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青

擁有健康的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創建美好的生活。
個人資料
曉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看《蝸居》

(2009-12-01 09:41:19) 下一個
        《蝸居》在國內熱播,看到消息我也到網上看了起來。這部劇很吸引人,我沒用幾天就看完了。要說感想真的不少,也許是由於這部劇太現實了吧。

        這部劇說的是海萍和海藻姐妹倆大學畢業後不想回鄉下而希望留在大城市變成城市人的故事,全劇以海萍、蘇淳小倆口,海藻和男朋友小貝和市長秘書宋思明一家在江都市的生活為主線,講述了生活在中國現代大都市的人們的心態和生活方式。姐姐海萍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大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愛人蘇淳也同樣有一份工作,可是他們的理想就是要盡快買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樣就證明自己也是這個城市的人了。其實全劇的故事就是從這裏開始的,為了買個房子,為了這個房子能買的大一點、再大一點。

我不知道一個人在自己喜歡的某個城市有了房子是不是就一定屬於這個城市了,是不是就真的變成了這個城市的人了,就像千千萬萬個中國人生活在海外即便有了房子有了永久居留的身份甚至變成了那個國家的公民,他們就一定屬於那個城市、那個國家了,他們就真的變成了外國人了?道理是一樣的。

海萍的妹妹海藻大學畢業後也來到了姐姐所在的城市,她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市長秘書宋思明。她的故事從此開始,由於海萍的房子買的太大了,錢出了問題,海萍跟海藻和小貝借錢,小貝沒有同意借給海萍錢因為他覺得這樣是幫不了海萍的,他希望通過這件事讓海萍改掉自己的虛榮心。在海藻沒有別的辦法的時候宋思明卻大方地把錢借給了海藻,不僅如此,在後來的日子裏,借給海萍家房子、給海萍介紹自己的美國朋友馬克學中文、幫蘇淳逃掉牢獄之災,這些常人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卻讓宋思明解決的那樣輕鬆。

海藻自然而然地跟宋思明走在了一起,在小貝裏開海藻之後,她更是搬到了宋思明為她準備的住處,用她自己的話說叫“正式成為了職業二奶”。跟所有貪官一樣,在宋思明正興致勃勃地操縱著幾個房地產公司大撈著不屬於他的一切的時候,市委接到了舉報信,他被調查了。

在海藻懷了宋思明的孩子後,宋思明更是把房子送給了海藻,可是,正在他知道自己即將麵臨的牢獄之災的時候,海藻在與宋思明的老婆爭執廝打中流產了,宋思明在趕往醫院去看海藻的路上出了車禍,死了。而海藻不但失去了宋思明、失去了孩子也永遠失去了生孩子的能力。這個故事給了觀眾一個比較美好的結局,宋思明在出事之前寫信給了馬克,要他幫著海藻和他們的孩子去美國生活,海藻跟著馬克去了美國,海萍也在馬克的幫助下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立了“海萍中文學校”。

太多這樣的事情在中國社會中發生,可是有這樣結局的一定不多,甚至沒有。據說這部劇被國內電視台禁演了,可能它反映的太現實了,讓人們看了覺得這個故事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那個海萍和蘇淳曾經住過的出租房的房東李家阿媽,在動遷的時候自己僅有20平米的房子卻要求要100平米的房子來換,因為按規定她隻能得到20萬元錢,這點錢根本不夠她在買房的,而且兒子兒媳還有孫子都跟她住在一起,最後在強遷的過程中阿媽被砸死在房子中,而為了隱瞞事情的真相拆遷公司給了李家100平米的裝修好的房子,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看到這樣的生活情景,我不知道該說什麽也不知道這樣的事情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不是還有,這樣的事情到什麽時候能不再發生?是不是這些事情在這部劇裏描寫的太深刻了。

宋思明是一個口碑很好的幹部,為什麽會如此墮落,這在現在社會裏是不是變成了正常現象,而那個市委書記對宋思明的那頓說教讓人聽了沒有什麽說服力,“你的權利是人民給的,要以人為本。”在這裏這樣說已經起不到教育宋思明的作用了,這個情節設計的不理想。

 而劇中海萍“要用我們上一代和這一代的犧牲換來下一代的幸福。”這樣的理論是不是能站住腳,這也是個問題,她認為孩子能在自己家裏跑來跑去就是幸福,而不惜要自己的父母、公婆還有妹妹以及妹妹的男朋友把積蓄全部拿出來為自己能在離工作的地方3個多小時的車程的小區裏買個100多平米的房子。就為了孩子的幸福?那麽小的孩子她懂什麽,能在家裏跑就是幸福嗎?這樣的幸福觀帶來的結局是什麽?海萍夫妻倆原本工資有9000元的,要是租個房住能生活的不錯,至少不用那麽緊張,可是為了證明自己是這個城市的人,為了孩子的幸福最後卻要自己緊張生活幾十年,這樣的日子是不是值得。

在海藻失去了宋思明、失去了孩子後海萍跟海藻發了一通的感慨,覺得自己的能力比很多人強為什麽他們能比自己有前途,事業能那樣的成功,自己不想跨越奮鬥的過程卻好像永遠都沒有希望... ...其實我們的一生都要在奮鬥,不過這個過程看你自己如何去看,你要把奮鬥當成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為了生活的某個目的而奮鬥,否則你就會覺得你一生都在奮鬥而目標卻遙遙無期。其實海萍和海藻因為有了宋思明她們已經跨越了奮鬥的過程了,否則海萍何時能開辦自己的中文學校,或者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海藻又如何能有機會跟著馬克去美國,也許根本就不可能想到這樣的機會,然而這姐倆卻還在如此的感歎人生對她們的不公平。

如果海萍和海藻的生活經曆是不幸的,那麽人們要追求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呢,我覺得海藻的生活是她自己的選擇,海萍的辛苦也是自己希望過上幸福生活所必需付出的。小貝感情上受到的傷害是由於自己第一次發現海藻跟宋思明後沒有果斷離開海藻的結果... ...

 生活是現實的也是殘酷的。我覺得這正是《蝸居》要告訴我們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謝謝京妞!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白玫瑰花' 的評論 : 謝謝!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弟五哥' 的評論 : 謝謝!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劇評寫得真好。
白玫瑰花 回複 悄悄話 生活是現實的也是殘酷的。我覺得這正是《蝸居》要告訴我們的。--同意!
五弟五哥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