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形象頻遭非議 不文明行為常引衝突
(2009-09-10 19:56:23)
下一個
ZT
“中國人很勤勞、節儉,而且尊老愛幼,但同時中國人外表邋遢和不講衛生的習慣也最令人反感。”隨著最近幾年走出國門的中國人迅速增加,海外中國人形象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去年一項民意調查這樣給中國人海外形象畫了一幅像。近幾個月來,對於類似華商眾多的莫斯科切爾基佐沃大市場被關閉和阿爾及利亞華人商鋪遭砸搶等事件,一些西方媒體歸結為“對中國海外擴張的反對”,但多數當地人認為這隻是一些中國人“不文明行為的結果”。幾位中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海外華人的形象其實就是發展不均衡中國的縮影,就像在北京同時存在高樓大廈和髒亂差的地方。要想給世界留下中國人文明、素質高的形象,至少還需要幾代華人的“刻意為之的努力過程”。
“一小時內看見20名中國人隨地撒尿”
翻開俄羅斯報紙,經常會看到一些外表肮髒、舉止不雅的在俄華人的照片。在俄羅斯,中國人以勤勞肯幹和報酬低廉深得當地雇主的青睞。《俄羅斯報》曾報道稱,相比獨聯體國家移民,俄羅斯雇主更願意雇用中國勞工。不過,在許多有關在俄中國人的新聞裏,華人勤勞的美德被淹沒在俄羅斯記者對他們汙染環境等的指責中。不久前莫斯科切爾基佐沃市場被突然關閉,俄媒體稱理由之一就是華人搞得這裏環境髒亂差,“市場裏的垃圾要用推土機來運”。
離開了切爾基佐沃大市場,一些華商好不容易找到了新的落腳地,但抱怨接踵而來。《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從俄羅斯中國總商會了解到,莫斯科市政府已經ddhw.cn正式通知總商會,稱收到大量投訴,指責華商素質低下,把位於市東南名為“莫斯科”的商貿中心“變壞了,變不文明了”。俄《消息報》9月1日刊登了商貿中心附近居民的投訴。一名居民說,早上他曾在陽台上觀察,1小時就看見20個中國人在一棵樹下撒尿;另一個居民稱她一個月都沒睡好覺,每晚都聽到中國人罵街。俄方稱,如果中國人不改變上述狀況,將會再次被趕走。不過,路透社日前在報道中援引一名在哈巴羅夫斯克工作的中國人的話說:“我們來到這裏是為了工作,但是如果你雇用一名俄羅斯人,他們幹了3天就開始喝酒。”
在非洲和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中國曾長期進行援建工作,做了許多造福當地老百姓的基礎性工作,如建電站、修水壩和築路等。中國商人也給當地帶去了價廉物美、品種豐富的商品。普通尼日利亞人對華人都比較友好。2008年10月,尼高原州喬斯市發生了導致數百人死亡的騷亂,許多商店被搶,然而,中國人在當地經營的兩家麵包店仍然正常營業,當地警察還主動為其維持秩序。不過,華人在當地人心中留下的並不完全是良好印象。《環球時報》記者赴尼日利亞駐站不久,在當地一個農貿市場買菜時,一名小販拿起一隻勺子當著記者麵一折兩截,然後說,“這就是你們國家出口到我們國家的商品”。
在日本,一些當地人對《環球時報》記者坦誠地說,他們能在街頭一眼辨認出哪些是中國人,因為多數中國人不愛修邊幅。
在捷克、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往“練攤”的一些“中國倒爺”曾在當地做出不負責任地給房東留下大筆電話費、逃避社會保險金、偷漏稅等事,給當地留下不好印象。至今《環球時報》記者居住的樓裏一旦出現點髒亂,該樓一名當地老人立即會把懷疑指向中國租戶。不過,談起中國時,這名老人又充滿了友好。近年來,在捷克人最不喜歡的外國人的民意調查中,華人從來沒有位居前列。
華人成俄警察“聖誕老人”
近年來,走出國門的中國人、中國公司和項目與日俱增。去年一年,中國公民出境人數達4000多萬人次。目前在海外居住的中國公民約500多萬人,海外建立中資企業超過1.2萬家。由於語言、宗教、風俗習慣和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和當地人之間出現了一些不和諧音。在阿爾及利亞華商遭搶事件後,阿爾及利亞《自由報》曾評論稱,華人聚居區顯得與周邊格格不入,當地居民抱怨這些人“不尊重當地習俗”,他們“喝酒,赤膊或穿背心在馬路上行走”,一些人還把華人稱為“食貓者”。在對華友好的巴基斯坦,極少數中國按摩女郎在當地引起的糾紛讓當地政府為難。中國駐巴大使羅照輝日前在一個華人華僑的會議上表示: “如果我們能夠潔身自好,能夠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做違背對方法律和有損國家形象的事,我們就不會輕易被對方騷擾,對方警察部門也不會找上門來,因此,我們首先要自己做好,這樣使館對同胞們進行領事保護才會更加有力,有效,有理。”
西班牙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前曾頒布大赦令,中國在當地的移民也一下子猛增了數萬人。由於多數人文化程度不高,許多移民都以開中餐館和製衣廠為生。1992年前西班牙隻有七八家中餐館,到1994年突然猛增到800多家。這些中餐館為生存開始惡性競爭,而手段隻有降價,結果中國人的降價把西班牙人的餐飲業規則也打破,不少西班牙人的餐館就此關門。此後,西班牙媒體不時大肆渲染中國移民都是靠雇傭黑工等“發家致富”的。
在國外,華人一般都很遵紀守法,很少有華人參與幫派仇殺等惡性刑事案件,但華人愛耍小聰明,喜歡通過行賄來解決問題的習慣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俄羅斯中國總商會會長蔡桂茹說,在俄羅斯的華商遇到警察後,普遍的舉動是:第一,低頭看地上;第二,伸手掏錢包。這樣的做法客觀上助長了俄腐敗官員的敲詐行為。蔡桂茹說,曾經有俄羅斯警察在給朋友打電話時看到中國人經過,立刻對通話的人說:“我要掛電話了,‘聖誕老人’來了。”俄一些警局給警員過生日時送的禮物是——讓他去中國人最多的地方執勤。蔡桂茹說,實際上,不少華人在國外由於語言不通,並且生活圈子封閉,每每遇到警察或移民局官員的盤查,便采取破財消災的辦法。但不少俄強力部門人士反而埋怨說,“華商為什麽要腐蝕俄方官員?”ddhw.cn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越來越多的華人在高科技公司工作,從事律師、醫師和會計師職業的華人也與日俱增,不過當地人對華人印象仍然很複雜。一些當地媒體曾炒作中國月餅不衛生,加州衛生官員以此為由,提出了封殺月餅的議案。但此舉遭到了華人各界的強烈抵製,最終州議會反而通過了保護月餅的反提案。美國華人企業家程遠說:“美國華人要改善形象,就要改變說話辦事縮手縮腳的傳統,要敢於爭取自己的利益。”
西方媒體炒作“排華論”
對於華人與當地人的一些衝突,一些西方媒體將其炒作為“排華事件”,稱這是“中國擴張的惡果”。路透社曾稱,“中國擴張麵臨世界底層不滿”。該報道稱,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六大海外投資國,並超過美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這種發展也帶來問題:新興國家聲稱被中國奪走資源,發達國家懷疑中國投資背後藏著國家利益。從非洲到歐洲、中東和美國,中國投射經濟力量的努力有時會招致恐懼和不滿。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列治文論壇報》去年曾報道稱,由於華裔人數暴增,將令當地人喪失地位,最終該省有“淪為中國自治區的危險”。
近年來,在俄羅斯,“黃色擴張論”也不時在報紙上和專家口裏冒出來。俄《共青團真理報》今年6月援引俄羅斯全球化問題研究所所長傑利亞金的話說,“過去我們是中國的老大哥……如今,俄羅斯卻淪為了小夥伴。未來10年,我們如果仍無所作為,俄羅斯就有被中國化的危險———我們將不僅說中文,還會以中國方式思維”。不過,《環球時報》記者在遠東地區采訪時卻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地民眾不僅離不開價廉物美的中國貨,而且相互談論去中國購物、休閑,甚至買房的經曆。越是到過中國的俄羅斯人,對中國人的印象越好。
對於西方媒體在針對當地華商的事件中推波助瀾,一些國家也表示不滿。據巴布亞新幾內亞媒體報道,今年5月份當地許多華人店鋪被砸被搶,正是由於一些西方非政府組織利用當地人對華人衛生文化習慣等不滿,煽動組織抗議遊行。事後,巴新總理索馬雷在公開講話中批駁這些在巴新的西方組織稱:“這些人對巴新做了什麽貢獻?我希望我們(對中國人)要有良好的禮儀和端正的態度。”
改變海外形象不容易
近來多個國家的海外華人移民團體發起了“反違法,樹新風,提高華人整體形象”的宣傳,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中國政府也十分關注海外華人形象問題。ddhw.cn在中國駐外許多使館的官方網站上,專門刊登有《海外中國公民文明舉止指南》、《海外中資企業機構文明指南》等提示。去年,一些汶川大地震災區兒童應邀出國療養前,中方對孩子們進行了形象方麵的教育,在其隨身攜帶的手冊中特別印製了“不要大聲說話”等注意事項。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俄方輔導員不停誇獎中國孩子衣著整潔、守紀律等優點。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海外華人經濟收入等硬實力雖然提升較快,但並未和其整體形象的改善掛鉤。金燦榮說,海外公民的素質和一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是相對應的。現在中國是一個龐大的、發展不均衡的發展中國家,海外華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這一發展階段的縮影。同中國要發展成一個全麵富強的國家一樣,要想提升國人的文明素質,還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的長期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國外主流媒體難免會對華人的形象做一些選擇性報道,甚至會刻意放大負麵新聞,這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一凡對《環球時報》表示,海外華人形象是個長期的問題,卻又是一個中國回避不了的問題。導致衝突的因素依然很多,例如ddhw.cn生活習慣和語言方式的差異造成華人與主流社會溝通不夠;華人的勤奮引起當地資源分配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使本國人喪失了就業優勢,也會導致矛盾衝突等。當然,一些海外華人不拘小節的行為的確存在。近年來走出國門的同胞中,既有修養較高的文化人,也有大批勞務輸出的群體。他們在出國前缺乏城市公共意識的約束。出國之後一時難以適應國外現代化社會的行為準則,難免做出令當地人反感的舉動。隻有經過一個“刻意而為之”的過程,漸漸養成下意識的良好生活習慣,才能真正融入當地生活的點滴當中,徹底改善華人的整體形象。
來源: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