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哥的文化廣場

山哥的見聞和人生感悟,與華語世界的朋友們分享
個人資料
山哥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謀深算的英國佬為何要加盟亞投行?

(2015-04-10 04:58:50) 下一個

老謀深算的英國佬為何要加盟亞投行?

 

三月底五十餘國攜手中國倡建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給世界金融界經濟界以巨大衝擊。奧巴馬政府前倨後恭,最後一刻派鷹派財長來華表達善意,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台階。

明眼人都可見,亞投行能夠有如此局麵,英國3月12日宣布加盟居功甚偉。由於英國帶頭,歐洲列強德,法,意,西及俄羅斯,土耳其,瑞士,瑞典,奧地利等都跟進。而原本因著美國阻止而不打算加入亞太主要經濟體南韓和澳洲,也趁機加盟。隻有日本打算維持其“光榮孤立”。

英國為何冒著得罪自己最親密的盟友美國的風險,加盟遠在東方的亞投行呢?

一些觀察家已經探究了英國本身也對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以及亞洲開發銀行中的霸主地位的不滿;英國看好亞洲龐大的基建市場以及英國對有著巨大外匯存底的中國金融實力有信心。

不過山哥以為,大家或許忽視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國土袖珍,卻金融實力頂尖的盧森堡和瑞士兩國計劃加盟亞投行對英國帶來的啟迪與刺激。

英國人雖以工業革命起家,但其製造業早已衰退,相反其金融業卻長期引領歐洲。而日本德國雖然製造業領先世界,但金融業卻並不怎樣。最近有報道日本人的榻榻米下有超過3000億美元的現金,就再好不過地體現了日本人金融觀念的落後。

英國人看準了美國不會加入,他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加盟,他就會在未來亞投行的運作中發揮巨大作用。剛剛入門的中國也必然尊重英國在亞投行中的特殊地位。至於歐洲分行,那更是英國的囊中之物了。

況且英國人得罪美國是暫時的。美國要在歐洲繼續主導,離不開英國支持。老謀深算的英國佬這次穩賺不賠。金融時報這篇文章,正好暗示了英國金融帝國的長遠考量。

 

 

 

20150327 08:31 AM

英國緣何鍾情亞投行?

英國《金融時報》倫敦金融城編輯 喬納森•古思裏

字號

背景

評論打印電郵收藏微信騰訊微博新浪微博

 

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沒有理會英國外交部(Foreign Office)的建議,拍板讓英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 ,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理會英國外交部那幫掃興的人,就永遠幹不了好玩的事情,比如進口危險的野生動物、在也門度假,或者向一個專製的超級大國給予道義支持。

英國申請加入亞投行是由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主推的,英國外交部嚐試阻止這一行動,預測此舉將惹惱美國。美國控製著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南半球最遭人痛恨的一家發展銀行,美國不想看到任何對手插手這項寶貴的事業。

然而,英國財相熱衷於促進英中關係,希望借此增進中國對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的投資。這是一個頗具價值的目標。彈丸之地的倫敦金融城已成為歐洲主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已經為中資所有,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有中資參與,中國資產管理巨頭嘉實(Harvest Capital Management)正在組建一個英國子公司。

英國出其不意地成為第一個宣布加入亞投行的歐盟(EU)國家,表明英國自豪於自己在世界上占據的地位:一個在短時間內擁有相對於盧森堡的外交優勢的國家。至於此舉對於由流動性驅動的倫敦金融城趨勢將帶來什麽不同,則是無關緊要的。不過,接觸一下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的官員們,或許能提醒中國的銀行家們什麽樣的做法最好避免。

中方做到了不合邏輯的事情:建立一個似乎誰都能加入的專屬俱樂部。

現在,麵對盧森堡的擴張主義,奧斯本必須贏得一場持久的勝利。他必須保證亞投行的歐洲分部設在英國。伯明翰或許不錯?在亞洲源遠流長的另一家銀行匯豐(HSBC)正將英國總部遷往此地。伯明翰的市中心有一座漂亮的佛塔,或許會讓中國的銀行家們產生故鄉的感覺。

譯者/許雯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