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周邊各國也有廣泛的影響。早在上古帝舜時代,我國就開始使用“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相配合的“幹支紀年法”,後來又以12種動物來和十二地支相對應,這就是十二生肖。
最早有關生肖的記載見於春秋《詩經·小雅·車攻》——“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在漫漫曆史長河中,十二生肖經常被寫入文學作品中,還出現了一種12句的“十二生肖詩”。 南北朝沈炯所寫的《十二屬詩》,在每句首字按序嵌入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生肖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穀,兔月向窗外。 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懷。 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 南宋大儒朱熹也曾寫過一首《十二生肖詩》。他是將十二生肖名按序散嵌於詩中,詩雲: 晝聞空簞齧饑鼠,曉駕羸牛耕廢圃。 時才虎圈聽豪誇,舊業兔園嗟莽鹵。 君看蟄龍臥三冬,頭角不與蛇爭雄。 毀車殺馬罷馳逐,烹羊酤酒聊從容。 手種猴桃垂架綠,養得鶤雞鳴角角。 客來犬吠催煮茶,不用東家買豬肉。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 鼷鼠飲河河不幹,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岔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白老林邱。 舞陽屠狗沛市中,平津放豕海東頭。
|