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前響馬

萬裏長城十億兵, 國恥豈待兒孫平。願提十萬虎狼旅,躍馬揚刀入東京!!!
正文

易中天品三國(全集3)

(2009-03-18 16:22:15) 下一個
易中天品三國》(二十一) 臨危受命  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率兵南下討伐荊州,而荊州的劉表恰恰在此時病逝,天下形勢發生突變。魯肅設計的孫權、劉表、曹操三分天下的局勢已不成立,政治上極為敏感的魯肅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請命於孫權,來到荊州,名為吊唁,實為刺探情況。劉表的兒子劉琮無力抵抗,投降了曹操。魯肅眼看荊州大勢已去,就找到了劉備,表示東吳可以和他聯合對抗曹操。處在敗軍之際的劉備已經走投無路,有一個人能夠和他聯合正求之不得,便欣然同意。  此時,曹操在接受荊州投降以後又拿下江陵,緊接著順江而下,把鬥爭的矛頭直指劉備。情況對於劉備來說,已經是非常緊急了。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挺身而出,請命和魯肅一起到柴桑會見孫權,以求兩家聯合。這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諸葛亮必須完成這次使命。但問題是,這件事情由不得劉備集團的一廂情願,孫權集團和劉備集團有著不同的政治利益。那麽諸葛亮能夠完成這個艱巨的使命嗎?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諸葛亮出使東吳的外交才能,《易中天品三國》之“臨危受命”正在播出,敬請關注。  易中天:  我們的問題是,諸葛亮這個使命好完成嗎?不好完成,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為什麽呢?有三個原因:第一,荊州集團和江東集團是世仇。孫策和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是在攻打荊州集團的時候被劉表的部將黃祖所殺,這叫做殺父之仇;而且也就在此之前不久,建安十三年的元月孫權西征黃祖,殺了黃祖而且屠其城,這叫做奪將之恨,所以荊州集團和江東集團是有很深的隔閡的。當然在此之前,魯肅已經出使了荊州,緩解了一下關係,另外劉備他也不是劉表,但畢竟這兩個集團之間存在著隔閡。  第二點,劉備是新敗之後。剛剛在當陽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敗軍之將不敢言勇,你有什麽資格要求人家和你聯合呢?至少在江東這邊他是有顧慮的,他想一想,聯合劉備這樣一個剛剛打敗仗的人合算不合算,這是第二個困難。  第三個就是諸葛亮本人這個時候多大呢?二十七歲。因為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出山,出山的時候是是二十六歲,當然我們也不很準確地知道他的生日,估計也就二十六七歲吧。而且這個時候他還沒有非常大的名氣,不像後來名重一時,這是剛剛出山,還是初出茅廬。第二,他也沒有正式的職務,我們去看《三國誌·諸葛亮傳》,我們會發現劉備正式任命諸葛亮職務是在赤壁之戰以後,職務是軍師中郎將。  那麽“軍師”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一提起諸葛亮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軍師,這個名號是古已有之的,三國時期作為一個正式的官職最早是曹操設立的,叫做軍師祭酒,軍師中郎將這個職務是劉備發明的。那麽後來劉備拿下成都以後,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將軍。那麽這個軍師祭酒、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它有什麽區別呢?軍師祭酒是沒有兵權的,它就是一個參謀,軍師中郎將和軍師將軍是有軍權的。所以我們如果硬要比附現在的職務,那軍師祭酒就相當於參謀,軍師中郎將那就是參謀長,那麽軍師將軍就好比是個總參謀長。  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是赤壁之戰後,赤壁之戰前有沒有職務我們史料上查不到,有職務也不會高。那麽這樣一個年齡,這樣的一個地位,這樣的一個身份,出使東吳有沒有分量,那是個問題,當然東吳方麵估計也知道他,也不會一點不知道,因為諸葛亮當時在荊州還是個名人,荊州士人集團有很多人是推崇他的,東吳方麵不會一點不知道,但是你如果你要說東吳方麵多麽地推崇,恐怕也談不上。總而言之他出使江東應該說是很困難的,很艱難,正是由於這種艱難才突顯出諸葛亮的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外交天才,所以我們要把這個艱難說清楚。  那麽在這樣一個艱難的情況下,諸葛亮是挺身而出了,是他自己提出來的,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劉備批準他,於是他們兩個一起從夏口來到柴桑。那麽夏口是什麽地方呢?就是現在的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柴桑是什麽地方呢?就是現在江西省的九江。那麽諸葛亮和魯肅一起來到了柴桑,來到柴桑以後怎麽樣呢?因為我們知道《三國誌》這部書它不是編年體的,它是紀傳體的,每個人的事情寫在每個人的傳裏麵,它沒有一個時間表。那麽《資治通鑒》是編年體的,它有一個時間表,按照《資治通鑒》的時間表,是諸葛亮和魯肅一起來到柴桑以後,諸葛亮先見到了孫權,先見孫權的不是魯肅,是諸葛亮,這個時間表和《三國演義》時間表是不一樣的。  *從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來看,赤壁之戰前諸葛亮沒有任何職務,也不像後來那樣名震一時,而江東集團和荊州集團又有隔閡,由此可以推斷,這次出使東吳對諸葛亮來說,可謂壓力頗大,困難重重。在小說《三國演義》裏,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折衝尊俎、縱橫捭闔,令多少古往今來的讀者們如癡如醉。小說家筆下的諸葛亮是瀟灑的,而曆史上,初出茅廬的諸葛亮麵對如此艱巨的任務,他會有什麽樣的表現呢?  那麽諸葛亮見到孫權以後,出場不凡。我們要知道他現在是作為一個剛剛打敗了仗的這樣一個政治和軍事集團的代表來求援的,而當時的形勢是什麽樣子的呢?是曹操最強,劉備最弱,孫權中強,所以不是我們現在講的強強聯合,它是強弱聯合。那麽這個話是非常難講的,要說服對方很不容易,現在我們打個比方,一個小企業你想和一個大企業聯合一下,那一般這小老板見了大老板他就氣短啊,他會怯場啊,他牛不起來啊。但是諸葛亮非常大氣,賓主見麵以後自然會有一番寒暄和客套,進入正題以後諸葛亮出手不凡,他從什麽地方說起呢?他不說我來求援,從頭到尾沒有說“求援”這兩個字,他從哪裏說起呢?天下大勢。他說:“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 這個開場白非常之精彩,“海內大亂”四個字就把整個國家和時代的情況全說清楚了,然後並列地推出兩句話來,“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這個並列句裏麵是有文章的,什麽文章呢?我們知道天下大亂以後是個什麽狀態呢?是諸侯割據,群雄並起,就是如果我們來寫這段曆史的話,我要用十六個字,“天下大亂、諸侯割據、群雄並起、逐鹿中原”,我得這樣說。他不說,董卓不提,呂布不提,袁紹不提,袁術不提,什麽張繡、公孫瓚七七八八的都不提,隻說兩個,“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給人感覺就是天下大亂以後,隻有三家,沒有那麽多。那麽或者有人會說這個時候什麽袁術、袁紹、呂布、張繡都沒啦,可以不提,好,那還有沒有有的?有啊,對不對,這個蜀還有劉璋啊,漢中還有張魯,西北還有韓遂、馬超他們,也不提。可能又會說現在我們是談荊州問題,可以不提他們,對,談荊州問題你就應該說與曹操並爭荊州。為什麽要說與曹操並爭天下呢?  實際上在這裏,諸葛亮不動聲色地悄悄地把他隆中對的戰略思想把它傳遞過去了。不但傳遞了這樣的一個思想,而且傳遞了第二個思想,就是你孫權集團和我們劉備集團是統一戰線,為什麽呢?是我們與曹操並爭天下,你看他那個用詞,“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他劃得清清楚楚,咱們兩個是一家,他是另一家,他是敵人,他就把這個敵我友的界限又劃出來了。我們知道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什麽呢?分清楚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政治鬥爭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是不可以不說的,但是你不能刻意地去說,不能很用心、很故意地去說,你那樣去說會引起對方的猜疑,“什麽意思?誰跟你統一戰線?” 它引起反感,你跟我統一戰線,知道我多大嗎?我江東六郡十萬之眾,你多大呢?你不就是一郡之地嗎,還是劉琦的,你不就兩萬人馬嗎,還有一半也是劉琦的,就你這,跟我統一戰線?他要反感。但是現在他是說什麽呢?說曆史,說形勢,那對方接受。  那麽對方一接受,好了,第一個,用這樣一段分析形勢的話,諸葛亮獲得了和孫權談判平起平坐的對等地位,這是很重要的,你這個談判一不對等,那簽訂的就是不平等條約嘛,對等了。第二,諸葛亮不動聲色地把孫權置於和曹操的敵對地位,我們兩個和曹操並爭天下,本來孫權這個時候還沒有下決心是跟曹操敵對不敵對的,但是你這形勢一分析他好像就天然已經敵對了,不動聲色地就把孫權已經拉下水了,所以他這一段開場白非常精彩。  *諸葛亮見到孫權後,可以說是不辱使命、不負眾望,他高瞻遠矚、大氣磅礴,幾句話就提升了自己的位置,這確實體現了諸葛亮傑出的外交才能。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孫權也不是等閑之輩,文韜武略樣樣不低於別人,決非是幾句話就能蒙混過去的,何況,劉備剛剛大敗,孫權則其實是準備觀望的。那麽諸葛亮接下來會怎麽說呢?孫權又會怎麽回應諸葛亮呢?  但是有一個問題是不能回避的,就是劉備剛剛打敗了仗,你總不能說我們大獲全勝啊如何如何,那怎麽說呢?哎,一筆帶過,我們不是剛前麵說與曹操並爭天下嘛,那就說曹操怎麽樣了,曹操怎麽樣了?說曹操不得了,如何如何。那麽如何如何了以後呢,我們劉豫州英雄無所用武,那麽劉豫州就沒有用武之地了,“請將軍量力處之”。他話鋒一轉,剛剛說完我們劉豫州英雄無所用武以後,他話鋒一轉就過去了,請將軍量力處之,請你考慮考慮!考慮什麽?考慮你怎麽辦。明明是他來求援,明明自己有事,新敗之後,英雄無所用武,不說我怎麽辦,他說你怎麽辦,一腳就把球踢過去了。為什麽要這樣講呢?因為這個時候他必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設身處地替對方想一想,也就是告訴你孫權說,現在麻煩不在我們這裏,麻煩在你那兒,為什麽你麻煩呢?因為我們劉豫州雖然是英雄無所用武,我沒有了用武之地,但是我也就沒了顧忌,我已經被置於死地而後生了,他實際上是把這個信息傳過去了,我反正沒有用武之地嘛,我反正是死路一條嘛,我現在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了。而你孫將軍就麻煩了,你有鞋呀,對不對,你得想一想看,你算一算看,如果你的力量不足以對抗曹操,你應該及早投降,如果你的力量足以對抗曹操,你應該立即翻臉,你得把賬算清楚。像你現在這樣“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那你兩頭都不討好,“禍至無日矣”,你倒黴的日子說來就來。這個話也是非常對的,就是我們做決策最怕的是猶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們做人也好,做事也好,記住一條就是一定要徹底,千萬不要又想這邊也沾著,那邊也沾著,那麽最終兩邊都沾不著,所以這個話說得是非常對的。但是孫權也沒有那麽好糊弄,孫權就反唇相譏了,那你們劉豫州怎麽就不投降呢?諸葛亮的回答大義凜然,劉豫州當然不能投降,想當年田橫不過是一個匹夫,尚且守義不辱,我們劉豫州是什麽人,“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這歸海”,天底下的人士向往我們劉豫州就像河流向往大海一樣,這樣的人豈肯投降,我們肯定是決戰到底,如果失敗了那是天意,投降萬萬不能。那麽這段話恐怕得看做外交辭令了,劉備是英雄不假,但並非從來就不投降,有部電影叫做《修女也瘋狂》,我們可以套一句叫做“英雄也投降”,在那個時代實在打不過了,臨時投它一下,找個機會以後他再反,也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也不存在道德障礙。你看《三國演義》裏麵講到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三國演義》有首詩,叫做“勉從虎穴暫趨身,說破英雄驚煞人。巧借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 就劉備的性格來說,隨機應變是他的性格,守義不辱那不是,當然我們不要因此小看劉備,所以我還是肯定劉備是英雄,這個男子漢能屈能伸嘛,大丈夫也能進能退嘛,這也沒有什麽,但是也別以為他真的就是守義不辱。但是諸葛亮這個話是對的,也不能說諸葛亮在這裏說假話,為什麽呢?因為在這樣一個時候,形勢是非常危機,諸葛亮的使命就是一定要說服孫權聯合起來對付曹操,要這樣一個情況下就應該這樣說。  果然孫權拍案而起,劉豫州隻有一郡之地,兩萬人馬,尚且守義不辱,我孫某人六郡之地,十萬人馬,豈能受製於人?孫權說了下麵話:“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當曹操者。” 我定了。那下麵還有一段對話,就是孫權問諸葛亮,他說但是劉豫州新敗之後還有能力來對抗曹操嗎,有這麽一筆軍事帳,這個問題我們放在以後再講。那麽按照這樣的一個程序,應該說是諸葛亮到了柴桑以後立即見到了孫權,而且立即說服了孫權,後麵才是孫權和魯肅談,孫權和周瑜談,然後才是戰略部署等等等等,這是《資治通鑒》的時間表。按照這樣一個時間表,孫劉聯盟的首功,應該歸於諸葛亮。  *諸葛亮大義凜然的一番話說得孫權熱血沸騰,於是拍案而起,決定聯劉抗曹。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這是曹操與劉備打仗,諸葛亮奉命前來求援,原本並不關孫權的事情,孫權為什麽會如此激動呢?更何況,孫權也有自己的判斷,難道僅憑諸葛亮的幾句話就能置自己的地位於不顧,意氣用事嗎?事情恐怕沒有那麽簡單。  但是我們知道這裏麵有一個問題,什麽問題呢?就是魯肅和諸葛亮一起從夏口來到柴桑去見孫權,誰先見?這個《三國誌》是沒有交待的,那誰先見誰就是第一功嘛,《資治通鑒》說是諸葛亮先見,而且見到以後孫權就說了“吾計決矣”,而且《資治通鑒》接下來說權大悅,然後和群臣商議,這個時候張昭等人反對,然後魯肅才怎麽怎麽說,然後周瑜才怎麽怎麽說。但是這個過程,這個交待是司馬光交待的,不是陳壽交待的,因此我們就要問一個問題,孫權究竟有沒有可能在還沒見到魯肅,也沒有和自己的部下商量過,僅憑諸葛亮一席話就拍板表態呢?有沒有這個可能?我的結論是不可能。不可能有四個理由:  第一點,這場戰爭是誰的?根據《三國誌·武帝紀》的記載,這場戰爭原本是曹劉之爭,就是曹操他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是奪荊州、伐劉表、滅劉備,所以《三國誌》的《武帝紀》的記載都是“公至江陵征劉備”“公至赤壁與備戰”,按照《三國誌·武帝紀》的這個說法,曹操這個戰爭的目的先是為了奪荊州,荊州拿下來以後再繼續順江東下,就是打劉備的,不關孫權的事,孫權是被拖下水的。這個有很多曆史學家都在講這個話,而且還有曆史學家提出來,包括呂思勉先生都提出來,說想不通孫權為什麽去趟這個混水,為什麽被拖下水。那麽不關心孫權的事情,孫權怎麽會馬上就表態呢?有人說這就是諸葛亮這句話激的,我們劉豫州如何守義不辱等等,這個就是太小兒科了,把戰爭當做兒戲了,把曆史當做小說了,沒錯,孫權和孫悟空都姓孫,但是孫權不是孫悟空,不會一激他就跳起來,孫權這個時候雖然隻有二十七歲但是政治上已經相當成熟了,你想孫權十八九歲的時候,魯肅要勸他稱帝,他怎麽說的?哎呀,非所及也,他那個時候就會打哈哈,打官腔了,他怎麽可能中你的激將法的計?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在投降曹操還是對抗曹操這個問題上,江東集團內部是有很有激烈的鬥爭的。這個有大量的材料可以證明,也就是說在江東集團存在著一個勢力很大的,我們叫它投降派也好,叫它降曹派也好,叫它鴿派也好,叫它主和派也好,反正是確實存在這麽一個力量,這個力量不可能是諸葛亮來了以後才冒出來的,他們早就存在了,而且江東集團也不可能是諸葛亮來了以後才關注到荊州的勢態,他應該是早就關注了,所以才有孫權派魯肅到當陽去見劉備這樣一件事情,就說明他們早就在關注這個形勢的發展了。於是不同的意見應該也是早就形成了,那麽在這樣意見分歧的情況下,以孫權這樣一個會做領導的人,他怎麽可能不和家裏人先商量好了,統一了思想,統一了認識,僅憑一個陌生人,原來敵對集團的,明明自己打敗仗來求援的這麽一個人這麽慷慨陳辭一番,他就表態了,這個邏輯上講不通的。  第三點,孫權最後為什麽要決定聯合劉備抗曹操,要來幫劉備這一把呢?難道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那是李逵、那是武鬆、那是魯智深,那不是孫權,孫權不是江湖好漢。再說了,孫權和劉備也不是哥們兒,他幹嗎來打這個抱不平,他是政治利益所使然,他是算賬的結果,他把賬算清楚了的。而這個時候孫權為什麽猶豫不決?我們前麵講過了,當時曹操往南一出兵,孫權馬上就派魯肅去找劉備,當時就是決定要聯合劉備來對抗曹操的,那麽這個時候為什麽猶豫了呢?因為他有一些賬算不清楚,哪些賬算不清楚呢?我們來幫他算它一算,第一,論親疏,孫權跟曹操親,跟劉備疏。孫權和曹操是姻親,是親家,這個曹操的侄女嫁給了孫權的弟弟孫匡,曹操的兒子曹彰娶了孫權的侄女,這個輩分有點亂,但是他們確實是兒女親家;跟劉備呢,八杆子打不著,非親非故。第二,論強弱,不要論了,明擺著的,誰強誰弱。論情感,孫權對曹操是又怕又恨又不敢得罪;劉備呢,不關他死活,沒情感。但是曹操把手伸到荊州來,孫權是不高興的,因為荊州這個地方是他孫權想要的,而且如果一旦劉備被曹操滅了,孫權會感到威脅,這個也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貿然地幫助劉備那就等於和曹操翻臉,曹操也是得罪不起的,也是要給自己惹來麻煩的,那麽現在賬是個什麽樣的賬呢?幫助劉備引火燒身,不幫劉備助紂為虐,反過來也一樣,不幫劉備唇亡齒寒,幫助劉備養虎遺患,因為劉備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你這回幫了他,他難道將來就不打你的主意,他羽翼豐滿了以後,你以為他是那麽好玩的嗎?所以孫權猶豫,他算過來算過去他這個賬算不清楚,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中立了。也不行,你想當年曹操跟袁紹打仗的時候,劉表就守中立,最後怎麽樣呢?曹操把袁家滅了以後滅劉表。所以幫劉備不是,不幫劉備不是,守中立也不是,這才猶豫,這才拿捏不準,如果孫權拿捏準了,算好這個賬,諸葛亮不來說他也會派魯肅去找劉備。那麽他又為什麽在諸葛亮說的時候拍了這一板呢?那隻有一個推論,就是在此之前已經有人幫孫權把賬算清楚了,他有了底才對諸葛亮拍了板:“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當曹操者。”  那有人就會再問一個問題了,你說的把賬算清的這個人難道就不能夠是諸葛亮?不能夠。為什麽不能夠呢?這不是水平問題,不是能力問題,諸葛亮的能力、水平確實很高,但是此刻不行。是什麽問題呢?是立場問題,身份問題。諸葛亮現在是什麽身份?是劉備集團的使節。什麽立場?劉備的立場,不是孫權的立場,當然為了維護劉備的立場,他也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孫權的立場上替孫權謀劃一下,但不可能十分到位,孫權也不可能完全相信。因為在孫權要算的這個賬裏麵還有一筆賬,這就是我說不可能的第四個原因,什麽呢?就是孫權的決策不但要考慮江東集團的集團利益,還要考慮他孫權的個人利益。而替孫權個人進行謀劃,絕不可能是諸葛亮,因為他是另一個集團派來的使節。如果這個時候諸葛亮沒出山,他不是劉備的人,他還隱居在隆中,這個時候他飄然來到江東說一番話,那個可能起作用,他以局外人的身份來講是能起作用的,但他已經是局中人了,這個身份改不了。而設身處地貼心貼肺地替孫權謀劃的,隻可能是孫權自己的人,而且這個人還必須非常清楚孫權的心思,能夠和孫權達到心照不宣的默契,那麽這個人他是誰呢?請看下集——力挽狂瀾。《易中天品三國》(二十二) 力挽狂瀾  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劉抗曹,無疑是他外交活動中精彩的一筆。而孫權最後做出決定,還是他的根本利益所使,作為劉備集團的代言人,諸葛亮顯然不可能代表孫權集團的利益。那麽,是誰從根本利益的角度為孫權進行分析,從而使孫權下定了決心聯合劉備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力挽狂瀾。  諸葛亮出使東吳,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傑出的外交才能;孫權審時度勢,決定聯劉抗曹。然而孫權原本是十分猶豫的,因為他降曹不是,聯劉不是,守中立也不是。那麽孫權為什麽會做出這個決定呢?是諸葛亮說服了孫權,還是另有他人?如果另有他人,這個人又是用了什麽辦法去說服他?真正打動了孫權的,又究竟是什麽呢?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孫權決策的背後故事。《易中天品三國》之“力挽狂瀾”正在播出,敬請關注。  易中天:  上一集我們講到,孫權最後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是經過了反複的思考和掂量以後做出的決定,而能夠幫助孫權算清這筆帳的人不可能是諸葛亮,那麽諸葛亮是不是沒幫孫權算賬?也不是,諸葛亮是幫孫權算了賬的,而且諸葛亮在說服孫權的時候使用的辦法也是算賬。諸葛亮幫孫權算了三筆帳:第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大難臨頭最忌猶豫,你不能猶豫不決,你不能狐疑觀望,猶豫不決和狐疑觀望的結果是“禍至無日矣”,這是第一筆帳。第二筆賬,諸葛亮告訴孫權,將軍人多勢眾,劉豫州尚有餘威。如果貴我兩方聯合起來,破操必矣,一定能打敗曹操。這個賬具體怎麽算的我們在下一集還要講。那麽第三筆帳呢,是如果我們打敗了曹操會怎麽樣呢?鼎力的形勢就形成了。他的原話是:“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那我們就能造成一個三國鼎立,或者說三分天下的這樣一個形勢,這對於貴我兩方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說諸葛亮是算了賬的。  但是這個賬呢,沒算完;或者說,還算得並不十分到位;或者說,這個算法它還有問題。有什麽問題呢?我們看諸葛亮算的第一筆賬,就是你現在不能觀望狐疑,你必須在兩種選擇當中做出決斷。那既然是這樣的話,你就要把這兩種選擇的好處、壞處都把它說透了。哪兩種選擇呢?一個是對抗,一個是投降,對抗的好處諸葛亮把它算清楚了,投降呢?沒說,如果孫權投降有好處,或者說孫權投降曹操的好處大於對抗曹操的好處,那麽為什麽不呢?這個他沒講。第二,對抗曹操也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打贏了,一種是打敗了,打贏了的好處諸葛亮說了,是什麽呢?“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打敗了呢?打敗了會怎麽樣呢?也沒講。這就等於跟一個人說,哥們兒,咱搶銀行去,隻要搶成功了一輩子都花不完這個錢!逮住了呢?他不說,警察真來逮你,他不管,有這麽幫人出主意的嗎?但這個呢,不能說是諸葛亮能力和水平有問題,兵馬未動先想敗局,這是任何一個軍事家都懂得道理,諸葛亮不會不懂,就是我們現在一些企業家也懂,你要做一筆生意你不能想我做成了以後我賺多少,你得想想我做虧了以後我賠多少。所以我的主張就是向來跟人家決策的時候你一定要朝壞處說,就是你這個事情做了以後最壞最壞的結果是什麽,如果你心理上還能夠承受,那你就可以拍板,撐死了我不過如此如此嘛,不過怎麽樣怎麽樣嘛,我不在乎我就幹了。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懂。第二個,替人謀劃要把話說透,這個道理他也不會不懂。  那麽為什麽不說?因為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曹操的軍隊已經開過來了,來勢洶洶,勢不可擋,不聯合孫權,劉備集團是死路一條。何況諸葛亮初出茅廬,寸功未立,什麽火燒新野,什麽火燒博望,那是羅貫中幫他燒的,這個時候就個人而言也必須立下這初出茅廬第一功;何況如果不能夠說服孫權,對不起劉備的三顧茅廬啊。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從策略上,他隻能夠緊緊地把孫權抓住,隻能這麽說。  但你說孫權他心裏就不明白?這也說不過去。我都想到了這些問題,孫權想不到?孫權智商應該比我高啊,那麽我們就要問,孫權他為什麽不問呢?那也隻能有一個結論,就是在此之前已經先有人把這個賬給孫權算清楚了,孫權有了底了,不必問。那麽這個人是誰呢?  *諸葛亮的一麵之詞避重就輕,明顯代表著劉備集團的利益,孫權不是不明白,但是他還是決定聯劉抗曹,這讓人覺得有點奇怪,孫權為什麽如此呢?政治家在做決策的時候,首先是從自己集團的利益出發。而孫權集團有著和劉備集團不同的政治利益,諸葛亮代表了劉備集團的利益,他隻為孫權算清了聯盟帳,那麽究竟是誰為孫權算清了另一筆帳,真正促使孫權做出決定呢?  魯肅,為什麽是魯肅呢?因為魯肅是江東集團政治路線和政治戰略的設計師。看過《隆中對策》這一集的觀眾朋友們都還記得,魯肅在建安五年的時候就有一個東吳版的“隆中對”,魯肅在這個東吳版的“隆中對”裏麵提出來的戰略是保江東而觀成敗,先三分而後一統,這是他給孫權做的規劃。這個規劃包括三步:第一步,保住江東集團的既得利益,這是你的根據地你不能丟了;第二步,奪取荊州和益州,和曹操劃江而治;第三步,在適當的時候北伐,一統天下,稱王稱帝。所以魯肅對於江東集團未來的發展是有一個成套的這樣一個想法。那正是由於這樣一個原因,魯肅才主張孫劉聯盟。因為魯肅的這個戰略規劃的實現有一個前提,就是荊州必須在劉表的手上,因為魯肅的三分是孫權、劉表、曹操,但是劉表死了啊,劉表死,荊州不是落在劉備的手上就是落在曹操的手上,所以魯肅這才急了,才親自跑到當陽去見劉備。所以這個時候,孫權和劉備如果不能夠形成聯盟,諸葛亮著急,魯肅他也著急,他甚至更著急。  那麽妙在什麽地方呢?曆史有時候是很好玩兒的,它好玩在什麽地方呢?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曹操莫名其妙地寫來了一封信,幫了魯肅的大忙。曹操這封信怎麽寫的呢?曹操這封信是寫給孫權的,他說:“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他說近來老夫奉皇上和朝廷的命令來討伐那些有罪的人,老夫的軍旗往南方一指,劉琮那小子就把自個兒的手捆起來了,投降了。“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現在老夫又整治了八十萬水軍,準備和孫權孫將軍您在您待的那個地方打打獵。好大的口氣,據史書的記載,這封信送到江東的時候幾乎是所有人都大驚失色。曹操的這封信是本案的一個關鍵,因為它是這個事件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我們知道曹操順江東下是打劉備的,但是如果曹操寫了這封信,那麽他順江東下那就是打孫權的,曹劉戰爭就變成了曹孫戰爭,這個很重要啊,很關鍵的。因為在此之前孫權完全可以隔岸觀火,作壁上觀,因為打的是人家,現在打到自己頭上了,那你還能夠袖手旁觀嗎?不能夠啊。所以我們就很想弄清楚三個問題:第一,曹操是不是寫了這封信?第二,曹操為什麽要寫這封信?第三,曹操這封信是什麽時候送到孫權手上的?  曹操這封信很可疑,因為這封信不見於《三國誌》的正文,就是陳壽寫《三國誌》的時候沒有收錄這封信,記載在什麽地方呢?《三國誌》裴鬆之注引《江表傳》,《江表傳》是晉代人的作品,它的作者叫做虞溥,後來由他的兒子虞勃獻給了晉元帝,那麽它成書在《三國誌》之後,陳壽當然看不到。但是,如果當時曹操當真寫了這麽一封信,應該說是件大事,陳壽怎麽會不知道呢?這是一個可疑的地方。第二,曹操這封信寫得蹊蹺,他為什麽要寫這封信?當時曹操南下東征的時候,據《三國誌·程昱傳》的記載,劉備跑到了孫權那裏,而曹操的謀士們都認為孫權會殺了劉備,隻有程昱說不會。也就是說曹操這個時候對形勢的估計無非兩種,一種是孫權會殺了劉備,這用不著寫封信給孫權啊;還有一種是孫權和劉備會聯合起來,那就更不能寫這封信了,為什麽更不能寫這封信呢?因為你寫這封信起到的作用隻能是促使他們的聯盟。所以有人說這是一封恐嚇信,為什麽說是恐嚇信呢?你看曹操的話是怎麽說的,今治水軍八十萬眾,這曹操的陸軍和水軍加起來他也沒有八十萬,他哪來的水軍八十萬?這明明是虛張聲勢嘛。當然古人這個算兵力從來就是虛張聲勢的,比方說十萬人號稱二十萬。但是你打一個折扣,四十萬水軍也是不能的,這是虛張聲勢,虛張聲勢的目的是什麽呢?恐嚇,恐嚇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跟孫權說你小子可注意了啊,老夫現在要拿下荊州幹掉劉備,你別插手,一邊待著去,你要亂插手的話,八十萬水軍,啊,老夫不是好惹的。  那麽恐嚇信的這個說法當然也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問題是他這樣做會不會適得其反呢?當時他的重要謀士程昱就斷定,劉備和孫權會聯合起來,他的道理是孫權雖然很英雄,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什麽威望;而劉備是公認的天下梟雄,又有關羽和張飛那都是萬人敵。孫權肯定要利用劉備這個力量,而劉備走投無路了也肯定要依靠孫權,所以他們非聯合不可。就算沒有程昱的這個話,根據曹操的一貫做法他也不應該這樣。看過前麵節目的觀眾朋友們一定記得,當時袁尚和袁熙兩個跑到遼東去投靠公孫康,手下的人都主張曹操去打,曹操說用不著打,他們是同床異夢的,你要把他們逼急了他們就結成死黨,我們要放他一馬他們就窩裏鬥,等著公孫康把袁尚和袁熙的人頭給我送來,結果公孫康果然把這兩個人的人頭給曹操送來了。那麽曹操這一回為什麽不像上一回一樣,等著孫權把劉備的人頭給他送過來呢?他為什麽要采取一個相反的做法,去逼一下孫權,激一下孫權,逼得他們兩個結為死黨呢?就曹操的一貫作風來說他也說不通啊。而且曹操這個時候至少他會有這樣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孫權能夠像袁紹和劉表那樣對待劉備,怎麽樣對待呢?供養起來,束之高閣,那也行啊,為什麽要逼他們聯盟呢?  那麽如果這封信寫了,就隻有一個推測,就是那是真要打孫權。那麽這封信就不是恐嚇信,是下戰表。這當然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曹操這個時候誌得意滿,驕傲得不得了。我們知道曹操這個人是非常驕傲的,小人得誌,“小人得誌”這四個字用在他身上很合適,他是一得意了以後他那個尾巴就翹起來當旗杆的,他藏都不藏的。這個時候他覺得自己牛得不得了,也沒把孫權二十七歲這個小子放在眼裏,幹脆摟草打兔子,打劉備順便把孫權也幹掉算了,或者是也不真打,我寫封信嚇唬嚇唬他,他沒準就投降了。也是說不清楚,因為張昭這些人是準備投降的,如果不是魯肅和周瑜還有諸葛亮他們來頂住,說不定也就投降了,也都是難講的事,所以有這個可能。所以結論是,第一,曹操可能寫了這封信,也可能沒寫;第二,如果寫了這封信,那麽應該是下戰表。  *易中天先生剛才講到,在赤壁之戰前,曹操莫名其妙地給孫權寫了一封信,關於這封信,史學界有不同的意見。如果真有這封信,這對諸葛亮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這封信的存在一下把孫權和曹操直接對立起來,本來事不關己的孫權不得不介入這個戰爭之中。但問題是,這封信是什麽時候到的?它對孫權做出決定有什麽影響?魯肅又會拿著這封信怎樣為孫權算賬呢?那麽第三個問題就是這封信什麽時候送到的呢?應該是諸葛亮和魯肅回到柴桑的時候,這個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也這麽認為,隻不過他是說魯肅和諸葛亮到了柴桑以後,諸葛亮馬上就見到了孫權,然後孫權就接受了諸葛亮的建議,就召集會議討論是不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這個時候信送到了,他說“是時”,他用了這兩個字,“是”就是這,這個時候曹操的信正好到了。那麽我們的看法呢,信應該也就是同時到了,但是我不認為孫權收到這封信以後他還不先開會,先找諸葛亮談談,我認為他應該先開會,開內部會議,自己家裏人關起門來先討論討論怎麽辦再說。那麽在這個會上,是一片投降論調,都主張投降曹操,隻有一個人沒說話,魯肅,會就開不下去了,孫權就起來上廁所,然後魯肅就跟了過去,孫權馬上明白了,魯肅有話要說,而且魯肅的這個話是不能當眾說的,是悄悄話,於是孫權就會過頭來拉住魯肅的手說:子敬,有什麽話要跟我說嗎?魯肅說:是有話說,剛才我聽子布他們,就是張昭他們,都勸將軍投降曹操,這是誤將軍啊,曹操能不能投降,要看誰,比如我魯肅是可以投降的,但是將軍您是不能投降的,為什麽呢?我魯肅投降了曹操,了不起回家鄉去再做個老百姓,我在家鄉做個老百姓我還可以通過地方上的考核推薦再報考公務員啊,我還可以從什麽縣丞、縣令啊這些小官一步一步地做起,做到老了我做個太守,做個州牧那總是沒有問題吧,我總可以坐著一輛牛車去跟士大夫交往吧;將軍您投降了曹操,到哪兒去呢?很重要的八個字:將軍迎曹,欲安所歸。也就是像你這樣稱霸一方的諸侯,你投降了曹操,有歸宿嗎?  這話說到孫權心眼裏去了,而孫權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這才既是他集團的利益,又是他個人的利益。你想想劉琮當年投降曹操,傅巽是怎麽跟他算賬的?傅巽跟他說將軍您想想看,要抵抗曹操靠誰呢,靠劉備,那麽劉備抵擋得住嗎?如果抵擋不住將軍您完蛋,如果劉備抵擋得住曹操他還會做您的部下嗎?劉琮一想,對啊,我還是投降吧。那麽魯肅這樣一算,孫權說對啊,我投降了以後我當什麽呢?於是他拉著魯肅的手說,這是上天把足下賜給我呀。這個話是諸葛亮說不了的,因為立場不一樣嘛,他不是孫權的人,不是他沒有這個水平啊,他不是孫權的人,他不能說,他也說不了。隻有魯肅這樣的自己人,而且是幫孫權策劃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樣一個規劃的人,他才能說,他也才說得出,孫權也才聽得進,而且他們之間也才能達成這樣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也才能夠做到一點就通,而且這個話打動了孫權。  *一提到魯肅,人們就會想到一個忠厚長者的形象,《三國演義》把魯肅塑造成為誠實君子,對他的才能表現不足。其實曆史上的魯肅是一個具有政治眼光的人,他設計的東吳版的“隆中對”,就顯示了他高人一等的戰略眼光,讓孫權極為佩服。劉表死後,魯肅提出聯劉抗曹,親自出使荊州,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創造了先決條件。在曹操的強大壓力下,孫權是戰是降猶豫不定,魯肅力排眾議,讓孫權十分感歎。那麽,魯肅的話為什麽能夠打動孫權呢?易中天先生認為,這才真正是促使孫權聯合劉備對抗曹操的原因,有根據嗎?  我們有三個史料作證據,第一件,就是赤壁之戰以後,魯肅先從戰場上回來了,然後孫權把自己身邊所有的要員都派出去迎接魯肅,自己也親自從屋裏邊走出來迎接魯肅,按照最高的規格來迎接凱旋歸來的魯肅。這時孫權說了這樣一句話,說子敬啊,孤今天可是給足了你麵子噢。魯肅說,沒給夠。當時所有人都大驚失色,怎麽這樣說話?魯肅不慌不忙地往裏走,兩個人坐下來以後,魯肅舉著鞭子說,魯肅的願望是什麽呢?是將軍您有一天能夠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蕩平四海,一統天下,到那個時候,您再派一輛舒舒服服的小車子來接魯肅,魯肅才覺得那才是麵子十足呢!什麽意思?你當皇帝啊。孫權哈哈大笑,哈哈大笑什麽意思?心裏想的嘛。  第二個證據就是孫權稱帝的時候,這是赤壁之戰二十二年以後了,魯肅已經不在了。孫權稱帝的時候要登壇,他走走走,走到半截子突然回過頭來說:諸位知道不知道,魯子敬早就想到朕有今天啊,嗯,真是明於事理呀!也說明孫權想稱帝是他的真實想法。  第三個證據就是孫權稱帝以後,那個當年主張投降曹操的張昭也舉起芴來準備來歌功頌德一番,祝賀陛下如何如何。孫權把手一擋,慢著,張公啊,你就算了吧,當年朕要是聽了張公你的話,別說是現在當皇帝,恐怕現在在討飯呢。那麽這三個證據都說明,打動孫權的,使孫權下定決心聯合劉備的,就是魯肅的那句話:將軍迎曹,欲安所歸。  那麽不投降曹操,那就隻有聯合劉備。那麽聯合劉備,就要考慮一下劉備是可聯合還是不可聯合。因為這個時候哪怕是對抗曹操,孫權也還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還有一種是不聯合劉備,自己對抗曹操,他也有兩種選擇。那當然,如果劉備是可以聯合的,聯合是合算的,雖然他是弱我是強,但是在不能實現強強聯合的時候,強弱聯合有時候也不是不可以考慮的。那麽劉備能不能聯合?這個問題要問誰呢?諸葛亮,這個問題是魯肅回答不了的。  所以我認為這個程序應該是怎麽樣呢:是魯肅和諸葛亮從夏口回到柴桑,曹操的信也到了,當然也可能他沒有這封信,得講清楚,也可能沒有這封信——沒有這封信它不妨礙最後決策過程,因為據《三國誌》的說法,是曹操拿下江陵以後江東方麵就已經聞風畏懼了,聽見風聲就已經嚇得不得了了——那麽這個時候曹操順江東下,因為劉備在什麽地方?在夏口,樊口,已經很近了,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東下不是打孫權那也是打孫權。那麽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孫權肯定要先召集內部的緊急會議,就有魯肅的這番話。而魯肅的這番話能夠解決問題,除了他說到孫權的心眼裏以外,還很重要的是他把問題變了,因為孫權以前猶豫不決在什麽地方,孫權猶豫不決的是什麽呢?幫劉備、不幫劉備,幫劉備、不幫劉備,幫劉備、不幫劉備,他怎麽都算不過來,他幫劉備,也不對,引火燒身,不幫劉備,唇亡齒寒,幫劉備,養虎遺患,不幫劉備,如何如何,他怎麽都倒不過來。這個時候魯肅把問題轉變了,現在我們要想的不是幫不幫劉備,是投不投降,他換一個問題來思考啊。孫權豁然開朗,對啊,不能投降,不能投降就聯合劉備嘛;聯合劉備,能不能聯合,問諸葛亮嘛。它是這樣一個係列。  所以孫劉聯盟的第一功臣應該是魯肅,而不是司馬光他們認為的諸葛亮。這個問題曆史上本來是有結論的,裴鬆之在《三國誌》的兩個傳裏麵都談到了這個問題,裴鬆之是怎麽說的呢?裴鬆之說:“劉備與權並立,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這是一處,還有一處說:“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 兩處都談到了,孫劉聯盟的第一功人,是魯肅。魯肅的最大的作用是幫孫權算清了一筆政治賬,那就是不能投降曹操,投降曹操以後我們江東集團就沒有了,你孫將軍也沒有了。但是,能不能聯合劉備,這個問題諸葛亮來解決。因為孫權這個時候已經相通了這個問題以後,他才會對諸葛亮說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怎麽樣呢?諸葛亮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我們劉豫州新敗之後,但是我們還怎麽怎麽樣。諸葛亮就幫孫權算清了聯盟賬,能不能聯盟,也部分地幫孫權算清了軍事賬,因為諸葛亮對於曹操必敗他有一番分析也是非常精彩的,非常到位的。但是還有一個賬,就是我孫權這邊能和曹操決一死戰嗎?我孫權這邊也得算一算軍事賬啊,那麽幫孫權算清了軍事賬的這個人他又該是誰呢?請看下集——中流砥柱。《易中天品三國》(二十三) 中流砥柱  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勸說,孫權審時度勢,反複掂量,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但是,進行這樣一場風險很大的戰爭,不能不探討軍事上的可能性。那麽,是誰為孫權做了可行性分析?孫權最後又是怎樣決策和部署的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中流砥柱。  建安十三年,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進而想統一全國,便揮師南下,直逼荊州。結果是劉表病故,劉琮投降,劉備逃竄,敗於當陽。誌得意滿的曹操決定順江東下,消滅劉備,威逼東吳。麵對強敵,東吳集團的謀臣將士們十分驚恐,以張昭為首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應該“迎曹”,隻有以魯肅為首的少數人力主“抗曹”。此時,走投無路的劉備隻有聯合孫權才有一線生機,便派諸葛亮出使東吳展開外交活動聯孫抗曹。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透徹分析,孫權清楚地意識到投降曹操決無出路,而對抗曹操就隻有聯合劉備。然而,來勢洶洶曹操號稱八十萬眾,水陸並進雙管齊下,在此危難時刻,誰能為東吳集團挑起大梁,率領孫劉聯軍奪取勝利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精彩講述《易中天品三國》之“中流砥柱”。  易中天:  上一集我們講到魯肅和諸葛亮都給孫權算了賬,魯肅算清了政治賬,那就是不能投降曹操;諸葛亮算清了聯盟賬,就是聯盟劉備對抗曹操完全有可能。但是我講到諸葛亮算賬的時候,我說了諸葛亮有幾個賬沒算,其中一個就有戰敗了怎麽辦?那麽這個賬魯肅也沒算,魯肅為什麽也沒算這個賬呢?因為用不著,魯肅算清了一個賬就是你孫權投降曹操沒有歸宿,戰敗了一樣,也就是你投降和戰敗的結果是一樣的,那麽相比較而言還不如打它一仗,說不定打贏了呢;就算打敗了,因為失敗而沒有歸宿比投降沒有歸宿要光榮得多,所以用不著算戰敗了怎麽辦這筆賬。那麽魯肅替孫權算清了政治賬,但魯肅沒有算軍事賬;諸葛亮算了軍事賬,但這是另一方的意見,不是孫權集團內部的意見,孫權還必須聽取本集團內部對於這個問題的意見。  而這一點魯肅想到了,因此魯肅建議孫權立即召回周瑜。這個時候周瑜因為有任務,正在去鄱陽的路上,孫權接受了魯肅的這個建議,立即把周瑜從去鄱陽的路上召了回來,聽取周瑜的意見。那麽這個事情在《三國演義》裏麵另有說法,《三國演義》和《三國誌》的說法有五點不同:第一點,《三國演義》說建議召回周瑜的不是魯肅,是吳國太。為什麽魯肅不能提出這個建議來呢?因為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是魯肅先說服了孫權,但是孫權還很猶豫,魯肅建議孫權聽取諸葛亮的意見,孫權和諸葛亮談話,這個順序和《資治通鑒》不同,但是更合理。那麽就有了諸葛亮的舌戰群儒,舌戰群儒以後諸葛亮又和孫權談話,孫權聽了以後做出了決定要聯合劉備對抗曹操。這個時候張昭這些人又跑去找孫權說,哎呀,這下子你可中了孔明先生的計了,這劉備和諸葛亮是想把咱們拉下水啊,孫權又猶豫起來了。那麽這個時候魯肅再來提出召回周瑜的這個建議就有問題了,因為魯肅現在已經有裏通外國的嫌疑,沒有公信力;另外按照羅貫中的定位,魯肅是一個忠厚老實到無用程度的這麽一個人,他想不出這個辦法來。這就要有一個人來說,這個人就是吳國太,這是第一點不同。  第二點不同,是《三國演義》說周瑜也不是孫權召回來的,是他自己回來的,他聽說曹操要順江東下,著急,自己回來的,這是第二點不同。第三點不同,是周瑜回來以後沒有馬上去見孫權,而是在自己的府中接見了或者說會見了江東的文臣武將。然後這兩撥人就紛紛發表不同的意見,叫做文要降,武要戰,紛紛不定,而周瑜不表態,態度曖昧,等這些人走了以後周瑜冷笑。第四點不同,是周瑜在會見了這些文臣武將以後,又見了諸葛亮,而且是主張投降,這個時候才有了下麵的一場戲——智激周瑜。第五點就是周瑜成為一個主戰派,是諸葛亮智激的結果。  * 在《三國演義》中,東吳的軍事首腦周瑜一開始並沒有替孫權排憂解難,反而大唱投降論調,他最終決定主戰是諸葛亮智激的結果。易中天先生對智激周瑜這個故事有四點評價:子虛烏有、形象不好、沒有必要、並無可能。那麽,說“智激周瑜”既無必要又無可能的根據是什麽呢?  那麽對於《三國演義》的這樣一個描述我有四點評價:第一點是子虛烏有。就是整個的這個故事都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包括吳國太這個人。吳國太是什麽人呢?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是孫堅母親吳夫人的妹妹和吳夫人一起嫁給孫堅的,這個事情於史無據,而且我認為在理論上也不大可能。因為吳夫人嫁給孫堅帶有被迫性質,因為孫堅年輕的時候名聲不是太好,而且吳家感覺他性格也不太好,不願意嫁給他,這個時候吳姑娘出來說,不要為了一個小女子得罪這樣一個強橫的人物,給我們家帶來災難,我嫁給他這是命,如果嫁非所人,算我命不好,吳家這才把女兒嫁給了孫堅,她怎麽可能又搭上一個妹妹呢?難道說孫權在求婚的時候對吳姑娘是這麽說的: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帶著你的嫁妝,領著你的妹妹,趕著馬車來?沒有這個可能,所以連吳國太這個人都是子虛烏有的,是編出來的。  第二點,形象不好。在智激周瑜的這個故事裏麵,周瑜、魯肅、諸葛亮三個人的形象都不好。一開始是周瑜裝腔作勢,大唱投降論調。魯肅和諸葛亮的反映是什麽呢?魯肅愕然,諸葛亮冷笑。魯肅愕然是有道理的,因為魯肅知道周瑜的立場,知道周瑜是個主張抗戰的,而且周瑜在此之前還跟魯肅打了個招呼,說子敬你不要著急,我自然有辦法的,怎麽一見到諸葛亮周瑜就換了一個人呢?他愕然了,但是他應該過過腦子,想一想周瑜這是為什麽,他不過腦子,他跟著急,急得不得了,這哪像一個發表過東吳版“隆中對”政治家呢?諸葛亮形象也不好,諸葛亮什麽樣呢?冷笑,然後就對魯肅說,子敬啊,你這個人就是死心眼啊,幹嗎跟我們劉豫州學啊,你看我們劉豫州對抗曹操落個什麽下場啊?像公瑾兄多麽聰明啊,老婆、孩子也能夠保全,榮華富貴也能夠保全,什麽國家興亡管他的呢!說這麽一番話這像諸葛亮嗎?  第三點就是沒有必要。我們要知道魯肅為什麽建議孫權召回周瑜,就因為周瑜是鐵杆鷹派。周瑜這個鐵杆鷹派不是這一次才表現出來的,建安七年的時候,袁紹病死了,袁紹病死了以後袁氏家族就衰落了,曹操這個時候氣就粗了,那就寫封信給孫權,要他送一個人到曹操這兒來做人質,就是質子,當時孫權接到這封信以後也是拿不定主意,而張昭這些人好像哼哼嘰嘰的,意思就是那就送吧,曹操咱得罪不起啊。誰反對?周瑜,周瑜慷慨陳辭,告訴孫權,不要送你的子弟了去做什麽人質,態度非常強硬和明朗。也就是在這一回,孫權的母親吳夫人對孫權說,公瑾比伯符——就是孫策——隻小一個月,你要按照對兄長的這樣一個態度和禮節去對待公瑾。所以周瑜是一個什麽人是很清楚的,或者有人要問,說周瑜以前是鷹派,這回難道就不能改成鴿派嗎?以前是主戰派,難道這回他就不會動搖動搖變成投降派了嗎?不可能。  為什麽呢?因為周瑜的這個態度,他不是一時的衝動。周瑜和孫氏集團是一個什麽關係呢?第一,周瑜是孫策的鐵哥們兒。《三國誌·周瑜傳》上頭說法是“獨相友善”,就是當年周瑜和孫策兩個人同齡,孫策大一個月嘛,從小在一塊長大,而且就是他們兩個關係最好,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孫策後來接過了他父親孫堅的班,也是依靠袁術的,而袁術對於孫策出爾反爾,一再封官許願,又一再地變卦,孫策看見自己在袁術那兒沒有發展,獨立出來發展。這個時候是周瑜將兵迎策,周瑜帶著自己的人馬去接應孫策,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孫策去逝以後,孫權接班,又是周瑜帶頭擁護孫權。當時孫權還是一個將軍,就是孫權和張昭以及其他人包括和周瑜這些人的關係,不能叫做君臣關係,隻能叫上下級關係,但是周瑜帶頭行君臣禮。第四點,就是周瑜不但自己忠於孫氏家族,而且還拉來了一個魯肅,魯肅投奔孫權是周瑜的推薦和勸說。所以周瑜和孫權,和孫家是個什麽關係呢?就像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那是拆不散的,那是鐵得很,那麽他不可能轉變立場,他一定是站在孫權的立場上來考慮這個問題,所以叫做沒有必要來智激一下。  第四點就是並無可能。我們看看《三國演義》怎麽交待,《三國演義》是說周瑜大唱投降論調,諸葛亮說那我有一個好辦法,就是一仗也不用打,隻要一條船就夠了,一條船兩個人,周瑜問他哪兩個人,大喬、小喬啊,如何如何。周瑜這才勃然大怒,我與老賊什麽勢不兩立之類的,老賊欺人太甚等等。然後周瑜說其實我早就是主張對抗曹操的,剛才我說要投降是試探,算是把這個場就圓過去了。  那我們就來看試探,這個試探有沒有必要?為什麽要試探?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周瑜這個人小心眼,氣量狹窄啊,他信不過諸葛亮,他得試探一下啊。但是我們不能光講性格,我們還要講道理啊,從道理上講,荊州集團或者說劉氏集團,和江東集團或者說孫氏集團,那是世仇,本來是敵人;本來是敵人,現在要聯合起來了,是要試探一下,不要說本來是敵人,就是素不相識的人或者從來沒有關係的兩個集團、兩個企業要合作一把,也得試探一下是不是。但是既然要試探,第一這個試探應該是雙向的,雙方都要試探一下,諸葛亮為什麽不試探?因為他既第一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去試探,這個時候已經走投無路,除了聯合孫權沒有別的選擇,試什麽探呢?所以諸葛亮不試探,他不試探孫權,他不試探周瑜,他不試探魯肅,他隻是極力地進行說明的工作。那麽既然諸葛亮用不著試探,周瑜這邊也用不著試探,你試探他什麽?就是你不能為試探為試探,你試探要有內容,你試探他什麽?立場,態度,誠意?根本不成問題,完全用不著試探,所以這也是沒有必要。  因為周瑜的這個立場、這個觀點、這個態度魯肅是知道的,這才建議孫權召回周瑜。如果周瑜和張昭一樣是個投降派,魯肅是不會提出這個建議的,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又弄一個反對派過來,沒事找事啊。那麽魯肅知道,諸葛亮知道不知道呢?應該知道,為什麽?諸葛亮是未出隆中已知三分,他連天下將來三分他都知道,他不知道周瑜是什麽人?諸葛亮能夠在隆中做出那樣一個對策,說明他對江東集團是非常了解的,他掌握了大量的情況,那麽就包括江東集團的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你不可能說江東集團的事情諸葛亮都知道他就是不知道周瑜吧,因此說智激周瑜完全沒有必要。  *智激周瑜是反映周瑜心胸狹窄、神化諸葛亮智慧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雖然在民間廣為流傳,然而在曆史上卻不曾發生過。而且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我們也發現,智激周瑜在邏輯上也是站不住腳的。那麽曆史上的周瑜主戰究竟是怎樣一個過程呢?他最後是如何一錘定音,打動孫權主戰的呢?  實際情況是周瑜被從去鄱陽的路上召回到柴桑以後,孫權又召開了一次會議,那麽會上周瑜態度非常明朗,而且周瑜的話可以說是擲地有聲、大義凜然,表現出他一個中流砥柱的英雄本色。周瑜怎麽說的呢?周瑜說曹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將軍您神武雄才,又有父兄的英烈,現在據有江東人多勢眾,大家同心同德完全可以對抗曹操;我們江東要做的事情是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我們怎麽可以投降曹操呢?何況曹操自己來送死,難道還有投降的道理嗎?  那麽這一段話也是說得充滿了正義感,這個和諸葛亮回答孫權的問話,問劉豫州為什麽不投降曹操,諸葛亮那個回答是一樣的,是一樣的,都說得非常正義。而且這兩番話,諸葛亮的話、周瑜的這個話都是必要的,因為我們知道戰爭是政治鬥爭的延續,對於戰爭來說正義是非常重要的,你隻有政治上正確,那麽你的軍隊才是正義之師,才有克敵製勝的可能。所以這個時候周瑜一定要說這番話,諸葛亮前麵也一定要說那番話,鼓舞自己的鬥誌。但問題是政治上的正確不等於軍事上的可行,而投降派的意見也不能說沒有道理,投降派是什麽意見呢?投降派的意見有三條:第一條,曹公豺虎也,就是曹操本來就是豺狼虎豹,本來我們就敵不過他,他力量強大,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它的原話是“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曹操是以朝廷的名義來發動這場戰爭,我們又不如他。第三點,我們可以對抗曹操的是什麽呢?長江天險。但是現在曹操已經拿下了荊州,獲得了劉表留在江陵的軍需物資和劉表留下的水軍,這樣一來長江天險就是曹操和我們共有的了,我們既不得天時,也不得地利,怎麽能夠對抗曹操呢?那麽針對這個觀點,周瑜提出四點意見,這四點周瑜認為是曹操的大忌。哪四點呢?第一點:本土未安,後患未除,貿然南下。你自己內部都還沒有搞清楚,西邊還有什麽馬騰、馬超、韓遂啊,什麽張魯七七八八這些人,你就貿然地來進攻,太冒險。第二點:放棄鞍馬,使用艦船,舍長就短。你北方的軍隊本來就是騎兵、步兵,比南方的厲害,南方厲害在水軍。本來做一件事情應該是揚長避短,你反著來,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天寒地凍,馬無草料,給養不足,你時間選得不對。因為根據我們的琢磨,曹操和孫劉聯軍的赤壁之戰應該是在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那麽他打過來的時候可能是十一月,這個時間你選得不對。第四點:勞師遠征,水土不服,必生疾病。周瑜指出了曹操這次用兵的四大弊端,然後說他這四大弊端都是兵家的大忌,而老賊一條不落地全都犯了,因此他對孫權說:主公,依周瑜看活捉此賊就在今日,請將軍給周瑜三萬精兵,看周瑜大破曹軍。  周瑜的這番話和諸葛亮英雄所見略同,諸葛亮在回答孫權曹操是否可以戰勝的時候,也指出曹操的三大弊端,哪三大弊端呢?第一點是勞師遠征,這個和周瑜說的一樣。而且諸葛亮說曹操以一天一夜三百裏的速度追趕劉豫州,一路追追追追到這個地方來的時候,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了,沒有戰鬥力了,這是對的。第二點,諸葛亮也指出曹操不使用步兵,使用水兵是舍長就短。諸葛亮有一條說得和周瑜不一樣,我覺得也非常正確,就是諸葛亮指出劉表剛剛投降曹操的那些人是搖擺的,是和曹操離心離德的,曹操這樣拿下荊州人心不服,他缺乏民心的這樣的一個基礎,那麽這就是諸葛亮作為政治家他和周瑜的不同地方,他看到這一點了。總而言之,他們兩個人英雄所見略同,都認為曹操是沒有那麽可怕,沒有那麽恐怖。也就是說諸葛亮和周瑜兩個人一起粉碎了曹操不可戰勝的神話,這樣一來孫權完全有底了,於是孫權正式表態,他說:“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這老賊早就想顛覆我們大漢王朝了,他為什麽沒有這樣做呢,他忌諱的就是這樣幾個人,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還有孤,現在群雄都已經沒有了,剩下的就是孤了,那麽很簡單,孤與老賊勢不兩立。然後“唰”地一聲,撥出刀來“啪”,砍斷了案角,誰再敢說投降曹操的,這個就是他的榜樣。注意,孫權的用詞不是曹公,是老賊,那麽他使用這個詞的時候,說明他已經下定了決心。  *魯肅曾經幫助孫權算清了政治賬,那就是投降與戰敗的結果是一樣的;諸葛亮又幫助孫權算清了聯盟賬,說得孫權熱血沸騰,鬥誌昂揚;周瑜的表態更是堅定了孫權主戰的決心。可是戰爭的核心競爭力是軍事力量,孫權雖然當眾剁了桌子角,但是想到曹操說的八十萬大軍,依然心裏虛虛的,那麽周瑜如何給孫權進一步算清軍事賬,孫權又是如何部署的呢?  根據《三國誌·周瑜傳》裴鬆之注引《江表傳》,當天晚上周瑜和孫權還有一次談話。這一次是周瑜自己一個人去見孫權,周瑜說:我那些可尊敬的同事隻看到曹操來信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他們就聞風喪膽了,他們沒有認真地考慮一下,曹操這封信上說的八十萬這個數字是準確呢還是不準確呢,現在周瑜就為主公算一筆明細賬:曹操從北方帶來多少人呢?充其量十五六萬,曹操從劉表那裏,具體說就是從劉琮那裏了,接收了荊州的投降軍有多少呢?充其量七、八萬,加起來也就是二十多萬,而這二十多萬人一部分是曹操從北方帶來的疲勞不堪,一部分是從劉琮率領他們投降的離心離德,這樣一夥人怎麽打仗呢?請主公給周瑜五萬精兵,一定大破曹軍。這個時候孫權就摸著周瑜的背說,請注意這有“撫背”二字,撫背是表示信任、親切的動作,孫權就摸著周瑜的背說:公瑾兄啊,謝謝你,他說子布 ——就是指張昭了——子布這些人隻考慮自己的老婆、孩子榮華富貴,他們的議論使孤非常失望,隻有公瑾還有子敬主張抗戰,和孤的想法一樣,這是上天把你們兩個賜給孤啊。公瑾兄啊,實話實說,五萬精兵確實一時半會湊不起來,孤已經給你選好了三萬精兵,而且準備好了艦船,準備好了裝備,準備好了武器,請公瑾兄和程公——也就是程普了——子敬一起先走,遇到曹軍如果初戰勝利,固然是好,如果不如意的話,公瑾兄你回來,孤親自帶兵和他曹孟德決一死戰。講完這個話以後,孫權就任命周瑜為前線總指揮,程普為副總指揮,魯肅為參謀長,逆江而上去迎戰曹操。  這個時候劉備已經按照魯肅的建議從夏口來到了樊口,就是現在湖北的鄂州。到了鄂州以後,每天聽到的都是壞消息,一會兒探子來報說曹軍到哪兒了,一會兒探子來報說曹軍到哪兒了,而諸葛亮到東吳去了以後沒有回來,這個劉備心裏頭就心急如焚啊,於是就派他的哨兵站在碼頭上,盼星星,盼月亮,天天盼著諸葛亮能夠陪著周瑜、魯肅他們的救兵來啊。結果終於盼到了這一天,周瑜的部隊來了,劉備馬上去勞軍,說能不能和周將軍見一麵?周瑜說軍務在身,不能離開軍營,如果劉豫州能夠屈駕來一趟的話,周瑜非常高興,這時劉備就跟關羽和張飛說了,他說這一回可是咱求人家,人家請我們去我們不去不好,我還是去吧。一個人坐了一條船去見周瑜,叫做“單舸赴會”。我們都知道關羽有一個單刀赴會,那以後再說,不知道劉備其實有一個單舸赴會,這證明劉備確實是英雄,不是人們想象得那麽窩囊。那麽劉備見周瑜以後當然有一番寒暄了,然後表示感謝了,表示慰問啊,但是也問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公瑾帶來了多少人?周瑜說三萬。哎呀,劉備說,太少了,史書上的話是兩個字:“恨少”。周瑜說,不少,請劉豫州放心地看周瑜破敵吧!周瑜這個話說得也是非常英雄,但是我們想一想看周瑜這個時候手上隻有三萬人,劉備手上,關羽一萬人,劉琦一萬人,加起來五萬人;曹操是號稱八十萬的,打個對折四十萬,是不是,再打個對折二十萬,再打個對折十萬,那麽這五萬人能對付曹操嗎?  這個結論大家都知道了,赤壁之戰的結果是孫、劉聯軍大敗曹操。但是這裏麵有一個問題,就是孫、劉聯軍到底是怎樣打敗曹操的呢?那麽學術界有一些不同的觀點,其中有一家就認為其實曹操這個時候隻有五千人,那麽我們就要問,是這樣的嗎?請看下集——赤壁疑雲。《易中天品三國》(二十四) 赤壁疑雲  經過魯肅、周瑜和諸葛亮的勸說,孫權審時度勢,最終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赤壁之戰由此發生。然而,曆史上對於這場戰爭的記載卻是疑雲重重,曆史學家的看法也眾說紛紜,有人甚至認為那不過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遭遇戰。那麽赤壁之戰的真相究竟如何?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赤壁疑雲。  赤壁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一場以少勝多的戰例,《三國演義》更是花了八回篇幅濃墨重彩加以描述戰爭過程,其中的“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故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然而對於這場戰爭,曆史上的記載卻是疑雲重重,其中有一家就認為,赤壁之戰時曹軍隻有五千人。對於曹操的失敗原因,曆史學家們也是眾說紛紜,有人竟歸究於天命。那麽赤壁之戰究竟是怎樣一個過程呢?孫、劉聯軍到底是如何打敗曹操的?赤壁之戰的成敗得失對於我們現代人又有著怎樣的啟發?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獨辟蹊徑,為您精彩分析“赤壁疑雲”。  易中天:  這集我們講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三國史上一場有名的戰爭,稍微知道一點三國的人沒有不知道赤壁之戰的,這個要歸功於羅貫中,因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濃墨重彩描述的就是這場戰爭。有人說《三國演義》這本書是七分實三分虛,那麽惟獨在赤壁之戰這個問題上,它是七分虛三分實。赤壁之戰這場戰爭實際上在正史上留下的記載非常之少,而且不乏矛盾之處,而遺留的問題一大堆。有些什麽問題呢?五個問題:第一,誰的戰爭;第二,規模如何;第三,時間地點;第四,過程結果;第五,勝敗原因。這五個問題上都有疑難,以至於史學界多次爆發“新赤壁之戰”,那麽我們一條一條來看。  第一是誰的戰爭?也就是說這場戰爭原本是曹、劉之戰呢,還是曹、孫之戰?應該說在開始的時候,就是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下的時候,他的目的是要奪荊州、伐劉表、滅劉備,這個目的當曹操奪取了江陵以後應該說是基本上已經完成了,他為什麽還要順江東下?他順江東下到底是打誰的?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說是打劉備的,孫權被諸葛亮、魯肅和周瑜拉下水了;還有一種觀點,就是打孫權的,主張是打孫權的觀點的依據主要是曹操寫給孫權的那封信,而那封信我們知道本身是可疑的。那麽我的看法呢,應該說他的孫江東下是打劉備,也打孫權。因為這個可以從孫權對周瑜的話來作證明,孫權跟周瑜說:公瑾兄,你帶著軍隊先走,打得贏固然好,大不贏你回來,孤親自與曹孟德決一死戰。他是這樣說的,這說明曹操的目標是孫權;如果曹操的目標是劉備,而孫權是被拉下水幫劉備的,孫權的話就應該這樣說:公瑾兄,你帶著部隊去看看,打得贏咱撈一把,大不贏你趕快回來,咱不管那劉豫州的死活了。他應該這麽說。但是問題在於,孫權的這段話是記載在《江表傳》裏麵的,是不是可靠也是一個問題,我們先把它放下。  第二就是規模如何?有一種說法說這場戰爭其實曹操隻有五千人,就是他追趕劉備一路追過來的那五千輕騎兵,證據在哪裏呢?證據在諸葛亮的話裏麵,諸葛亮對孫權說曹操勞師遠征,追趕劉豫州一日一夜三百裏,追到這個地方來已成了強弩之末,很顯然就是指那五千輕騎兵嘛。但是如果曹操的軍隊隻有這五千輕騎兵的時候,劉備見了周瑜,周瑜告訴他帶來了三萬人,劉備怎麽會說“很少”呢?你三萬加上劉備一萬,加上劉琦一萬,五萬人對五千人還少啊?可見曹操這個時候不隻五千人。而且《周瑜傳》的正文說得很清楚,說:“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這是《三國誌·周瑜傳》正文記載的,也就是說曹操這個時候應該有幾十萬人,到底是幾十萬我們搞不清楚,學術界的說法有五十萬、四十萬、二十萬這樣幾種,就是我在上集也算過賬,八十萬打個對折四十萬,再打個對折二十萬,再打個對折也有十萬。  那麽算這些賬是為了確定這場戰爭的時間、地點,如果說五千人的說法能夠成立,那這種說法是個什麽意思呢?就是曹操五千輕騎兵一日一夜三百裏從襄陽追到當陽,打了劉備一家夥以後到了江陵,然後從江陵又趕過來了,趕過來以後沒想到這個時候孫、劉已經組成了聯軍,一家夥撞上去,一場遭遇戰,所以曹操打敗了。如果情況是這樣的話,時間應該是建安十三年的十月,它很快嘛。而如果說曹操這次戰爭的目的是要打孫權,那麽他決不敢隻用這五千輕騎兵,他一定要集結部隊,他集結部隊是要一個時間的。那麽這場戰爭的時間應該是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地點在哪裏呢?學術界的意見,傾向性的意見,就是現在的湖北省蒲圻縣境內,現在蒲圻縣已經改名赤壁市,不是在黃州的那個赤壁,就是不是蘇東坡寫赤壁賦和赤壁詞的赤壁。所以現在湖北有一個說法,叫“文武赤壁”,文赤壁就是蘇東坡寫赤壁詞和赤壁賦的那個赤壁,武赤壁就是現在赤壁市的那個赤壁,是赤壁之戰的赤壁。  *經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赤壁之戰的時間、地點和任務確定了,我們關心的是曹操與孫劉聯軍雙方是如何謀劃這場生死存亡大戰的。《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是諸葛亮策劃了火攻,確定了抗曹的戰略,同時幫助周瑜草船借箭,準備好了武器;而曹操則是在政治上派蔣幹勸降周瑜,同時軍事上咄咄逼人,大舉進攻,然而初一交戰曹軍竟然失敗了,這是怎麽回事呢?曆史上赤壁之戰的過程究竟是如何的呢?  那麽下麵的問題就是過程和結果。這個過程《三國演義》是寫得非常精彩的,從決策開始一直到戰爭結束,當中很多很多故事,而且這些故事都已經變成了新的成語了,比方說舌戰群儒啊,變成成語了。但是我說了,《三國演義》在這個問題上是七分虛三分實,很多事情是沒有發生過的,比方說舌戰群儒,這是沒有發生過的,智激周瑜也沒有發生過的,還有周瑜突然一天生病,諸葛亮去看他,什麽在手心寫個條子,欲破曹公須用火攻,萬事諸備隻欠東風,這也是沒有的,但是都已經成了我們的口頭禪了,等等都是沒有的。那麽有些事是有點影兒的,比方說蔣幹中計,這是有點影的,為什麽呢?蔣幹這個人是有的。另外草船借箭這個事也有一點影,但不是發生在諸葛亮身上,是發生在孫權的身上,時間是在建安十八年,那就比赤壁之戰更晚了。建安十八年的時候曹操和孫權作戰,有一次孫權駕著船到曹操的營寨裏麵去看,曹操命令放箭,箭射到了孫權的船上,然後船就歪了,傾斜了,於是孫權下命令調個頭,再讓他射,曹操又射箭,然後兩邊箭射得差不多,一會兒船就平過來了,孫權把船開走了。說是這麽一個故事,他也不是借箭。而且有人算過說草船借箭在技術上不可能,他算過要多少個草人,這些草人有多重,擺成一排有多長,要多少多少船才能夠借到十多萬支箭,等等等等有人算過,我也不會算這個,技術上是不可能,這個事我們也以後再說。  那麽實際的戰鬥情況是怎麽樣的呢?我把這個正史上記載的過程給大家講一講。正史的記載,比較可靠的是《三國誌·周瑜傳》,《周瑜傳》的原文是這樣的: “時曹公軍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也就是曹操帶著水軍從江陵順長江東下,周瑜等人率領孫劉聯軍從長江逆江而上,兩家在什麽地方呢?在赤壁這個地方相遇了。這個時候曹操的軍隊已經得了病,剛一交戰曹軍就敗了,於是曹軍就退到了長江的北岸,烏林,烏林在哪裏?在現在湖北省的洪湖市,而孫劉聯軍就駐紮在南岸,在赤壁。那麽初一交戰曹操為什麽會打敗仗呢?四個原因,張作耀先生的《曹操評傳》這本書裏麵講述了這樣一場戰爭的過程和勝敗原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張先生提出來曹操初一交戰失敗有四個原因:第一個就是疾疫流行,曹軍已經得了某一種嚴重的傳染病,喪失了戰鬥力;第二個原因是曹軍不習水戰,它本來是北方的軍隊,它不善於水戰;第三個原因是曹操料敵不周,就是沒想到下來以後會撞上孫劉聯軍,輕敵了;第四個原因是狹路相逢,因為曹操雖然人多,他主要使用的是水軍,那麽水軍和水軍打仗它是在江上麵,你江上麵人多有什麽用呢?就那麽大個地方,你一個不習慣水戰的碰上了一夥習慣水戰的,還是病人,肯定是打敗了。就是兩軍隔江相駐。  這個初一交戰的戰果,周瑜和諸葛亮都料到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上一集講的周瑜和諸葛亮如何分析這場戰爭,他們都料到了比方說舍長就短是曹操的弊病,他們兩個都講到了,不習水戰,他們也講到了。還有一條我認為很重要的就是戰爭的性質,曹操來打劉備、打孫權,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是“侵略戰爭”,我們可以打個引號,因為當時不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所以隻能打個引號,“侵略戰”。那麽孫權和劉備我們也要打個引號:“自衛反擊戰”。就是孫權和劉備的軍隊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戰爭,鬥誌昂揚;而曹操那邊呢,正如周瑜和諸葛亮說的,是疲敝不堪的人率領著離心離德的人,所以初一交戰這麽多原因加在一起,曹操打敗了。  *曹操雖然出師不利,但是曹軍已經是長途跋涉到了長江邊上,渡江踏平東吳指日可待,曹操當然不會失去這次千載難逢統一全國的機會。但是曹軍大多數是北方人,水上的戰鬥力不強也是事實,於是《三國演義》中描述龐統獻計,用鎖鏈把曹軍船艦連接在一起,這雖然使北方的軍隊可以適應顛簸的戰船,但是也給了孫劉聯軍以可乘之機,於是赤壁之戰中最精彩的火燒曹軍戰船的計謀產生了。那麽火燒戰船的計謀究竟是誰最先想到的呢?戰敗後的曹操在華容道究竟有沒有遇到關羽呢?曹操打敗了,打敗了以後怎麽辦呢?這個時候已經是十二月份了,長江之上寒風凜冽,艦船被波浪顛簸得七歪八扭,而騎慣了馬、不習慣坐船的這些曹操軍隊,再加上生病,可能在船上也是嘔吐不止。這個時候曹操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把這些艦船連起來,把小船聯合在一起就變成一艘大船,它就不顛簸了。那麽這個主意是誰出的?不知道,是曹操自己想出來的還是曹操的謀士想出來的,沒有記載,但肯定不是龐統。根據《三國誌·龐統傳》,龐統根本就沒有參與這場戰爭,沒龐統什麽事,也沒徐庶什麽事。但是這樣一個做法給了孫劉聯軍可乘之機,這個時候周瑜的部將黃蓋就對周瑜說:“今寇眾我寡,難以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這“寇眾我寡”這四個字也證明了這個時候曹操人是多,除了水軍把艦船連成一片駐紮在北岸以外,他的陸軍也已經開到了,把營寨紮在岸上。黃蓋說現在敵人多,我們少,這樣僵持下去不是一個事兒,但是我看他們把船連成一片了,那就有辦法了,“可燒而走也”,我們幹脆就放它一把火,把他燒走。周瑜然其計,采納了黃蓋的計策。於是黃蓋詐降,詐降這是有的,也派人送了詐降書,曹操也把送信的人拿來盤問了一番,然後說你要如果是真投降那肯定我是重賞的了,上當了反正是。  於是這邊周瑜和黃蓋準備了幾十艘船,船上都裝滿了柴火,又澆上了油,然後在這柴火上蒙了一塊布把柴火遮掩起來,船上再插上旗子,大船後麵係了些小船,這大概是他們逃回來的那個船。碰巧某一天,突然刮起了東南風,怎麽刮的不知道,反正不是諸葛亮借的,反正那天刮起來了,於是黃蓋的軍隊就上了船往北岸走,掛著個降旗,大聲說,啊,黃蓋投降來了。曹操的軍隊非常高興,“呼”地一下都跑出來,站在船上、站在岸上看,說啊,你看那黃蓋,就是他黃蓋投降來了,投降來了,太好了。等黃蓋的船開到跟前以後一起放火,燒著的船撞著曹操的船,借著強勁的東南風,從曹操的水寨一直燒到了曹操岸上的陸軍的營寨。那這時候出來看熱鬧的這些人,有的著了火被燒死了,有的怕被燒死跳水,又被淹死了,你要知道他是北方人嘛,水性不好,狼狽不堪。曹操一看這沒救了,下了道命令,放火,我們也放,沒燒著的船都給我燒了,反正要走人了,這船不能留給劉備和周瑜啊,咱自己燒吧,撤。  撤,撤得非常狼狽,從哪裏走呢?華容道。當時華容道是個什麽樣的情況呢?北風凜冽,道路泥濘,估計還剛下過雨,人根本就走不過。曹操隻好下一道命令,讓羸兵負草填路。什麽叫羸兵呢?就是那些弱的,可能是本來就是體弱的,老弱病殘,也甚至可能是傷病員,或者是得了傳染病的這些人,讓他們背著草去填這個路。路還沒有完全填好,曹操的騎兵就衝過去了,結果這些負草填路的羸兵被曹操的騎兵踏在泥濘裏麵,死於非命,非常之慘。這個事情反映了兩點,一個是曹操逃亡的狼狽,什麽都顧不上了那個時候,第二,確實曹操這人心太狠了,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他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自己的精兵斷後,讓傷病員先走,但是那個時候好像沒有人道主義的觀念,曹操就更沒有,曹操怎麽會有人道主義觀念呢?他為了自己的成功從來是不惜別人的生命的,這個以後我們還要再說。順便說一句,關羽沒堵在華容道上,這個事情也是沒有的。這就是赤壁之戰的全部過程。  *赤壁之戰曹操最終以失敗告終,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說,當年曹操打敗袁紹是因為有一麵正義的旗幟,而打東吳集團則是一場“侵略”戰爭,所以敗了。然而也有人認為曹操擁有絕對的優勢,輸給孫劉聯軍完全是天命。那麽,易中天先生認為的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麽?按照這個觀點,曹操在赤壁之戰中究竟犯了哪幾個致命的錯誤呢?曹操又是如何一步步從具有絕對優勢,到大敗而逃的呢?  從這裏麵裴鬆之總結出曹操戰敗的兩個原因,裴鬆之的這個總結在哪裏呢?在《三國誌·賈詡傳》的注裏麵,既不在《吳主傳》,也不在《先主傳》,也不在《諸葛亮傳》,也不在《周瑜傳》《魯肅傳》,是在《賈詡傳》裏麵。裴鬆之是這樣說的,他說:“赤壁之敗,蓋有運數。實由疾疫大興,以損淩厲之鋒;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 那麽按照裴鬆之的這個觀點,就是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戰吃了這麽大一個敗仗,第一是由於他的軍隊遇上了“非典”或者“禽流感”,得了一場我們現在說不出名字來的大麵積感染的流行性的傳染病;當然,第二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一貫刮西北風的冬天會刮起東南風來,實在是運氣不好。所以裴鬆之說“天實為之,豈人事哉”,這是天要滅他,不是他自己有什麽錯誤。但是這個觀點我們不太同意,我覺得這場戰爭曹操的失敗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而且曹操的主觀原因還很重要。這個問題,參照張作耀先生《曹操評傳》裏麵提出的觀點,還有參考學術界的其他觀點,我來分析一下曹操失敗的原因,當然也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我們知道曹操發動這場戰爭,本來是有優勢的,有什麽優勢呢?四個優勢:第一,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諸侯不敢與之爭鋒,這個叫做政治上有優勢。第二點,曹操奪得荊州威震四海,許多人聞風喪膽,曹操有心理上的優勢。第三個,曹操奪得荊州勢如破竹,軍心振奮,以振奮興盛之師戰聞風喪膽之軍,有氣勢上的優勢。第四點,曹操人多勢眾,孫劉聯軍相對人數較少,曹操有軍事上的優勢。所以曹操原本有四大優勢,他才敢順江東下來打劉備和孫權。那麽為什麽失敗了呢?我認為根本的原因在於曹操的戰略目標不明。就是到現在我們說了半天,連我們都沒有弄清楚他到底是來打劉備的呢還是來打孫權的,所以以至於我現在懷疑恐怕他自個兒都不清楚,他當然主要是想打劉備,也起了一種心思順便打孫權一下,胃口太大了,貪得無厭。  他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目標鎖定在劉備身上,如果把目標鎖定在劉備身上,他就應該怎麽樣呢?應該在當陽大敗劉備以後乘勝追擊。我們來看看地圖,當時是怎麽樣的呢?是曹操從北邊通過宛城、葉縣王南進軍,到了新野的時候劉琮就投降了;然後劉備在樊城,慌慌張張渡水到襄陽,然後往南跑,帶著很多人,一天走十幾裏;曹操五千輕騎兵一日一夜三百裏追上來,在當陽大敗劉備,這個時候劉備往哪兒跑他追啊!他跟劉備居然分手了;劉備斜趨漢津,然後跟著魯肅、諸葛亮、張飛、趙雲啊,還有前來接應的關羽一起到夏口去了;曹操往南跑,到江陵去了。如果把目標鎖定在劉備身上,這個時候應該乘勝追擊,在劉備跑到夏口之前把他滅掉,順便把魯肅也俘虜了,他沒有這樣做。  沒有這樣做也還來得及,他可以在到了江陵以後馬上掉轉頭再去追,至少可以趕在孫劉、聯盟形成之前把劉備滅了。他也沒有這樣做,他到了江陵以後停下來了,停了多長時間呢?兩個月,幹什麽呢?安撫荊州投降的人,做政治思想工作。這個工作也是該做的,不能說他不該做,但是你既然到了江陵而且停下來以後,你就幹脆多停留一段時間,你就幹脆接受采納賈詡的建議。賈詡什麽建議呢?說你這個時候不要順江東下,你應該把這個地方安撫好,采取懷柔政策,讓荊州的士民都真心誠意地歸順你,到時候江東不戰而降。他不接受,兩個月以後又上路了。壞就壞在這兩個月,這時間叫做不長不短,如果你停留的時間短,你可以擊破劉備與孫權聯盟之前;如果你停留的時間長,你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等來年開春以後,不刮北風不生病的時候你再去打嘛。他在一個錯誤的時間發動一場錯誤的戰爭。  就算這些都做不到,他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自己在江陵待著,派曹仁這些人,另派大將,率步兵進攻夏口,即便不能把劉備消滅,你也能把劉備堵住,或者逼著劉備往南跑去投奔蒼梧太守吳巨,那也比他投奔孫權好啊。或者你的部隊你來到夏口,甚至你可以進軍樊口,你把這個地方扼守起來,對孫權也是威懾力量,說不定那個聯盟就搞不成了,搞得成他的軍隊也不會來到赤壁啊。  好,就算這些你都錯了,也還有挽救餘地,挽救餘地在哪裏呢?就是你的部隊在巴丘——巴丘是什麽地方,就是現在湖南省的嶽陽市——你在巴丘的時候得了病,別走了,停下來或者退回江陵。當然如果曹軍停在巴丘,孫劉聯軍可能還會打過來,那就不是赤壁之戰,是巴丘之戰了;但是如果曹軍退回江陵,估計孫劉聯軍就不會再往前追了,因為為它本來目的是禦敵於國門之外,隻要你不來打到我的地盤上那不就算了嘛,然後你再找機會嘛。  他也沒有這樣做,這些事情曹操都沒有做。為什麽沒有這樣做呢?以曹操這樣一個軍事大家怎麽會犯這樣一係列的錯誤呢?很多學者的結論是驕傲輕敵,由於驕傲輕敵,他對孫、劉聯盟的估計不足,他總認為孫權會像公孫康一樣把劉備的人頭給他送過來,他沒想到孫權不是公孫康,此時也不是彼時。曹操前期之所以在中國北方連續取得勝利是因為當時群雄割據,互相爭鬥,曹操收了漁翁之利,現在他把這些諸侯都收拾完了,隻剩下劉備和孫權了,他們能不聯合嗎?他們不聯合就是死路一條啊,他們必定是鐵了心聯合起來對付你,曹操沒有估計到。所以說曹操之敗在與驕傲,孫、劉之勝在於聯盟。至於其他的問題,說什麽沒有估計到會刮東南風啊那些,都是小問題。  另外,這裏麵還有一個可能是小原因,就是年齡,這個是吳晗先生指出來的。吳晗先生說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27歲,諸葛亮27歲,周瑜34歲,魯肅37 歲,曹操54歲,吳晗先生說赤壁之戰是被進攻的打敗了進攻的,哀兵打敗了驕兵,年輕人打敗了老頭子。其實吳晗先生還有一個人沒有算進去,就是劉備,劉備當時多少歲呢,47歲,如果把劉備加進去,那麽孫劉聯軍這邊的首腦人物的平均年齡是多少呢?34歲,正是周瑜的年齡,所以赤壁之戰也可以說是周瑜打敗了曹操,34歲的打敗了54歲的。  不過曹操雖然老了,敗了,但是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依然故我。曹操從華容道衝出去以後,又笑了。大家問他說,丞相為什麽要高興啊?曹操說:哈哈,“劉備,吳儔也”,劉備確實是我的對手;可惜的是,他動作總是晚了一點,他如果在這個地方埋下伏兵堵起來,再放一把火,我們這些人骨灰都沒有了。這一回,戰敗的曹操他又笑了,那麽他能笑到最後嗎?請看下集——半途而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