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香茗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菩提,一土一如來. 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
正文

國語、國文、國學的教育是國本,不可動搖。

(2009-07-14 20:52:23) 下一個
國語、國文、國學的教育是國本,不可動搖。

中國大陸地區的各層次教育中,忽視母語的教育,忽視本土曆史文化ABC的教育,把英語、西方文化教育看得比母語、本土文化的教育更為重要,完全是不應該的!

看一看法國及歐洲一些國家,他們嚴格限製大眾媒體把英語節目或所謂美國大片肆無忌憚地播放,他們是有限製的。法國知識界不斷批評、指導法國的傳媒與文化界,法國政府也十分自覺地捍衛法蘭西語言的純潔性與法蘭西文化的尊嚴。相反,我們都失職了!我不是反對學習西方,相反,我是積極主張擁抱西方文明的。但我認為,這一定得有一個界限,即中國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博士生),憲法與法律允許的中國教育,一定以母語與本土文化為主導和主要內容。我們現在講自主創新,講建立自主創新型國家,首先振興的應是中國自己的文化傳統。中國人靠什麽走向世界?中國人的精神文化中當然包含著幾千年來與外來文化的融合,中國文化當然是變動著的文化。但中國之為中國,中國文化之為中國文化,一定有自己內在性的東西,有主導性與主體性的常道。這是不可動搖的。因此,我反對所謂“雙語教學”的提法,甚至有的大學提倡“全英語教學”,那是應當禁止的,是違法的。在大學裏,適度有點漢英雙語教學是可以的,但大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盲目提倡全英語教學,卻值得警惕,如同美國所謂大片在我國電影市場橫行無忌一樣,長此下去,我國會喪失民族文化與教育的主體性,變成美國或西方的文化與教育的殖民地。

這種不健康教育的結果,很容易使我們的下一代,鬧出邯鄲學步的笑話。對於西方文明一知半解,對於自己的文明半解一知。 既不知道什麽是國語、國文、國學, 又質疑hotdog為什麽叫hotdog。

這種咬文嚼字的現象,是對教育的大挑戰。

某欽差奉旨來某縣巡視,縣官登門參見。
欽差問:“貴縣風土如何?”
縣官答:“本縣托大人的福。並無大風,亦無塵土。”
欽差又問:“紳糧怎樣?”
縣官道:“下官身量能穿三尺六。”
欽差再問:“百姓如何?”
縣官緊答:“白杏兩棵,都種在後院,別處紅杏倒有不少。”
欽差又氣又急,拍案喝道:“我問的是黎蔗!”
縣官嚇得一哆嗦,忙說:“梨樹比白杏多,隻是今年結果不多。”
欽差火冒三丈,厲聲喝道:“我哪是問你杏和梨,我是問你的小民!”
縣官趕緊跪下磕頭:“卑職小名叫狗兒。”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