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一、牛奶越濃越好?
有人認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也有人惟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髒器嬌嫩,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許多人的“共識”。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牛奶裏加什麽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後,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過規定範圍。還有一個何時加糖的問題。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還會危害健康。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並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於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發幹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四、用優酪乳喂養嬰兒? 優酪乳是一種有助於消化的健康飲料,然而,優酪乳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然能抑製很多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不可喂食優酪乳,否則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
五、用牛奶服藥? 服藥前後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因為牛奶會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也容易使藥物表麵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
六、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 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會破壞維生素A。對於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導致發育遲緩,體弱多病。
七、牛奶必須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70℃時用3分鍾,60℃時用6分鍾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焦化現象,而焦糖可誘發癌症。其次,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八、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曬,可增加維生素D 有人從廣告中得知:補鈣還要補維生素D,而多曬太陽是攝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於是便照方抓藥地把瓶裝牛奶放到太陽下去曬。其實這樣做得不償失。牛奶可能會得到一些維生素D,但卻失去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為這三大營養素在陽光下會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陽光下乳糖會酵化,使牛奶變質。
九、以煉乳代替牛奶 煉乳是一種牛奶製品,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製成的。有人受“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的影響,便以煉乳代替牛奶。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但當甜味符合要求時,往往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也比新鮮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煉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新鮮牛奶,那麽糖的含量又會偏高。
ddhw.cn 來源: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