宗祖師說的:‘掛角羚羊何處尋’。據說羚羊睡覺的時候,把身體一翹,羊角掛在樹上就睡覺了,打獵的人不知道,在地上找這個羚羊也找不到。所以說我們一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本如羚羊掛角。其實,隻是譬喻而已。   譬如我們兩個鍾頭來研究金剛經,這一百二十分鍾的時間,所說的,所聽的,都是掛角羚羊何處尋,現在就在淨土中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