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1)
2012 (120)
2013 (200)
2014 (96)
2018 (87)
2019 (72)
2020 (69)
分享:
相關文章
- 中國經濟危機爆發?偷渡越南打工潮和浙江金華哀鴻遍野/張傑 |
- 中共侵吞香港不會到此止步黨要領導全世界/陳維健 |
- 香港勞顧會選舉的革命(四)/侯鎮安 |
- 李鵬朱琳的親信李幼林貪腐貪色內幕/孫大駱 |
- 報道武漢疫情的張展危在旦夕 中國調查記者群體被消亡/張傑 |
作 者 :萬潤南 | ||||
出 處 :北京之春 | ||||
整 理 :2020年11月15日19:0 |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1)沈國鈞/文
萬潤南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有許多激動人心的創業傳奇。而四通,則是傳奇中的傳奇。 創辦四通,對我而言,純屬偶然。 四通的締造者,來自兩個方麵軍:一是清華團隊、二是科學院團隊。清華團隊是印甫盛在幕後,劉海平在台前;科學院團隊是先有沈國鈞下海,後有王安時加盟。 推薦新聞
和這兩個團隊都有聯繫的,則是我。我是這兩個集合的交。一開始,我隻是在他們中間客串。因為我當時的人生規劃,並不是辦企業,而是出國深造。我之所以參與四通的創辦,是受一個朋友之託,這個朋友是印甫盛;也是為了幫一個朋友的忙,這個朋友就是沈國鈞。 講四通的故事,首先要說沈國鈞這個人。 沈國鈞比我大一輪,年長十二歲。北大數學係的高材生,風度翩翩、一表人才。黝黑的國字臉,架一副金絲邊眼鏡,思路開闊、頭腦清晰、談吐風雅、身材適中。我們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他46歲,處在一個成熟男人的巔峰狀態。據說這個年齡段的男人最具魅力,對情竇初開的小姑娘有致命吸引力。這也構成後來色彩斑斕的四通故事的一部分。 講四通的故事,首先要說沈國鈞這個人。萬潤南(左)與沈國鈞。 沈國鈞當時在科學院院部負責計劃局的一個重點項目,我和他則是因為這個項目而結緣。 在計劃經濟的時代,計劃部門是任何一個單位的最重要的部門。中國科學院的計劃局也不例外。當時計劃局的負責人之一是穀羽,而穀羽是胡喬木的夫人。胡喬木其人,是毛澤東賞識的秀才,又被鄧小平所延用,是八十年代中國主管意識形態的大人物。而沈國鈞就在胡喬木夫人穀羽的領導下工作。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一切都大翻個兒了。穀羽被打翻在地,領頭的造反派也是個女人,名叫喬林。喬林有兩個木,比喬木還多一個木,所以穀羽為其所克,也是應有之義。老沈也是造反派裡的重要成員,但他相當善待穀羽,並且盡力保護了一些老幹部例如趙世英以及華羅庚這樣的老科學家。所以當文革結束,一切又重新翻過來的時候,老沈仍留在計劃局工作,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由此可見沈國鈞為人的仁義和聰明。 科學院計劃局當時要統管全院??一百零三個研究所的二萬多名科研人員,每年八億元人民幣、數千萬美元外匯額度的計劃、分配和使用,歷年積累起來的價值天文數字的科研設備以及新設備的採購。一句話,科學院人、財、物的管理,都要通過計劃局。 傳統的管理靠的是人海戰術,分工相當細,辦公室裡擠滿了人,文件櫃裡堆滿了檔案。其效率,自然十分低下。1980年,科學院提出要建立計算機信息管理係統,並把這項工作列為院重點項目。沈國鈞受命代表這個項目的甲方,即委託任務方,提出係統的功能要求並監督該項目的實施。這個項目的乙方,即完成任務方,很自然,被指定為中科院計算中心。 中科院計算中心在科學院是個新單位,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老數學所的三室。所長是馮康,計算數學界泰鬥級人物。但一直沒有什麼大項目。科研單位的發展,要靠項目,有項目,才能帶出團隊,做出成果,發表論文,提上職稱。所以有一個院重點項目下達到計算中心,大家好比久旱盼到了甘霖。 當老沈帶著一位助手來到計算中心的時候,中心上下都對他們充滿期待。這位助手很年輕,文革中畢業的大學生,好像是復旦的,叫鄔來坤。小鄔是上海人,但長得卻像穆斯林。他有上海人的聰明,也有上海人的脆弱。幹練、說話得體。拱起的眉毛彎彎的,很濃,也很黑??,腮幫子發青,笑口常開,見一次麵,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那時候開始,老沈和我並肩工作了四年。老沈的風采和魅力不僅吸引小姑娘,對年輕小夥子照樣有吸引力。我和老沈是惺惺相惜,因為老沈的慧眼識人,讓我獲得了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 (來自歐洲之聲) |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12 日
兄弟公司(BROTHER)的M-2024打印機能否引進,關鍵在於它能否打印中文漢字。而能否打印中文漢字,關鍵又在於打印機的驅動程序。我前麵說,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說是小菜一碟,原因是老沈和我同時想到了一個人,科學院計算中心的崔鐵男。
崔鐵男是我跟陳三智學藝時候的同門師弟,哈爾濱靚仔,哈工大畢業,和李玉是同係校友。小夥子極有靈氣,學硬件出身,在陳三智指導下學軟件,其彙編編程的水準,比科班學軟件的還勝一籌。因為他對硬件熟悉,有時候想出來的點子,我和小童都望塵莫及。
在那段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我們天天在同一個房間裡編程。調試程序的時候,就像著了魔似的,一會兒興奮尖叫,一會兒唉聲嘆氣。多年以後,我在美國學做股市的當日交易(DayTrading),才有過同樣的體驗。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小崔調試程序的時候,有個習慣,一邊要聽鄧麗君的歌,我們也跟著聽。小鄧清純動聽的歌聲,讓我們編程時巧思泉湧。由此落下了一個毛病,如果不聽鄧麗君,大家就編不了程序。後來在巴黎,我曾有機會當麵向鄧麗君陳述這一段往事。小鄧聽了,笑成了一朵花。
1984年6月24日,我們從三井那裡得到一台樣機。當天,老沈找到崔鐵男,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解決M-2024的驅動程序。成功了,他們小組每人得200元人民幣開發費,四人一共800元。如果一個月搞不出來,這事就算作罷。
小夥子們不負眾望,他們軟硬兼施,八天就解決了問題。不僅是改驅動程序,而且在硬件的接線上動了點手腳。這樣的解決方案,隻有軟硬件都通的小崔能想得出來。也難怪北京計算技術研究所歷時半年都沒有解決,因為他們隻有軟的一手。
八天以後,1984年7月2日,我們立即找三井,開始貿易談判。我們的高效率,把三井震呆了。那邊半年無消息,這邊八天解決問題,對比太強烈了。給他們留下的這一深刻印象,給我們帶來了另一次重大機會,這也是後話了。
貿易談判由王安時主談。觀摩老王和日本人談生意,是一種享受。
當時可參考的二十四針打印機,是東芝(TOSHIBA)的3070,進口價是1,500美元。M-2024,三井的報價是1,000美元,聽起來好像不錯了。但老王大搖其頭:「你們這個價格,不行!」
日本人:「為什麼?」
老王:「打印機的關鍵部件是打印頭,二十四針的打印頭,成本不會超過120美元。」
日本人:「哈依。」
老王:「其它機械和電子部分,成本不超過80美元。」
日本人:「哈依。」
老王:「外殼和包裝部分,大約是50美元。」
日本人:「哈依。」
老王的腦子飛快:「120+80+50,你們的成本不會超過250美元。」
日本人:「哈依。」
老王:「給你們百分之百的利潤!」
日本人:「哈依。」
老王:「所以我們可以接受的價格隻能是500美元。」
日本人:「哈依。」
這時候蔣敏美立即出擊:「好!那就500美元成交!」
日本人愣了一下:「哈依。」
價格談妥了,還有一係列難題等著我們:資金、外匯額度、批件、進口渠道……需要我們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過五關、斬六將,才把一切都搞定。
十四天以後,1984年7月16日,我們按500美元一台的價格,通過外貿公司給三井下了第一份訂單。如此的高效率,又把三井雷了一下。
這兩個星期裡的故事,精彩絕倫,我相信許多人會翹首以待。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8 日
王安時、蔣敏美、崔銘山這樣帶著一支隊伍來加盟四通,成為後來四通迅速擴張的一個重要模式。這種模式,我們稱之為「帶槍投靠」,或者是帶著項目來,或者是帶著隊伍來。這樣形成的隊伍,一個個都是驕兵悍將。要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必須有統一意誌。孫子兵法說:「上下同欲者勝」,這個「欲」,就是統一意誌,就是企業文化。
1984年6月24日,這是個星期天,公司舉行了第一次全體員工的聚餐會,地點在四季青鄉板井村線路板廠的傳達室。我第一次向大家宣示,我們的目標,是要把四通辦成中國的IBM。在公司規模上,當前我們和IBM相距十萬八千裏,但在精神上,我們現在就要提倡IBM那樣的高境界。其具體內涵,就是IBM的三條「行為準則」:
一、必須尊重個人。
二、必須向顧客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
三、必須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現。
我說,尊重個人,就是尊重人才。凡有來者,我們都要待之以??禮、委之以任、施之以惠。關於施之以惠,我說:金錢有誘惑力,但隻有事業才有凝聚力。大家走到一起來,是為了一個共同的事業,也是為了每個人的自我實現,所以四通也是你自己的事業。我把大家看得很高,把自己看得很低。我是在為大家開路、架橋、搭台、鋪墊子。你有多大的本事,我給你搭多大的舞台;你能翻多高的跟鬥,我給你鋪多大的墊子。那時候,沒有人懷疑我說這些話的誠意。因為大家都知道,九月份我就要離開公司,去美國深造了。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若幹年後,當有人強調員工要有「打工意識」的時候,我感嘆,四通文化死了。沒有了靈魂,四通就隻剩下一個軀殼。
向顧客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我向大家傳播了這樣一些現在看來是常識的理念:顧客是上帝,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顧客永遠是對的。我們必須為他們服務,而且要盡善盡美。
關於卓越的解釋,我作了引申和發揮:我們追求卓越,不追求完美。不要對人求全責備,隻要求你在所承擔的事情上做到更好。我還說,用人要學曹操,三教九流、雞鳴狗盜、不忠不孝,不拘一格。英雄不問出處,唯才是用。我的這種人才觀,後來頗受爭議。到四通來的,一個個都是能人,但不見得都是完人。有白道,也有黑道。所以有人說,四通文化是斑馬文化。
我講話之後,每個人都有機會提問,或者表達自己的看法;對於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我都是當場作答。這種「對話會」的形式,後來成為公司的一種製度,每個月要舉行一次。這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新員工進入公司,都要先上一堂公司文化課,後來發展成為到「四通管理學院」培訓。四通上下有一種很特別的稱呼,員工稱我們為「老師」——「萬老師」、「沈老師」、「王老師」……多半因為一個新人初到公司,首先是聽我們講課,自然地以「老師」相稱。我們也很樂意接受這樣的稱謂。
跟當時中關村的其他公司比,四通更多一些書卷氣。記得有一位新加入四通的員工,在培訓後的總結會上說:「我來四通之前,到中關村的許多其他公司考察過,有的還在裡麵短暫歷練過,覺得四通跟他們不一樣。如果說那些公司是一首流行音樂,那麼四通公司就是一組交響樂;如果說那些公司像一本武俠小說,那麼四通公司就是一部古典名著。」
我愛聽這樣的話。哈哈,人嘛,都有弱點,我也不例外。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8 日
葛大爺說: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聰明的腦瓜不長毛。看到老王的近照,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這兩句話。
王安時,絕頂聰明,比我年長十歲,畢業自上海交大,一直在中科院自動化所負責科研器材的供應工作。老王對市場的需求,感覺十分敏銳,天生的生意人。八十年代初,他的幾個主意就救活了廣東一家瀕臨倒閉的半導體廠。這個廠??的許廠長因此被提拔為廣東省電子局長。許局長一直在拉老王南下。因為要離開北京,老王在猶豫。那時候,一位在中科院自動化所同事過的老朋友宋克荒——中共元老宋任窮之子,也是我們清華的校友——推薦老王去陳雲的兒子陳元在西城區辦的華遠公司擔任貿易部經理。老王的一個女兒已經在那裡上班。
在他即將走馬上任的前兩天,我們搶先延攬到了這位商界奇才。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1984年6月20日,老沈和我在科學院物資局辦事,遇到一位熟人,人稱「蔣先生」的杭州美女蔣敏美。當時蔣先生在中科院的發育生物所,和崔銘山一起經營勞動服務公司。因為科學院信息管理係統這個項目,蔣敏美曾被借調到院部物資局做數據標準化工作,因此和我們相熟。聽說我們在辦公司,蔣先生立即舉薦王安時。她的語速很快,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老王的神機妙算。蔣敏美的熱忱催化了我們求才的渴望,決定當晚就去登門拜訪。
王安時家住在北京西城區的一個四合院裡,自己的產業,獨門獨戶,相當安逸。因為天熱,我們就搬了幾把椅子,在院子裡坐下來聊上了。
說起科研體製的弊病,都是科學院同人,聊起來有很多共識:國家勞民傷財,科技人員辛苦努力,搞出來的是樣品、禮品、展品,就是不能成為商品。寫了論文、提了職稱,就都進了倉庫成了廢品。缺少市場這個環節,現有的體製很難有出路。我說,辦四通,就是想走出一條把科研成果市場化的新路。對此,老王深表贊同。
在介紹我們近期打算的時候,我提到兄弟公司(BROTHER)的新一代二十四針打印機M-2024,介紹了它的精巧結構和絕好的性能價格比。這時候,老王就像一頭聞到了獵物氣息的美洲豹,豎起耳朵、腦門發亮、眼睛放光,準備撲上去了。他對商機的把握,絕對精準;對人生道路的選擇,也絕對果斷。他當即表示願意加盟四通;我也當場就封官許願,請他當主管貿易的副總。
這時候,一直在旁聽的王夫人,衝了出來,大嗓門向老王嗆聲:「你已經有負於廣東,難道現在又要失信於華遠?!」
女兒則在一邊嬌聲提醒:「爸……爸……」
老王大聲回應:「我又沒和他們簽賣身契!」
因為王安時加盟四通,蔣敏美也一起入夥。留下來的勞動服務公司,本來我們想用承包的辦法給科學院發育生物所固定上繳利潤。但所裡不領這個情,決定把全班人馬掃地出門。四通便成建製把他們接管過來。記得他們當中有馮和敏,一個做事認真的胖丫頭,後來一直在四通的財務;還有一個小男孩孟海濱,在四通的門市。人小,卻長在輩上,比那些自稱「老賊」的還老資格。
勞動服務公司的經理崔銘山,當時正在外地出差。回到北京,發現大本營已經易幟,老窩被人端了。儘管蔣先生解釋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是有些不高興。他徑直找到了我,在板井村線路板廠的傳達室,一開口,是要求「把公司的章程拿出來讓我看看!」
他讀了章程,看到了新意;和我聊了幾句,感到了誠意。說了一句:「嗯,還行!」
從此,四通得了一員超級戰將。在後來的商戰中,崔銘山立下了赫赫戰功。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5 日
我們很快發現了新的市場目標。一個產品能否在市場上成功,關鍵是看它的性能價格比。英特爾每推出新一代芯片,差不多都是速度快一倍,價格卻不變。性能價格比提高了一倍,使得其他競爭者難以望其項背。
我們找到了這樣的產品:為個人電腦配套的輸出設備,打印機。
當時人們使用的,大部分是愛普生(EPSON)的九針打印機,市場價格大約在3,000元人民幣左右。九針打印機打英文、數字沒有問題,打漢字隻能打單線體,非常難看。要打印漂亮的漢字,能輸出宋體、仿宋體、楷體、黑體等四種基本字體,起碼要二十四針。當時市場上隻有東芝(TOSHIBA)的3070是二十四針打印機,但非常笨重,價格相當昂貴,進口價是1,500美元,市場售價大約要15,000元人民幣。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如果誰能把二十四針打印機的價格降低一半,同時提供更好的打印質量,那麼他一定能在市場上成功。這個目標,四通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我們因此挖到了豐厚的第一桶金。
下麵披露的細節,關係到四通的核心商業機密。
最初的消息,是李雪坎提供的。他在北京市計算技術研究所有一位朋友,也叫小崔,說他們正在試用一種新型的二十四針打印機,是日本兄弟公司(BROTHER)的產品。價格相對便宜,但隻能輸出日文漢字,打中文漢字卻是一團亂碼,他們正在技術攻關,已經半年了,還沒有結果。
我們聞風而動,馬上聯繫去實地觀摩。那時候,人們對商業間諜普遍缺乏警惕。
在小崔的帶領下,雪坎、老沈、任樹德和我一行四人,悄悄地到了北京市計算技術研究所,第一次看到了兄弟公司的新一代產品,型號是M-2024。一改東芝3070的笨重,非常精巧。特別是固定打印頭的兩根金屬滑桿,M-2024把其中的一根換成了齒輪板,不僅節省了材料,而且大大提高了打印精度。
我立即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機會來了!因為我知道,打中文漢字一團亂碼的原因在打印機的驅動程序,而改驅動程序對我們來說,好比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這次考察,還摸到了這台打印機的來歷:經銷商是日本三井物產,他們的駐京辦事處在北京飯店。北京市計算技術研究所的這台樣機,就是他們提供的。我們轉身就直奔北京飯店。
對闖上門來的不速之客,三井物產的一位中國僱員,用眼角打量了我們半天。對我們表述的有關M-2024打印機的問題置若罔聞。大喘了一口氣,開口問了一個很傷我們自尊心的問題:「你們有營業執照嗎?」
我還真帶了營業執照的複印件,複印質量不高,黑乎乎的。我從包裡抽出來,遞給他。他嘴角表示不屑的皺紋鬆弛了,開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我們。
這位三井的中國僱員,叫郗建民。若幹年後,他也投奔了四通。
這場好戲剛開鑼,就有一位重要人物加盟四通。這是一位商界奇才,四通後來在市場上能夠獨領風騷,他居功至偉。他的名字叫王安時。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3 日
四季青答應蓋的小樓還在圖紙上,我們先在線路板廠安家。線路板廠的正式名稱是「四季青無線電元件廠」,地點在海澱板井村,李鄉長的弟弟李文俊是這個廠的廠長。文俊很友好,把工廠的傳達室騰出來讓我們辦公。
所以,要問四通是從哪裡起家的?準確的答案是:海澱板井村四季青無線電元件廠的傳達室。
在公司籌辦期間,劉海平就給我們介紹了一位朋友,中國科協青少年部的張曉衛。她想引進Laser-310,一種功能簡單的學習機,供青少年模擬學習用。科協的青少年部,搞這方麵的推廣,聽起來順理成章。
公司一成立,我們立即著手這個項目。根據張曉衛提供的線索,這種機器的經銷商是香港的港星公司。同港星公司聯繫上以後,他們答應提供兩台樣機。公司成立後的第三天,1984年5月19日,我南下深圳,去取這兩台樣機。當時羅徵啟老師創辦的深圳大學已經是規模恢弘,生氣勃勃。一到深圳,我自然是先去拜老羅這個山頭。
聽說我在辦公司,老羅非常支持。立即把深大電腦中心的陳仲璀叫來,把樣機報關的事交給他去辦。小陳很利索,不到一周,事情辦妥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深圳速度。但是,兩台樣機,陳仲璀扣下了一台。我想,人家幫了忙,留一台也應該。1984年5月26日,我帶著一台Laser-310回到了北京。
回京後,立即找張曉衛。讓我意外的是,科協青少年部是個窮衙門。張曉衛隻是希望我們來推廣這種學習機,他們本身並沒有購買能力。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這件事,給了我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所謂市場,是有購買能力的需求。購買能力和需求,是條件的「與」,而不是條件的「或」。沒有購買能力的需求,或者沒有需求的購買能力,都不可能形成市場。
學習機,對張曉衛來說,她有需求,但沒有購買能力。對其它有購買能力的單位來說,他們沒有這種需求。確實,在當時,這類學習機對國內市場來說,太早了一點。大人都沒學會呢,哪裡會顧及小孩子?
在北京巡視一周,沒有拿到任何訂單。1984年6月11日,我帶著王燕成,直奔二汽。陳清泰在那裏當廠長,樓敘真在那裏當計算中心主任。又是學長、又是親戚,指望他們能幫上點忙。但產品的市場定位不對,天王老子也幫不上忙,所以,依然是空手而返。
1984年6月16日,我從二汽回到北京。一個月了,公司還沒有一分錢收入,但我們還是給每人發了35元的津貼。
那時候,大家提議的項目五花八門,什麼平板喇叭、彩色洗印……鑑於學習機的教訓,我都冷靜地一一否決。
學習機,成為我學習市場學的第一堂課。我不僅理解了構成市場的兩要素,而且明白了:重要的決策不是去做什麼,而是不做什麼。
曾經有人問米開朗基羅:「為什麼你的雕塑這麼美麗」?他回答道:「我隻是把石頭多餘的部分去掉而已。」
正確的決策也很簡單:把不該做的事情去掉,剩下來的,就是你的目標。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1 日
1984年5月16日晚上七點,在四季青鄉政府貴賓室,召開了四通的成立大會。
為什麼是5月16日?這一天恰好是我兒子萬方的生日。選這一天,潛意識裡我把四通當成自己的另一個孩子。另外,老印家原來在北方交大的宿舍是5號樓16號房間。那時候,我常去「516」老印家串門,選這一天,也隱喻我們交情的源遠流長。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老毛發動文革的5.16通知,文革中清查的5.16分子,都同這個日子有關。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就不避忌諱,選了這一天。後來有高人評說:這個日子選得不好。「516」的諧音是「吾要溜」,而且是「五年後要溜」,注定了創辦人要亡命天涯。哈哈,既然冥冥中已有定數,那就一切都處之泰然,不必怨天尤人了。
到會的一共是二十七人。貴賓有兩位:賈春旺,海澱區區委書記;李潤齋,國家科委信息所所長。當時劉菊芬在國家科委工作,老李是菊芬請來的客人。
四季青鄉出席的,是李文元、劉子明、任樹德、張彥忠、李文俊五位老麵孔。
我們這邊出席的,有老印、老沈、海平、龔克,我、我父親萬達邦、李玉,另外還有幾個新麵孔:石政民、石的夫人王笑言、李雪坎和李龍坎兄弟。石政民是菊芬介紹來的,當時在氣象局工作,隻記得他後來的一大貢獻是把段永基引薦給四通。李雪坎是我在科學院計算中心的同事,李龍坎是哥哥,在科學院109廠上班,是1976年悼周運動中的天安門英雄,他們的妹妹叫李雪林,是李玉在工廠時候的同事,父親在國防科工委,母親在四機部管電子器件,他們一家都和我們很熟。後來四通之所以能挖到第一桶金,最初就是雪坎提供的信息。當然,這是後話了。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會上,首先有領導和貴賓講話,然後討論公司的章程,宣布了幹部的任命。李鄉長透露,已經決定為我們蓋一座小樓,還拿出設計圖紙讓大家傳閱。會場上一片喜氣洋洋、歡聲笑語。
當時與會的,還有一位《中國日報》的攝影記者,叫康曉敏,是李玉的中學同學。她們多年沒有聯繫了,就在成立大會前一天,在燕京飯店門口偶然遇到了。李玉熱情邀請她第二天來助陣。那天晚上,消耗了她不少膠卷,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
那天下午五點,我們就從東總布出發了。臨出門時,見到嶽母馮蘭瑞。李玉要母親支持我們辦公司,希望她給我們當顧問。沒想到老太太一口答應,還說可以把於光遠拉進來,隨即撥通了於光遠的電話。我接過話筒。請他給我們當名譽董事長。他非常痛快地答應了。
這實在讓我有點意外,因為嶽父母一直希望我專心搞技術,不贊成我心有旁騖。我以前說過一件往事:還在我跟陳三智學藝的時候,羅徵啟老師曾經把我推薦給清華的老校長蔣南翔。那是八十年代初,蔣校長復出後到國家科委工作。老羅本來是清華的第一筆桿,他介紹我時竟說我的文章寫得比他還好。蔣校長聽了眼睛一亮,幾乎當場就封官許願。但那時候嶽父母堅決反對,理由是秘書這樣的工作是搞不了技術的人才去做的,希望我專心搞業務。
如果我那時候去當了蔣校長的秘書,就可能會是當今政壇上秘書幫的一員。但按我的個性,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嶽母如此支持我們辦企業,可能同她對經濟改革的許多看法有關。她和於光遠都一直在研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經濟,深感國企的沒有活力,希望看到新生的民營經濟的崛起。
在那個年代,難得他們有如此的遠見卓識。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1 月 28 日
左起:劉子明、沈國鈞、印甫盛。
緊鑼密鼓,我為籌辦公司忙碌起來了。名不正則言不順,首先是公司名稱。那時候公司取名字,一般是合作的兩個單位一邊取一個字,例如科海,例如海華。
老印說,我們和四季青合作,要有一個「四」字。這個提議大家同意。但「四」什麽呢?我說:叫「四通」吧!我解釋說:「四通」的諧音在英文裏是「STONE」。STONE可以是普通的石頭,也可以是寶石。小平同誌不是要「摸著石頭過河」嗎?我們就是讓他可以摸到的石頭。科技人員辦公司,要投石問路。我們就是那塊問路石。不成功,我們是鋪路石、奠基石;成功了,我們就是裏程碑。裏程碑是MILESTONE,也是STONE。大家都說好。
至於有人說四通是「上通官、下通匪;外通洋、內通土」,則是後來的歪批和調侃了。
再就是資金。四季青說他們可以提供十萬元人民幣,是投資還是借款,並沒有說清楚。幾個月後,看到我們賺到錢了,四季青就把這筆錢收回去了。從這樣的結果推論,這是借款。當時我們商量了一下,沒敢借十萬元,說先拿兩萬元吧。哈哈,我們也就是兩萬元的膽。我們的想法是,如果兩萬元幹不起來,十萬元也是白搭。如果幹起來了,十萬元就沒有必要。反正,我們當時心理上可承受的風險,也就是兩萬元。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這件事,我們再次讓四季青刮目相看。他們第一次見到多給錢還不要的。我想,我們向對方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我們是認真的、謹慎的、負責任的。起碼,不會亂來。
然後是人事安排。當時,真正豁出來上陣幹的,是劉海平和沈國鈞,其他誰也沒打算放棄自己的公職完全投入,包括我自己。海平是始作俑者,老沈是逼上梁山。但他們誰領頭都會擺不平。結果,老印提議我當總經理,劉和沈並列副總經理。老印對我非常信任,認為我當就等於他當。老印推我當,海平不會有異議;至於老沈,則是求之不得。所以,當時我出任總經理,也算是「眾望所歸」。四季青是出資方,請李文元當董事長,也是應有之義。我方則由劉菊芬當副董事長。會計請我父親萬老當,出納由四季青派,劉子明推薦了李建莉,一個相當穩重、敬業的女青年。
1984年3月26日,這是個星期天。我在家裏忙了一整天,整理和四季青的談判紀要,起草公司的章程,填寫申報營業執照的申請書。當時既沒有四通打字機,也沒有復印機,要一筆一畫,用印蘭紙,一式複寫三份。從1984年3月7日在老印家第一次議論辦公司,到3月27日星期一遞出辦公司的申請,整整二十天,在那個年代,難得的高效率。
但當時的政府部門,絕對的低效率。申請遞出以後,一直沒有對口的部門接手。好比一個孩子要出生,到底算農村戶口還是城市戶口,兩邊爭論不休。就這樣拖了一個月,還沒有定論。
後來凡是同政府部門打交道,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搞不清我們這樣的怪胎該由誰來管,不對口,就沒人肯負責任。
催問四季青,四季青也說不清楚。他們於是讓我去直接麵對。我上門去找海澱區的工商、稅務、銀行、交警、環保、衛生……,反正是過五關斬六將,最後又安排了三堂會審,才歸口到社隊企業科,算是受理了我們的申請。
又等了半個月,1984年5月12日,我拿到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上的正式名稱是「北京四通新興產業開發公司」。
當我把營業執照拿給大家看時,老印說:「謔,還真辦下來了。」
by 萬潤南
劉英武,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在IBM美國本土任職最高的華人。他1969年進入IBM沃爾森研究中心,後來受命掌管IBM多個IT係統的整合。上世紀80年代,在辦公係統領域,劉英武領導的IT部門,和王安電腦形成了尖峰對決。當時有一種說法:「全球IT辦公係統掌握在兩個中國人手裡」。
我曾有機會一睹劉英武的風采,當麵聆聽他的演講。
1984年2月22日到24日,劉英武帶領一大批IBM各部門的精英,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華裔,來到中國,在北京舉辦了三天講座:「中國高級行政領導人員計算機應用研討會」。講座的對像是國務院三十三個部的部長、北京和上海兩市的市長,同時邀請了薄一波、李昌等五位特邀代表。嶽父大人需要一名技術助理,於是我就去充數。
這是我參加過的最豪華的研討會。與會人員住在釣魚台國賓館,講課在人民大會堂,演習和討論在機電部計算中心,幾乎是人手一台IBM-5550。他們從全世界往那裡調集了價值三百萬美元的IBM設備。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研討會上,他們係統介紹了IBM在各個領域的產品和高新技術,這部分基本上是科普加廣告。讓我耳目一新的,是劉英武介紹IBM的組織、管理和公司文化。
劉英武說:在他擔任IBM最高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期間,深刻體會到IBM對人才的重視。最高管理委員會所召開的會議,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談人或和人相關的事。「人是最重要的」,這是IBM最重要的管理理念。
他還講了IBM決策進入PC領域時的一個花絮:做不做PC?第一批做多少台?大家爭論不休。這時候,總裁小沃爾森去了一趟廁所,回來後便宣布:IBM進入PC領域,第一批造20萬台。麵對大家的疑問,他說:「我們全球有40萬員工,如果一台也賣不出去,每兩個員工發一台,所以是20萬台。」
如果你要作什麼重大決策,卻又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就去上廁所。放空以後,定然會找到答案。不信?你可以找機會試試。據說林彪在作重大決定時,先是蒙頭大睡,一覺醒來,便決心已定。我想這差不多是同樣的道理。
劉英武推薦了一本介紹IBM公司文化的小書,為這次研討會專門譯成了中文,與會者人手一冊。作者是IBM的老總裁托馬斯?沃爾森。這本小書,後來成為我創辦四通的《葵花寶典》。老沃爾森規定的三條「行為準則」,我至今都銘記在心:
一、尊重個人。
二、向顧客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
三、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現。
1980年的日本之行,讓我見識了現代企業的硬件;1984年2月IBM的研討會,讓我學習了現代企業的軟件。1984年,當我開始籌辦公司的時候,特別是聽了陳春先和老檀的經驗之談,我已經意識到,構建和倡導一種全新的企業文化,對一個公司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平時,我和老印、老沈聊天的時候,少不了談到這些感悟的點點滴滴。也許,正是這點點滴滴,才讓他們對我有信心。我當時的想法是,雖說是「客串」,也要串得有模有樣;雖說是「玩票」,也要玩出點心跳。這樣,才對得起朋友的信任。
萬潤南 | 2020 年 11 月 27 日 at 17:41 | Tags: 四通故事, 潤南文苑, 萬潤南 | Categories: 專文, 潤南文苑 | URL: https://sinoeurovoices.com/?p=2839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大家都公認:陳春先是中關村科技人員辦企業的第一人。
轉換繁體
大家都公認:陳春先是中關村科技人員辦企業的第一人。碩大的頭顱,蓬亂的稀髪,矮胖的身軀,斜揹著書包,捲起的褲腳管一邊高、一邊低,濃重的四川鄉音,這就是陳春先。
在中關村的大院裏,偶遇一對夫婦,女的在替丈夫整理脖領,一邊整理一邊抱怨:「看你,都快成陳春先了。」
不修邊幅的陳春先,卻有大聰明,他五十年代留蘇,是莫斯科大學核物理專業的高材生。1974年,他的課題組研製出我國首台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託卡馬克六號。1978年是他人生最輝煌的一年。他和陳景潤、何祚庥、郝柏林四人,被中科院破格提拔為正研究員。託卡馬克六號榮獲當年科學大會的一等獎。後來他兩次訪美,參觀了波士頓128號公路和矽穀,感受到新技術的擴散在經濟發展中的活力和意義,對科技人員辦企業有了全新的概念。
推薦新聞
【香江寄語】:黑澤明和烏蘇裏江的原野
【香江寄語】:黑澤明和烏蘇裏江的原野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北京觀察】:北京冬日的艷陽天
【北京觀察】:北京冬日的艷陽天
2020 年 11 月 25 日
1980年,有兩件事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一是他和學部委員(相當於現在的院士)的增補擦肩而過;二是他在合肥籌建的託卡馬克八號被叫停。
同年年底,陳春先創辦「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開中關村科技人員辦企業的先河。
我和李玉跟他們一家都很熟。他夫人畢慰萱,是我中科院計算中心的同事。他們的孩子科科和小貓,跟我的兒子萬方差不多大,小時候常玩在一起。畢慰萱的妹妹畢克茜,當時在美國佛羅裏達大學學習,正在幫我聯繫在美國的學校和導師。畢家姐妹的母親黃紹湘,和李玉的父親李昌是清華同學,社科院研究美國史的專家。我著手辦企業的時候,首先就想到,要向陳春先請教。
約了時間,我去登門拜訪。他們原來住物理所的簡易宿舍,雅號「雞窩」,家裏亂,情有可原。現在搬進新樓了,還是同樣的亂,像是把「雞窩」又搬了過來。他們都知道我即將要去美國進修,以為我要請教這方麵的事情。我也沒有說自己在客串辦公司,隻是關心地問了他的近況,然後,提了一個問題:
「你辦了這麽多年的公司,感到最困難的是什麽?」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他沉吟了一下,然後回答:「最困難的是原來的約束條件沒有了,而新的約束條件又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很難凝聚人才」。他還說:物資刺激能有一些效果,但也有相當的負麵作用。
前些天我剛請教過一位美國回來的朋友,更準確地說,是李玉姐姐樓敘真的朋友——檀中維,曾在UCLA攻讀MBA,那時候他剛學成回國。聽說我在籌辦公司,他和大姐專程來東總布,幫我出主意。他提出了十條忠告,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條:
一、要有一個宗旨,否則便會是一群烏合之眾;
二、慎選你的Partner(合夥人);
三、要利用經濟槓槓,但要注意「錢」這個東西有兩麵性,不要讓它腐蝕了你的事業。
陳春先的經驗之談,和老檀的說法幾乎不謀而合。我陷入了沉思:如何確立公司的宗旨?如何建立新的約束條件?如何善用經濟槓桿?如何使公司有凝聚力?
我想到了IBM的企業文化。一個月前,我剛參加了一次大型講座。這次講座對我後來辦四通影響至深。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1 月 22 日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轉換繁體
四季青鄉,天子腳下、京西明珠。轄區包括香山、玉泉山、頤和園、八大處等中國頂級的風水寶地。1984年3月20日晚上7點,由賈春旺做媒,我們和四季青鄉的合作對像初次見麵,地點在海澱區委228會議室。
四季青方麵領軍的是鄉長李文元,他們的陣容相當整齊:有工業公司的劉子明、農工商公司的任樹德、鄉秘書張彥忠,還有一位四季青印刷電路板廠的廠長李文俊,他是鄉長李文元的弟弟。
四季青方麵指派劉子明和我們談。
相比之下,我們這方麵相對單薄些:隻有印甫盛、沈國鈞、我和我父親萬老。不記得那天為什麽劉海平沒來。我父親是退休的會計師,那天是請他去做我們的財務顧問。
推薦新聞
【香江寄語】:黑澤明和烏蘇裏江的原野
【香江寄語】:黑澤明和烏蘇裏江的原野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北京觀察】:北京冬日的艷陽天
【北京觀察】:北京冬日的艷陽天
2020 年 11 月 25 日
賈春旺給雙方作了簡單的介紹,然後是李鄉長介紹了四季青的情況。外賓來中國參觀農村,四季青鄉是一個窗口。經常接待外賓的李鄉長,氣度不凡,口才十分了得,既自然流暢、又生動樸實。說起自己的鄉辦企業,歷歷如數家珍,還熱情地邀請我們安排時間到鄉裏去實地參觀。
這次會麵,定下了合作的大框架:四季青方麵負責提供房、地和資金,我們負責技術和管理。賈春旺說:你們具體談好以後,請李鄉長寫個報告上來,區裏來批。
第二天晚上,立刻在吳本尋家聚會,向海平等人傳達了我們和四季青鄉會談的情況。記得那個晚上,海平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來了他手下的兩員大將:龔克和王燕成。龔克是你見一麵就會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短髮、帶一付眼鏡、利索幹練。王燕成則顯得老成,老成得過了點,顯得有些木訥。
那個週末,老印、老沈、劉菊芬、吳本尋、王曉霞、劉海平、龔克、王燕成和我,一大群人,騎著自行車,浩浩蕩蕩來到四季青。事先,老沈特別強調要準時,結果,我們比約定的時間提前了三分鍾。站在門口接待我們的劉子明,看了一下手錶,讚了一句:「你們這些人,確實不一樣!」後來我們一起聊天時,他說:第一次見你們如此守時,我就對你們有了信心。
我們換乘了他們準備的麵包車,參觀了四季青的服裝廠、元件廠、包裝廠、玻璃鋼廠、塗料廠、鍋爐廠。李鄉長親自給我們介紹情況,中午在鄉政府招待了我們一頓豐盛的午餐。老印還有點抹不開。其實,他們隻是例行公事:按照接待外賓規格接待了一次內賓,不,接待了一次未來的合作者。
因為其他人白天都要上班,隻有我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我把「脫產學外語」換成了「脫產辦公司」。白天我泡在四季青,晚上則去老印家。許多具體合作的細節,四季青方麵指派劉子明和我們談。所以,我白天和老劉討論,晚上再回來商量。公司的名稱、結構、章程,都慢慢地明晰起來了。
老劉相當精明強幹,從他那裏,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那時候,我還到處拜師學藝,從IBM,到海歸的MBA;從中關村第一人陳春先,到一條街上的科海、京海,我都請教過他們。那時候我還年輕,學習能力超強。努力想讓自己做到:幹什麽,學什麽;學什麽,像什麽。在下文裏,我會講到學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1 月 20 日
在 專文, 潤南文苑
那個年代,中國沒有公司法。私人辦企業,幾乎是天方夜譚。辦公司從哪裏著手?這是個問題。當時,無非是兩種模式:一是從天上掉下來;二是從地裏長出來。去找一個有名氣的大單位掛靠,這是從天上掉下來。老沈比較傾向這種模式。
印甫盛主張從地裏長出來,建議找一塊地盤,從頭開始,靠自己幹起來。我贊成老印,覺得這樣踏實。
其實,在這次東總布聚會之前的三天,1984年3月9日,我就和老印找過當時在海澱區當區委書記的校友賈春旺。
推薦新聞
【香江寄語】:黑澤明和烏蘇裏江的原野
【香江寄語】:黑澤明和烏蘇裏江的原野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北京觀察】:北京冬日的艷陽天
【北京觀察】:北京冬日的艷陽天
2020 年 11 月 25 日
那時候的賈春旺,還沒有後來當大官的富態,細細的瘦條個兒,一臉的舊社會,為人非常低調。劉菊芬一個電話,就把他召來了。他騎著一輛破自行車,趕到魏公村老印家裏,和我們促膝而談。首先,他對我們辦公司的想法表示支持。但那時候辦事情,什麽都強調組織對組織,這樣才名正言順。例如當時的科海公司,是科學院和海澱區聯合辦的,所以叫科海。後來倪振偉的海華,是海澱區和清華聯合辦的,所以叫海華。而我們隻是幾個個人,如何和組織掛上鉤,頗費思量。他懇切地說,這事他要再想想辦法。
那時候的賈春旺,還沒有後來當大官的富態,細細的瘦條個兒,一臉的舊社會,為人非常低調。
1984年3月14日,五天以後,賈春旺想到辦法了。他專程騎自行車橫跨大半個北京城,到東總布來找我麵商方案。雖然賈春旺和我是初識,但他和李玉的姐姐樓敘真、姐夫陳清泰,可是多年的鐵桿老朋友。賈和陳曾同時在校團委工作,兩人同住一個宿舍。
賈的方案是他出麵找四季青鄉或東昇鄉,讓我們和鄉裏合作。我一聽就理解了他的苦心。實際上是他以自己作為區領導的名義擔保了我們這些個人,讓我們和區管轄的鄉來合作,避開了我們不是一級組織的難題。
我立即表示贊成。我把賈的建議轉告印甫盛和沈國鈞,他們也沒有異議。
又過了五天,1984年3月19日,賈春旺電話通知我們,明天晚上七點,和四季青鄉方麵會談。
這件事從啟動到塵埃落定,總共十天時間。在那個年代,絕對的高效率。賈春旺的樸實、勤政、誠懇和聰明,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他在仕途上芝麻開花節節高,離不開他始終如一的低調。
那時候,他拚命地工作。記得有一次他感慨地對我說:「現在我最想做的,是找一個地方,一個人靜靜地坐下來,喝一杯酸奶。」
若幹年後,有人畫了一幅關係圖,編派他是賈庭三的兒子,編派我是萬裏的兒子,都純屬無稽之談。就說「春旺」這個名字,一聽就是北京郊區農村的孩子。大家還記得文革年代,北京大興縣大白樓出了個「小車不倒隻管推」的王國福吧?我們的春旺同學就出生在那旮瘩附近。
賈同學也是從一輛破自行車開始,「小車不倒隻管推」,一直推到最高檢察長,不容易啊。
萬潤南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在那個年代搞行政管理係統的計算機信息化,有兩大難點:一是沒有大型軟件工程的領軍人物;二是行政管理機關麵對信息化的要求完全不適應。前者可以通過引進陳三智來解決,後者的適應則需要一個過程。問題是,老陳對這個過程缺乏思想準備。
我們這邊厲兵秣馬,練兵練得熱火朝天,那邊卻遲遲提不出係統要求。文山會海、長官意誌、朝令夕改,相關部門無法提供規範的數據信息。老陳感到陷入了一片泥潭,心情鬱悶,臉色由晴轉陰。
老陳很得意自己帶出來的這批子弟兵。論年齡、論武藝,我是大師兄。老陳對我非常信任,說話總是很客氣。隻要他提出要求,我都會立馬去做,出活又快又好,甚至比他預想的還好。但項目遲遲不能正式啟動,老陳臉色陰了,脾氣大了,和我們的話也少了。
【四通故事】:第二章 緊鑼密鼓(08)賈春旺
2020 年 11 月 20 日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四通故事】:第二章 緊鑼密鼓(07)劉海平
2020 年 11 月 20 日
有一次,楊立中上前問老陳一個程序方麵的問題。老陳嗬斥道:「連這樣簡單的問題都要問?!」在另外一個場合,小楊正在問我問題,老陳看到了,又責備他:「有問題為什麼不來問我?!」
老陳背影消失以後,楊立中顯出軍人子弟本色,張口就是國罵:「TMD,問也不是,不問也不是,莫名其妙!」
其實不是莫名其妙,老陳已萌生退意,已三次向計算中心領導提出辭呈了。院一級的重點項目,海外請回來的專家,要半途而廢了,那是何等的大事!前兩次所領導盡力把他挽留了下來。這一次態度堅決,看來是留不住了。
老沈是這個項目的總召。所領導首先和老沈緊急商量對策。老沈一言九鼎:「實在留不住,就讓小萬上。」
當年的萬潤南。
所領導立即把這個項目組所有的人,除了陳三智夫婦和我,召集到會議室,做民意調查。大家幾乎異口同聲:「小萬能行!」
所領導又緊急召見我。我剛到門口,他們正從會議室出來。楊立中迎麵給我肚子上來了一拳,嘿嘿了一聲。這時候,我還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狀況。
現在我麵對兩個人:計算中心的書記老劉、中科院計劃局的老沈。老沈簡述了發生的情況和大家的意見。老劉隻問了一個問題:「小萬,你行嗎?」
幾乎沒有經過什麼思考,我說:「我行。」
以前聽別人講故事,常有這樣的情節:一個名角,唱一場大戲,臨演出卻出了意外,或者是因為生病,或者是因為拿搪,眼看要砸場了。這時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廝,不,一個撿兔子的,說自己可以救場,不,是一位伯樂,說可以讓這小子上場試試。這樣的幸運,落到我頭上了。
這個伯樂,就是老沈。
至今我都懷著感恩的心,對老沈、也對老陳。老陳是我在計算機軟件工程方麵的啟蒙老師,我這一身本事,都是老陳手把手教的。很遺憾,老陳因為水土不服,提前退了場。更遺憾的是,我在這個領域隻完成了這一次輝煌,因為不得已的原因,實在是不得已,兩年後我也轉了場。當然,這是後話了。
萬潤南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從日本回來以後,陳三智帶隊的課題組又招收了十餘人。其中有程序員,也有數據錄入員。一個個年輕、精幹、陽光燦爛。先入山門為大,我們這些先入室的弟子,自然成了他們的老師。我當時負責講三門課:COBOL語言、磁盤文件設計、第三門,先賣個關子,後麵再說,你們絕對想不到。
我從小就會給小朋友講課,初到中科院計算中心,就「蠍虎子掀門簾兒,露了一小手」。當時有一門時髦的課程,美國格裏斯編著的《數字計算機的編譯程序構造》。那個年代搞計算機的都要學。大家請了北大一位老師,在計算所開講,我也跟著去聽。這是一門非常經典、也很抽象的課。編譯程序是把用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編譯成機器語言,格裏斯用波蘭表達式來描述這一編譯過程,理解它需要一定的數理邏輯基礎。一般人都聽得一頭霧水。聽課回來,研究室裡的前輩們七嘴八舌地爭論,我靜靜地聽,從中又學了不少東西。大家都靜下來了,我小聲地請教他們:
「你們看,是不是這樣的意思……」
推薦新聞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墨爾本夜話】:澳洲的14條「罪狀」違反國際法律嗎?
我把老師的講課、大家不同的解讀、我的理解,組合起來,融會貫通,深入淺出地表述了一番,把大家驚得目瞪口呆。我們的頭兒,一位叫夏陽的大姐,說:「還不如讓小萬來給我們講呢!」後來她真的把我介紹給幾個上門求師的單位,派我去給他們講這門課。我的講授,相當受好評。當時我的月工資是五十六元,而我講課的額外收入就有七十元。
COBOL語言將是科學院信息管理係統的主打語言,所以安排了較多的課時。學得最好的是楊立中和小宋。楊是軍隊幹部子弟,平時不大瞧得起誰。黑而胖,腆著小將軍肚,拿著打印結果,搖擺著向我走來:「小萬,照你說的改了,為什麼每次打印結果不一樣?」我正在給其他同學看程序,當時我頭都沒有抬,回了他一句:「緩衝區你沒清零。」他「啊」了一聲,嘆了一句:「真厲害!」因為老沈叫我小萬,所以身邊的人,沒大沒小,都叫我小萬。其「流毒」一直延續到四通。
日立的L-330到了,隨機附有三十多本資料、使用手冊、調試程序信息表……,全是日文。可以做翻譯的隻有小楊,她絕對忙不過來。調試程序步步離不開這些手冊。老陳發現我連猜帶蒙能看懂一點,問我怎麼看的。我說,跟一位奇人學過一星半點。
這位奇人來自天津,叫孫國欽。孫老師發明了一種速成的科技日語閱讀辦法,曾在科學院的懷柔學校開過班,我也趕上了一期。按他的說法,科技日語的文字,三分天下:三分之一漢字;三分之一片假名;三分之一平假名。漢字不用學,片假名用來拚外來語,一般是英文的專業詞彙,能讀出來,就知道是什麼。學了五十音圖,你就可以把這兩部分猜個八九不離十。而餘下的三分之一平假名,大部分是語法詞。例如主格是は,賓格是を,所有格是の。肯定是です,否定是ない。狀語複雜些,記住七個主要的:と、へ、て、から、まで、に、より,他們的讀音很好記:「偷海帶,扛了麻袋你有理。」
講到日語動詞的五段變位,孫老師平時上課都戴著一頂帽子,這時候突然摘了下來,拍著自己碩大的光頭,按照啪、啪、啪的節奏,大聲說:「禿、禿、原、來、禿」。大家哄堂大笑,在笑聲中記住了五段變位:禿是去詞尾,原是用原型,來是加れ。
是速成科技日語閱讀。
這些說法,懂日語的朋友肯定要氣歪鼻子。但它確實管用,當時解決了我們的實際問題。時隔三十年了,這些細節還歷歷在目。孫老師,確實不是凡人。
所以我開講的第三門課,就是速成科技日語閱讀。
萬潤南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2)陳三智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加入陳三智領導的團隊,我們在業務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一下子縮短了和世界的差距。可見引進人才的確是趕超世界的捷徑。有一則新聞,說中組部最近要實施引進海外人才的「千人計劃」,應該是這一思路的延續。從當年引進四人,到現在要引進千人。在這一方麵,共產黨確實是與時俱進了。
陳三智向我們傳授了軟件工程的概念。原來我們搞軟件都是個人編程,可以編得極其精巧,就像在一粒大米上刻一首唐詩,但外人很難看懂,還必須藉助放大鏡。軟件工程是團隊合作,要標準化、模塊化。他教我們畫流程框圖、寫流程說明。而使用的計算機語言,是彙編。彙編語言是介於計算機高級語言和機器指令之間的語言。當時流行的高級語言主要有三種:ALGOL60、FORTRAN和COBOL。我讚歎ALGOL60語言嵌套結構的邏輯層次分明,欣賞FORTRAN語言的模塊清晰,喜歡COBOL語言處理文檔的方便直觀。在老陳日本武士道大鬆博文式的高強度訓練下,嘿嘿,當年的小萬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武林中算得上是一條好漢。
那時候搞一個信息管理軟件係統,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軟件工具,非常麻煩。舉例來說,做加減乘除的運算器,都要自己用彙編語言來寫。當然,這一切都是在老陳帶回來的小型計算機係統上模擬練兵。
推薦新聞
正式的硬件係統,老陳選用了他熟門熟路的日立公司的機器,型號是L-330。為此,我們去了一趟日本。第一次出國,那種興奮、那種期待、那種震撼,可想而知。出國前,每人發了三百元製裝費,第一次穿西裝,第一次結領帶,第一次……
1980年冬,我們一行九人:師父、師娘、四名弟子,老沈、小鄔及科學院外事局的一位女士,一起到了日本。下榻大磯王子飯店,上課在日立公司的神奈川工廠。早餐自理,午餐吃日立公司提供的精緻盒飯,晚餐包在一家開在伊藤博文故居的中華料理。坐東京的地鐵,看新宿的高樓,感受新幹線的速度。特別是秋葉原鋪天蓋地的電器,讓我們真切體會到了什麼叫「共產主義社會的物質極大豐富」。
我們下榻大磯王子飯店。
我不打算寫遊記,隻想說後來對我辦四通影響至深的兩件事。
一是什麼叫現代化的大企業。四年後我開始辦四通,我相信我比同時代的許多人更理解,一個現代企業應該是什麼樣的。在我的視野裡,有一幅鮮活的圖景:日立神奈川工廠。整齊的生產線、合理的流程、嚴格的質檢、半軍事化的管理。工人從一處到另一處,要按規定的路線,要用標準的姿勢:端起胳膊,碎步小跑。牆上貼著八大員的分工、責職和賞罰。今天可以從郭台銘在深圳的工廠裡看到這一切。而我,三十年前在日本看到了。
二是什麼叫新型的勞資關係。我們在日本的培訓雖然隻有一個月,還碰巧趕上了日立公司的一次工人罷工,他們叫「春鬥」。罷工四個小時,從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四點。原因是行業工會和資方關於加薪的比例談判破裂。十二點一到,原來燈火通明的車間一片死寂,工人在工會幹部的指揮下安靜地撤離工廠,秩序井然。我們則繼續上課。
讓我們訝異的是,四點一到,所有的工人重新回到車間,又是一片燈火通明。加班!把罷工的損失補回來!
在場的日本朋友解釋了原因:罷工,是行業工會決定的。日立神奈川工廠參加了行業工會,所以要和大家一起行動,罷工是必須的。雖然工人的加薪幅度沒有達到行業工會的要求,但日立的工薪要比同業高出許多,大家已經滿意了。
所以,要付較高的薪水,善待自己的員工,他們會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
分享:
相關文章
-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萬潤南
- 紀念彭明烈士/賈闊
- 天高任鳥飛/付強
- 美國精準打擊 中國人苦難的秘密 人民真的很無辜嗎?/張傑
-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萬潤南
作 者 :萬潤南
出 處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0年11月18日17:2
萬潤南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2)陳三智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院一級的重點項目,無論從哪個角度講,是一台大戲。這台戲的主角,也就是這個項目的領頭人,必須是高級研究人員。科學院把研究人員分成三個等級:高級、中級和初級。高級研究人員的職稱是研究員、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中級研究人員的職稱是助理研究員和工程師;初級研究人員的職稱是實習研究員。他們在科研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點兔子的、打兔子的和撿兔子的。
這應當是典出《史記》的《蕭相國世家》,劉邦打下江山後分封行賞,論功勞以蕭何為第一。這下引起了其他功臣不滿,認為蕭何沒有在第一線打仗,為何封賞反而在眾人之上?劉邦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發蹤指示者人也」。意謂蕭何「點兔子」是人的功勞,而你們「打兔子」不過是狗的功勞。
我當時的職稱是最低一等的實習研究員,連「功狗」的資格都沒有,是撿兔子的。
當時計算中心有高級職稱的不乏其人,但多是計算數學方麵的。要找一個有經驗的信息管理係統的總設計師,放眼整個科學院,也找不到一個。因為當時計算機的應用,主要用於數據計算,而用於信息管理係統,還是破天荒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沒有經歷過,又哪裡來有經驗的領頭人?但科學院有大手筆:從海外引進。
為了這個項目,科學院從海外引進了一位專家,這個人是陳三智。
為了這個項目,科學院從海外引進了一位專家,這個人是陳三智(左)。
這是中科院在文革後第一批從海外引進人才。一共引進了四位,陳三智是其中之一。他們的待遇相當優厚。初來時安排他們住在友誼賓館。後來在黃莊蓋了一棟非常高級的四層小樓,安排如嚴濟慈這樣的老科學家入住,他們四人都分得了一套。
陳三智是從台灣到日本讀大學,念的是日本名校之一的慶應義塾大學,它與早稻田大學並稱為「日本私學雙雄」。畢業後在著名的日立公司(HITACHI)任職,EDP(電子數據處理)工程師。
他回國時不僅帶了夫人小楊,還帶了一套小型計算機係統,用於培訓和模擬。他特別聲明,這台計算機的操作係統(OS),是他們自己開發的,命名為OSC-Y001(陳楊一號)。硬件加軟件,他開了個價:四十萬人民幣,科學院照付不誤。
當時科學院計算中心有兩台計算機。一台大型機,013,科學院計算所自己研製的,後來在四通嶄露頭角的李玉琢就在這個機組。我當時在另外一個機組——國產的中型機TQ-16。平心而論,這兩台計算機完全不適合做信息管理係統。不說別的,光說數據輸入方式,當時還是原始的穿孔紙帶光電輸入,數據的存儲、修改極其麻煩。陳三智帶回來的機器麻雀雖小,卻可以用卡式磁帶輸入、輸出,其方便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看來陳三智對當時國內的情況有一些了解,因此是有備而來。
陳三智到科學院計算中心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招兵買馬。老沈和計算中心黨委全力配合。推薦、麵試……。幾個回合下來,陳三智選定了四名。兩名搞硬件:馬青和崔鐵男;兩名搞軟件:童粹中和我。
馬青和小崔相對年輕,文革期間畢業的大學生。馬青敦厚,小崔機靈。都是帥哥,一個有塊兒,一個有條兒。小童和我同年,因為身體不好,比我晚上兩年學,所以是1966年文革前的老高三,其父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畢竟家學淵源,小童的治學態度相當嚴謹。
從此,開始了我們的學藝生涯,這是我們陽光燦爛的一段日子。
分享:
相關文章
-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萬潤南
- 紀念彭明烈士/賈闊
- 天高任鳥飛/付強
- 美國精準打擊 中國人苦難的秘密 人民真的很無辜嗎?/張傑
-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萬潤南
作 者 :萬潤南
出 處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0年11月16日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