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70)
2010 (102)
2012 (90)
2013 (60)
2014 (43)
2015 (39)
從很多方麵看,唐朝都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朝代。她的文治武功,在那個時代,全世界也隻有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可以比美。連近代偉大的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也讚歎道:“作為中國版圖和文化的真正奠基人,唐王朝彪炳千古。” 玄奘大師是唐代最偉大的佛學家。他俗名陳褘,出生於公元602年隋朝一個家道中落的儒學世家。玄奘幼年即隨二哥出家,經過勤奮努力,青少年時期即成為遊學全國佛學重鎮,博采眾家之長的飽學佛家。可是他不滿意當時經書來源混雜,翻譯紊亂,錯誤和互相矛盾之處甚多。信仰堅定,求知若渴的玄奘於二十五歲那年,即赫赫有名的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毅然從首都長安私自出發,開始了他十八年去印度西天取經的漫漫旅程。 古典小說《西遊記》雖然包含了後世許多道家對佛教的輕視和嘲諷,但對唐僧(玄奘大師)師徒不畏艱險,一心向佛,為取真經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萬死不辭的精神還是十分肯定的。到如今,那首《敢問路在何方》的電視劇《西遊記》的主題曲,依然是百萬華夏兒女“西天取經”壯誌豪情的勵誌曲。 與正步入貞觀盛世的大唐相對照,玄奘所去的印度其時已經從數世紀前阿育王孔雀王朝輝煌的巔峰年代跌落下來,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其外患和內憂都比統一安詳的大唐相差甚遠。但是,處在被伊斯蘭文明徹底征服的前夜的印度,當時的佛學地位依然傲然屹立於世。特別是位於印度西北部的那爛陀寺,藏有經書900萬餘冊,學生學者達到萬人以上,宛如今日的哈佛,劍橋,在佛學界的地位仍然如日中天。玄奘在此虛心地向高僧們求教,尤其是拜戒賢法師為師,聽講《瑜伽論》、《順正理》、《顯揚》、《對法》、《因明》、《聲明》、《集量》等經書,兼學婆羅門學,把古代印度佛教和印度教學術的要義查考得清清楚楚,仔仔細細。 公元643年,玄奘學成,帶著657部真經啟程回國。曆時兩年,於645年返回長安。身為道教徒的唐太宗李世民親切歡迎和接待了“海歸”的玄奘大師,並且支持他的佛學事業。七年後,玄奘在長安城裏建成了高達五層的大雁塔,用來存儲他的寶貴佛經,並且供他和徒弟們譯經和著作之用。玄奘主持翻譯出版的經書達千卷以上,加上他本人的遊記,回憶等,成為研究古代中亞,南亞的寶貴曆史文獻。至於玄奘大師對中國和東亞佛教文化的曆史貢獻,恐怕隻有對此有研究的佛學大師能夠說的清楚。 中國近代因閉關自守而落後,不少人埋怨我們的祖先從來就是盲目自大,不求進取,狹隘排外的。 對比玄奘和尚的膽識和信念以及唐太宗的胸襟與視野,今日中國的大師和政要們,不知能否從中有所教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