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出汗包括顯性出汗與非顯性出汗。顯性出汗是指氣溫超過30攝氏度,人體開始通過汗液的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體溫下降。在大量喝水的前提下,人一天最多能出12升的汗液。
另外,在空氣濕度大的時候,人由於汗液揮發減少,身體內的熱散發不出去,就會感覺特別憋悶。而在30攝氏度以下,表麵看不到汗珠,但是體表一直有汗液在揮發,這就是非顯性出汗。事實上,人平均一天要不知不覺揮發掉600毫升的汗液。
汗液的成分99%以上都是水,剩下的不到1%為大分子物質,包括尿素、氨、多肽等。由於排出的尿素、氨等廢物很少,出汗的“排毒”作用是無法與排尿相比的。因此,出汗多導致尿少時,必須補充足量水分來增加尿量。
出汗除了調節體溫,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美容”。正常人皮膚表麵汗液與油脂會形成一層乳化膜,它的存在會使皮膚顯得潤澤,否則就會幹裂。(美國《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